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中自有育儿经”。“网上也有育儿道”。在今天的许多年轻妈妈眼里,上一辈人言传身教的老法子已成为“过去时”,在养儿育女的过程中,没有看过三五本书,没上过网的高学历妈妈实在是太少了。所以,该坚持什么、放弃什么,妈妈心里可得有个数……
新一代高学历妈妈,是育儿新理念的虔诚拥护者,她们更倾向于用科学的方法引领宝宝的每—天,信奉“本本主义”或向网络取经,在养育宝宝的“大是大非”问题上,经常和父母家人产生分歧。而一些妈妈“全盘吸收”,有时也不慎上了新理念的“当’,其照本宣科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还让宝宝吃了点苦头。她们为难了:这些写在白纸上的黑字和挂在网上的建议对不对?到底是该相信老人的、过果人的经验,还是该相信书上的、网络的?
其实,妈妈心里一定有杆秤:明摆着的效果和你的直觉就是量好的向导,该坚持时就坚持,“一意孤行”有时并没有错。毕竟,孩子是你的,希望孩子朝着哪个方向成长,妈妈一定要自己心中有数。
妈妈别相信眼泪
“咚”,一个拔浪鼓被游游扔到地上,姥姥刚刚弯下腰还没来得及捡起来,就又听到“咚”的一声,玩具却又被他用到了地上……妈妈接过姥姥手里的玩具,严肃地说:“这两样东西妈妈没收了。”游游“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姥姥不高兴了:“你干吗逗孩子哭呀?”“书上说,要让孩子从小知道,哪些事情是不该做的。”“别总拿书上说的要求孩子,他才多大呀?你真是死教条!”说着把玩具递给游游,游泳破啼为笑。
妈妈其实很困扰:
瞧这一老一小不亦乐乎的样子,好像是我把家里的气氛给搞砸了,弄得大家都不愉快。书上说,孩子小,并不是可以放纵他们的理由,不该做的事情从一开始就要杜绝,不能由着孩子的性子来。对宝宝的小毛病置若罔闻,等于纵容他不好的行为,有了第一次,后面就可能有无数次,小毛病很容易演变成大问题,会宠坏宝宝。那样,岂不是宫了宝宝,我说的难道不对吗?
我们的“标尺”在这里: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对小宝宝同样适用。所以,妈妈应该给宝宝一个“可以”的界限,超出了这个范围,红灯就要亮起来。即便身边有没有支持者,也要“咬牙”挺着。
建议妈妈这么办:
●别怕宝宝的眼泪
生怕孩子受半点委屈、一看到孩子的眼泪就心软,无条件地满足宝宝是老人的“通病”。这个时候,妈妈既不要和老人“硬顶”,也别妥协,不妨请老人暂时离开,理直气壮地照着你认准的做法去做。当然,千万不能被宝宝的眼泪乱了阵脚,因孩子的大哭大闹就改变初衷。毕竟,好的理念必须得以实施才能见效。
●该坚持时就坚持
要想让老人接受你的育儿观点,沟通和共同学习是不可缺少的一环;而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一点点地渗透,也不失为一种方法。你的坚持要用耐心做支撑,给老人一点时间去转变“树大自然直”的观念。另外,如果帮你带孩子的是公婆,还要处理好和公婆的关系。老人心情舒畅,才不会跟你作对。
●用事实说话
如果老人的善良一而再、再而三地助长了宝宝的坏习惯,一定抓住这个机会现身说法。告诉他们,宝宝正处于“学规矩”的年龄,如果这时不提出严格的要求,养成一些坏习惯,以后是很难改的。在事实面前,老人通常比较容易接受你的理念。
对“圈养”说“NO”
星期天,刚刚下楼不到10分钟的清清被奶奶领回了家。一进门,奶奶生气地告诉清清妈:“3单元的那个圆圆可真厉害,清清在沙坑那儿玩得好好的,他过来就把清清手里的玩具推土机给夺走了。以后少出门,就是下去,也别跟这种孩子玩儿,免得咱们宝宝吃亏!”清清妈不以为然:“没事儿,都是孩子,何必较真儿?况且,宝宝多经历几次,就知道该怎么保护自己了。网上有很多文章就是这么说的,我觉得有道理。一‘网上说也不一定都对,咱们清清老实,出去玩儿容易被别的孩子欺负,还是在家里安全。”
妈妈其实很困扰:
我理解奶奶心疼孩子,想避免她被小朋友欺负的心情。可这种“圈”养的方式,副作用是明摆着的:清清变得越来越胆小,快3岁了还怕生,看着其他孩子们高高兴兴地玩儿,就躲得远远的。这确实如同网上育儿专家说的:“孩子如果长期不接触小伙伴儿,容易性格孤僻、胆怯,也不利于交往能力的培养。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是正常的,只有在一次次的冲突中,他们才能慢慢学会如何解决这些纠纷、学会合作和与人相处。”
可是,这个道理跟奶奶讲不通。她固执地把孩子困在家里,这不等于因噎废食吗?孩子或许能因此一时不受欺负,但养成了懦弱的性格,很可能会一辈子受欺负!
我们的“标尺”在这里:
对宝宝的保护不能过度;小伙伴之间共同游戏、玩耍的过程,是他们相互学习的最佳“时段”。该“散养”的时候就得“散养”,孩子只有在伙伴们中间长大,日后才能经得起风雨。
建议妈妈这么办:
●帮孩子结交小朋友
为了解除奶奶的顾虑,妈妈不妨请邻居家的小朋友到家里来,便于清清在熟悉的环境中结交小伙伴,尽量让他们自己玩儿。慢慢地,相互约着到院子里玩儿,也可以结识一些性格比较温和的孩子一起玩儿。清清的“安全”有了相对的保障,奶奶的“禁令”也就比较容易解除了。
●自己解决纠纷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孩子们在一起,磕磕碰碰、受点欺负是难免的。告诉奶奶,与其处处呵护清清,不如教给她一些交往的技巧和自我保护的方法,自己解决问题。
如果清清不想把过山车给小弟弟玩,可以这么说:“来,咱们先比比个儿吧。我比你高好多,你太小了,还玩不了这么大的车,太危险了,碰着你准得流血,等你长大了,我再教你玩,好吗?”也可以说:“我的车快没电了,我先玩一会儿,明天换了电池给你玩行吗?”以如此商量的口吻和小朋友对话,多数情况下能和平解决纠纷。这样做,孩子既享受到了同伴玩耍的乐趣,又学会了怎样自己解决和小朋友之间的矛盾,可谓一举两得。
“勤快”宝宝“懒”妈妈
“梦梦,水弄好了,你自己去刷牙、洗脸、洗脚,该睡觉了……”梦梦去了卫生间,梦梦的姑姑随着跟了过去,边走边说:“来,姑姑帮你。”“让她学着自己洗,网上的教育专家说,尽量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那也得分做什么。宝宝这么小,还不把衣服都洗湿了?等长大一点再说。”说着,姑姑动手为孩子洗了起来。妈妈锻炼梦梦自理的计划就这样泡了汤。妈妈其实很困扰:
梦梦4岁了,应该自己做这些事情了。可是一直把梦梦带大的姑姑总是不放手,每每试着让孩子自己做点事情,姑姑就会立刻代劳,还说我太心急了、对孩子的要求太高了,宝宝还没到自己做事的时候。她的想法和很多教育专家“孩子越早学习自理越好、1岁的宝宝就能开始学自理了”的观点截然相反。看着和梦梦一般大的孩子自己穿鞋、穿衣服,而梦梦就知道等着, 我心里真着急。
我让梦梦做事,并不是想自己“偷懒”。既然我们不可能替孩子做一辈子,最好的办法就是尽早让他们独立。而且,孩子学自理也有个关键期,错过了这个阶段,养成了事事依靠别人的坏习惯,日后改起来可就麻烦了。这些道理,我怎么才能跟姑姑讲明白呢?
我们的“标尺”在这里:
该放手的时候就得放手,这等于给宝宝学习和实践的机会。“懒”妈妈能成就“勤”宝宝。所以,依照宝宝的年龄特点和能力,从点滴小事入手,为他们提供一个“可以操作”的空间、一个认识世界的窗口和锻炼自我的机会,学习自己照顾自己。做个“懒”妈妈才是真正为孩子着想,对孩子负责。
建议妈妈这么办:
●坚持自己
孩子是你的,把宝宝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多半由妈妈说了算。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做法是对的,就没有必要妥协,不管带宝宝的是她的姑姑、姥姥姥爷,还是爷爷奶奶。毕竟,孩子未来的路要靠自己走、要靠从小培养起来的独立的生活能力做支撑。当然,沟通的方式可以委婉一些,可以用身边活生生的例子,使家人看清处处包办代替对孩子性格所产生的恶劣影0向:依赖、懒惰、精神松懈、不爱动脑筋、容易被别人左右……这实际上是在“爱”的幌子下,“害”孩子。使他们最终认同你的观点。
●“懒”妈妈用心良苦
“懒”妈妈“心”不能懒。你需要随时随地向宝宝灌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观念,可以借助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聊天儿和讲故事等方式,使孩子懂得:劳动是光荣的、能自己做事的孩子才是最棒的。同时,引领宝宝尝试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吃饭、穿衣、系鞋带、洗手绢,鼓励他亲自买自己想要的东西。别指望宝宝一次、几次就能做好,他们需要一个反复实践的过程,也需要妈妈的肯定、耐心、循循善诱和持之以恒。
●彰显你的成果
利用黄金周,自己亲自带宝宝,给姑姑、姥姥姥爷或爷爷奶奶放个假。这可是操练宝宝的大好时机,发挥你的智慧,调动起宝宝“爱劳动”的积极性吧。长假过后,由宝宝展示他的学习成果,比如给家人表演自己刷牙、洗脸、洗脚,表演自己叠被整理小床;游戏之后,把散乱的玩具自己收拾起来、整理好。目睹宝宝的“能干”,家人很可能不再固执,而愿意改变思路、主动做你的帮手,配合你养育“勤”宝宝了。
不必“照本宣科”
“宝贝儿,抬头、抬头呀……”妈妈一边说一边示范,试图让3个半月的雷雷趴着抬起头来,可雷雷就是一动不动地趴在床上,对妈妈的指令无动于衷。
妈妈其实很困扰:
书上说,宝宝到2个月会笑,2个半月会看自己的小手,3个月会趴着抬头,3个多月可以翻身……但我家宝宝几乎没一项符合的。是不是我的宝宝发育有问题?
我们的“标尺”在这里:
书上说的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是每个宝宝的成长是“个例”,出生时的身体状况,日后的营养、锻炼,以及遗传等方面的影响,都是宝宝与众不同的理由。宝宝都有自己的生长规律,只要健康、快乐,就不担心。但如果宝宝与普遍的水平相差很多,最好去请教医生。
建议妈妈这么办:
●活学活用
其实,宝宝早一些时候或晚一些时候抬头,对孩子的整个发育不会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用不着自己吓唬自己。养育宝宝,需要博采众长,绝不能“全盘照搬”,稍不“合拍”就惶惶不安。比如,你按照书上主张的4小时喂一次奶,可宝宝吃完奶后3个小时就饿得大哭,这的就不必非再等1个小时。
同样,一些育儿书上常常给出这样的标准:几个月的孩子每天吃几次奶、一次吃多少毫升、几勺奶粉兑多少毫升的水……对此,你也不必分毫不差地遵守。因为,这只是个“大众化”的标准,具体到每个宝宝还需要做些“微调”:如果宝宝的身体很结实,消化功能强,不妨把奶调浓一点,或一天加餐一两次;而如果宝宝肠胃功能弱,就该适当多对些水,调得淡一些,易于消化。这个尺度,就得靠妈妈在观察了宝宝吃奶后的状况来掌握了。
●不妨听听老人的建议
假如你百分百地照着书本养孩子,有可能自找苦吃,还连累宝宝也跟着吃苦。“吃母乳的宝宝不用喝水”就是一个例子,不少书都宣传过这一理念,翁倩真的这么做了,结果宝宝天天便秘,有时甚至三、四天一次大便,难受得哭闹不止。起初她并没有把便秘和不喝水联系在一起,妈妈和婆婆劝说,她还理直气壮地反驳:“书上说,给宝宝喂母乳,就没有必要再喂水!”不知所措的她最终选择请教医生,得到的建议是:在两顿奶之间给宝宝喂水。果然,埂秘问题迎刃而解。所以,一旦自己的做法行不通,不妨尝试一下老人的建议,她们的经验有些并不过时。
新一代高学历妈妈,是育儿新理念的虔诚拥护者,她们更倾向于用科学的方法引领宝宝的每—天,信奉“本本主义”或向网络取经,在养育宝宝的“大是大非”问题上,经常和父母家人产生分歧。而一些妈妈“全盘吸收”,有时也不慎上了新理念的“当’,其照本宣科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还让宝宝吃了点苦头。她们为难了:这些写在白纸上的黑字和挂在网上的建议对不对?到底是该相信老人的、过果人的经验,还是该相信书上的、网络的?
其实,妈妈心里一定有杆秤:明摆着的效果和你的直觉就是量好的向导,该坚持时就坚持,“一意孤行”有时并没有错。毕竟,孩子是你的,希望孩子朝着哪个方向成长,妈妈一定要自己心中有数。
妈妈别相信眼泪
“咚”,一个拔浪鼓被游游扔到地上,姥姥刚刚弯下腰还没来得及捡起来,就又听到“咚”的一声,玩具却又被他用到了地上……妈妈接过姥姥手里的玩具,严肃地说:“这两样东西妈妈没收了。”游游“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姥姥不高兴了:“你干吗逗孩子哭呀?”“书上说,要让孩子从小知道,哪些事情是不该做的。”“别总拿书上说的要求孩子,他才多大呀?你真是死教条!”说着把玩具递给游游,游泳破啼为笑。
妈妈其实很困扰:
瞧这一老一小不亦乐乎的样子,好像是我把家里的气氛给搞砸了,弄得大家都不愉快。书上说,孩子小,并不是可以放纵他们的理由,不该做的事情从一开始就要杜绝,不能由着孩子的性子来。对宝宝的小毛病置若罔闻,等于纵容他不好的行为,有了第一次,后面就可能有无数次,小毛病很容易演变成大问题,会宠坏宝宝。那样,岂不是宫了宝宝,我说的难道不对吗?
我们的“标尺”在这里: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对小宝宝同样适用。所以,妈妈应该给宝宝一个“可以”的界限,超出了这个范围,红灯就要亮起来。即便身边有没有支持者,也要“咬牙”挺着。
建议妈妈这么办:
●别怕宝宝的眼泪
生怕孩子受半点委屈、一看到孩子的眼泪就心软,无条件地满足宝宝是老人的“通病”。这个时候,妈妈既不要和老人“硬顶”,也别妥协,不妨请老人暂时离开,理直气壮地照着你认准的做法去做。当然,千万不能被宝宝的眼泪乱了阵脚,因孩子的大哭大闹就改变初衷。毕竟,好的理念必须得以实施才能见效。
●该坚持时就坚持
要想让老人接受你的育儿观点,沟通和共同学习是不可缺少的一环;而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一点点地渗透,也不失为一种方法。你的坚持要用耐心做支撑,给老人一点时间去转变“树大自然直”的观念。另外,如果帮你带孩子的是公婆,还要处理好和公婆的关系。老人心情舒畅,才不会跟你作对。
●用事实说话
如果老人的善良一而再、再而三地助长了宝宝的坏习惯,一定抓住这个机会现身说法。告诉他们,宝宝正处于“学规矩”的年龄,如果这时不提出严格的要求,养成一些坏习惯,以后是很难改的。在事实面前,老人通常比较容易接受你的理念。
对“圈养”说“NO”
星期天,刚刚下楼不到10分钟的清清被奶奶领回了家。一进门,奶奶生气地告诉清清妈:“3单元的那个圆圆可真厉害,清清在沙坑那儿玩得好好的,他过来就把清清手里的玩具推土机给夺走了。以后少出门,就是下去,也别跟这种孩子玩儿,免得咱们宝宝吃亏!”清清妈不以为然:“没事儿,都是孩子,何必较真儿?况且,宝宝多经历几次,就知道该怎么保护自己了。网上有很多文章就是这么说的,我觉得有道理。一‘网上说也不一定都对,咱们清清老实,出去玩儿容易被别的孩子欺负,还是在家里安全。”
妈妈其实很困扰:
我理解奶奶心疼孩子,想避免她被小朋友欺负的心情。可这种“圈”养的方式,副作用是明摆着的:清清变得越来越胆小,快3岁了还怕生,看着其他孩子们高高兴兴地玩儿,就躲得远远的。这确实如同网上育儿专家说的:“孩子如果长期不接触小伙伴儿,容易性格孤僻、胆怯,也不利于交往能力的培养。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是正常的,只有在一次次的冲突中,他们才能慢慢学会如何解决这些纠纷、学会合作和与人相处。”
可是,这个道理跟奶奶讲不通。她固执地把孩子困在家里,这不等于因噎废食吗?孩子或许能因此一时不受欺负,但养成了懦弱的性格,很可能会一辈子受欺负!
我们的“标尺”在这里:
对宝宝的保护不能过度;小伙伴之间共同游戏、玩耍的过程,是他们相互学习的最佳“时段”。该“散养”的时候就得“散养”,孩子只有在伙伴们中间长大,日后才能经得起风雨。
建议妈妈这么办:
●帮孩子结交小朋友
为了解除奶奶的顾虑,妈妈不妨请邻居家的小朋友到家里来,便于清清在熟悉的环境中结交小伙伴,尽量让他们自己玩儿。慢慢地,相互约着到院子里玩儿,也可以结识一些性格比较温和的孩子一起玩儿。清清的“安全”有了相对的保障,奶奶的“禁令”也就比较容易解除了。
●自己解决纠纷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孩子们在一起,磕磕碰碰、受点欺负是难免的。告诉奶奶,与其处处呵护清清,不如教给她一些交往的技巧和自我保护的方法,自己解决问题。
如果清清不想把过山车给小弟弟玩,可以这么说:“来,咱们先比比个儿吧。我比你高好多,你太小了,还玩不了这么大的车,太危险了,碰着你准得流血,等你长大了,我再教你玩,好吗?”也可以说:“我的车快没电了,我先玩一会儿,明天换了电池给你玩行吗?”以如此商量的口吻和小朋友对话,多数情况下能和平解决纠纷。这样做,孩子既享受到了同伴玩耍的乐趣,又学会了怎样自己解决和小朋友之间的矛盾,可谓一举两得。
“勤快”宝宝“懒”妈妈
“梦梦,水弄好了,你自己去刷牙、洗脸、洗脚,该睡觉了……”梦梦去了卫生间,梦梦的姑姑随着跟了过去,边走边说:“来,姑姑帮你。”“让她学着自己洗,网上的教育专家说,尽量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那也得分做什么。宝宝这么小,还不把衣服都洗湿了?等长大一点再说。”说着,姑姑动手为孩子洗了起来。妈妈锻炼梦梦自理的计划就这样泡了汤。妈妈其实很困扰:
梦梦4岁了,应该自己做这些事情了。可是一直把梦梦带大的姑姑总是不放手,每每试着让孩子自己做点事情,姑姑就会立刻代劳,还说我太心急了、对孩子的要求太高了,宝宝还没到自己做事的时候。她的想法和很多教育专家“孩子越早学习自理越好、1岁的宝宝就能开始学自理了”的观点截然相反。看着和梦梦一般大的孩子自己穿鞋、穿衣服,而梦梦就知道等着, 我心里真着急。
我让梦梦做事,并不是想自己“偷懒”。既然我们不可能替孩子做一辈子,最好的办法就是尽早让他们独立。而且,孩子学自理也有个关键期,错过了这个阶段,养成了事事依靠别人的坏习惯,日后改起来可就麻烦了。这些道理,我怎么才能跟姑姑讲明白呢?
我们的“标尺”在这里:
该放手的时候就得放手,这等于给宝宝学习和实践的机会。“懒”妈妈能成就“勤”宝宝。所以,依照宝宝的年龄特点和能力,从点滴小事入手,为他们提供一个“可以操作”的空间、一个认识世界的窗口和锻炼自我的机会,学习自己照顾自己。做个“懒”妈妈才是真正为孩子着想,对孩子负责。
建议妈妈这么办:
●坚持自己
孩子是你的,把宝宝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多半由妈妈说了算。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做法是对的,就没有必要妥协,不管带宝宝的是她的姑姑、姥姥姥爷,还是爷爷奶奶。毕竟,孩子未来的路要靠自己走、要靠从小培养起来的独立的生活能力做支撑。当然,沟通的方式可以委婉一些,可以用身边活生生的例子,使家人看清处处包办代替对孩子性格所产生的恶劣影0向:依赖、懒惰、精神松懈、不爱动脑筋、容易被别人左右……这实际上是在“爱”的幌子下,“害”孩子。使他们最终认同你的观点。
●“懒”妈妈用心良苦
“懒”妈妈“心”不能懒。你需要随时随地向宝宝灌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观念,可以借助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聊天儿和讲故事等方式,使孩子懂得:劳动是光荣的、能自己做事的孩子才是最棒的。同时,引领宝宝尝试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吃饭、穿衣、系鞋带、洗手绢,鼓励他亲自买自己想要的东西。别指望宝宝一次、几次就能做好,他们需要一个反复实践的过程,也需要妈妈的肯定、耐心、循循善诱和持之以恒。
●彰显你的成果
利用黄金周,自己亲自带宝宝,给姑姑、姥姥姥爷或爷爷奶奶放个假。这可是操练宝宝的大好时机,发挥你的智慧,调动起宝宝“爱劳动”的积极性吧。长假过后,由宝宝展示他的学习成果,比如给家人表演自己刷牙、洗脸、洗脚,表演自己叠被整理小床;游戏之后,把散乱的玩具自己收拾起来、整理好。目睹宝宝的“能干”,家人很可能不再固执,而愿意改变思路、主动做你的帮手,配合你养育“勤”宝宝了。
不必“照本宣科”
“宝贝儿,抬头、抬头呀……”妈妈一边说一边示范,试图让3个半月的雷雷趴着抬起头来,可雷雷就是一动不动地趴在床上,对妈妈的指令无动于衷。
妈妈其实很困扰:
书上说,宝宝到2个月会笑,2个半月会看自己的小手,3个月会趴着抬头,3个多月可以翻身……但我家宝宝几乎没一项符合的。是不是我的宝宝发育有问题?
我们的“标尺”在这里:
书上说的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是每个宝宝的成长是“个例”,出生时的身体状况,日后的营养、锻炼,以及遗传等方面的影响,都是宝宝与众不同的理由。宝宝都有自己的生长规律,只要健康、快乐,就不担心。但如果宝宝与普遍的水平相差很多,最好去请教医生。
建议妈妈这么办:
●活学活用
其实,宝宝早一些时候或晚一些时候抬头,对孩子的整个发育不会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用不着自己吓唬自己。养育宝宝,需要博采众长,绝不能“全盘照搬”,稍不“合拍”就惶惶不安。比如,你按照书上主张的4小时喂一次奶,可宝宝吃完奶后3个小时就饿得大哭,这的就不必非再等1个小时。
同样,一些育儿书上常常给出这样的标准:几个月的孩子每天吃几次奶、一次吃多少毫升、几勺奶粉兑多少毫升的水……对此,你也不必分毫不差地遵守。因为,这只是个“大众化”的标准,具体到每个宝宝还需要做些“微调”:如果宝宝的身体很结实,消化功能强,不妨把奶调浓一点,或一天加餐一两次;而如果宝宝肠胃功能弱,就该适当多对些水,调得淡一些,易于消化。这个尺度,就得靠妈妈在观察了宝宝吃奶后的状况来掌握了。
●不妨听听老人的建议
假如你百分百地照着书本养孩子,有可能自找苦吃,还连累宝宝也跟着吃苦。“吃母乳的宝宝不用喝水”就是一个例子,不少书都宣传过这一理念,翁倩真的这么做了,结果宝宝天天便秘,有时甚至三、四天一次大便,难受得哭闹不止。起初她并没有把便秘和不喝水联系在一起,妈妈和婆婆劝说,她还理直气壮地反驳:“书上说,给宝宝喂母乳,就没有必要再喂水!”不知所措的她最终选择请教医生,得到的建议是:在两顿奶之间给宝宝喂水。果然,埂秘问题迎刃而解。所以,一旦自己的做法行不通,不妨尝试一下老人的建议,她们的经验有些并不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