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习近平提出不少人才工作的新观点:“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等,对我国人才工作的促进有深刻意义。深刻领会习近平关于人才的讲话精神,从人才环境、人才机制、人才区域均衡发展以及人才自身素质的提高等方面来探索进一步加强我国人才工作的举措。
关键词:人才工作;举措
“人才”一词,在中国最早出现于《毛诗序<诗经·小雅>》:“菁菁者莪,乐育才也。君子能长育人才,则天下喜乐之矣。”该诗用莪这种植物的茂密生长来比喻人才的蓬勃发展,希望人才成为人中华采,受到天下人的喜爱。习近平同志于2009年9月在第四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大会所言:“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刻认识人才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 我国现阶段的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也出现一些阻碍人才队伍发展和人才工作的因素,主要包括:人才环境不够理想;人才机制还不健全,人才区域结构不合理等。想要进一步加强我国人才工作,势必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优化人才环境
人才环境至关重要。首先,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优先开发人才资源、优先保证人才投资、优先调整人才结构以及优先创新人才制度的观念意识,进一步落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努力营造人尽其才的社会环境;其次,要充分打造各领域人才发挥专业技能的广阔平台,防止高级人才用不上或用的少的人才资源浪费情况;再次,要优化人才的内部管理,不断促进其专业技术的改进。
二、完善人才机制
人才机制建设在优化人才建设方面其关键性作用。2013年11月9日到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人才机制做出了以下部署:建立集聚人才的体制机制,使得天下英才皆为我所用;打破以往的体制机制障碍,使得各类人才都有广阔的成才通道;进一步完善企事业单位的人才流动机制,使得社会各类人才流通畅通;健全向基层、向艰苦地区、向劳动一线流动的机制,促进与引导人才流动;以及完善人才激励、竞争、评价、引進的机制等。这将对我国人才机制的建设与完善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第一,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人才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又要与国家的政策相配合,努力摸索人才管理工作的好方法,营造一种既有竞争又富有活力的人才环境。
第二,完善人才的评价选拔机制。职称评价标准要具体,方式要多样化,要能够全面反映人才的综合素质、能力水平等,要健全专业技术聘任制,杜绝论资排辈,要以业绩为主要参考标准。
第三,健全人才的激励机制。要按照人才的能力贡献拉开应有的绩效工资差距,实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必须反对平均主义。人才的薪酬要与考核紧密联系。
三、促进区域人才协调发展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势必要促进区域人才协调发展。中部的崛起,西部大开发,东部进一步发展,关键在人才,要引导人才向西部、向基层、向艰苦地区和生产第一线流动。
第一,引导人才向西部流动。稳住西部的当地人才,坚持用事业、
感情和待遇留下当地人才,在工资收入、住房优惠、子女上学等方面向当地人才倾斜。要大力引进紧缺人才,特别是创新型高级技术人才和医疗卫生人才,通过市场“无形的手”和政府“有形的手”促进高层次人才向西部引进。要把人才用好,注重人才的发展规律,扬长避短,为人才提供充分的施展才华的平台。
第二,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2012年的“三支一扶”项目中,我国共招募28369名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其中,支教人数达到7011人,占24.71%;支农人数9881人,占34.83%;支医人数3417人,占12.04%;扶贫人数6548人,占23.08%。截止2012年,中央财政每年补助“三支一扶”项目达到6.03亿元。
除了国家支持扶持之外,各基层应有政策支持,优化人才环境,努力引进、留住、用好人才。
四、加强培训和能力建设,构建人才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才必须不断加强自我学习,才可以不断改进工作技能,才能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进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首先,要实现人才培训的专业化、系统化,与其所从事的职业专业相一致。改变传统的综合培训的“大一统”局面,注重培训的效率与实用性。要与行业主管部门紧密联系、相互配合。
其次,对于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的人才,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模式。高级人才的教育,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前沿性、规范性,努力实现产学研相结合,可以组织到相关专业的发达地区培训,接受系统的专业教育和实效训练;对于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要注重基础性和实用性;医疗卫生类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到医院上挂或者下派锻炼;对教师可以采取课堂模拟等方式。总之,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人才要运用不同的教育模式。
再次,要树立人才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使得人才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不断提升业务技能。
参考文献
[1] 王通讯.人才资源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 孙学玉.让西部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J].中国人才,2014(10).
[3] 潘晨光.创新人才管理方式[N].人民日报,2010-12-06.
关键词:人才工作;举措
“人才”一词,在中国最早出现于《毛诗序<诗经·小雅>》:“菁菁者莪,乐育才也。君子能长育人才,则天下喜乐之矣。”该诗用莪这种植物的茂密生长来比喻人才的蓬勃发展,希望人才成为人中华采,受到天下人的喜爱。习近平同志于2009年9月在第四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大会所言:“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刻认识人才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 我国现阶段的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也出现一些阻碍人才队伍发展和人才工作的因素,主要包括:人才环境不够理想;人才机制还不健全,人才区域结构不合理等。想要进一步加强我国人才工作,势必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优化人才环境
人才环境至关重要。首先,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优先开发人才资源、优先保证人才投资、优先调整人才结构以及优先创新人才制度的观念意识,进一步落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努力营造人尽其才的社会环境;其次,要充分打造各领域人才发挥专业技能的广阔平台,防止高级人才用不上或用的少的人才资源浪费情况;再次,要优化人才的内部管理,不断促进其专业技术的改进。
二、完善人才机制
人才机制建设在优化人才建设方面其关键性作用。2013年11月9日到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人才机制做出了以下部署:建立集聚人才的体制机制,使得天下英才皆为我所用;打破以往的体制机制障碍,使得各类人才都有广阔的成才通道;进一步完善企事业单位的人才流动机制,使得社会各类人才流通畅通;健全向基层、向艰苦地区、向劳动一线流动的机制,促进与引导人才流动;以及完善人才激励、竞争、评价、引進的机制等。这将对我国人才机制的建设与完善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第一,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人才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又要与国家的政策相配合,努力摸索人才管理工作的好方法,营造一种既有竞争又富有活力的人才环境。
第二,完善人才的评价选拔机制。职称评价标准要具体,方式要多样化,要能够全面反映人才的综合素质、能力水平等,要健全专业技术聘任制,杜绝论资排辈,要以业绩为主要参考标准。
第三,健全人才的激励机制。要按照人才的能力贡献拉开应有的绩效工资差距,实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必须反对平均主义。人才的薪酬要与考核紧密联系。
三、促进区域人才协调发展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势必要促进区域人才协调发展。中部的崛起,西部大开发,东部进一步发展,关键在人才,要引导人才向西部、向基层、向艰苦地区和生产第一线流动。
第一,引导人才向西部流动。稳住西部的当地人才,坚持用事业、
感情和待遇留下当地人才,在工资收入、住房优惠、子女上学等方面向当地人才倾斜。要大力引进紧缺人才,特别是创新型高级技术人才和医疗卫生人才,通过市场“无形的手”和政府“有形的手”促进高层次人才向西部引进。要把人才用好,注重人才的发展规律,扬长避短,为人才提供充分的施展才华的平台。
第二,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2012年的“三支一扶”项目中,我国共招募28369名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其中,支教人数达到7011人,占24.71%;支农人数9881人,占34.83%;支医人数3417人,占12.04%;扶贫人数6548人,占23.08%。截止2012年,中央财政每年补助“三支一扶”项目达到6.03亿元。
除了国家支持扶持之外,各基层应有政策支持,优化人才环境,努力引进、留住、用好人才。
四、加强培训和能力建设,构建人才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才必须不断加强自我学习,才可以不断改进工作技能,才能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进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首先,要实现人才培训的专业化、系统化,与其所从事的职业专业相一致。改变传统的综合培训的“大一统”局面,注重培训的效率与实用性。要与行业主管部门紧密联系、相互配合。
其次,对于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的人才,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模式。高级人才的教育,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前沿性、规范性,努力实现产学研相结合,可以组织到相关专业的发达地区培训,接受系统的专业教育和实效训练;对于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要注重基础性和实用性;医疗卫生类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到医院上挂或者下派锻炼;对教师可以采取课堂模拟等方式。总之,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人才要运用不同的教育模式。
再次,要树立人才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使得人才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不断提升业务技能。
参考文献
[1] 王通讯.人才资源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 孙学玉.让西部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J].中国人才,2014(10).
[3] 潘晨光.创新人才管理方式[N].人民日报,201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