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翻译不是机械的复制与对应,而是充满着主观创造性。不同的译者,由于不同的期待视野、认知结构、情感因素和语言能力等,在翻译过程中会呈现出不同的译者主体性。“译者主体性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对英译李清照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进行赏析,解读古诗英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关键词:接受美学;译者主体性;期待视野
作者简介:马庆军(1973-),男,山东禹城人,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基础课部,讲师。(天津 300350)
基金项目:本文系佳木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W2010-19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16-0200-02
中国古典诗歌韵律和谐、选词精炼、感情丰富、意境悠远。译界一直存在诗歌“可译”与“不可译”的争论。英国诗人弗罗斯特(Robert Frost)说过:“Poetry is what gets lost in translation(诗就是在翻译中丧失的东西)。”可见译诗之尴尬。许渊冲先生的古诗英译无疑是“带着镣铐跳舞”,他不仅能“跳”,而且“跳”得优美,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实际上,在许先生的古诗英译中,译者主体性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古诗英译中,针对译者有哪些主体性、应该如何把握译者主体性的度,本文试图从接受美学的视角对许渊冲先生英译李清照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和笔者自己提供的译文进行赏析,从而解答这两个问题。
一、接受美学与古诗英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接受美学源于阐释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尧斯(Robert Jauss)和伊瑟尔(Wolfgang Iser)。尧斯强调读者在文学价值创造中的作用,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只有在读者的创造性阅读中才获得现实的存在与生命,不然只不过是一堆印着死的文字符号的纸张而已。”(朱立元,2004)伊瑟尔认为,“本文与读者的结合才形成文学作品”(Iser,1974)显然,接受美学把文学审美鉴赏的重心从文学作品的作者和作品本身转向了读者,形成了“读者中心论”。
尧斯认为,在接受活动开始之前,任何读者已有自己特定的“期待视野”,即“对每部作品的独特的意向”,这种阅读前的意向和视野,决定了读者对所读作品之内容和形式的取舍,决定了他阅读中的选择与重点,也决定了他对作品的基本态度与评价。读者的“阐释性接受”必然造成“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的现象。
伊瑟尔针对“本文”提出了“召唤结构”一说。伊瑟尔认为,文本具有结构上的“未定点”和“空白”,等待着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填补与充实。“空白不仅不是文学本身的缺点,而恰恰是它的特点与优点。”(朱立元,2004)
译者在原诗和译诗之间其实有三种身份,即读者、阐释者、作者,这三种兼具的身份决定了译者在诗歌翻译中的主体性。关于译者主体性,查明建和田雨给出了如下界定:“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根据接受美学,译者首先是原诗的读者,其“期待视野”肯定会造成其对原诗文本进行取舍。对于其中的“未定点”和“空白”,译者在进行阐释的过程中肯定有其“译者主体性”。“译者主体性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许钧,2001)
1.译者作为读者对原诗的解读
译者首先是读者,在阅读一首诗时他会运用自己的阅历、智力和审美情趣完成对其从形式到内容的理解。对于原诗的“前理解”决定了他在解读的过程中会有能动的再创造,这恰恰体现了“译者主体性”。
2.译者作为阐释者对原诗的阐释
对原诗的阐释要求译者自觉地运用自己的文学知识对原诗进行理解和解释。西方古典阐释学认为阐释的标准在于历史本文,解释者应该克服自己与本文间的时间距离,克服自己自然产生的“误解”,重建历史本文生成的具体情境,以客观地接近和解释本文。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对原诗的阐释具体包括找出原诗的“未定点”,合理处理原诗的“空白”,从具体细节中把作者的未尽之意言外之意恰当地表现出来。它要求译者必须具备足够的文学知识、敏感的艺术鉴赏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所有这一切都依赖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3.译者作为作者对原诗的改写
“英汉语言结构的差异性决定了翻译活动的实质就是改写。”(蒙兴灿,2007)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前文本的原诗和生成文本的译诗之间的媒介,用另一种语言将前文本表现出来,其实是对前文本有意识的改写。改写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从译者角度来看,他会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对原文本进行选择,通过自己对原诗的改写,把选择的内容纳入到新产生的文本中。译者主体性在这一阶段会充分体现出来,这不仅会体现在原诗与译诗之间,而且还体现在对目的语的驾驭能力和技巧上。实际上,改写过程中心怀目的语的读者,为目的语读者进行创作也体现了接受美学的思想。
二、从接受美学看李清照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英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一剪梅 A Twig of Mume Blossoms
李清照 Tr. Xu Yuanchong
红藕香残玉簟秋 Pink fragrant lotus fade;autumn chills mat of jade.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My silk robe doffed,I floatalone in orchid boat.
云中谁寄锦书来 Who in the cloud would bring me letters in brocade?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When swans come back in flight,my bower's steeped in moonlight.
花自飘零水自流 As fallen flowers drift and water runs their way,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One longing overflows two places with same woes.
此情无计可消除 Such sorrow can by no means be driven away;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From eyebrows kept apart,again it gnaws my heart.
李清照是铸词高手,《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抒写了她的思夫之情,在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上极富艺术感染力,不失为一篇杰作。其特点是:(1)词中所表现的爱情和一般的单纯思夫或怨其不返大相径庭。(2)作者大胆地讴歌自己的爱情,磊落大方,和那些卿卿我我、扭捏作态的爱情泾渭分明。(3)语言浅俗清新,明白如话,通俗中多用偶句。如“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等,读之琅琅上口,声韵和谐。
许渊冲教授凭借他深厚的双语功底和对中国古诗词的敏锐鉴赏力成功地将它翻译成了英语。出于对古诗英译浓厚的兴趣,笔者也进行了大胆的翻译实践,提供了自己的译文。
A Twig of Mume Blossoms
Fragrant pink lotus withers when autumn cools jade-like bamboo mat,
Quietly substituting plain clothes for the silk dress,
I alone row the orchid boat.
Who in the cloud will bring back my love’s letter?
When the formation of wild geese in sight,
The whole western tower has received the moonlight.
Water flows down regardless of flowers quietly falling on.
The same lovesickness falls separately on two lonely places.
To escape from such feeling is very hard,
As it goes off the eyebrows and immediately on the heart.
笔者将结合许先生和自己的译诗对原诗意象的处理、“未定点”的翻译、韵律的变通和措辞等方面来分析和探讨译者主体性是怎样在诗歌翻译中合理发挥的。
1.原诗意象的处理与译者主体性
诗歌离不开意象。所谓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事物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赋予更多的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态而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从滋杭,2007)“不同的文化意象根据不同的读者、译者的感觉和经验会诱发不同的审美联想。”(刘军平,2003)意象在另一国诗歌中或许有对应物,却极少真正对等。一般说来,译者应忠实地将原诗意象再现出来,而不应根据个人的喜好随意更改、增加或删除。在翻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中的“雁”这个意象时,许先生使用了“swans”一词。在英语中“swan”(天鹅)用来指才华横溢的诗人。根据希腊传说,音乐之神阿波罗的灵魂进入了一只天鹅的体内,由此产生毕达哥拉斯寓言:所有杰出诗人的灵魂都进入天鹅体内。笔者认为,如果用“swan”来象征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倒还说得过去,因为赵明诚是著名金石学家、文物收藏鉴赏大家及古文字研究家。但借“swan”来传锦书,西方没有这样的文化意象,西方读者看到“swans”一词不会想到“swan”会异地传书,他们可能更多地会联想到“swan song”。而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雁既是古人寄托怀乡之情的空中使者,又是孤苦凄凉的人生际遇的符号化象征,更是悲伤哀怨的相思者的寄托。李清照在词中借雁传“锦书”来隐喻企盼丈夫的音讯,以表达自己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这是中国特色的文化意象,笔者认为应该直译出来,让目的语读者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笔者提供的译文中保留了这种意象,使用了“wild geese”,符合读者的“期待视野”。
2.“未定点”的翻译与译者主体性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中“落花”、“流水”本来是自然而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在词中表达的是李清照落寞、无奈的情绪,似乎含有一丝嗔怪:落花和流水就这样自顾自地完全不理是不是触动了我的愁思。笔者认为这里的“未定点”,可以发挥译者主体性。对此,许先生给出的诠释是“As fallen flowers drift and water runs their way”,笔者认为说水“flows away”(流逝)更好,而且此句未能译出“自”字的味道。心怀读者,笔者给出的诠释是“Water flows down regardless of flowers quietly falling on”,取“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之意,用“落花”来比喻自己对丈夫的思念,“流水”来比喻自己与丈夫存在的时空上的距离。
3.译诗中韵律的处理与译者主体性
古诗英译中,许先生努力追求“音美”与“形美”,上下两阙在形式上都极力模仿原文的长短交错,整齐对仗。有时为了追求相应的句子的韵律和字数相等,就不得不牺牲“意”,这恰恰是译者主体性的体现。“玉簟”,许先生根据自己的“期待视野”,为了追求“音美”将其处理为“mat of jade”。其实“玉簟”是精美的竹席,不是玉制的凉席。在笔者提供的译文中,将其译为“jade-like bamboo mat”,符合事实,而且照顾到了押韵。
4.译诗中的措辞与译者主体性
“云中谁寄锦书来”,其实是李清照期盼丈夫的来信,并不是普通人的来信。许先生把它译为“Who in the cloud would bring me letters in brocade?”使用“letters in brocade”,“锦书”得以充分体现,但目的语读者却体会不到到原作者的心声。笔者考虑到读者的“期待视野”,使用“Who in the cloud will bring back my love’s letter?”来表达,有意漏译了“锦”,直接用“my love’s letter”来表达“书”,原词作者的心声跃然纸上,目的语读者一目了然。“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许先生译为“From eyebrows kept apart,again it gnaws my heart”,其中“gnaw”一词非常传神,不愧是出自于大家之笔。笔者提供的译文是“As it goes off the eyebrows and immediately on the heart”,为承接上文,笔者发挥了译者主体性,使用“as”一词表示原因;“off”和“on”来表示“下”和“上”则比较形象。
三、结语
古诗英译是向西方译介中国灿烂文化的一项重要文化活动,通过译诗,西方读者可以领略到中华文化的浑然、丰厚的文化意境。然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意美”的完全等值尚难以实现,遑论古诗的“音美”与“形美”了。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翻译才能最大程度地传达诗歌的意境,把中华文化精髓原汁原味地展现出来,达到文化传递的目的,笔者认为:在接受美学指导下合理发挥译者主体性,寻求相互的变通,保留适合各自语言习惯和诗歌规律的成分,舍弃无法变通的部分是可行的;把翻译活动看作一种创造活动而非机械的复制与“对应”,就可以把译者从寻求等值的负担中解放出来,更好地发挥译者主体性,当然,译诗者在素养上必须具备诗人和译者的双重资格。
总之,在接受美学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能产生出较好的译诗。
参考文献:
[1]从滋杭.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研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2]刘军平.互文性与诗歌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
[3]蒙兴灿.论英汉互译过程中的改写特质 [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3).
[4]许钧.当代法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5]许渊冲.宋词三百首[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
[6]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 [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7]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1).
[8]Iser,Wolfgang.The Implied Reader [M].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4.
(责任编辑:李海静)
关键词:接受美学;译者主体性;期待视野
作者简介:马庆军(1973-),男,山东禹城人,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基础课部,讲师。(天津 300350)
基金项目:本文系佳木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W2010-19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16-0200-02
中国古典诗歌韵律和谐、选词精炼、感情丰富、意境悠远。译界一直存在诗歌“可译”与“不可译”的争论。英国诗人弗罗斯特(Robert Frost)说过:“Poetry is what gets lost in translation(诗就是在翻译中丧失的东西)。”可见译诗之尴尬。许渊冲先生的古诗英译无疑是“带着镣铐跳舞”,他不仅能“跳”,而且“跳”得优美,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实际上,在许先生的古诗英译中,译者主体性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古诗英译中,针对译者有哪些主体性、应该如何把握译者主体性的度,本文试图从接受美学的视角对许渊冲先生英译李清照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和笔者自己提供的译文进行赏析,从而解答这两个问题。
一、接受美学与古诗英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接受美学源于阐释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尧斯(Robert Jauss)和伊瑟尔(Wolfgang Iser)。尧斯强调读者在文学价值创造中的作用,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只有在读者的创造性阅读中才获得现实的存在与生命,不然只不过是一堆印着死的文字符号的纸张而已。”(朱立元,2004)伊瑟尔认为,“本文与读者的结合才形成文学作品”(Iser,1974)显然,接受美学把文学审美鉴赏的重心从文学作品的作者和作品本身转向了读者,形成了“读者中心论”。
尧斯认为,在接受活动开始之前,任何读者已有自己特定的“期待视野”,即“对每部作品的独特的意向”,这种阅读前的意向和视野,决定了读者对所读作品之内容和形式的取舍,决定了他阅读中的选择与重点,也决定了他对作品的基本态度与评价。读者的“阐释性接受”必然造成“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的现象。
伊瑟尔针对“本文”提出了“召唤结构”一说。伊瑟尔认为,文本具有结构上的“未定点”和“空白”,等待着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填补与充实。“空白不仅不是文学本身的缺点,而恰恰是它的特点与优点。”(朱立元,2004)
译者在原诗和译诗之间其实有三种身份,即读者、阐释者、作者,这三种兼具的身份决定了译者在诗歌翻译中的主体性。关于译者主体性,查明建和田雨给出了如下界定:“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根据接受美学,译者首先是原诗的读者,其“期待视野”肯定会造成其对原诗文本进行取舍。对于其中的“未定点”和“空白”,译者在进行阐释的过程中肯定有其“译者主体性”。“译者主体性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许钧,2001)
1.译者作为读者对原诗的解读
译者首先是读者,在阅读一首诗时他会运用自己的阅历、智力和审美情趣完成对其从形式到内容的理解。对于原诗的“前理解”决定了他在解读的过程中会有能动的再创造,这恰恰体现了“译者主体性”。
2.译者作为阐释者对原诗的阐释
对原诗的阐释要求译者自觉地运用自己的文学知识对原诗进行理解和解释。西方古典阐释学认为阐释的标准在于历史本文,解释者应该克服自己与本文间的时间距离,克服自己自然产生的“误解”,重建历史本文生成的具体情境,以客观地接近和解释本文。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对原诗的阐释具体包括找出原诗的“未定点”,合理处理原诗的“空白”,从具体细节中把作者的未尽之意言外之意恰当地表现出来。它要求译者必须具备足够的文学知识、敏感的艺术鉴赏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所有这一切都依赖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3.译者作为作者对原诗的改写
“英汉语言结构的差异性决定了翻译活动的实质就是改写。”(蒙兴灿,2007)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前文本的原诗和生成文本的译诗之间的媒介,用另一种语言将前文本表现出来,其实是对前文本有意识的改写。改写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从译者角度来看,他会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对原文本进行选择,通过自己对原诗的改写,把选择的内容纳入到新产生的文本中。译者主体性在这一阶段会充分体现出来,这不仅会体现在原诗与译诗之间,而且还体现在对目的语的驾驭能力和技巧上。实际上,改写过程中心怀目的语的读者,为目的语读者进行创作也体现了接受美学的思想。
二、从接受美学看李清照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英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一剪梅 A Twig of Mume Blossoms
李清照 Tr. Xu Yuanchong
红藕香残玉簟秋 Pink fragrant lotus fade;autumn chills mat of jade.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My silk robe doffed,I floatalone in orchid boat.
云中谁寄锦书来 Who in the cloud would bring me letters in brocade?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When swans come back in flight,my bower's steeped in moonlight.
花自飘零水自流 As fallen flowers drift and water runs their way,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One longing overflows two places with same woes.
此情无计可消除 Such sorrow can by no means be driven away;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From eyebrows kept apart,again it gnaws my heart.
李清照是铸词高手,《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抒写了她的思夫之情,在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上极富艺术感染力,不失为一篇杰作。其特点是:(1)词中所表现的爱情和一般的单纯思夫或怨其不返大相径庭。(2)作者大胆地讴歌自己的爱情,磊落大方,和那些卿卿我我、扭捏作态的爱情泾渭分明。(3)语言浅俗清新,明白如话,通俗中多用偶句。如“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等,读之琅琅上口,声韵和谐。
许渊冲教授凭借他深厚的双语功底和对中国古诗词的敏锐鉴赏力成功地将它翻译成了英语。出于对古诗英译浓厚的兴趣,笔者也进行了大胆的翻译实践,提供了自己的译文。
A Twig of Mume Blossoms
Fragrant pink lotus withers when autumn cools jade-like bamboo mat,
Quietly substituting plain clothes for the silk dress,
I alone row the orchid boat.
Who in the cloud will bring back my love’s letter?
When the formation of wild geese in sight,
The whole western tower has received the moonlight.
Water flows down regardless of flowers quietly falling on.
The same lovesickness falls separately on two lonely places.
To escape from such feeling is very hard,
As it goes off the eyebrows and immediately on the heart.
笔者将结合许先生和自己的译诗对原诗意象的处理、“未定点”的翻译、韵律的变通和措辞等方面来分析和探讨译者主体性是怎样在诗歌翻译中合理发挥的。
1.原诗意象的处理与译者主体性
诗歌离不开意象。所谓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事物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赋予更多的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态而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从滋杭,2007)“不同的文化意象根据不同的读者、译者的感觉和经验会诱发不同的审美联想。”(刘军平,2003)意象在另一国诗歌中或许有对应物,却极少真正对等。一般说来,译者应忠实地将原诗意象再现出来,而不应根据个人的喜好随意更改、增加或删除。在翻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中的“雁”这个意象时,许先生使用了“swans”一词。在英语中“swan”(天鹅)用来指才华横溢的诗人。根据希腊传说,音乐之神阿波罗的灵魂进入了一只天鹅的体内,由此产生毕达哥拉斯寓言:所有杰出诗人的灵魂都进入天鹅体内。笔者认为,如果用“swan”来象征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倒还说得过去,因为赵明诚是著名金石学家、文物收藏鉴赏大家及古文字研究家。但借“swan”来传锦书,西方没有这样的文化意象,西方读者看到“swans”一词不会想到“swan”会异地传书,他们可能更多地会联想到“swan song”。而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雁既是古人寄托怀乡之情的空中使者,又是孤苦凄凉的人生际遇的符号化象征,更是悲伤哀怨的相思者的寄托。李清照在词中借雁传“锦书”来隐喻企盼丈夫的音讯,以表达自己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这是中国特色的文化意象,笔者认为应该直译出来,让目的语读者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笔者提供的译文中保留了这种意象,使用了“wild geese”,符合读者的“期待视野”。
2.“未定点”的翻译与译者主体性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中“落花”、“流水”本来是自然而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在词中表达的是李清照落寞、无奈的情绪,似乎含有一丝嗔怪:落花和流水就这样自顾自地完全不理是不是触动了我的愁思。笔者认为这里的“未定点”,可以发挥译者主体性。对此,许先生给出的诠释是“As fallen flowers drift and water runs their way”,笔者认为说水“flows away”(流逝)更好,而且此句未能译出“自”字的味道。心怀读者,笔者给出的诠释是“Water flows down regardless of flowers quietly falling on”,取“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之意,用“落花”来比喻自己对丈夫的思念,“流水”来比喻自己与丈夫存在的时空上的距离。
3.译诗中韵律的处理与译者主体性
古诗英译中,许先生努力追求“音美”与“形美”,上下两阙在形式上都极力模仿原文的长短交错,整齐对仗。有时为了追求相应的句子的韵律和字数相等,就不得不牺牲“意”,这恰恰是译者主体性的体现。“玉簟”,许先生根据自己的“期待视野”,为了追求“音美”将其处理为“mat of jade”。其实“玉簟”是精美的竹席,不是玉制的凉席。在笔者提供的译文中,将其译为“jade-like bamboo mat”,符合事实,而且照顾到了押韵。
4.译诗中的措辞与译者主体性
“云中谁寄锦书来”,其实是李清照期盼丈夫的来信,并不是普通人的来信。许先生把它译为“Who in the cloud would bring me letters in brocade?”使用“letters in brocade”,“锦书”得以充分体现,但目的语读者却体会不到到原作者的心声。笔者考虑到读者的“期待视野”,使用“Who in the cloud will bring back my love’s letter?”来表达,有意漏译了“锦”,直接用“my love’s letter”来表达“书”,原词作者的心声跃然纸上,目的语读者一目了然。“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许先生译为“From eyebrows kept apart,again it gnaws my heart”,其中“gnaw”一词非常传神,不愧是出自于大家之笔。笔者提供的译文是“As it goes off the eyebrows and immediately on the heart”,为承接上文,笔者发挥了译者主体性,使用“as”一词表示原因;“off”和“on”来表示“下”和“上”则比较形象。
三、结语
古诗英译是向西方译介中国灿烂文化的一项重要文化活动,通过译诗,西方读者可以领略到中华文化的浑然、丰厚的文化意境。然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意美”的完全等值尚难以实现,遑论古诗的“音美”与“形美”了。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翻译才能最大程度地传达诗歌的意境,把中华文化精髓原汁原味地展现出来,达到文化传递的目的,笔者认为:在接受美学指导下合理发挥译者主体性,寻求相互的变通,保留适合各自语言习惯和诗歌规律的成分,舍弃无法变通的部分是可行的;把翻译活动看作一种创造活动而非机械的复制与“对应”,就可以把译者从寻求等值的负担中解放出来,更好地发挥译者主体性,当然,译诗者在素养上必须具备诗人和译者的双重资格。
总之,在接受美学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能产生出较好的译诗。
参考文献:
[1]从滋杭.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研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2]刘军平.互文性与诗歌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
[3]蒙兴灿.论英汉互译过程中的改写特质 [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3).
[4]许钧.当代法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5]许渊冲.宋词三百首[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
[6]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 [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7]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1).
[8]Iser,Wolfgang.The Implied Reader [M].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4.
(责任编辑:李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