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想观察到生活的诗意、生活的美,最好是以生活的参与者的身份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我的注意力常常集中在我所感兴趣的人物身上,集中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对于能够体现人物性格的典型细节,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内在逻辑,我有着特别的兴趣。而对于一个生活中的人物,我不仅要从正面去观察他,还要更多地从侧面去观察他。所谓侧面的观察,就是听听周围的人们对他的态度和反映。此外,我还喜欢听取生活中的人们讲述他们各自的经历,以便了解他们性格发展的历史。在现阶段,家庭仍然是社会结构的细胞。我很注意观察那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家庭的生活,包括这些家庭的生活习惯和室内室外的陈设等。
在塑造人物形象的时候,我习惯采取这样的方法:从同一个类型的人物身上,各采一点“化学元素”出来,然后下一番“化合”的功夫。这一“化合”的过程,难度是很大的。写第一稿的时候,只能“化合”出一个人物形象的轮廓来。写第二稿的时候,这个轮廓就比较清晰了。到了第三稿乃至第四稿,我所要塑造的人物才有了活气,立了起来。所谓创作的奥秘,大概就潜藏在这样的过程之中吧。
写入,一定要写出人物的性格美来。而要想达到这点,首先是要对人物本身特别熟悉,再就是要真诚地热爱自己写的人物,甚至要爱到入迷的程度。
写人,一定要写出人物的复杂性来。而要想达到这点,就得搞清楚人物性格诸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
写人,一定要注重细节的描写。细节就像阳光一样,它不可能代替一切,却能够照亮一切。细节描写上的准确和生动,常常是塑造人物立体感的决定性因素。
写人,一定要掌握分寸。分寸感和真实感是相辅相成的。本来是作者想要赞美的人物,可是由于赞美得过分了,这个人物反而“死了”,不那么可爱了,自然也就不那么真实了。
追求语言的纯洁和美,无疑是作家们毕生奋斗的目标之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我常常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和研究人民群众的活的口语上。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是优美的,形象的,生动的。书本上的语言,我当然也在学,但主要学的是那些形象性比较强的语言。
学习语言,首先要端正我们对语言的价值的认识。词汇丰富并不就是语言丰富,词汇本身并无高低贵贱之分,问题在于我们将怎样来把它们调遣和搭配。
在写作过程中,我感到最棘手的是句子的运用。别别扭扭的句子,不那么准确的词和字,就像拦路虎似的,横卧在每一页稿纸上。而对这群拦路虎,我们既要不被它们吓倒,又要有很大的耐心。经过七改八改,艺术就露头了,而且在热情地向我们招手了。
我深深感到:提高语言修养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要自觉地培养我们对语言的敏感能力。不管是与人谈话,还是阅读名著,时时都要关心语言。这要养成一种习惯才好。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了,我们对语言的敏感力也就提高了。
在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我主要是从书本上学习技巧。一是把文学史和各种名著同时借到手,相互对照着学习,看看文学家所赞誉的作品,我自己读起来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受。二是把权威性的文艺批评文章连同它所批评的作品一并找来,先读作品,再读批评文章,看看自己的眼力到底怎么样。一个人如果连什么是好作品、什么是坏作品都鉴别不清,怎么会写出好东西来呢?
后来,我发现自己在读书方面有个缺陷:漫无边际,没有重点。于是我就开始“蹲点”“跑面”了。所谓“蹲点”,就是要把自己特别喜爱的那几位作家的作品,读熟,读透,读出点学习心得来。仅仅在一段时间里下这种功夫还不够,必须反复、交错地下这种功夫才成。这是因为.每次重读这些作家的作品,總会有新的感受、新的收获。所谓“跑面”,就是要把古今中外的名家之作,尽可能地找来一读,哪怕是粗粗地看上一遍也好。
向生活学习技巧。对这个新的学习内容的发现,我觉得太重要了。古话说,“无巧不成书”。事实上,生活中也有许多“巧”存在着。世界上,总是先有了文艺作品,然后才有探讨和研究技巧的书。创世以来第一篇小说的出现,其技巧从何而来?这无疑是从生活中学来的嘛。《红楼梦》是现实主义巨著。曹雪芹的那些技巧从何而来?《金瓶梅》可能对他产生过一定的影响,然而生活的启示似乎更多。我曾听到过许多发生在生活中的真实故事,它们的结构竟是那样完整、严密,这不就是“技巧”吗?
我还感到,向文学之外的其他门类的艺术作品学习技巧,也很重要。我很喜欢李可染的画。那诗一般的情调,那风俗画的迷人的魅力,那容不得一点多余东西的简洁,很值得转引来为我所学、为我所用。目前,我们的短篇小说大部分在万字左右(我写的短篇也是这样),有的甚至更长。其原因,概出于那个三段论法。真正称得上是截取生活横断面的作品,写一个场面、一个镜头、一点情趣、一个侧面的作品,似乎还不多见。倘若我们有机会观赏一下地方剧种“二人台”,定然会受到点启示。“二人台”中的《走西口》《打樱桃》《打秋千》《五哥放羊》等,不就是写一个场面、一个镜头、一点情趣、一个侧面的抒情诗般的短篇佳作吗?
在塑造人物形象的时候,我习惯采取这样的方法:从同一个类型的人物身上,各采一点“化学元素”出来,然后下一番“化合”的功夫。这一“化合”的过程,难度是很大的。写第一稿的时候,只能“化合”出一个人物形象的轮廓来。写第二稿的时候,这个轮廓就比较清晰了。到了第三稿乃至第四稿,我所要塑造的人物才有了活气,立了起来。所谓创作的奥秘,大概就潜藏在这样的过程之中吧。
写入,一定要写出人物的性格美来。而要想达到这点,首先是要对人物本身特别熟悉,再就是要真诚地热爱自己写的人物,甚至要爱到入迷的程度。
写人,一定要写出人物的复杂性来。而要想达到这点,就得搞清楚人物性格诸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
写人,一定要注重细节的描写。细节就像阳光一样,它不可能代替一切,却能够照亮一切。细节描写上的准确和生动,常常是塑造人物立体感的决定性因素。
写人,一定要掌握分寸。分寸感和真实感是相辅相成的。本来是作者想要赞美的人物,可是由于赞美得过分了,这个人物反而“死了”,不那么可爱了,自然也就不那么真实了。
追求语言的纯洁和美,无疑是作家们毕生奋斗的目标之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我常常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和研究人民群众的活的口语上。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是优美的,形象的,生动的。书本上的语言,我当然也在学,但主要学的是那些形象性比较强的语言。
学习语言,首先要端正我们对语言的价值的认识。词汇丰富并不就是语言丰富,词汇本身并无高低贵贱之分,问题在于我们将怎样来把它们调遣和搭配。
在写作过程中,我感到最棘手的是句子的运用。别别扭扭的句子,不那么准确的词和字,就像拦路虎似的,横卧在每一页稿纸上。而对这群拦路虎,我们既要不被它们吓倒,又要有很大的耐心。经过七改八改,艺术就露头了,而且在热情地向我们招手了。
我深深感到:提高语言修养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要自觉地培养我们对语言的敏感能力。不管是与人谈话,还是阅读名著,时时都要关心语言。这要养成一种习惯才好。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了,我们对语言的敏感力也就提高了。
在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我主要是从书本上学习技巧。一是把文学史和各种名著同时借到手,相互对照着学习,看看文学家所赞誉的作品,我自己读起来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受。二是把权威性的文艺批评文章连同它所批评的作品一并找来,先读作品,再读批评文章,看看自己的眼力到底怎么样。一个人如果连什么是好作品、什么是坏作品都鉴别不清,怎么会写出好东西来呢?
后来,我发现自己在读书方面有个缺陷:漫无边际,没有重点。于是我就开始“蹲点”“跑面”了。所谓“蹲点”,就是要把自己特别喜爱的那几位作家的作品,读熟,读透,读出点学习心得来。仅仅在一段时间里下这种功夫还不够,必须反复、交错地下这种功夫才成。这是因为.每次重读这些作家的作品,總会有新的感受、新的收获。所谓“跑面”,就是要把古今中外的名家之作,尽可能地找来一读,哪怕是粗粗地看上一遍也好。
向生活学习技巧。对这个新的学习内容的发现,我觉得太重要了。古话说,“无巧不成书”。事实上,生活中也有许多“巧”存在着。世界上,总是先有了文艺作品,然后才有探讨和研究技巧的书。创世以来第一篇小说的出现,其技巧从何而来?这无疑是从生活中学来的嘛。《红楼梦》是现实主义巨著。曹雪芹的那些技巧从何而来?《金瓶梅》可能对他产生过一定的影响,然而生活的启示似乎更多。我曾听到过许多发生在生活中的真实故事,它们的结构竟是那样完整、严密,这不就是“技巧”吗?
我还感到,向文学之外的其他门类的艺术作品学习技巧,也很重要。我很喜欢李可染的画。那诗一般的情调,那风俗画的迷人的魅力,那容不得一点多余东西的简洁,很值得转引来为我所学、为我所用。目前,我们的短篇小说大部分在万字左右(我写的短篇也是这样),有的甚至更长。其原因,概出于那个三段论法。真正称得上是截取生活横断面的作品,写一个场面、一个镜头、一点情趣、一个侧面的作品,似乎还不多见。倘若我们有机会观赏一下地方剧种“二人台”,定然会受到点启示。“二人台”中的《走西口》《打樱桃》《打秋千》《五哥放羊》等,不就是写一个场面、一个镜头、一点情趣、一个侧面的抒情诗般的短篇佳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