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阐述了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对于高中阶段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全面增强学生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并针对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以及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给广大一线教师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学习方法;解决方案;教学观念;学习能力
近几年,随着高中热的不断升温,一种现象正周而复始地演绎着:不少学生升入高中后,面对注重能力的新题型,茫然不知所措。初中时的“佼佼者”刚进入高中就面临着“大红灯笼高高挂”的窘境,学生困惑、家长也很着急。
笔者曾教过初中,但教了高中语文后,在短短的教学过程中却切实感受到搞好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对高中阶段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全面增强学生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认识到高一学生语文学习困难的原因并及时采取恰当的措施对高中教师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一、学生学习语文困难的原因
首先,由于初中属九年制义务,也受学生年龄特征等限制,在能力方面要求较低。这就决定了初中中考语文试题大部分是知识型的,而能力型的则较少。虽然学生的考试分数较高,但他们的学习习惯尚未充分养成,应有的能力没有完全培养出来。升入高中后,部分学生仍然延续原有的学习和思维定势,过多地依赖教师,掌握知识以机械记忆为主。如,考前才背书、看课文、记解释等。而高中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考题围着高考转,更加注重考查能力,再加上学生缺乏灵活的思维迁移能力,所以,考出来的分数当然不会很理想。
其次,初中的考查,尤其是基础知识的考查还是以课本为依据,文言文的阅读是从课本上的原文截取的,这种考查形式使学生把精力多放在对课本的死记硬背、考前的临时突击上,养成了很不好的学习习惯。这与高中考查注重平时的积累、注重培养学生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相背离。而初中的一些教学目标也造成了与高中教学的脱节。如初中的淡化语法,中考不考致使一些教师和学生不重视,甚至有些教师根本就不讲授语法这一部分,结果学生在学习高中的文言文时遇到了对特殊句式分析的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高中语文的学习造成了许多困难。
再次,高中教学时间紧,任务重。教师未处理好初高中的衔接就开快车、抓进度;这样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挫伤其积极性,必然会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不同程度的困难。
最后,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语文似乎人人都懂,但人人都不精通的特点。学生分数往往比较稳定,不像数理化那样松则一落千丈、紧则扶摇直上。因此,学生往往不重视语文学习,随便应付。
二、教师应提高衔接意识,搞好语文衔接教学
1.教师要加强课程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其衔接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高中语文教学能否顺利地完成与初中教学的衔接,直接关系到高中语文教学效率是否真正提高。
对教师而言,一要了解初高中语文的差异性。初中语文编排的指导思想是联系生活,扎实、活泼、有序地进行语文基础的训练,培养正确理解和运用汉语文字的能力,在训练过程中传授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思想觉悟。而高中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则不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文学鉴赏能力和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学习语文基础知识,认认真真地培养语文基础能力,生动活泼地发展智力;二要善于分析衔接三要素,即教材大纲、学生和教师自我。了解了高中语文学习的主要特点,教师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变初高中学习过渡中不适应的状况;最后,要注意衔接的科学性,变感性为理性。只有这样,高中语文教学才能在变化中稳步向前发展。
2.教师要稳定学生心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初高中语文学习能否顺利过渡,教师还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学生遭遇挫折时,教师不应去呵责他们,而是应该和他们一起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给他们充分的适应和调整的时间,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充满自信。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同时,教师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想方设法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3.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导,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
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增加了、难度也加深了、知识点也增多了,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自学能力。因此,在起始阶段,教师应有意识、有步骤地教给学生一套行之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高一的新生,在学习上要注意做到“三先三后”和“三戒三倡”。“三先三后”是: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做作业;先独立思考后请教别人。“三戒三倡”是:一戒把学习当作苦役,提倡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二戒过多地、单纯地死记硬背,提倡以掌握事物本质规律的理解记忆为主;三戒解题模式化,提倡勤于思考,提倡思维的灵活性。针对现代社会知识急剧扩增的新特点,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积极摸索并迅速走出一条高效率的成功之路。
三、实施语文衔接教学的具体措施
1.前引后连,恰当过渡
由初中升入高中,对于学生来讲实际上是上了一个新台阶。教师应针对入学新生,注意适时调整教法,引导学生尽快适应新教师、新教材。在教学中做到前引后连,教师可以从学生学过的知识引出新知识。如教《〈呐喊〉自序》,不妨总复习一下在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七篇作品,借此使学生对鲁迅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又如教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也可先复习《春》,以使学生更充分领会不同时期、不同思想下“景”和“情”的关系。
2.重视实践,培养能力
高中语文教师应特别注意指导学生的学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较强的自学能力。笔者认为只有多读多写多说多听,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1)多读。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的方式要多样化,朗读、默读、精度、略读,兼而有之。读的内容也要杂,课本要读,报纸要读,文章也要读。什么书籍都应有所涉猎。高中生课程紧,时间紧,没有时间去阅读名著,教师就可以推荐品位高、篇幅又不长的文章给学生。 (2)多写。据统计,一个人要达到文通句顺至少要写够十万字。显然,初中一学期按规定写六次作文,每次五百字,三年总计约两万字,即使加上小学阶段的作文,写作量也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应加大写作量。此外,写的方式也应多样化。如日记、周记、笔记、感想,小作文、大作文等。教师鼓励学生主动地写作,并且将学生中好的习作在班内进行交流。同时,教师还要要注意作文不仅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所以,教师要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可互相评改、互相启发、拓宽思路。
(3)多说。提倡鼓励学生大胆说、大胆讲,可开展课前一分钟演讲,课末五分钟质疑等活动,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对一些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发表的看法,教师不要急于下结论,要为学生提供说的舞台。
(4)多听。不光听教师讲、听教师泛读、听课文朗诵录音,也要听广播、听别人谈话。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听读训练,将书面阅读的形式改为听读训练。教师读一篇文章,学生认真听,根据听到的信息,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这样在很好地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的同时还训练了其听说的能力。
3.及时调整学法
教无定法,学也无定法。高一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其学习语文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教师应强调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及时指导学生归纳、总结、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可让语文成绩好的学生一周介绍一种学法,组织大家进行讨论,取长补短,从中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另外,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分析考卷,“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从考卷中分析出自己的弱项,并弥补之,这也是提高语文成绩的一条重要捷径。
以上笔者所讲到的都是我们高中语文教师正在做的一些工作。同时,如果大家能够在初中阶段就能够解决一些字词、语法、阅读与写作的问题的话,那么将会对高中的语文教学产生很大的帮助的。因此,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搞好初高中的语文衔接工作,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唐松林.教师行为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
[2]孙杰远.论学生的社会性发展[J].教育研究,2002(7).
[3]郭秀艳.内隐学习和缄默知识[J].教育研究,2003(12).
[4]吴增基.现代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7).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澄江中学
邮政编码:342211
关键词: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学习方法;解决方案;教学观念;学习能力
近几年,随着高中热的不断升温,一种现象正周而复始地演绎着:不少学生升入高中后,面对注重能力的新题型,茫然不知所措。初中时的“佼佼者”刚进入高中就面临着“大红灯笼高高挂”的窘境,学生困惑、家长也很着急。
笔者曾教过初中,但教了高中语文后,在短短的教学过程中却切实感受到搞好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对高中阶段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全面增强学生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认识到高一学生语文学习困难的原因并及时采取恰当的措施对高中教师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一、学生学习语文困难的原因
首先,由于初中属九年制义务,也受学生年龄特征等限制,在能力方面要求较低。这就决定了初中中考语文试题大部分是知识型的,而能力型的则较少。虽然学生的考试分数较高,但他们的学习习惯尚未充分养成,应有的能力没有完全培养出来。升入高中后,部分学生仍然延续原有的学习和思维定势,过多地依赖教师,掌握知识以机械记忆为主。如,考前才背书、看课文、记解释等。而高中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考题围着高考转,更加注重考查能力,再加上学生缺乏灵活的思维迁移能力,所以,考出来的分数当然不会很理想。
其次,初中的考查,尤其是基础知识的考查还是以课本为依据,文言文的阅读是从课本上的原文截取的,这种考查形式使学生把精力多放在对课本的死记硬背、考前的临时突击上,养成了很不好的学习习惯。这与高中考查注重平时的积累、注重培养学生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相背离。而初中的一些教学目标也造成了与高中教学的脱节。如初中的淡化语法,中考不考致使一些教师和学生不重视,甚至有些教师根本就不讲授语法这一部分,结果学生在学习高中的文言文时遇到了对特殊句式分析的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高中语文的学习造成了许多困难。
再次,高中教学时间紧,任务重。教师未处理好初高中的衔接就开快车、抓进度;这样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挫伤其积极性,必然会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不同程度的困难。
最后,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语文似乎人人都懂,但人人都不精通的特点。学生分数往往比较稳定,不像数理化那样松则一落千丈、紧则扶摇直上。因此,学生往往不重视语文学习,随便应付。
二、教师应提高衔接意识,搞好语文衔接教学
1.教师要加强课程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其衔接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高中语文教学能否顺利地完成与初中教学的衔接,直接关系到高中语文教学效率是否真正提高。
对教师而言,一要了解初高中语文的差异性。初中语文编排的指导思想是联系生活,扎实、活泼、有序地进行语文基础的训练,培养正确理解和运用汉语文字的能力,在训练过程中传授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思想觉悟。而高中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则不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文学鉴赏能力和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学习语文基础知识,认认真真地培养语文基础能力,生动活泼地发展智力;二要善于分析衔接三要素,即教材大纲、学生和教师自我。了解了高中语文学习的主要特点,教师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变初高中学习过渡中不适应的状况;最后,要注意衔接的科学性,变感性为理性。只有这样,高中语文教学才能在变化中稳步向前发展。
2.教师要稳定学生心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初高中语文学习能否顺利过渡,教师还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学生遭遇挫折时,教师不应去呵责他们,而是应该和他们一起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给他们充分的适应和调整的时间,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充满自信。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同时,教师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想方设法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3.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导,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
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增加了、难度也加深了、知识点也增多了,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自学能力。因此,在起始阶段,教师应有意识、有步骤地教给学生一套行之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高一的新生,在学习上要注意做到“三先三后”和“三戒三倡”。“三先三后”是: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做作业;先独立思考后请教别人。“三戒三倡”是:一戒把学习当作苦役,提倡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二戒过多地、单纯地死记硬背,提倡以掌握事物本质规律的理解记忆为主;三戒解题模式化,提倡勤于思考,提倡思维的灵活性。针对现代社会知识急剧扩增的新特点,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积极摸索并迅速走出一条高效率的成功之路。
三、实施语文衔接教学的具体措施
1.前引后连,恰当过渡
由初中升入高中,对于学生来讲实际上是上了一个新台阶。教师应针对入学新生,注意适时调整教法,引导学生尽快适应新教师、新教材。在教学中做到前引后连,教师可以从学生学过的知识引出新知识。如教《〈呐喊〉自序》,不妨总复习一下在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七篇作品,借此使学生对鲁迅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又如教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也可先复习《春》,以使学生更充分领会不同时期、不同思想下“景”和“情”的关系。
2.重视实践,培养能力
高中语文教师应特别注意指导学生的学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较强的自学能力。笔者认为只有多读多写多说多听,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1)多读。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的方式要多样化,朗读、默读、精度、略读,兼而有之。读的内容也要杂,课本要读,报纸要读,文章也要读。什么书籍都应有所涉猎。高中生课程紧,时间紧,没有时间去阅读名著,教师就可以推荐品位高、篇幅又不长的文章给学生。 (2)多写。据统计,一个人要达到文通句顺至少要写够十万字。显然,初中一学期按规定写六次作文,每次五百字,三年总计约两万字,即使加上小学阶段的作文,写作量也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应加大写作量。此外,写的方式也应多样化。如日记、周记、笔记、感想,小作文、大作文等。教师鼓励学生主动地写作,并且将学生中好的习作在班内进行交流。同时,教师还要要注意作文不仅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所以,教师要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可互相评改、互相启发、拓宽思路。
(3)多说。提倡鼓励学生大胆说、大胆讲,可开展课前一分钟演讲,课末五分钟质疑等活动,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对一些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发表的看法,教师不要急于下结论,要为学生提供说的舞台。
(4)多听。不光听教师讲、听教师泛读、听课文朗诵录音,也要听广播、听别人谈话。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听读训练,将书面阅读的形式改为听读训练。教师读一篇文章,学生认真听,根据听到的信息,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这样在很好地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的同时还训练了其听说的能力。
3.及时调整学法
教无定法,学也无定法。高一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其学习语文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教师应强调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及时指导学生归纳、总结、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可让语文成绩好的学生一周介绍一种学法,组织大家进行讨论,取长补短,从中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另外,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分析考卷,“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从考卷中分析出自己的弱项,并弥补之,这也是提高语文成绩的一条重要捷径。
以上笔者所讲到的都是我们高中语文教师正在做的一些工作。同时,如果大家能够在初中阶段就能够解决一些字词、语法、阅读与写作的问题的话,那么将会对高中的语文教学产生很大的帮助的。因此,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搞好初高中的语文衔接工作,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唐松林.教师行为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
[2]孙杰远.论学生的社会性发展[J].教育研究,2002(7).
[3]郭秀艳.内隐学习和缄默知识[J].教育研究,2003(12).
[4]吴增基.现代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7).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澄江中学
邮政编码:34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