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1:5万航磁异常与1:1万、1:2千地磁异常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举例探讨,分析了其解决地质问题的重点和深度的差异。由于工作方法技术的不同,形成的磁异常特征也不尽相同。
[关键词]不同比例尺 航磁异常 地磁异常 异常特征 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7-250-2
0引言
高精度磁测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寻找具备磁测前提的矿床、岩体等,是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中广泛应用的地球物理方法之一,在地质勘探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青海省乌图美仁-加日马地区1∶5万航空磁测及地面异常查证”基础地质调查项目实际成果资料为题材,通过1:1万高精度地面磁测方法进行航磁异常查证工作。在发现有较大意义的磁异常后,结合地质成矿环境,布设1:2千磁测剖面进行物理反演推断,进一步指导钻探工程验证。
1不同比例尺高精度磁测解决地质目标体的任务
由于不同比例尺、不同网度和精度的磁测工作其解决地质问题的重点和深度不一样,一般应遵循由粗到细、由区域到局部逐渐深入细致的原则。
(1)1:5万航空磁测:其任务以区域地质填图、研究构造和划分成矿远景区为重点;(2)1:1万地面磁测:地质成矿环境较有利的调查区,以寻找具备磁性前提的矿(化)体、圈定侵入岩体等,对获取的磁异常进行详细的推断解释,提供对地质研究工作具有参考价值的资料;(3)1:2千地面磁测:一般以精细的剖面测量为主,是明确1:1万磁异常基础上的延续工作,定量解释异常的必要手段;通过合理的地球物理反演结果,为布置深部钻探工程提供依据。
2不同比例尺航磁与地磁异常应用效果对比
2.1青C-2010-141等航磁异常特征
测区内的主要构造及地层走向呈北西向和北西西向,确定测线方向为南北向,测线间距0.5km,平面定位精度<5m,全区航磁总精度为±2.93nT。
从1:5万航磁△T剩余异常剖面平面图(图1-a)上分析,特征如下:总体看测区北东、中部是近北西走向正负伴生带状分布的狭长异常,西、南部是平静磁场区。青C-2010-141异常:升高变化正磁场区中的局部升高异常,曲线规则、光滑、宽缓;走向北西,正异常极大值为112nT,异常中心飞行高度828m。青C-1975-52异常:强烈升高变化磁场区边缘的局部升高异常,曲线展布规则、光滑、宽缓;走向近北西,极大值为160nT,异常中心飞行高度860m。青C-2010-139异常:平缓变化磁场区中的弱缓升高正异常,曲线光滑、较窄;走向近东西,极大值为24nT,异常中心飞行高度698m。
结合地质图(图1-b)进行异常对比:西、南部平静的磁异常背景区与滹沱纪金水口岩群地层出露范围较一致。中三叠纪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出露轮廓与青C-2010-141、青C-1975-52异常范围较吻合;青C-2010-139异常大部分被晚更新世冲积物覆盖,周围有零星的中三叠纪花岗闪长岩出露。根据该异常区标本测量结果,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磁化率平均值为206×10-6×4π·SI,剩余磁化强度平均值为62×10-3A/m,属弱磁性。滹沱纪地层中的斜长角闪岩、片麻岩、片岩和大理岩磁化率平均值为667×10-6×4π·SI,剩余磁化强度平均值为181×10-3A/m,属弱中磁性。地表出露的上述岩石在飞行高度大于800m,网度500×100 m时,能否形成大于100 nT航磁剩余异常呢?考虑多方因素情况,分析认为航磁异常主要是有一定分布规模的深部侵入岩体的一个综合反映。
2.2青C-2010-141地磁异常特征
经综合分析该区地质成矿环境后,在青C-2010-141航磁异常处进行了1:1万地磁面积测量,通过测量发现该处航磁异常分解为多个地磁异常,其总体走向为北西西向,东南异常尚未圈闭,面积较大。在大面积正磁异常背景上圈出4处局部地磁异常,且异常强度较大、形态较好;似乎具有铁磁性矿物引起异常的特点。在此面积性工作的基础上,布设了1:2千地磁剖面测量,剖面异常重现性较好,反演后进行钻探验证ZK06。终孔孔深248.07m,钻孔上部为第四系残坡积层,下部岩石主要是变质含矿辉长岩、变质辉长岩、闪长岩等。钻孔中花岗闪长岩和大理岩厚度较薄,而辉长岩与闪长岩累计厚度大于180m。
1:1万地磁剖面(CP138)测量点距为20m,异常曲线在高值点北侧有扰动起伏现象,但整体上异常向北侧缓慢降低至负极值后又升高到背景场;异常幅值较高,梯度较大,△T最大值1294.17nT,最小值-687.09 nT,异常宽约600m。
1:2千磁测剖面(CJ5)测量点距为5m,异常曲线形态与1:1万剖面几乎一样,异常幅值较高,梯度较大,异常处△T最大值1362.4nT,最小值-665.13nT,异常宽约600m。
从钻孔资料可知,变质含矿辉长岩、变质辉长岩、闪长岩等中基性岩体是地表以下赋存的主要侵入体。根据钻孔岩芯样测量结果,辉长岩、闪长岩磁化率平均值为3791×10-6×4π·SI,剩余磁化强度平均值为9402×10-3A/m,属中强磁性。地磁高强度异常主要是辉长岩、闪长岩等中基性岩体引起。
3结论
对同一地质(磁性)体而言,航磁异常和地磁异常在图面上的表现特征会有所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有:①测量网度,②采样高度;③岩(矿)体规模大小;④岩(矿)体埋藏深度。1:5万航磁由于飞行较高、网度较大,异常主要是有一定规模、走向和埋藏较深的磁性岩(矿)体的综合反映,其具体表现为△T异常宽缓、幅值较低和曲线圆滑等特征。1:1万地磁探头离地只有2m左右,网度也较小,对规模较小、埋藏较浅的磁性岩(矿)体反映灵敏,辨识度较好;通常表现为△T异常较窄,幅值较高,曲线尖锐、跳跃起伏等特征。
参考文献
[1]青海省乌图美仁-加日马地区1∶5万航空磁测地面异常查证报告.严永邦等.
[2]青海省乌图美仁-加日马地区1∶5万航磁勘查成果报告.张洪瑞等.
[3]地磁场与磁力勘探[M]. 管志宁.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王海鹏(1981~),男,毕业于长安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本科,物探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物化探。
[关键词]不同比例尺 航磁异常 地磁异常 异常特征 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7-250-2
0引言
高精度磁测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寻找具备磁测前提的矿床、岩体等,是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中广泛应用的地球物理方法之一,在地质勘探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青海省乌图美仁-加日马地区1∶5万航空磁测及地面异常查证”基础地质调查项目实际成果资料为题材,通过1:1万高精度地面磁测方法进行航磁异常查证工作。在发现有较大意义的磁异常后,结合地质成矿环境,布设1:2千磁测剖面进行物理反演推断,进一步指导钻探工程验证。
1不同比例尺高精度磁测解决地质目标体的任务
由于不同比例尺、不同网度和精度的磁测工作其解决地质问题的重点和深度不一样,一般应遵循由粗到细、由区域到局部逐渐深入细致的原则。
(1)1:5万航空磁测:其任务以区域地质填图、研究构造和划分成矿远景区为重点;(2)1:1万地面磁测:地质成矿环境较有利的调查区,以寻找具备磁性前提的矿(化)体、圈定侵入岩体等,对获取的磁异常进行详细的推断解释,提供对地质研究工作具有参考价值的资料;(3)1:2千地面磁测:一般以精细的剖面测量为主,是明确1:1万磁异常基础上的延续工作,定量解释异常的必要手段;通过合理的地球物理反演结果,为布置深部钻探工程提供依据。
2不同比例尺航磁与地磁异常应用效果对比
2.1青C-2010-141等航磁异常特征
测区内的主要构造及地层走向呈北西向和北西西向,确定测线方向为南北向,测线间距0.5km,平面定位精度<5m,全区航磁总精度为±2.93nT。
从1:5万航磁△T剩余异常剖面平面图(图1-a)上分析,特征如下:总体看测区北东、中部是近北西走向正负伴生带状分布的狭长异常,西、南部是平静磁场区。青C-2010-141异常:升高变化正磁场区中的局部升高异常,曲线规则、光滑、宽缓;走向北西,正异常极大值为112nT,异常中心飞行高度828m。青C-1975-52异常:强烈升高变化磁场区边缘的局部升高异常,曲线展布规则、光滑、宽缓;走向近北西,极大值为160nT,异常中心飞行高度860m。青C-2010-139异常:平缓变化磁场区中的弱缓升高正异常,曲线光滑、较窄;走向近东西,极大值为24nT,异常中心飞行高度698m。
结合地质图(图1-b)进行异常对比:西、南部平静的磁异常背景区与滹沱纪金水口岩群地层出露范围较一致。中三叠纪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出露轮廓与青C-2010-141、青C-1975-52异常范围较吻合;青C-2010-139异常大部分被晚更新世冲积物覆盖,周围有零星的中三叠纪花岗闪长岩出露。根据该异常区标本测量结果,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磁化率平均值为206×10-6×4π·SI,剩余磁化强度平均值为62×10-3A/m,属弱磁性。滹沱纪地层中的斜长角闪岩、片麻岩、片岩和大理岩磁化率平均值为667×10-6×4π·SI,剩余磁化强度平均值为181×10-3A/m,属弱中磁性。地表出露的上述岩石在飞行高度大于800m,网度500×100 m时,能否形成大于100 nT航磁剩余异常呢?考虑多方因素情况,分析认为航磁异常主要是有一定分布规模的深部侵入岩体的一个综合反映。
2.2青C-2010-141地磁异常特征
经综合分析该区地质成矿环境后,在青C-2010-141航磁异常处进行了1:1万地磁面积测量,通过测量发现该处航磁异常分解为多个地磁异常,其总体走向为北西西向,东南异常尚未圈闭,面积较大。在大面积正磁异常背景上圈出4处局部地磁异常,且异常强度较大、形态较好;似乎具有铁磁性矿物引起异常的特点。在此面积性工作的基础上,布设了1:2千地磁剖面测量,剖面异常重现性较好,反演后进行钻探验证ZK06。终孔孔深248.07m,钻孔上部为第四系残坡积层,下部岩石主要是变质含矿辉长岩、变质辉长岩、闪长岩等。钻孔中花岗闪长岩和大理岩厚度较薄,而辉长岩与闪长岩累计厚度大于180m。
1:1万地磁剖面(CP138)测量点距为20m,异常曲线在高值点北侧有扰动起伏现象,但整体上异常向北侧缓慢降低至负极值后又升高到背景场;异常幅值较高,梯度较大,△T最大值1294.17nT,最小值-687.09 nT,异常宽约600m。
1:2千磁测剖面(CJ5)测量点距为5m,异常曲线形态与1:1万剖面几乎一样,异常幅值较高,梯度较大,异常处△T最大值1362.4nT,最小值-665.13nT,异常宽约600m。
从钻孔资料可知,变质含矿辉长岩、变质辉长岩、闪长岩等中基性岩体是地表以下赋存的主要侵入体。根据钻孔岩芯样测量结果,辉长岩、闪长岩磁化率平均值为3791×10-6×4π·SI,剩余磁化强度平均值为9402×10-3A/m,属中强磁性。地磁高强度异常主要是辉长岩、闪长岩等中基性岩体引起。
3结论
对同一地质(磁性)体而言,航磁异常和地磁异常在图面上的表现特征会有所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有:①测量网度,②采样高度;③岩(矿)体规模大小;④岩(矿)体埋藏深度。1:5万航磁由于飞行较高、网度较大,异常主要是有一定规模、走向和埋藏较深的磁性岩(矿)体的综合反映,其具体表现为△T异常宽缓、幅值较低和曲线圆滑等特征。1:1万地磁探头离地只有2m左右,网度也较小,对规模较小、埋藏较浅的磁性岩(矿)体反映灵敏,辨识度较好;通常表现为△T异常较窄,幅值较高,曲线尖锐、跳跃起伏等特征。
参考文献
[1]青海省乌图美仁-加日马地区1∶5万航空磁测地面异常查证报告.严永邦等.
[2]青海省乌图美仁-加日马地区1∶5万航磁勘查成果报告.张洪瑞等.
[3]地磁场与磁力勘探[M]. 管志宁.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王海鹏(1981~),男,毕业于长安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本科,物探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物化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