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纪实,是摄影最基本的特点,也是人类发明摄影的初衷。然而,一种技术一旦被用于精神产品的创造,其内涵就会变得十分复杂。纪實摄影概念的提出,正是为了将它与其他类别的摄影活动区别开来。纪实摄影关注社会生活,直面现实人生,它要求摄影者必须投身现实生活,依靠现场捕捉,即性立意,瞬意定格。纪实摄影是一面逼真的映现历史的镜子。
一、纪实摄影的本质内涵
关于“纪实摄影”,似乎有多种不同的理解。纪实摄影可以用一张图表达一个事件,或以一条线索形成一个专题来表达一个事件;纪实应该是存在一种暗喻,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有自己的解读;纪实摄影是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能深度揭露社会问题、引发社会关注;纪实摄影是关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影像。纪实摄影只有在社会生活中发现、捕捉、刻画、表现这样的人,体现出自己的审美特征和社会价值。纪实摄影以其纪实性,最忠实地实现了摄影作为一门意识形态工具在地位上的独立。从纪实摄影出现的那天开始,它就以全新的美学意义打破了传统的摄影艺术框架,并以其对全世界的包容而成为社会人的见证者。
二.纪实摄影在中国的发展与本土特色
建国初期,纪实摄影只是一个掩盖、粉饰虚假现象的专用工具,丧失了真正的本性,也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纪实摄影有了历史性的转变,不再游走于中国摄影的边缘,真正意义上开始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1986年4月北京举办了《十年一瞬间>摄影展。在这次影展中,组织者把入选作品分为六大主题 “呐喊”、“变革”、“奋斗”、“多彩”、“时弊”、“希望”。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李晓斌的《上访者》,侯登科的《出征》、安哥的《大龄婚礼》、李洪元的《游子归来》等等。这次展览的意义在于呼唤摄影的真实性,张扬摄影的记录功能,挑战宣传摄影、政治摄影的霸权地位。而陕西群体的“西北风”则把纪实摄影带入普通的人们日常生活中,使摄影回归民众,回归自然,回归自身。1988年由陕西群体发起与主办的“艰巨历程”全国摄影公开赛,对共和国40年的摄影状况做了梳理,随后编辑出版的《中国摄影四十年》大型画册,以大量真实的历史影像生动体现了大赛的宗旨:“尊重历史、发扬民主、鼓励创新、张扬个性”。当年许多超前的摄影理念至今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三. 纪实摄影关怀人本,见证历史
纪实摄影最重要的是人文关怀。纪实摄影在当代传媒上担当的角色,主要是揭露社会黑暗、战争暴力和各种非正义的人类现象。它不但是一种声音、一种批判力量,而且直接可以和社会进行良性互动。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解海龙的《希望工程》。通过“大眼睛”等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影像,他把中国现实生活里真实的一面给揭露了出来。摄影作品终于可以直面苦难和阴暗面,甚至可以把它们放到人民大会堂去展示,而且这样的照片获得了官方的默认和许可,并且直接促进了中国的教育状态的改变。再如王久良的摄影作品《垃圾围城》。2009年12月,他凭借其中的17张图片,在连州国际摄影家年展上获得了年度杰出艺术家金奖。随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媒体加以报道,《垃圾围城》系列作品引起社会强烈关注。2010年2月,新华社为此做了深入报道, “垃圾围城”成为环保热词。此后北京市宣布投资100亿元,用5到7年时间,完成周边近千个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的治理工作。
2015,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刺点奖“由钱海峰的《绿皮火车》获得。他是来自无锡的一位电工,利用了八年的时间乘坐了200余趟绿皮火车穿越在中国的各个城市,乡镇,拍摄了几百张照片。他的《绿皮火车》不仅仅是停留在纪实摄影作品的层面,而是已然变成了在当下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反映社会人群被重新整合,人们被物质化间隔分离的一个社会样本。相似的题材,我们可以想到王福春的《火车上的中国人》。王福春以温情的目光关注一个开始幸福的时代,而钱海峰则以冷峻的态度提醒我们应该思考更多。这就是纪实摄影见证时代变迁的力量。
四.中国纪实摄影面临的问题
当下中國纪实摄影也有其突出的问题。从题材方面来看,首先是表现穷苦人、落难人的题材偏多,拍正常人的题材少;其次是拍偏远地区的多,拍少数民族的多,拍自己身边的少。仅仅重视街头市居,地域生活,反映人性的力度尚显不足。关注社会的纪实摄影应是多方位多角度的。并且,中国纪实摄影更注重一种形式的倾向,常常非常主观地用自己偏爱的视觉语言来拍摄照片,其实很多时候观众并不能读懂这些照片里的涵义。如何挖避免拍“烂”了的角度,怎么掘题材?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取向,选择自己想拍的题材。观察身边的事物,根据变化坚持拍摄,时间也许会给你惊喜;站在时代大环境的角度上,学会对世界要有认知和态度,无需太过追求专题性以及重大的题材。总之,认识自我,关注社会。多学多看多思考,从已有作品上挖掘、发展新题材,不失为一条新途径。
你可能没有时间读报,没有时间看电视,但在大街上一瞥到某张图片便足以让你记住某些东西,这就是图像的魅力,纪实摄影的魅力。纪实摄影用敏锐的发现力和瞬间凝固力,为我们保存下值得去思考的时光片段,所以我们应该给它足够宽容的空间去健康发展。纪实摄影的进步才是真正的进步!
一、纪实摄影的本质内涵
关于“纪实摄影”,似乎有多种不同的理解。纪实摄影可以用一张图表达一个事件,或以一条线索形成一个专题来表达一个事件;纪实应该是存在一种暗喻,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有自己的解读;纪实摄影是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能深度揭露社会问题、引发社会关注;纪实摄影是关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影像。纪实摄影只有在社会生活中发现、捕捉、刻画、表现这样的人,体现出自己的审美特征和社会价值。纪实摄影以其纪实性,最忠实地实现了摄影作为一门意识形态工具在地位上的独立。从纪实摄影出现的那天开始,它就以全新的美学意义打破了传统的摄影艺术框架,并以其对全世界的包容而成为社会人的见证者。
二.纪实摄影在中国的发展与本土特色
建国初期,纪实摄影只是一个掩盖、粉饰虚假现象的专用工具,丧失了真正的本性,也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纪实摄影有了历史性的转变,不再游走于中国摄影的边缘,真正意义上开始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1986年4月北京举办了《十年一瞬间>摄影展。在这次影展中,组织者把入选作品分为六大主题 “呐喊”、“变革”、“奋斗”、“多彩”、“时弊”、“希望”。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李晓斌的《上访者》,侯登科的《出征》、安哥的《大龄婚礼》、李洪元的《游子归来》等等。这次展览的意义在于呼唤摄影的真实性,张扬摄影的记录功能,挑战宣传摄影、政治摄影的霸权地位。而陕西群体的“西北风”则把纪实摄影带入普通的人们日常生活中,使摄影回归民众,回归自然,回归自身。1988年由陕西群体发起与主办的“艰巨历程”全国摄影公开赛,对共和国40年的摄影状况做了梳理,随后编辑出版的《中国摄影四十年》大型画册,以大量真实的历史影像生动体现了大赛的宗旨:“尊重历史、发扬民主、鼓励创新、张扬个性”。当年许多超前的摄影理念至今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三. 纪实摄影关怀人本,见证历史
纪实摄影最重要的是人文关怀。纪实摄影在当代传媒上担当的角色,主要是揭露社会黑暗、战争暴力和各种非正义的人类现象。它不但是一种声音、一种批判力量,而且直接可以和社会进行良性互动。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解海龙的《希望工程》。通过“大眼睛”等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影像,他把中国现实生活里真实的一面给揭露了出来。摄影作品终于可以直面苦难和阴暗面,甚至可以把它们放到人民大会堂去展示,而且这样的照片获得了官方的默认和许可,并且直接促进了中国的教育状态的改变。再如王久良的摄影作品《垃圾围城》。2009年12月,他凭借其中的17张图片,在连州国际摄影家年展上获得了年度杰出艺术家金奖。随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媒体加以报道,《垃圾围城》系列作品引起社会强烈关注。2010年2月,新华社为此做了深入报道, “垃圾围城”成为环保热词。此后北京市宣布投资100亿元,用5到7年时间,完成周边近千个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的治理工作。
2015,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刺点奖“由钱海峰的《绿皮火车》获得。他是来自无锡的一位电工,利用了八年的时间乘坐了200余趟绿皮火车穿越在中国的各个城市,乡镇,拍摄了几百张照片。他的《绿皮火车》不仅仅是停留在纪实摄影作品的层面,而是已然变成了在当下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反映社会人群被重新整合,人们被物质化间隔分离的一个社会样本。相似的题材,我们可以想到王福春的《火车上的中国人》。王福春以温情的目光关注一个开始幸福的时代,而钱海峰则以冷峻的态度提醒我们应该思考更多。这就是纪实摄影见证时代变迁的力量。
四.中国纪实摄影面临的问题
当下中國纪实摄影也有其突出的问题。从题材方面来看,首先是表现穷苦人、落难人的题材偏多,拍正常人的题材少;其次是拍偏远地区的多,拍少数民族的多,拍自己身边的少。仅仅重视街头市居,地域生活,反映人性的力度尚显不足。关注社会的纪实摄影应是多方位多角度的。并且,中国纪实摄影更注重一种形式的倾向,常常非常主观地用自己偏爱的视觉语言来拍摄照片,其实很多时候观众并不能读懂这些照片里的涵义。如何挖避免拍“烂”了的角度,怎么掘题材?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取向,选择自己想拍的题材。观察身边的事物,根据变化坚持拍摄,时间也许会给你惊喜;站在时代大环境的角度上,学会对世界要有认知和态度,无需太过追求专题性以及重大的题材。总之,认识自我,关注社会。多学多看多思考,从已有作品上挖掘、发展新题材,不失为一条新途径。
你可能没有时间读报,没有时间看电视,但在大街上一瞥到某张图片便足以让你记住某些东西,这就是图像的魅力,纪实摄影的魅力。纪实摄影用敏锐的发现力和瞬间凝固力,为我们保存下值得去思考的时光片段,所以我们应该给它足够宽容的空间去健康发展。纪实摄影的进步才是真正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