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须“切己”,否则就丧失了写作的元动力(访谈)

来源 :山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ging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宏伟:《汤错,以及通往它的道路》基本上是两段叙事的编织,我想知道,当你把这段文本单独拿出来时,有没有设想它要通往哪里?还是,它只是我们所见的,一种叙事的交缠?
  霍香结:这个小中篇属于《铜座全集》艺文志部分小说资料编,最开始的文本考量就是希望获得一个外在的视角,来看汤错(即铜座),所以出现了一条历史的线索,是借助于传教士的文献来完成的,一条是“在场”的线索。单独拿出来之后,还是指向汤错,或类似中国的某些交叉感染的边缘地带,如果能明确的指向汤错,当然是文本和作者希望的。叙事纠缠比较符合《铜座全集》到这个文本后期迈向所谓的虚拟写作,跟前面“田野调查”部分过渡完成。整个文本是切片和系联的一个关系,这样有利于表达我想要的那个碎片化的写作对象。
  李宏伟:拿出这部分作为单独的小中篇,有因为保持它的独立性做局部的调整吗?还是仅仅把它从《铜座全集》里抽了出来?
  霍香结:是直接抽出来的,可以独立。全集是分布式结构,每个地方都可以独立,也可以放进去,类似一个中药柜一样的东西,有很多抽屉,可以不同抓取。这个中篇成稿于2002~2003年,先后有两个版本,现在是最初的版本,其间做过修订。但是还是觉得最初的版本最好,文字修订是在此基础上完成的。
  整个属于全集艺文志部分,并希望获得一个客观的角度,以及不同的阅读快感,所以,这样的小中篇有三四个,不能构成中篇的就由短篇来承担,每个单元选择的角度有差异,目的还是汤错,即所谓“微观地域性写作”,以及对 “厚描述”所作的尝试。它们都为“汤错全集”服务,漫游,有可能是独立的,也有可能需要调整,只是跟着感觉走。
  李宏伟:从这个小中篇的叙述也看得出来,尽管你营造了一种氛围,似乎托梅·皮内斯的故事是“我”面对陌生人信口开河而出,但这部分显然自有来由。
  霍香结:是的,这是第二层叙述,第一层是文献,“陌生人”的那个关于汤错的文献;“陌生人”并不能释读文献内容,因为托梅·皮内斯在汤错时制造了汤错文,这是传教士的一个传统,他们喜欢制定文字便于传教和移风易俗。作为在场的作者便对陌生人信口开河,释读其中的内容,但真正的内容他释读出来,在文本中呈现,便获得三重叙述空间。
  李宏伟:这种多重叙述空间正是这个小说迷人的地方,甚至可以说,它不仅仅是三重的。因为当这个片段如此呈现,当它最后带着“备考”出现时,是把隐含的区别于“我”的作者和通常并不会出声的读者都推到了前面。
  霍香结:你已经说出了细节和文本气息。有很长一段时间,我被人称和多重人称纠缠,写作者本人仿佛构成了对写作的障碍,因为我想要获得在场感的时候,阻力特别大,所以最后让文献和历史纠缠,作者实际上已经置身文本之外,尽管这是不可能的,但这样的方式,会让隐含作者和隐含读者浮现出来。这或许也是在场的获得的方式:作者是文本的他者。
  李宏伟:小说里面有两个细节我很感兴趣。一是不同语言的出现,《灵的编年史》里有多种语言出没,《铜座全集》更是大量涉及方言,这个中篇,也有四行当地文字,一句葡萄牙语,除了作为叙述现场的证明外,你还有别的意图吗?另一个细节则是,在计算年份那里,你给出了500年,然后闪现了2042年,后面又对这个年份强调了一次,但实际上,小说中并没有这个年份所指向的未来感。
  霍香结:多种语言更接近我所调查和写作的对象,传教士本身的确操持多种语言,拉丁语和葡萄牙语。这是真实的,但作者在写作的时候,可能会忽略这个真实。人和物都代表着“声音形象”,“铜座”是一个微观地域,《灵的编年史》是相对大开大合和纵深的一个领域,涉及的东西繁多,加速运转和转化是新文本的要求,厚描述或可以实现这种真实,也是作者想要获得的。时间问题,是想说,对于铜座这样一个地方,并不是很重要的东西——尽管重要,在文本里好像突然不重要了,未来感没有,过去感也不多。回应了一下《铜座全集》在开头提到的“大时段”和“范畴”这个问题。所以凡例中说这是关于“物”的小说。
  李宏伟:“真实”没错,但一般来说,会以注或者括号的方式,把相应的中文标示出来。当然,是否标示出来并不妨碍理解。这里有意思的是,它的处理方式牵涉到你的写作观念。你对写作显然是有着明确的,异于当下大多数写作者的认识,它有着清晰的目标,却又孤身独往。你对自己的写作会怎样描述?
  霍香结:这个问题很复杂,大多时候还是偷懒比较好。他类似于空而不空。
  写作观念,简而言之,是对经验的处理,我们的写作,除了类型写作——我们不能采取那种套路化驾驭经验的方式之外,我们期望获得写作的真实感和尝试文体的突破,当然类型也是千锤百炼出来的,我们逃避那种“千锤百炼”。我最早的写作是一个失败的长篇,于是,对焦自己的写作路线,选择一个尽可能“小”的地方,或名词,作厚描述。并希望对过往的经验作出算法转换。《铜座全集》是在这样一个想法下开始推动的。与《灵的编年史》一样,开始于两个名词,一个是汤错,一个是鲤鱼教团。
  孤身独往适合于你我。写作的古老性在于它可以一个人干活。对写作的认识,主要来源于两个:一个是自身存在的疑团,一个是阅读快感来源。前者是动力,后者也还是动力。它们解决了“我为什么要写作”这个问题。写作须“切己”,否则就丧失了写作的元动力。阅读快感的获得,我个人觉得越宽泛越深入越好,一开始读小说,读到后面就到史学,人类学,语言学等方面去了,而别的领域的作者其实也试图沟通与诗学(文学)的关系,最后呈现为一种不是小说的小说,小说的功夫除了语言文字和结构之外,外在的功夫反而变成主要的养分,供养所谓的小说那個东西。
  至于今天需要什么样的小说,我们自己不能完全把握,回应已有小说所走过的道路,这点或许是作者可以考虑的。如果不需要我们已经完成的作品,我们自己需要过,或许也能安顿自己。所以,写作和别的创作一样,慢慢变成自己的宗教,在里面解决生死问题,为什么活着这样的问题。
  李宏伟:你强调了小说与其他书写方式的出与入,至少也应该以其他书写作为小说的参照与营养。而你的写作,《灵的编年史》也好,《铜座全集》也罢,显然并不是约定俗成的小说,但我们在出版时,仍旧把它归为“小说”,不完全是CIP数据要求造成的。里面还潜藏着我们对小说的要求,希望它能足够开放,足够应对世界的变化,不仅仅是跟上变化,更要预言乃至约定变化,你的写作,你作品呈现的气息,显然与此相吻合。或者说,你的写作正是在拓展边界。
  霍香结:我有个朋友叫黄以明,他看了《灵的编年史》说了一句话:他说《灵的编年史》告诉我们,小说可以是任何一种样子,文本已经没有界限。
  这也是作为作者漫长纠缠于这两个文本的原因,主要是算法已经改变了,我们时代的算法和过去算法有所区别。我们能否把握那一点点——其实整个二十世纪,整个人类的作家都在探索这个增长点——萌芽的东西。而约定的仍然是在小说这个文体下来完成。文体的改变是深沉结构的变,难度较大,还要应对外在的变化,难度也很大,“预言乃至约定变化”是一个写作者对文体、文学史乃至时代语境渐变发展精确理解的制高点。根本的变化是什么带来的呢?在今天看来,还是我们的思维,总体思维一千年甚至几千年基本不变,但是理解这个整体的技术和手段在变,因为我们对宇宙和世界的理解在变,二十世纪有了更新的宇宙理论,所以我们对世界和宇宙的认识也跟着变了,所以才会有那么实验的文本出现,有今天的人类种种行为和思维乐趣的存在。我们的写作从文体和文本的变革上要服从和遵守这个东西——变。但文体没变,故写作者要在文脉的支流上努力,期冀获得文脉本身的加持,成就一个文本。
  所以,我划分古典经典文本和今天实验文本的一个态度是:线性时间织体和非线性时间织体,后者是变的一个结果。今天的写作仍然操持线性时间思维的是古典文本,尽管是今天的作者完成的。二者从根本上没有优劣之别,但有变和革新的含义在里面。
其他文献
《洛丽塔》:  这不是一个道德问题  约翰·厄普代克说纳博科夫“以其丰富炫目的才智和令人欣喜的沉思冥想而独树一帜,这在美国文学中差不多是空前的”,我相信纳博科夫的文学在20世纪阔大的世界文学版图中也是独自成峰,卓然而空前的。他是一位令人目眩的现代主义大师,一位高傲的移民,一个“没落的贵族”,同时也是一位国际顶尖的鳞翅目昆虫(蝴蝶与飞蛾)学家。纳博科夫的自画像是:从没醉过酒,从不说脏话,不加入任何团
期刊
一  应该是五六年前,偶然得获李村的《世风士像——民国学人从政记》,读后觉得于深细处见功夫,却不张扬自负,是有根基有见识的好文字,便到处向人推荐。其中《宋子文的傲慢》一篇,我觉得说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即提醒当权者不要轻易得罪知识分子,因为“不论你愿意不愿意,知识分子都是历史的发言人,他们对当权者的好恶会成为未来知识体系的一部分,长期影响对历史的评价”。或者换个稍微通俗点的说法,像《孽海花》里庄
期刊
内心观察、距离控制与伦理呈现  孙海燕  韦恩·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写到:“任何阅读体验中都具有作者、叙述者、其他人物、读者四者之间含蓄的对话。上述四者中,每一类人就其与其他三者中每一者的关系而言,都在价值的、道德的、认知的、审美的甚至是身体的轴心上,从同一到完全对立而变化不一。”那么,隐含作者如何有效地进行距离控制?他与叙述者、人物、读者三者之间在道德判断上的游移或者对立会给小说伦理呈现带来如
期刊
一  好多事情在我的记忆里都面目全非了。有的从一棵小苗,长成了浓荫;有的却从一个水湾,缩减成了小水洼。谁也不知道,它们是怎样生长,又是怎样消退的。但它们就在我心里秘密改变着。  有不变的吗?我一直困扰在这样一个疑问里。但没人回答我。夜晚就在这样的疑问中,像聚在一起摩擦的沙粒慢慢热起来。  以前我有写信的习惯,后来也还有写信的冲动或者愿望。写信会给我一种感觉:人是一种精神高尚的动物。现在,一个人的时
期刊
一  写跟经典有关的文章时,经常会产生小小的沮丧感,因为你在阅读中自以为获得的独门心得,等到再多读一些材料的时候,发现早就有人这么想过说过了,并没有什么新鲜可言。比如关于曾子易箦问题,兜来兜去说了这么多,忽然就想起周作人《读檀弓》似乎谈论过,赶紧找出来看:“根据从《论语》得来的知识,曾子这临终的情形给予我很谐和的恰好的印象。我觉得曾子该是这样情形,即使《檀弓》所记的原只是小说而不是史实。据说,天上
期刊
1  昭和十八年冬,日军26师团长后宫鹑指挥察哈尔派遣兵团的独立混成第1旅团和11旅团开始攻打杀县。年初的时候,汪精卫的南京政府就已经向英国和美国宣战了,所以,加上东亚同盟军和蒙疆骑兵,打下杀县很顺利。只有远山真二在这场战役中负点轻伤,打完杀县,他就留下来驻防,并升成了司令。  支那的政府军实在不堪一击,这倒大出远山真二的意料,他是自华北事变后一直沿着长城线打过来的,像杀县这种弹丸之地,虽傅作义布
期刊
一、代际陷阱、身份幻觉与阶级构成  唐伟:作为有影响力的青年批评家、实力派诗人,甚或知识分子,你可能无法回避最初的一个身份标签,即“80后”。从“80后”作为批评术语浮出历史地表,到如今这一代人直奔中年而去,不知你如何看待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的“80后”?  杨庆祥:上来就是一个大问题啊。首先我觉得批评家前面的“青年”二字应该去掉。为什么从来没有老年批评家、老年作家之类的称呼?这种“青年+”的表述
期刊
永平的近作令人为之一震,媒材新异,制作精当,观念锐利。毫无疑问,这一系列作品是继其影像作品《我的父母亲》之后的又一力作。  《潜暴力》是一系列金属版画,使用铝合金板材,将一美元纸钞原样放大、机制刻印,其形态本身冷漠、沉重,晦暗而压抑,庄严而诙谐,它释放出宋永平式的反讽:既是一种审美智慧,也是随苦难而来的伦理关怀。  宋永平的近作力图以反讽的图像与文字语言揭示出当代艺术的危机感,说它是观念性艺术,是
期刊
一  大学的时候,一个同学的父执大约亲炙过前一辈的读书人,我时常能从他那里听到许多辨不出真假的奇奇怪怪故事。其中一个是这样的,有位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此前并无学术准备,偶有机缘遇到了王国维级别的当世绝顶高手,便请求予以指点。高手也不多话,丢过去一本未经标校的《说文解字段注》,让他施以句读,把书翻破再来。求学的这人也是认真,拿到书便反复校读,书脱了线才持之到高手处再问。没想到高手接过后,看也不看,就手
期刊
宋永平是中国“85美术运动”中重要的先锋艺术家之一。八十年代中,从天津美术学院毕业以后,回到山西,开始从事现代艺术创作。1985年他和同道在太原组织了“山西现代艺术展”,展出了用现成品制作的装置以及绘画雕塑等作品。当时,劳申伯格的展览正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这个展览可以看作是对劳申伯格的回应。虽然,宋永平等人也用了现成品,但是他们强调了一种表现精神,并不完全是美国式波普的复制。他们的作品生猛有血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