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广大教师转变陈旧的传统教学观念,在发掘语文学科的人文内涵、凸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方面作出了努力,也收到了一定成效。但是,从新课改以来的这些年来看,现今的语文教学,还存在着忽视语言学习的问题。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新课标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强调人文素养的培养,正是针对以往传统教学中过分强调语法知识的教学方法而指出的一条更符合语言能力培养规律的科学途径——语感与语识结合、内容与形式统一。
一、语文教学的误区
在新课改探索过程中,决不可漠视语言学习规律和语文学科性质,也不可过分强调课文内容的专题拓展,盲目追求课堂气氛的生动活泼,却把真正深入文本去咀嚼品味语言的“读书”丢掉了。不能断章摘句、蜻蜓点水的分析有了,学生个性化的解读却忽视了。一节课只追求课堂气氛的热烈,学生却很少有静心思考、感悟积累的空间。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这样容易导致教师该讲的没讲,讲了也没有讲透;学生该悟的没悟,悟了也是浅尝辄止,语言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发展,这样的教学舍本逐末,得不偿失。
二、在比较中品味语言
笔者认为,在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提高综合素质的同时,更应该让学生和文本充分“对话”,引导学生关注体味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独特语言,比较赏析作者的行文个性与语言风格,从而感受精美、富有文采的作品语言给读者带来的语感快慰。作品所体现的思想﹑流露的情感﹑揭示的内涵均需要借助作家独特的个性化的表达:或平实朴素,或通俗易懂,或华丽生动,或庄谐相济,或骈散结合等。
例如,人教课标版八年级上册,将朱自清的《背影》与李祥森的《台阶》列入同一单元,其用意就是让学生比较赏析其语言个性特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深刻体会因为时代不同、作者个性气质及语言习惯不同而呈现出的不同语言风格——《背影》平实朴素,而《台阶》十分口语化。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感,这需要抽出一定的课堂时间引导学生慢慢品味。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品味,笔者还将央视主持人赵忠祥和倪萍的主持语言进行了比较,让学生感受前者大气典雅、富有文采与后者细腻﹑家常式﹑十分煽情的语言特点。这样,学生感受具体,印象深刻,容易学会在比较中品味语言的方法。
三、品味表情达意的语言
反思当前的教学现实,有不少语文课教学效率低下,一篇课文被教师拆解得支离破碎,一堂课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讲字说词,讲段落划分,讲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学生几遍读下来,也没有留下多少印象。不少学生语言读不通﹑读不畅,谈何理解?不能理解,谈何探究?笔者认为,语文课的学习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语言的学习上来,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品味作者的表情达意的语言。
如《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说明文,教学建议为“学习重点是概括要点和学习语言”。“概括要点”就是让学生能够把文章的主要内容抽取出来。笔者认为学习本文的重点就是学习这篇文章中準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特别是课文开头两段对四季景象的语言描写。
课文开头一句:“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使人感到突兀不凡,一时摸不透它的作用。但是,只要细心推敲“苏醒”一词,就会略知端倪。紧接着读下去,就会发现课文以浓郁的抒情彩笔描绘了花草鸟虫等自然现象来展现“苏醒”的内涵,更为重要的是显现四季时序的更迭和特色。春天,“冰雪融化”“草木萌发”,繁花“次第开放”;夏天,“植物孕育果实”;秋天,“果实成熟”“叶子渐渐变黄”“簌簌地落下”;冬天,昆虫“销声匿迹”,到处“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其中,“草木萌发”的“萌”字准确、生动地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况;“次第”,贴切地表现了花开有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渐渐”,确切、形象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簌簌”,模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载”,是充满的意思,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大自然的语言》这篇文章的开头一段就把“四季图”生动形象的勾勒出来,充满诗情画意。
这样开头,仿佛游离于题旨之外,其实不然。它既生动形象地说明花草鸟虫的变化规律和气候的密切关系,也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了大自然迷人的色彩,不仅让读者激起了强烈的阅读兴趣,同时埋下了强烈的悬念,从而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作了渲染和铺垫。
再如《大雁归来》要求学生仔细体会下面的句子,说出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叫起来,它们溅起的水花使那脆弱的香蒲抖落掉身上的冬天。”学生通过分析这两个句子,可以感受到作者通过这些富有情感的语言所表达的喜爱之情。接下来笔者拓展延伸了一步,让学生将上述语言与《藤野先生》中“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这句揣摩比较,感受一个“偏”字所表现出的截然不同的感情——怨责和悲愤。这样学生就更好地体会到了语言表情达意的功效。
四、结语
不仅在课文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品味和学习语言,在整个语文教学中语言学习都是不可忽视的。随着课堂以外的信息渠道的增多,学生的知识量更为丰富,但是学生真正研读语言的功底并不见得增强。电视、网络娱乐节目普遍受到学生的喜爱,但那些语言大多并不是很规范,尤其网络语言则更加不规范甚至混乱,书摊上的一些期刊语言更是俗不可耐,缺乏文采,错别字俯拾皆是。这些语言环境对学生语言学习造成极坏的影响。学生的知识丰富了,语言水平不一定同步提高。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更加重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语言学习的环节,使学生掌握语言学习的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
老舍先生说得好:“我们是语言的运用者,要想办法把话说好,不光要注意‘说什么’,而且要注意‘怎么说’。”语文课程以人为本,就必须以学生的语言发展为本。
(安徽交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作者简介:胡贤法(1963-),男,安徽安庆人,专科,讲师,研究方向:语文课教学。
一、语文教学的误区
在新课改探索过程中,决不可漠视语言学习规律和语文学科性质,也不可过分强调课文内容的专题拓展,盲目追求课堂气氛的生动活泼,却把真正深入文本去咀嚼品味语言的“读书”丢掉了。不能断章摘句、蜻蜓点水的分析有了,学生个性化的解读却忽视了。一节课只追求课堂气氛的热烈,学生却很少有静心思考、感悟积累的空间。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这样容易导致教师该讲的没讲,讲了也没有讲透;学生该悟的没悟,悟了也是浅尝辄止,语言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发展,这样的教学舍本逐末,得不偿失。
二、在比较中品味语言
笔者认为,在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提高综合素质的同时,更应该让学生和文本充分“对话”,引导学生关注体味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独特语言,比较赏析作者的行文个性与语言风格,从而感受精美、富有文采的作品语言给读者带来的语感快慰。作品所体现的思想﹑流露的情感﹑揭示的内涵均需要借助作家独特的个性化的表达:或平实朴素,或通俗易懂,或华丽生动,或庄谐相济,或骈散结合等。
例如,人教课标版八年级上册,将朱自清的《背影》与李祥森的《台阶》列入同一单元,其用意就是让学生比较赏析其语言个性特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深刻体会因为时代不同、作者个性气质及语言习惯不同而呈现出的不同语言风格——《背影》平实朴素,而《台阶》十分口语化。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感,这需要抽出一定的课堂时间引导学生慢慢品味。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品味,笔者还将央视主持人赵忠祥和倪萍的主持语言进行了比较,让学生感受前者大气典雅、富有文采与后者细腻﹑家常式﹑十分煽情的语言特点。这样,学生感受具体,印象深刻,容易学会在比较中品味语言的方法。
三、品味表情达意的语言
反思当前的教学现实,有不少语文课教学效率低下,一篇课文被教师拆解得支离破碎,一堂课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讲字说词,讲段落划分,讲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学生几遍读下来,也没有留下多少印象。不少学生语言读不通﹑读不畅,谈何理解?不能理解,谈何探究?笔者认为,语文课的学习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语言的学习上来,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品味作者的表情达意的语言。
如《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说明文,教学建议为“学习重点是概括要点和学习语言”。“概括要点”就是让学生能够把文章的主要内容抽取出来。笔者认为学习本文的重点就是学习这篇文章中準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特别是课文开头两段对四季景象的语言描写。
课文开头一句:“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使人感到突兀不凡,一时摸不透它的作用。但是,只要细心推敲“苏醒”一词,就会略知端倪。紧接着读下去,就会发现课文以浓郁的抒情彩笔描绘了花草鸟虫等自然现象来展现“苏醒”的内涵,更为重要的是显现四季时序的更迭和特色。春天,“冰雪融化”“草木萌发”,繁花“次第开放”;夏天,“植物孕育果实”;秋天,“果实成熟”“叶子渐渐变黄”“簌簌地落下”;冬天,昆虫“销声匿迹”,到处“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其中,“草木萌发”的“萌”字准确、生动地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况;“次第”,贴切地表现了花开有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渐渐”,确切、形象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簌簌”,模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载”,是充满的意思,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大自然的语言》这篇文章的开头一段就把“四季图”生动形象的勾勒出来,充满诗情画意。
这样开头,仿佛游离于题旨之外,其实不然。它既生动形象地说明花草鸟虫的变化规律和气候的密切关系,也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了大自然迷人的色彩,不仅让读者激起了强烈的阅读兴趣,同时埋下了强烈的悬念,从而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作了渲染和铺垫。
再如《大雁归来》要求学生仔细体会下面的句子,说出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叫起来,它们溅起的水花使那脆弱的香蒲抖落掉身上的冬天。”学生通过分析这两个句子,可以感受到作者通过这些富有情感的语言所表达的喜爱之情。接下来笔者拓展延伸了一步,让学生将上述语言与《藤野先生》中“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这句揣摩比较,感受一个“偏”字所表现出的截然不同的感情——怨责和悲愤。这样学生就更好地体会到了语言表情达意的功效。
四、结语
不仅在课文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品味和学习语言,在整个语文教学中语言学习都是不可忽视的。随着课堂以外的信息渠道的增多,学生的知识量更为丰富,但是学生真正研读语言的功底并不见得增强。电视、网络娱乐节目普遍受到学生的喜爱,但那些语言大多并不是很规范,尤其网络语言则更加不规范甚至混乱,书摊上的一些期刊语言更是俗不可耐,缺乏文采,错别字俯拾皆是。这些语言环境对学生语言学习造成极坏的影响。学生的知识丰富了,语言水平不一定同步提高。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更加重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语言学习的环节,使学生掌握语言学习的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
老舍先生说得好:“我们是语言的运用者,要想办法把话说好,不光要注意‘说什么’,而且要注意‘怎么说’。”语文课程以人为本,就必须以学生的语言发展为本。
(安徽交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作者简介:胡贤法(1963-),男,安徽安庆人,专科,讲师,研究方向:语文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