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祥和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春节凝结着中国人的伦理感情、生命意识、审美情趣和宗教情怀,春节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集中展示,人们在享受着春节文化的同时也表演着民族的节日文化。民族文化正是在节日这一特定的时空设置中得到传承和弘扬。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的开始,是中国最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开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春节古称“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于是称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春节是辞旧迎新的日子,定位农历正月初一,然而事实上,春节不仅仅是一天,一般是从除夕算起,到正月初三结束。在青海河湟地区,春节远远超过了它的原有定义,从腊月二十三小年算起,有的地方从腊八开始,就已步入了春节的氛围,人们便开始“忙年”,打扫房屋,杀猪宰羊,置办年货,理发淋浴,准备年节器具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祭祖敬老、感恩赐福,阖家团聚、除旧布新、祈求丰年、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年节是祭祝祈年的日子,古人谓谷子一熟为“一年”,五谷丰收为“大有年”。西周初年,即出现了一年一度的庆祝丰收的活动,后来,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等诸路神明,在年节期间,都备享人间香火,人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年节还是合家团圆、敦亲祭祖的日子。除夕,全家人欢聚一堂,吃年夜饭、叙人间情,团圆“守岁”,至凌晨12时,鞭炮齐鸣,火光冲天,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到高潮。初一,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走亲访友,互赠礼品。春节又是民众狂欢的节日,初六以后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展开,耍狮子、扭秧歌、踩高跷、唱大戏,为新春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此时,至值“立春”前后,古时要举行盛大的迎春仪式,鞭牛迎春,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因此,集祈年、庆贺、娱乐于一体的盛典年节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而时至今日,除祭祖祭族等活动比以往有所淡化而外,年节的主要习俗,都完好无缺地得以继承和发展。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伦理观念。历经千百年的积淀,异彩纷呈的春节民俗,已形成底蕴深厚且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
对于春节的向往,乐都人有着更为强烈的情感;对于春节的庆贺,乐都人也有着更为热烈的激情;对于春节的计划,乐都人同样有着更为缜密的部署。一句话,乐都人热爱春节,是因为乐都人热爱生活;乐都人热爱生活,是因为乐都人善于生活。
腊八
《祀记》上面解释:“蜡着,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腊”与“蜡”相似,祭祀祖先称为“腊”,祭祀百神称为“蜡”。“腊”与“蜡”都是一种祭祀活动,而多在农历十二月进行,人们便把十二月称为腊月了。
十二月初八(腊月初八)即是腊八节,习惯上称为腊八,腊八节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在这一天做腊八粥、喝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河湟地区不出产大米,过去人们就煮麦仁饭。最好的麦仁是把当年的新麦拿到河滩冰冻的地方,凿一个眼,把新麦放进冰臼里,用木棒舂去外皮,或把小麦放在食槽里,用小榔头凿打除去外皮,洗净后加热煮熟,再与猪头肉,或者猪牛羊下水相配同煮,加上青盐、姜皮、花椒等佐料,异香扑鼻,十分可口。煮成的麦仁粥除了腊八这一天食用外,一直到春节还要吃。过去,有的农村地区生活条件较差,腊八早晨吃“搅团”,或吃“油饼”,也算是一种庆贺。
俗语中有“来年成不成,先着腊八冰”的说法。腊八这一天清晨,人们还要到河边、泉边去砸冰,将之背回家,称为“腊八冰”。河湟人家,谁起得早,第一个打上冰块,谁就有更好运气。所以每年腊八,人们一大早就起来,冒着严寒或在纷飞的雪花中去打冰。农户人家将一块干净的冰块留下做搅团用外,将其它的腊八冰一块一块地放到自家的田地或墙园里,希望来年雨水丰足,粮食丰收。上了年岁的老人们拿起冰,迎着太阳观察冰层中间的各种气泡形状,猜测并辨认来年农作物收成的预兆。如冰块中圆形较多,意为豆类将会丰收;椭圆形若多,意为麦类丰收;长条形,意为来年草荒严重,要提早做灭草的准备。
据说腊八冰还能医治百病,这一天打来的冰,要放很长时间,好让孩子们有一段吃冰的快乐。女人们这一天要用腊八冰散搅团,全家人吃罢后锅内还有剩余时,意为来年粮食必然多余,并把它舀出存放。
过了腊八,春节悄然而来,人们开始“忙年”,乐都人过去的春节大概就从腊八开始了,人们早早地期盼过年,又早早的忙碌过年,一种对节日的向往,是一种对新生活的渴望。
腊八,本身是个传统节日,又是年节的前奏,可以说腊八节拉开了春节的序幕。“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河湟人家便开始购置年货,打扫卫生,布置居室,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年”的到来。
腊八一过,村庄的上空开始响起年猪的嚎叫,还有零星的鞭炮声,那炮声是盼过年盼得心急的孩子们放响的催春之声。与此相对应的春节各种行动在鞭炮的起伏中纷至沓来,祭灶神就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祭灶神
祭灶神,又称送灶神。歌谣曰:“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过了小年,又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顶新毡帽,老太太要件新棉袄。”“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 灶王爷又称灶君,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民间传说灶神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因贫困而死,玉皇大帝哀怜他,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派他到人间作督善之神,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每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晚,上天汇报,除夕日返回人间。民间于二十三日晚祭灶为灶神夫妇送行,旧时,祭灶一俗在河湟地区十分普遍。俗曲《门神灶》云:“年年有个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当中摆上二桌供,两边配上两碟糖,黑豆干草一碗水,炉内焚上一股香。当家的过来忙祝贺,祝赞那灶王老爷降吉祥。”
每年农历腊月廿三或廿四,是祭祀灶王爷的节日,它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早在宋朝,就有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记载,但那个时候小年是不分两天的。所以腊月二十四的小年习俗历史是更悠久的。那么什么时候发生了变化呢?这就要到清朝了。清朝的皇帝从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祀神,为了节省开支,皇帝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二十三祭灶,自此开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过小年的风俗。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不要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对于灶王爷的来历,说起来源远流长。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据古籍《礼记·礼器》载:“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来源吧。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众说不一。
民间则流传着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据说,古代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兄弟俩,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画师。哥哥拿手的活是盘锅台,东街请,西坊邀,都夸奖他垒灶手艺高。年长月久出了名,方圆千里都尊称他为“张灶王”。说来张灶王也怪,不管到谁家垒灶,如遇别人家有纠纷,他爱管闲事。遇上吵闹的媳妇他要劝,遇上凶婆婆他也要说,好像是个老长辈。以后,左邻右舍有了事都要找他,大家都很尊敬他。张灶王整整活了七十岁,寿终正寝时正好是腊月二十三日深夜。张灶王一去世,张家可乱了套,原来张灶王是一家之主,家里事都听他吩咐,现在大哥离开人间,弟弟只会诗书绘画,虽已花甲,但从未管过家务。几房儿媳妇都吵着要分家,画师被搅得无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脸。有天,他终于想出个好点子。就在腊月二十三日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深夜,画师忽然呼叫着把全家人喊醒,说是大哥显灵了。他将儿子媳妇全家老小引到厨房,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飘动着的烛光若隐若现显出张灶王和他已故妻子的容貌,家人都惊呆了。画师说:“我寝时梦见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你们平素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闹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们在闹分家,很气恼,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来惩罚你们。”儿女侄媳们听了这番话,惊恐不已,立即跪地连连磕头,忙取来张灶王平日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恳求灶王爷饶恕。从此后,经常吵闹的叔伯兄弟和媳妇们再也不敢撒泼,全家平安相处,老少安宁度日。这事给街坊邻友知道后,一传十,十传百,都赶来张家打探虚实。其实,腊月二十三日夜灶壁上的灶王,是画师预先绘制的。他是假借大哥显灵来镇吓儿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灵验。所以当乡邻来找画师探听情况时,他只得假戏真做,把画好的灶王像分送给邻舍。如此一来,沿乡流传,家家户户的灶房都贴上了灶王像。岁月流逝就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祭灶风俗流传后,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它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河湟人家的年节就在这样神奇的活动中,越来越令人向往;就在这样浓郁的氛围里,越来越临近。
扫尘
举行祭灶后,便开始做迎接新年的准备,而扫尘又是其中的重头戏,虽为忙碌,但乐都人家的每一位成员,心中总是乐呵呵的,忙碌过后将会是喜庆与享受。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家家户户的“扫尘日”。民间信仰以为,诸神从这一日起不理人间事物,回天述职。
民间传说,这是神明归天的日子,人间只有一些值日神及地主等小神看顾秩序;民间又以为神明上天之后,须等到第二年的初四晚,方才回返人间;于是便有传说,这段时间内,即使翻转屋子也不必有任何顾虑,在这一天搬移物件或沙尘乱飞更不怕冲犯家中神明。
古人就定下这一天是可以大扫除的日子。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每临春节,家家户户都要清洗家具,拆洗被褥,开展一次卫生大扫除,干干净净迎新春。扫尘的习俗,由来已久。“帚”字已见于甲骨文。陕西出土的商周青铜器上,就有“子持帚作洒扫形”的铭文。可见,人们在几千年以前就用扫帚扫除了。《礼记》中,有“凡内外,鸡初鸣,……洒扫室堂及庭”的记事。这说明,人们在很早以前就知道污秽、尘沫与传播疾病有关。周书《秘奥造宅经》中就有“沟渠通浚,屋宇洁净,无秽气,不生瘟疫”的记载。有人认为,早在尧舜时代,华夏民族就有“扫年”(古代把春节大扫除称为“扫年”)的习俗。它起源于古代人民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民谚云:“二四扫房屋,二七二八贴花花。”就是说,从腊月二十四开始,到年终,均为“扫年”时间。“扫年”的风俗,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爱清洁、讲卫生的传统。
古时有关扫尘的由来,还有一个颇为诡异的故事。传说,古人认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行踪,形影不离。三尸神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爱搬弄是非的家伙,他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丑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间简直是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间犯乱之事,凡怨仇诸神、亵渎神灵的人家,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记号。玉皇大帝又命王灵官司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记号的人家,满门斩杀,一个不留。三尸神见此计即将得逞,乘隙在屋檐墙角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官司来个斩尽杀绝。正当三尸神在作恶时,灶君发觉了他的行踪,大惊失色,急忙找来各家灶王爷商量对策。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腊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哪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大家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扫得焕然一新。等到王灵官司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团聚欢乐,人间美好无比。王灵官司找不到表明劣迹的记号,心中十分奇怪,便赶回天庭,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禀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大为震惊,下旨押审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这次人间劫难多亏灶神搭救,才得幸免。为了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降祥,所以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后开始,直忙到大年夜。
一年一度的春节在河湟人的心目中是大节日,一年一次的“扫尘”自然也成了乐都人生活中的大扫除,老人、孩子、男人、女人,凡是能用上的都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家庭大扫除中,体现着一个家庭一种前所未有的齐心和共识。就这样,把一个家的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清洗得干干净净,打扫得窗明几净,那些积累了一年的尘土、旧货、废物一扫而光,不翼而飞。在忙碌之余,无论大人、小孩还要剃头、理发,有句千年不忘的古话说,“有钱没钱,光光头过年”,这体现着一种精神、表现着一种仪式,年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那么神圣、那么期待。
办年货
按照传统习惯,每逢过年,家家户户总得要“杀猪宰羊、囤积粮草,”为新年的到来储备一个丰盈的“食品库”。
这其中最紧要的要属杀年猪,童谣曰:“过冬至宰聋子(羊),过腊八宰瞎娃。”瞎娃就是胖乎乎睁不开眼睛的大肥猪,宰年猪在农户人家来说可是一桩子大事。农家人到了腊月,就开始轮流杀猪。定下宰猪的日子,接着就要请邻里帮忙,手艺精的杀猪匠则成了腊月的热门人物,不仅要提前打招呼,还得到了那一天,宰猪的人家亲自去接,背来汤猪锅、锤毛石等用具。帮忙的人把猪按在宽板凳上,“哼哼”的猪嚎叫、“咯咯”的鸡飞叫、“旺旺”的狗惊叫,还有大人们的你吆他喝,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乡曲村音,把山里的腊月搅得沸沸扬扬。杀猪要吃杀猪饭,还要请帮忙的人和邻居,这种请,不像今天社交场合里的客气应酬,而是透心亮底的真情,左邻右舍帮忙受苦的人们都要请来吃杀猪饭,肥大的肉块如肥肥的日子,滋美而实在。到了晚上还要请吃猪肉,庄邻高朋都要请到,就是曾经有过摩擦而不相往来的人家也不例外,这是山里人情义延续的习惯。在河湟农家,宰猪的当天除招待客人外,还要把灌好的血肠、面肠、肉均分成几份,送给自己的长辈、兄弟,与大家共享生活的快乐、甜美的日子。猪头一般在大年三十消受,也有的放到二月二。剩下的就是过年的美食,吃到过完年为止。
炸馍馍又是春节年货的一道大餐。俗话说:“内地人的菜,青海人的馍。”青海人的馍馍是中华饮食文化中的奇葩,那些出自于农家巧妇的馍馍,千姿百态,五光十色,品种繁多,手法精细,品味香酥,独具风味。每到腊月,乐都农村的家家户户挑选最好的小麦磨面,最精的油菜籽榨油。腊月二十一过,左邻右舍的女人相聚在一起,今天是你家,明天是我家,和面倒油炸馍馍,她们把一个正月的馍馍全部做下,一来是以图节日期间的清净与安稳,二来是传统走亲访友的礼品。油炸馍馍有炸油饼、炸馓子、炸油果儿。过去一般在白天和面,到了夜晚夜深人静的时候正式开锅生产。女人们在案板揉和搓成,男人在锅旁从锅里捞出。正式做的时候,在锅沿上放上用面捏成的人形,俨然如一人坐在那儿,静候观看。名曰尿油郎,意思是炸上一晚上的馍馍,而油则用之不尽,这便是尿油郎的“所为”。等到夜半鸡叫,人困马乏,尿油郎也昏昏欲睡的时候,满案板、满蒸笼的油炸馍馍,堆积如山。油饼子黄中透红,香酥可口;油果儿形如马鞍,有棱有角;出锅的馓子,层叠陈列,轻巧美观,如金条缠绕,九曲十弯,回味无穷。正如苏东坡《寒具》诗云:“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炸馍馍后还要蒸馍馍,蒸的馍馍名曰“花花子”,镶嵌着团龙、飞凤,犹如展开的花朵,令人心醉。“女人的年是用馍馍做的”,她们把面柜里的白面、油坛里的青油,“耍戏”般地做成又好看又好吃的年食,一个新年如期而来,一种心情悠然人生。 杀年猪、炸馍馍,这些重头活做完后,再剩下的就是置办其他年货。每到腊月,四乡八堡的人们涌进城里采买年货,行走匆匆的人们熙熙攘攘地挤在街市上,把碾伯城围得水泄不通,市场的年货也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有食品、百货、干鲜调料,还有各种布匹、绸缎、丝纤维以及门神年画春联。旧时农家庄户的人们来到碾伯城办年货,他们穿着粗布棉袄,肩上搭着褡裢,有的赶上牲口,褡裢里、口袋里装着鼓鼓囊囊的年货,手里攥着卷成几卷的年画、灶神、香表,糊窗户的白纸和红纸,他们把给自己的女儿或媳妇买的绒花、头绳、丝绒等别在破毡帽上,旁若无人地招摇过市,煞是一道风景。如今可不同了,乐都市场空前繁荣,商品年货特别丰富,人们开着小车或达乘公共汽车进城办年货,市场井然有序,车流有条不紊,那些粗布棉袄、褡裢口袋一去不返,然而那种年节的气氛一如过去,永存不衰。
贴春联
贴春联、贴门神、挂年画、贴窗花、挂灯笼是乐都春节文化的又一亮点。
春联也称“门对”“对联”“对子”,起源于桃符,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个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史料记载,有一年过年前,朱元璋曾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写在纸上。桃木的旁边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的。
腊月二十三后,农村家家户户要写春联。乐都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时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祷之言。常见的神联有天地神联“天恩浑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山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粮仓面柜、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庆贺与希望,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牛似南山虎,马如北海龙”。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卧室贴“身体健康”、院中贴“春光满园”、车中贴“日行千里”、厨房贴“五味生香”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乐都人极为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好语连珠,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爆竹一声除旧岁,桃符万户迎新春”等名联。
每到腊月三十,山川街巷、家家户户争贴春联,大门、屋门、房柱等贴上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把一院落贴得喜气腾飞,把一个节日贴得红红火火。“两行文字,撑天柱地;一副对联,评古涵今。”一副副透着喜庆和热烈的春联表达着乐都人迎新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乐都农村地区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乐都地区农村人家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而且千百年来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另外,还有贴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一副对联,两个门神,使农户庄园的春节那么火红、那么霸气。
年画亦是乐都春节文化的一道景观。年画艺术,是中国民间艺术的先河,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的历史、生活、信仰和风俗的反映。每逢过农历新年时,乐都人家买两张年画,贴在厅堂或房屋里显眼的地方,差不多每家都是如此,那些花花绿绿、象征吉祥富贵的年画,为新春增添了不少欢乐热闹的气氛。乐都人家贴年画主要有《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现在还有许多名人年画,特别是毛泽东等伟人领袖年画,以及梅兰竹菊花鸟图,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千百年来,年画不仅是年节一种五彩缤纷的点缀,还是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审美传播、信仰传承的载体与工具;也是一种看图识字式的大众读物;对于那类时事题材的年画,还是一种百姓喜闻乐见的媒体。这种内容够得上百科全书式的民间艺术,包蕴着一个完整的中国民间的精神。年画又是一部地域文化的辞典,从中可以找到各个地域鲜明的文化个性,由年画可以认识全部的中国民间。所以乐都人家的户户家家,春节时都要买年画、贴年画,表示着一种喜庆、烘托着一种气氛、展示着一种文化、体现着一种精神,浓墨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
在过去乐都农村,人们喜欢过春节时,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乐都农家窗花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题材。另外,花鸟虫鱼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见。腊月二十几,农家妇女们坐在炕头上,取出红纸,拿上剪刀,得心应手地一气剪成,剪成的图案栩栩如生,活龙活现,然后于除夕的早上贴在窗子上。现在农村里木窗极少,有的人便贴在玻璃门窗上。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守岁
除夕是乐都春节活动的一个高潮,也是人情人性的一次狂欢。满怀了一年的期盼,经历了一个月的忙碌,贴满了许多的喜庆,准备了满屋的年货,一切变得那么特别,一切变得那么新鲜。 此时的年就像一个蹲在时间深处的老者,发如雪,须如弦,眼如泉,依偎在村口的老树下,久久守望,又缓缓而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天推着年,在寒风中缓缓前行,由远而近的是熟稔的乡音。道道桃符红光满面,杯杯热酒倾诉衷肠,远走他乡的人,背着行囊,默念着远方亲人的召唤,辗转南北,回到他们久违的家园。没有了羁旅他乡的牵绊,没有了“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落寞,像一支支箭镞,将乡愁的箭矢精确无误地射向故乡的靶心。像一幅幅灵动的红剪纸,安静的故乡有了年的红晕。喜鹊以佛的慈悲心欢喜心,在家门口的白杨树上欢叫,报喜,迎接一个个远道而来的游子;脱了毛的老狗摇着尾巴,深情的眼眸盛满泪水,伸出长长的舌头,舔着久违的家人的裤脚;听到门的响声,卧在炕角的老花猫,跳起来,冲出门外,跟一别经年的亲人撒娇呢喃;就连那些木讷地反刍甘草的牛羊也不甘落后,停止咀嚼,深情地凝望回家的亲人是否瘦了。这些生灵,都是我们家族重要的一员。它们站在大地上最先感知到亲人到来的信息,也与人类同样感知到年节对这个万物共存的世界的重要。除夕是指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与春节首尾相连,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时刻。“除”是“去”的意思,除夕的意思就是“月穷岁尽”,表示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除夕之夜是年节的第一个高潮。守岁,俗称“熬年”,是从吃年夜饭开始。年夜饭是一年中最具家庭亲情、充满温馨祥和的家宴,此时,人们不仅享受着满桌佳肴,更享受着浓浓的亲情和节日的喜庆。年夜饭之后,除了年幼的孩子外,全家人开始守岁,共同辞旧迎新。在晋代就有除夕守岁习俗,南北朝时已很普遍,进入隋唐后守岁很盛行,宋代沿袭唐风更盛。另外,汉代已有除夕夜晚饮椒柏酒(用草药配制的药酒)以驱邪祛病的习俗,后世改为饮屠苏酒,王安石有诗“春风送暖入屠苏”。
年节就这样在人们的千盼万念中姗姗而来,在隆隆的爆竹声中,人们穿上新做的衣服,摆上一个腊月的准备,美味佳肴,欢天喜地,尽情享受。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红红的火炉,将一家人的期盼与希望燃烧得那么满足。
除夕之夜,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成了一种新的民俗,全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一面品尝美味佳肴,一面倾诉人间世情,一面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给了人们多少宽慰与满足,带来了无限欢乐和喜悦。年,真是一种希望;年,就是一种寄托。
到了凌晨,霎时震天动地。这时,电光闪烁,万炮齐鸣,千家万户浸沉在无限欢乐中。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噼啪啪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惊天动地的鞭炮声,送走了过去,迎来了新的一天与一年,也迎来了新的希望和生活。
此时乐都农村人家还有“打醋蛋”的习俗。零时前先将三个圆石头放在火炉或灶中烧红,随着新年的鞭炮声响,将烧红的三个石头放入锅或铁桶内,接着将已备好的松柏树枝、醋等放在锅或铁桶中,再将开水倒入,于是锅内热气腾腾,醋香四溢。一人端着锅在前,另一人点燃火把紧跟在后,先从主房开始,然后将全家所有的房子,包括牛棚马圈,以及角角落落全部转完,将“醋蛋”和火把送到离家较远的水渠或路旁。此时家中五香酸味充满空间,喜庆欢乐的阳气上升,人们以为是驱鬼逐邪,其实这是杀菌消毒、除旧迎新的风俗。
拜年
大年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是年节最重要的日子。
经过一个腊月的忙碌,河湟人家把年节准备得有滋有味,忙碌已经结束,剩下的就是礼节与享受,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拜年大行动了。初一便拉开了拜年活动的序幕。这天早上,大人小孩穿上新做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穿戴得漂漂亮亮,依次进行拜年活动,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旧时拜年活动有严格的程序,其顺序一般为一拜天地,二拜祖祭,三拜高堂。家家在院内点燃松塔、柏香,房内点灯烧香,举行敬神、祭祖仪式,小孩子们不断放炮,以示神仙祖宗都高兴地过年。然后晚辈给长辈拜年,过去一般还要三叩首,正正规规,一辈一辈拜,祝愿长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长辈要给晚辈、特别是小孩子压岁钱,这其实是一种互相行礼,表示着中华民族的一些传统文化,晚辈要尊重、孝敬长辈,长辈要仁慈、疼爱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过去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这些活动举行完后,家中妇女已准备好初一早晨的美味佳肴,家人再次聚餐。
然后又掀起了拜年的第二个高潮,也就是给亲戚拜年。一般的顺序是初一拜本家,初二拜阿舅岳家,初三以后亲戚、朋友。拜年要拿规定性的礼物,而且在旧时的农村这种规定异常严肃。那时生活困难,拜年带礼馍,亲戚拜年拿“四碟”馍馍,“碟”为数量,“一碟子”数量为4个,四碟子共16个,而且半数蒸馍,半数油炸馍,到亲戚家后先端端正正地摆在桌子上,再行拜年礼,然后请到炕上吃肉喝酒。本家庄邻拜年拿“两碟”馍馍。如今,河湟地区人们生活发生了极大变化,馍馍已退出了拜年礼品的行列,拜年礼品已变成烟、酒、茶、饮料等五花八门,也没有过去那么多的规定性和礼节了,但礼尚往来的习惯却不可改变。同时在今天,进入信息社会,拜年的方式更加丰富多彩,传统的团拜、登门拜访依然沿袭,但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上拜年等新兴拜年方式又愈加走俏。这些方式虽然不如登门拜年直观、感性,但非常方便、高效,人们可以更随意、更恰当地把握拜年时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观念和生活节奏,是古老的年节民俗与现代信息化生活相结合的产物。其实,不管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无论拜年形式怎样变化,但它拉近人与人的距离,增进人与人的感情的作用同样不可改变,正如古语所说,拜年“以联年谊、以敦乡情”,发自人们内心的春节祝愿和祝福是永恒的。 拜年一般要持续到正月十五,你来我往,灯红酒绿。把一种人情拜得亲密无间,把一个年节拜得热火朝天。
激情元宵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又一个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传承了两千多年的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狂欢节”。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春灯节,是中国民俗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个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也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与民族传统如出一辙,与民族感受同样激昂,在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中,元宵节同样是河湟乐都人的狂欢节。虽说只有一天,但元宵节与春节连为一体,一个正月人们沉浸在传统节日的喜庆里,从正月初一的春节,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串不完的亲戚,耍不够的社火,道不完的祝福。同时春节与元宵节各有侧重,春节尚“礼”,拜列神、祭祖先、走亲访友,以礼先行;元宵节尚“乐”,家家户户、街街巷巷挂彩灯、耍社火、舞火龙、燃焰火,南北二山,河湟两岸,明月当空,万盏灯火,普天同庆,万家齐乐,以“乐”为主,激情狂欢,用忙碌与期盼、尚礼与人情掀起一个节日的开头,用激情与享乐、尚乐与文化划上一个节日的句号。
元宵节是河湟民众的狂欢节。从乐都街头的过街社火,七里店地区的黄河灯会,老鸦地区的三官庙会,到洪水下王家、蒲台桃红营的火把会,无一不有文化的元素,无一不显狂欢的心境。一年又一年,乡村的年俗在传承中变迁,古都土地上的每一代人都用自己的特有方式解读年味,并为年俗添入新的文化因子。但历经千秋万代,这约定俗成的文化情感与文化心理却一直在乐都儿女中延续,并流淌于每一代人的文化血脉中。
耍社火
遍布城乡的乐都春节、元宵节社火,是乐都文化艺苑中的一支奇葩。
据文字记载,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为传说中之火神。火,是人们煮食和取暖之源。远古人类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神物加以崇拜,并形成祭祀“社”与“火”的风俗。追溯“社火”其源,它与远古时的图腾崇拜、原始歌舞有着渊源关系。图腾崇拜在我国历史上经历了极为漫长的时间,原始社会的人们,把本氏族的图腾标志雕刻在石壁、木柱或刺在身上,画在脸上,有的还制成面具,每逢祭祀的时节,人们在身上绘有图腾图案或戴上图腾面具,边击打着劳动工具,边跳着模拟图腾物的舞蹈,狂呼狂舞,祈望所崇拜的图腾能给予他们一种神奇的力量。到了商周时期,宫廷里就有了逐鬼的祭祀仪式,周代称之为 “大傩”,是一种带有巫术性的舞蹈。口唱巫术咒语,在室内到处乱打,以使鬼惧怕而逃遁。随着岁月的流逝,经朝历代,这种驱傩由宫廷传入民间,逐渐形成巨大的民俗礼仪活动,演变为乡村祭神、娱神、迎神的盛会,并加进杂戏表演,并发展成为社火。
乐都社火也是从古人崇拜自然的祭祀活动中发展而来。作为民间文艺活动形式,乐都社火深深植根于广大群众之中,有着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经久不衰。尤其是一年一度的春节到来,乐都群众用“耍社火”这一艺术形式来欢度春节,预祝新的一年五谷丰登,人民安康,成为城乡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活动内容。
社火一开始先响鼓,后由社火头筹备,通知群众装“身子”。练习几天后,即到新年初六后向邻村送社火。灯官率领秧歌队、龙灯、狮子、高跷、旱船一行,在彩旗引导下前行。接社火一方,筹办美酒菜肴、茶烟于一场面的接桌上,然后鸣枪放炮,敲锣打鼓,予以迎接。待灯官人等到位,送方社火头领队拉全场集体扭秧歌,之后按准备的节目分别出场,逐个上演完毕,集体在鼓点的导引下拉满场,道谢后离场。整个社火是包括音乐、舞蹈、曲艺、戏曲、杂艺在内的综合性文艺演出。节目繁多,包罗面广,有秧歌、龙灯、狮子、牦牛、旱船、骑驴、高台、高跷、大头罗汉、胖婆娘等。其中仅舞蹈就有道具舞(旱船、狮子舞、龙舞、金钱棍、滚灯等),情绪舞(八大光棍、拉花姐等),哑剧舞(拉牦牛、骑毛驴等),鼓舞(花鼓、腰鼓、太平鼓等),面具舞(大头罗汉等),杂剧舞(高台、高跷、低跷等),表演精彩,引人入胜。
乐都的社火一般是以村为单位进行排练和演出的,但也有本乡几个村,或是邻乡几个村联合起来,一起排练和演出的。如碾伯镇的城中、西门社火队是两个村联合演出的。芦花乡的朵家湾社火队,是由朵家湾、九架山、三条沟、西坡4个村联合演出的。马营乡的八架山社火队是由马营乡的八架山、康巴、古城、北坪和芦花乡的九架山、三条沟6个村联合演出的。南山地区有的村有几个社火队,他们以自然居住地为单位耍社火。一到活动开始,演员按要求装扮各式各样的“身子”,耍龙、狮子、花鼓、太平鼓、八大光棍、拉花姐、高跷、罗汉、秧歌、高台。打外场的还有报儿、官老爷、大哑巴、卖膏药、胖婆娘、傻公子等。每一位“身子”都尽情表演,城乡笼罩在欢乐之中。 关于社火“身子”的来历有两个民间的故事:一种说法是春秋战国时代,楚庄王一日外出,正在回城,突然遭到敌军包围。楚王不知所措,这时有一个臣子献计:以“活享一品俸禄,死封庙祭的灯官”为重赏,找一个长相相似的人作“替身”。这个“替身”好不威风,穿着王服,前有探马报信,武士开道,后有歌舞班子随行,楚庄王却扮成一个哑巴,脸上抹着黑灰,身上反穿皮袄,混在逃难的队伍当中。楚庄王安全脱身,“替身”却被紧紧追杀,这个替身仓皇逃命,钻进一家马棚里不敢动,乌纱帽也给撞歪了。主人家正在贴春联,手忙脚乱,将“槽头兴旺”四个字贴在纱帽上。楚庄王后来发迹,为感激救主大恩,下令出灯官耍社火。直到如今,有的地方灯官老爷的纱帽上还贴有“槽头兴旺”四个字。
青海河湟社火的来历,还有一种说法。据说明代洪武年间,诸氏巷人耍社火,一个男人扮演女人,露出袍下大脚。有人向马娘娘进馋言,说露出大脚是污辱马娘娘,因为马娘娘是有名的大脚,最忌讳别人挖苦她是大脚女人。朱元璋发怒,下令将诸氏人发配到青海,诸氏巷人就一路把社火耍到青海。
乐都社火,是从腊月开始准备,正月演出的。演出时间一般都是正月初七八开始,正月十六结束。正月十三是“杨公”忌日,因而,这天不演社火。
每当社火演出的日子一到,各社火队清晨或者上午就开始化装,俗称装“身子”。装完“身子”,先在本村的庙里点灯降香、煨桑叩拜。以答谢过去一年神灵的保佑,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牛羊成群、人民安康。然后才出演社火。在演出过程中,如果顺路遇到临村的庙和“俄博”,也一样去祭拜。降香时还要唱秧歌:“正月里来庙门开,庙官爷拿着钥匙来。庙门前后都打开,我们的社火降香来。”
各社火队的演出,一般都是在本村街道、巷道里边行走边演唱。这样歌舞几圈后,再到村里地方开阔的大场和院落宽敞的人家演出。在街道、巷道里边行边演的社火叫做“过街社火”,在大场、人家演出的称为“坐场社火”。有些村庄白天表演“过街社火”,晚上则表演“坐场社火”。在表演中,还根据主人要求和实际情况,配合社火表演,演出《天官赐福》《麒麟送子》《刘海撒金钱》等传统眉户、秦腔折子戏。
社火队出发了,敲锣打鼓吹拉琴,披红挂彩好不热闹。最前面的是报儿,头戴没有顶的草帽,反穿皮袄,用牙膏抺了眉和胡须,再戴一架用萝卜做成的“眼镜”,骑在马上边走边溜:“报儿报得好,明年柴垛高”;“报儿报响,钱财万两。”报儿走了,灯官老爷满脸黑,头戴乌纱帽,身着红袍,倒骑在牛背上,高喊一声“伙计们开始!”
乐都南山地区的社火中就有被称为“报子”的“身子”,身背骡马铜铃,腰系战裙,快走马,慢说话。在给其他村“送社火”时,若与其社火队相遇,主方“报子”便给宾方“报子”出难题,以问答形式提问历史大事、风土人情等问题。双方唇枪舌剑,热闹异常。若双方“报子”水平悬殊,答非所问而有失体面时,往往会产生一些摩擦,但终因会得到对方谅解而圆满收场。
一般宾方“报子”飞马报信者这样说:“老年兄听,我家老大人出京以来,带着金锣皮鼓,秧歌小唱,今早打发我小报子前来报信,要到老年兄宝庄闹一闹新春。一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二闹人丁发旺,福寿康宁;三闹牛羊满圈,骡马成群;四闹孙贤子孝,财源亨通;五闹河清海晏,天下升平。”主方“报子”对答:“老大人带领社火来到敝庄,一闹和气,二闹吉祥。我们料理草草,照应不周,吃酒不醉,茶饭不饱。老大人切莫计较,回去还要多说几声的好!”宾方“报子”再说:“春王正月,喜闹元宵。装的丑社火,胡唱又胡跳。来到宝庄,甚是过扰。酒也吃醉,食也吃饱。感谢感谢,打搅打搅!”就这样经过双方一番你争我抢的“舌战”,最终达到以欢乐取胜的效果。
开场打道的还有哑巴、胖婆娘、卖膏药等。哑巴头戴烂了顶的破草帽,反穿皮袄,脸用锅灰大油抹得油黑,赤着脚,腰间系着铃铛;胖婆娘头上戴绿手帕,身着红衣服,屁股上垫一个枕头,肚子上垫一个枕头,看起来又大又胖又丑。胖婆娘扭来扭去,冷不防还要拿针刺人。卖膏药挑着担子,边走边嚷。
场子打开,表演开始。十二个汉子一条青龙,十二个汉子一条黄龙,时而盘旋,时而腾飞。两名手持银剑的少年领着狮子,那狮子雄壮威武,舞动着绣球。船姑娘抬着纱船,和着音乐的节拍摇呵摇呵。花鼓、太平鼓响起来了,秧歌队别具一格,少男少女踏着青春舞步走来。红绸一落一起,宛如天上的彩虹,还有高台表演。高跷是最常见的,人们踩着长度不同的跷子,美美地走一回,美美地扭一回。
乐都社火节目花样多,演出的顺序和形式是:由前场、龙舞、狮舞、旱船、民乐队、小唱、八大光棍、彩车队、高跷、腰鼓、亭子等组成。在这些节目中,除场内依次表演的“内场”节目外,还有《傻公子送媳妇》、《妖婆》《大头和尚》《武大郎卖炊饼》等的“外场”节目,随时穿行于队伍之间和“内场”周围。
前场是由横幅、锣鼓队、彩旗队、“灯官”及其随行人员和秧歌手组成。最前面是横幅上写有标志该村社火团队的大字。然后是锣鼓队、彩旗队和“灯官”。前场的主要作用是鸣锣开道,制造声势,烘托场景,渲染气氛。因为,前场里有“灯官”。“灯官”是社火队的统帅。“灯官”又称“春官”,是“报春之官”之意。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春官”是至上的。
“灯官”在社火中也是“大身子”,仅次于“哑巴”。“灯官”头戴黑乌纱,身着红官服,手持“笏板”。又有旌旗、“万民伞”和三班六房、“师爷”、兵卒、半副銮驾相随,带领着秧歌队、狮子舞、旱船等一行人马,在“咚咚,嚓”的鼓点声中走来。所到之处前呼后拥,人们摆香案,设供品,燃放鞭炮迎接。
“灯官”演出时,先由秧歌手唱秧歌。然后,“灯官”念出吉祥如意的说词。秧歌手同时唱到:“大老爷听、大老爷听,大老爷你是个有命的人。骑白马、踩银镫,一等儿一等儿往上升。”“灯官”说词:“本灯官奉玉皇的敕旨,王母娘娘的金牌,随带毛糙社火来到××地方,带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财源茂盛,百业兴旺。扫走歪风邪气,百病消除”。 在预定地点演出时,有时秧歌手先唱祝福吉祥的秧歌,随着锣鼓家什的停止,小唱节目人员开始唱起秧歌:“来了来了又来了,我们的秧歌到来了。秧歌来了空没来,金银财宝带来了。”
舞龙是接下来的社火表演中较为重要的节目。“龙”在我国是吉祥雄伟的象征。出场前先是一阵欢腾的锣鼓声,顷刻两条彩龙“腾空而降”。一条是表示国泰民安的“黄龙”,一条是象征风调雨顺的“青龙”。由一人手持长把夜明珠领龙,若干人撑龙头龙身,踏着锣鼓点数,做出“二龙戏珠”“蛟龙出海”等屈伸自如的动作花样。民间传说黄龙代表主管国事的人间帝王,青龙象征主管风雨的四海龙王。挥黄龙祈求国泰民安万事亨通,舞青龙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不过,也有的社火队只耍一条龙。有的社火队也耍好几条龙,如高店镇的社火队有九条龙,可谓阵容庞大。
舞狮又称“狮子舞”“耍狮子”。“舞狮”也是锣鼓伴奏节目。由两人顶着“狮子”,一人持绣球逗引狮子舞蹈,做出跳跃、打滚和登桌子的各种精彩动作。狮子威武凶猛,象征吉祥如意,因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人们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乐都狮舞的形象有“大狮”,即由两人扮演的一头大狮子;也有“小狮”,即由一人扮演的一头小狮子。两人扮演的“大狮”,前者手握狮头道具戴在头上,扮演狮头;后者俯身,双手扶前者腰,身披布麻装饰成的狮皮,扮演狮身。前者控制狮头,通过狮子的嘴、咽喉看到外面,控制狮舞的方向;后者密切配合前者的动作。一人扮演的“小狮”头戴狮头面具,身披狮皮。表演时由一人扮演武士,持绣球逗引“大狮”舞蹈,几个“小狮”则在周围随之舞蹈。其中持绣球逗引狮子的武士称为“狮子郎”。同龙舞一样,狮舞在“过街”表演时无乐器伴奏,在“坐场”表演时则以锣鼓伴奏,表现搔痒、舔毛、打滚、抖擞以及跳跃、跌扑、腾转、登桌等动作,技艺变幻,使人目眩。具体来说,其表演形式主要有踏场、跑满场、圆场、停狮报幕、登桌等。登桌是狮舞表演最精彩动人的场面。
旱船也称“跑旱船”,是在艄公带领下,伴着悠扬的《搬船调》,轻盈摇摆,边歌边舞的节目。旱船由男子扮演艄公,女子扮演船姑。旱船是乐都最流行的社火节目之一。川水6镇和山区大部分乡镇都有《旱船》节目,而且以洪水、高店镇为著名。各村制作的旱船大同小异,但有一个共同特点是精巧玲珑、艳丽不凡。其制作方法是用竹条扎成船形(也有将船扎成龙形或凤凰形的),在船形周围围缀上绘有水纹波浪的棉布裙或海蓝色的棉布裙,船头、船帮、船尾饰以彩色的纸制花朵、绣球、花篮,有的还装有彩灯和明镜。船上的顶篷装饰也很华丽。船身、顶篷周边还缀以彩色流苏。旱船由装扮得活泼俊俏的“船姑娘”抬着行走。旱船表演时由一名头戴凉帽、身着古装的艄公划桨引航,做出颇为夸张的划船动作。“船姑娘”驾驭着船儿,唱着小调表演,与艄公划桨动作默契配合,恰似轻叶小舟在水面飘荡,惟妙惟肖地塑造出水面行船的情景。旱船行进正常时,艄公一边摇橹,一边唱着悠扬、欢快的《搬船调》,遇到“搁浅”时,艄公要推船、背船、撬船,伴之以铿锵的锣鼓声,以拱托气氛。
小唱是由民乐队伴奏演出的歌舞节目。社火队在行进的过程中按照鼓点和民间小调音乐的节奏载歌载舞。常用的小调有《大红袍》《柳叶青》《八谱儿》《满天星》等,传统节目中多以《拉花姐儿》和《八大光棍》的“身子”演唱。高庙社火中的小唱不仅已成为门面节目、保留节目,而且和高跷、亭子一起被誉为高庙“三绝”。《八大光棍》是一个传统性歌舞节目。由八男八女组成,表现男女青年对爱情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在坐场社火的演出中,在演其他节目的同时,也表演小唱节目,乐队伴奏,演员唱着表演,常用的小唱有《绣荷包》《孟姜女》《送情郎》《织手巾》《盼五更》《闹五更》《送早饭》《立春消》《亲家母》《噔呀噔》等等。
高跷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特别引人注目的一个节目。表演者装扮成历史古典人物,脚踩丈余高的木跷,列队行进,体现出了高、险、奇的情景。乐都高跷数高庙跷腿为最高。1940年以前的跷腿高达一丈五,这在全国罕见。现在的高跷也有八九尺到一丈二的。高跷表演时,给每个踩跷者都要配备1—2名的“扶跷人”,手撑“扶杆”扶助踩跷人来完成节目表演,以防备表演者的安全。高庙高跷中有一个两人表演的节目叫《扑蝴蝶》,十分精彩。这个节目是一人踩六尺的高跷,手执竹竿扎制的彩纸大蝴蝶。另一人踩一尺的矮跷扑蝶。表演时“蝴蝶”飞动,扑蝶者紧随蝴蝶飞动的方向,或奔跑,或跳跃,前扑后扑,上扑下扑,几次差点扑到蝴蝶,但最后蝴蝶还是得意洋洋飞走了。这种状况弄得扑蝶者忽而高兴,忽而气恼,忽而满怀信心,忽而大失所望。细腻地刻画了扑蝶者的心态,生动地塑造了扑蝶者的形象。扑蝶者踩着矮高跷,可以随着蝴蝶的飞升飘落高低远近做出各种技巧性动作,场面热闹,意趣盎然,感染力强,使观众沉浸在春意浓浓,春景美好的境界里。
竹马又叫“竹马子”、“竹马灯”、“跑竹马”,是一种活泼健康,古朴典雅的社火节目。显示出古代骑士的英武和西北人们的尚马民风。竹马一般是用竹篾扎成马形,外面糊上纸和布,画上马头。马分前、后两截,分系在舞者腰的前、后。马腹周围围上布,以遮住舞者的腿脚。舞者一手执马鞭,一手拉缰绳,边歌边舞。同时还在马颈上系上一串铃铛,跑起来发出“叮当、叮当”的响声,十分悦耳。竹马“身子”的装扮者,一般都是少年儿童。扮演的角色大都是《封神演义》中的神话人物。演出时,装扮者一手执马鞭,一手拉缰绳,边歌边舞。竹马表演时由锣鼓伴奏,由领队人引入场中,队伍根据锣鼓节奏打出的不同鼓点,随时变换队形,做出不同的动作。舞步细碎繁密,轻快活泼;队形变化错落,富有情韵。乐都社火中竹马以北门村竹马为最出名。按传统习俗,在正月初八碾伯就开始演竹马,十四、十五日进入高潮,以祈马踏瘟癀灾疫,盼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亭子也称高台,是最后一个出场的玄妙惊险节目。亭子是集戏曲、装饰、美术、剪纸、数学、力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高空造型艺术。也是社火中的压轴戏,艺术高超,造型新奇,很富有地方特色。乐都亭子据说有150年历史了。清光绪年间,高庙社火队就用圆钢弯制打造了四人抬亭子,同时仿照秦剧,还设计了人物服装和花草树木等专用道具。二十世纪90年代亭子由人抬改为用拖拉机拉,节省人力,也先进了许多。亭子高约五六米,装扮“身子”的演员都是5—12岁的儿童,他们或站坐、或骑马、或乘鹤、被固定在结构是铁制外形装扮成花树的道具上,活灵活现。饰演的都是村民们耳熟能详的古典戏剧、古典文学和神话传说故事中的人物。当亭子行进时,闪闪悠悠,颤颤巍巍,小演员在高空双臂摆动,若荡秋千,给人一种高而雅,玄而妙,惊而险,奇而巧的感觉。不由使观众惊讶万分,提心吊胆。而演员则悠然自如。随着时代的发展,乐都亭子运用新技术,演出了许多高难度杂技剧目,深受广大观众赞扬。 彩车队是一个富有时代特征的新节目。一般在县城的社火表演节目中出现,主要由行政事业单位制作的表现时代特色的彩车,农民们则把当年的十二生肖扎在彩车平台上,展现社会经济发展新景象。
另外,乐都社火中还有一些社火独树一帜,别具一格,也很吸引人。
钱棍舞有“钱棍”、“霸王鞭”、“花棒子”等多种名称,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乐都社火中的钱棍舞主要是在中岭乡梅家洼村、高庙镇新盛村、碾伯镇汤官营村、雨润镇汉庄村演出。所用道具“钱棍”是一根木棍上穿着铜钱,拴着彩色绸巾及小铃铛。表演时敲击肩、背、腰、腿,以及与他人对打等形式。以撞击声为节奏伴舞,表现出具有生动活泼、欢腾跳跃的特点,为青少年所喜爱。
滚灯是流传在高庙镇新盛村的“夜间社火”。正月十四、十五晚上,由16名青年男子表演。“滚灯”是用铁丝、竹篾扎制而成的扁圆形灯体,外用白纸围糊,灯面上彩绘或剪贴有各种吉祥图案。表演时点亮蜡烛,灯体可随意转动。随着锣鼓伴奏,既像火球遍地开花,又如游龙蜿蜒行进。绚烂多彩,令人目眩。偶尔有灯笼纸燃烧,表演者与观众一起紧追燃烧的“滚灯”,边追边喊“财门开了”。形成一个欢腾热闹的场景,反映人们对红火日子的憧憬、祈盼。
伞灯又称“高床”“太平床”。“伞灯”高约1.5米,糊以彩纸,剪贴或彩绘喜鹊、梅花鹿等祥瑞图案,在竹条骨架接顶处缀五色纸花,贴彩色纸穗和纸条,作舞时飘然翻飞。整个色调上红下绿,寓意晴天绿地,皆大欢喜。舞蹈动作有“云灯”“摆灯”“跳灯”“转灯”等,潇洒大方,雄健威武,彰显出阳刚之美。
牦牛舞是乐都南山汉藏杂居村庄演出的社火节目。牦牛舞从动作、道具、演员人数都和狮子舞有相似之处。每具牦牛由二人扮演,四人扮演两具牦牛。一人身着传统藏族服装,背一杆旧式叉子枪,扮牧人领舞。表演时,牧人牵引“牦牛”出场,给它疏理毛并嬉戏,既而发现猎物,开枪射击,枪声令牦牛受惊狂奔、撒野,牧人紧追,两牛相遇,抵角不让,凶猛异常,牧人英勇分解,生动地表现出牧民豪放粗犷的生活情趣。乐都牦牛舞也有只用一具牦牛来表演节目的。领舞人装扮成汉族老者,表演形式基本和南山牦牛舞相同。
乐都社火其实是从正月初六、或初八开始的,一直耍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当然在元宵节这天达到高潮。到了元宵节这天,南北二山、河湟两岸处处锣鼓喧天、歌声嘹亮,人们浸沉在兴奋、激动、狂欢的海洋里。县城地区更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全县优秀的社火节目调入县城沿新乐大街、古城大街统一演出过街社火,高庙的高跷、老鸦的亭子、高店的狮子、洪水的旱船、碾伯的竹马、雨润的太平鼓、中岭的秧歌队、蒲台的眉户剧、中坝的藏舞队在这里一展风采,有时机关单位的文艺队也加入社火调演队伍助兴,把一个元宵闹得红红火火,把一个日子搞得沸沸扬扬。
每年的正月,在“不点花灯月不圆,不耍社火难过年”、“锣鼓不响,庄稼不长”的传统思想影响下乐都各地的社火演出队浩浩荡荡,将正月里节日的气氛渲染得异常红火,使元宵节变成了一个热闹非凡的“狂欢节”。
赏花灯
元宵节挂灯笼,有这样一则传说:很早以前,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就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到人间放火,把人类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许多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挂起红灯笼、点爆竹、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被火烧死了。”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发现人间一片红光,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就禀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人们就这样保住了生命和财产。为了纪念这次的成功,以后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用悬挂灯笼、燃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自从元宵张灯之俗形成以后,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到了明代,朱元璋在金陵即位后,为使京城繁华热闹,又规定正月初八上灯,十七落灯,连张十夜,家家户户都悬挂五色灯彩,彩灯上描绘了各种人物,舞姿翩翩,鸟飞花放,龙腾鱼跃,花灯焰火照耀通宵,喧闹达旦,这是我国最长的灯节。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只是日期缩短为五天。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
花灯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与河湟人的节庆紧紧相连,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上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灯笼是中国人喜庆的象征。乐都人有“正月十五雪打灯”的期盼,意义是元宵节是灯节,而如果遇上天气下雪,意味着来年丰收。当然花灯燃放,瑞雪飘落,别有一番景致。
自古元宵节的碾伯城是花灯的海洋。特别是上个世纪后期至今,政府部门常常举办花灯展,各单位制作的花灯悬挂在古城大街、新乐大街的两旁。从正月十四开始,各色花灯悬挂高照,一到夜晚,花灯五花八门,五光十色,万盏花灯,金光璀璨。古城大街,张灯结彩,新乐大街,万道光芒,再加上各单位楼房的彩灯、霓虹灯,安放在高层建筑上的射灯,把碾伯街装扮得火树银花,灯火辉煌,光芒万丈,蔚为壮观。这时的大街小巷,游人如织,灯月交辉,热闹非凡,正如唐伯虎诗云:“有灯无月不误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金,灯烧月下月似银。满街珠翠游春女,飞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止良辰。”一轮明静的圆月,万盏似彩的花灯,居民们彻夜观赏,流连忘返,精彩别致,狂欢激昂,真是清代诗人姚元之《咏元宵节》诗“花间蜂蝶趁喜狂,宝马香车夜正长。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的再现。
城里是如此,四乡八堡亦不落后。正月十五元宵节的乡间夜晚,也格外亮丽。家家户户在大门、庭院、主屋高高挂起一盏红灯笼,与万空的皓月相对,使元宵节显得那么久远,又那么逼近。各乡各村的社火队在这晚倾情欢跳,演员手中的各色花灯激情点燃,随着锣鼓节拍移动在山里乡间,远远望去似天上的点点繁星。皓月当空,星星闪烁,茫茫大地,盏盏灯火,天地合一,人间万景,节日独有。
九曲黄河灯会
九曲黄河灯会是河湟乐都元宵灯会的经典,是七里店地区群众元宵盛会的又一次狂欢,这项已有600多年历史,承载着人们希望的良宵盛会把乐都元宵活动推向一次高潮、一个巅峰。
七里店黄河灯会,三年两头举办,从古到今一直是由七里店、马家台、李家庄、水磨湾四个毗邻的村子联办。灯会的灯笼除一些大型的灯饰由乡土艺人专门制作外,其余由各家各户自备,一人一盏灯,总计有6000余盏。灯场设在七里店村东三官庙和三霄娘娘殿东侧的20多亩耕地里。每到正月十三,所有的灯笼都送到灯场,灯会的主持者们仿照三霄娘娘摆布黄河阵地的阵式,按周易九宫八卦方位,以富贵不断头传统图案,划出九曲黄河连环阵之布局线路,各家各户按照指定的方位路段,栽上五尺木杆,挂上灯笼,形成往来回环转遍九座灯城十华里的迷宫线路通道。阵内还竖立有36根高达数丈的木杆,上面吊挂着巨型彩灯和长条大幅标语和经幡,按古老的说法,这象征三十六天罡。灯阵周围挂满各式各样的花枝彩灯,还有用霓虹灯和彩色灯创制的龙凤呈祥、松鹤延年、喜鹊登梅、人寿年丰以及三国、列国、西游、封神等古朴隽秀、栩栩如生的精美艺术造型灯饰。
灯阵的布置是根据八卦图演化来的,即“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成九宫”的阵法布置的。中央为太极,东西进出的两道门,象征两仪,四方四正的四处城壕,象征四象。转灯时,先从城壕转起,转毕才能入城,城内由榔头卐字组成,四角四个,东、南、西和北面禁口卐字,象征八卦。九宫是按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方的八城和中央的戊巳土城,共为九宫。中央的中中城又叫紫禁城。转完卐字,进入东面三城即东北城(艮方),东中城(震方)、东南城(巽方)。转完东面三城,由东街向北进,转入中北城(坎方)、中中城(紫禁城)、中南城(离方)。再由中街北进,转入西北城(乾方)、西中城(坤方)、西南城(兑方)。然后由西街北进出西门。东进门的对联是:“入此灯城,满眼光明世界;来斯花市,万物化雨春风。”横额为“东进解厄”。西出门的对联是:“月到天心,月灯交辉人玩赏;风和日丽,风调雨顺谷丰登。”横额是:“西出延生”。每座城内栽高杆一个,上悬高灯和长幡,计九座城有9个。城的四角处各栽一个,东、西门各栽一个,北面禁口处栽3个,共计高杆(灯)18个,各有其主。每个高杆的长幡,按其方位,各书其神的职衔。其色:中央属土,黄色,用黄色纸幡;北方属水,水属黑,幡纸用黑色;东方属木,木属青,幡纸用青色;南方属火,火红色,幡纸用红色;西方属金,金属白,幡纸用白色。
从十三日开始,灯会还要演戏,主办者请来省内、县内如亲仁的中庄、瞿昙的新联、城台的拉干邑等有名的秦腔戏班开唱大戏,开台戏还要演吉祥戏,如《龙凤呈祥》之类。十五日早要演献戏,如《天官赐福》之类。十五日夜配合“黄河灯阵”,演《黄河阵》本戏。十六日结束。与此同时开展的还有庙会活动,各地的信男善女,到庙里烧香拜佛,祈福求财。然后逛灯会、看大戏、赏明月。庙会上的对联“盛会难逢,乘兴何不早游;良宵易失,欢度且没错过”,是对游人心情的最好表达。
关于七里店九曲黄河灯会的来历,迄今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民间只是传说有这样一个故事:早在明代,有某人尚未入仕,每日沿湟水南岸散步。每到河边,见一妇人在河边哭泣。有一天,那人见妇人不但不哭,反而大笑。某人不解,问她为何哭笑不节,妇人回答说:“明天有人来代替我,我可以走了。”某人听了有些诧异,感到其中必有跷蹊,欲看个究竟。次日一早,他去河边观察。不久,一位女人怀抱小孩,骑驴而来,丈夫护送至河边。刚涉入河心,女人连孩子一同堕入河中,那人一见,大声疾呼“快把人救起”,妇人的丈夫立即救起妻子和孩儿,过河而去。第三日某人又去散步,见那妇人又蹲在河边哭泣,某人问:“你为何没走,又在哭呢?”妇人回答:“昨天替我的人来了,我正要走,有官人呼喊救人,救起了我的替身,我不能解脱,所以又伤心在哭。”某人顿时明白这是屈死冤魂,感到此地大为不洁不祥。后来某人做了官,便利用正月十五日上元天官圣诞节日,在七里店举行“九曲黄河灯会”,以慰鬼神。
七里店九曲黄河灯会,是一种群众性的活动。每当春色弥漫,灯会来临,七里店地区浸沉在一片“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的浓浓节庆气氛中。人们纷纷从南北两山、四乡八堡,甚至是从甘肃、宁夏、内蒙、新疆等地赶来,游逛盛会,欢度良宵。一时间村道小巷、庭院广场人头攒动,车水马龙。一到入夜时分,圆月初上,万灯齐射,光芒万丈,游人如织,摩肩接踵。爆竹声、锣鼓声、乐曲声、欢笑声汇成了一支雄浑激昂的交响曲,整个灯场、村庄变成了人的海洋、灯的世界、狂欢的乐土,一切都沸腾起来了。此时,高悬天穹的皎皎明月也酷似一个硕大的宫灯,与九曲黄河灯会的万盏彩灯遥相对应,展现着元宵月夜的天地大美,呈现着人间烟火的华丽多彩。
舞火龙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河湟乐都人的“狂欢节”,也是乐都南山人的“狂欢节”。南山地区的人们以舞火龙、跳火堆的狂热方式,庆祝新年的第一个圆月之夜,期盼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同时,也用这种独特的方式,为年节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而后是平静的生活,人们用劳动和辛苦重新盼待新的年节。
火,是物质燃烧过程中散发出来的光和热的现象,是能量释放的一种方式。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五行之一。五行相生相克,其中木生火、火生土、水克火、火克金。火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同时也给人们带来酷热与灾旱。于是,人们对火敬畏交加,火的神秘莫测在人们的信仰意识中被神化后,火就逐渐升华为一种包蕴着信仰的神秘和闪烁着心智灵性之光的文化载体。在古人眼里,火来无影去无踪,神秘莫测,光芒四射,熠熠生辉,是一种奇异的特殊物质,被人们视之为神之物,顶礼膜拜,以至于到如今许多民族仍保留着对所谓“火神爷”的崇拜仪式。乐都南山地区的元宵舞火就是源自于这种崇拜。
乐都南山地区元宵节舞火龙主要有桃红营的烨会和洪水马家营、下王家的火把,虽叫法不同,但其形式大同小异,并且包含的文化意义与喜庆气氛完全一致。 蒲台乡的山桃村,每逢正月十五都要举行一次大的烨会。这个村有山城、桃红营两个自然村,共有200多户,800多口人。每到十冬腊月,小伙子们都要上山打香柴,准备烨烛用。正月十四家家户户用香柴、油菜杆、松树枝、麦草、香表等易燃材料捆绑成长丈八,直径不小于二市尺的“烨”。正月十五早上经过社火头儿的检查,傍黑时分两个自然村的农家人们分头运到两面山上的发火点。当夜幕降临之际,两山头以鸣炮为号,同一时间燃火。刹时无数个火点在山头舞起,并由点成线,几分钟之后两个山头上好像两条火龙腾云驾雾般地出动了,年轻小伙子抬着“烨”,舞着火龙,奔向烨场。此时两个庄村的社火队迎候在烨场彩门外,锣鼓喧天,万炮齐鸣,彩旗飘飘,唢呐声声。两条火龙似排山倒海之势分头挥舞,大气磅礴,照红原野,星火灿烂。那些舞火龙的小伙子们更是精神饱满,激情昂扬,挥洒自如,运作有方。据说点烨时,谁家的烨清香丰盛,燃烧的火爆,则预示着这家人一年来运气好,种田能丰收,出门能挣钱,小伙子能娶上媳妇,全家平安康乐。大约半小时左右,两条火龙已奔入烨场,龙尾还在山头舞动,每条火龙之长不下于两三公里。当龙头合拢时,要互相穿8字倒卷之步伐,再向事先规划的12个烨烛聚合点投放,霎时间百烨齐聚,火光冲天,鼓号轰鸣,万家欢腾。烨场内外人山人海,万人欢笑,善男信女一会儿在庙院敬神,一会儿烨场焚香,老人孩子们都在火场冲喜消灾,祈福求安。与此,千家万户鞭炮齐鸣,焰火响彻,与烨场互为连动,震天撼地,波澜壮阔,腾空升起的烟火,绽成了火树银花,照亮了璀璨的星空,天地狂欢,男女同乐,千年不衰。
随后两支社火队到村庄戏台唱大戏、演秦腔,来自中坝、蒲台、亲仁、瞿昙等四庄八邻,以及桃红营本地的人们涌入戏场,听歌看舞。火龙渐渐熄灭,秦腔慢慢唱起,人们浸沉在欢乐的海洋里,把元宵节再次推向一个高峰。
洪水马家营、下王家村的火把节历史悠久,据有关文献记载,已有600多年历史了。马家营村的火把节自明朝洪武年间就已开始。据说当时这里流行瘟疫,点火把可以消除瘟疫,驱出死神,祈求吉祥平安。也有一种说法,过去遇到战乱或土匪袭击等突发性事件,守护者点火鸣号,乡民们闻讯进入大山深处避难。烽火救村民的故事不知流传了多少年,演绎了多少回,如今,历史的烽烟早已散去,遥远的过去也已不再,村民们点火为号来自救的行为经过长期演变,发展成为火把会。久而久之,烽火示警成为习俗,一直流传下来,到今天变成全村人参加的一项文体娱乐节庆活动。
火把节已成为马家营、下王家地区元宵节活动的重头戏,这与桃红营点烨活动大同小异。火把会中的火龙总共有24条,象征着一年二十四节气风调雨顺,每条火龙上都打了12个结,表示一年四季12个月顺顺利利,还代表12生肖吉祥安康。
每当举办火把节的这天,白天村里耍社火、扭秧歌,夜幕降临后,家家户户点亮灯笼,正式点火把、放焰火、跳锅庄。当晚,皓月当空,在锣鼓喧天中,村里的年轻人抬着火龙送出村庄,分成两队,分别奔向村子东面的山上。火龙到达山头后,先是烧香点灯,化表奠酒,祭拜山神,之后领头人向山下发出信号。霎时,山下的吹弹歌舞声戛然而止,说笑打闹的群众也屏声静气,一片寂然。当夜幕下的山巅火花闪耀,山下的人们就知道火龙已经点燃。此时,几十个火把一起点亮,人们几个人一组轮流扛着火把向山下指定的地方奔跑,火把如游动的火龙,蜿蜒而下,蔚为壮观,附近几千名群众前来观看,欢呼声、呐喊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火把冲天,欢声四起,人们载歌载舞,祝祈风调雨顺,五谷丰收,人丁平安,六畜兴旺。
正月十五的夜晚,一条条火龙映红了夜空,照亮了山野,火龙从山头蜿蜒而下,山下的人们早已按捺不住喜悦与兴奋之情,山上山下的吆喝声、喝彩声、喧闹声连成一片。
苍茫的夜色里,火龙沿着蜿蜒的山路舞动,带着村民们美好的心愿和祝福,汇集在村庄中,照亮寂静的长空。大家载歌载舞,歌唱生活的快乐,期盼来年的丰收。
南山地区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还有跳火堆的习俗。吃过晚饭,每家每户自发到巷道放上小堆麦草,然后一一点起,并燃放鞭炮,巷巷道道连着千家万户,堆堆篝火串起农户人家,像一颗颗天上的繁星落到人间,到处是火的世界,人们争相连着跳火堆,老人小孩都尽情欢跳,寓意祈福消灾,平安吉祥。
灯、火是元宵节的元素,也是人们精神的希望。
踏春清明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百多年的历史。《历书》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古时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扫坟节、植树节、鬼节等。它与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并称为中国三大著名“鬼节”。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清明节也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古时是重要的八个节日: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冬至后105天谓之寒食,从前这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民间传说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晋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习俗在山西首先流行。旧时寒食断火,次日宫中有钻木取新火的仪式,民间也多以柳条互相乞取新火。 现代寒食节基本已经并入清明节,但是二者还是有不同之处,有关寒食节还存在一个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个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节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放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右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节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及离世亲人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并伴以踏青、植树等活动,节日体现饮水思源、凝聚族群、迎春健身及关爱自然的意义。杜牧的《七绝·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勾画出了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春雨、牧童、酒家,诗人匆匆的步履牵引着清明节的诗情。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则把人们带入另一番节日盛景,如林的店铺、熙熙攘攘的人流、形态各异的车马轿舟,一片忙碌、一派繁华尽在画卷中。今天的清明节,依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纪念先人,慎终追远;缅怀先烈,展望未来。共创幸福美好未来,是我们过节的主题。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祭祖。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流行这样的观念——“国之大事,惟祀与戎”,意思是说祭祀祖先和众神,是与通过武力手段平定天下同等重要的家国大事。儒家创始人孔子为此作了注解,他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祀之以礼。”并说:“事死如事生”。意思是说家族后人对于长者,生前要尽心尽力地侍奉,死后也要同样尽心尽力地侍奉,这就是孝道。儒家对于鬼神一般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他们提倡祭祖,主要不是由于迷信,而是从道德教化的角度来考虑的。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也就是说,家族后人只有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想到自己幸福生活源自祖先繁衍生息,领会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道理,饮水思源,才能保持那种淳朴厚道、和睦宗族的道德品质。后世帝王从这种培养孝子的法子,悟出培养忠臣的窍门,他们认为,在家尽孝的孝子贤孙将来会成为朝廷的忠臣。于是,推行孝道成为保持江山稳固的长久国策,而清明扫墓祭祖也就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
河湟地区的人们对清明节的看重,关键是对清明上坟祭祖的看重。与民族的祭祖文化异曲同工,乐都人同样重视对列祖列宗、先祖先人的缅怀和无限寄托、追思与永恒行孝。每到清明前后,大地复苏,柳枝转青,草木萌动,家家户户,老老少少拿上香纸、馒头、肉食、油香到坟上扫墓祭祖。而实际上上坟祭祖的时间并不完全在清明这一天,从“天赦”到清明之间均可上坟。“天赦”日的算法是:从立春后的第一个戊日算起,到第五个戊日便是“天赦”日。也有“九尽十日为天赦”之说。习惯上从“天赦”日到清明日间任何一天上坟都可以。因而,上坟祭祖成了清明期间最重要的家事活动。南山地区的人们把这种活动叫“烧纸”,以“烧”为主,要烧用钱“印”过的黄纸,在坟上供油香、肉食等;北山地区的人们把这种活动叫“压纸”,就是把黄白纸压在冢上添以新土叫“压纸”。但不论叫什么,其意义完全相同。上坟时,多以家族人家为单位,全部出动,外出人员此时也要不远千里如期回家。扫墓时,人们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先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燃放鞭炮后,为坟墓培上新土、修整坟墓,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然后叩头行礼祭拜。乐都地区还有烧罢纸后“滚馒头”的习俗,从每户收集一个馒头,让上坟者中年长者拿到坟周围的高处,或三个或五个一起滚放,其他人虔诚地跪在下面,馒头滚到谁的跟前,就意味着谁今年会有好运,没媳妇的得媳妇,没儿女的得儿女,出门的人能发财,考大学的孩子能考上大学。总之,得到馒头的人都有好运气。为了答谢列祖列宗的恩赐,得到馒头的人来年上坟时,每人要宰一只鸡。进行完一系列活动后,大家聚餐饮酒,族人间、家人间沟通感情,表达情意。祭祖扫墓的作用是强调家庭、宗族内的血缘关系,加强团结,炫耀祖先,以利今后家庭的发展。“清明无客不思家”,这种感情不仅是为了祭祖,也是为了使家庭宗族内部更具有凝聚力。 清明处在生机旺盛的时节,也是阴气衰退的时节,河湟地区的人们一方面感念祖先亲人的恩惠,同时以培土、展墓、挂纸的形式显示后代的兴旺。祖先在坟墓里安住,关系到子孙的繁荣,子孙的兴旺又能保证祖先的安宁与香火的延续。这样,祖先墓地不仅是生命之根,同时也是生命之结,在传统社会里,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牵挂着乡里庐墓。
乐都人的清明节体现着自然与人文的和谐。清明节是节气和节日的合二为一,包含了祭祖扫墓、踏青游玩等人文内容,呈现出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清明节体现着个人、家庭与社会的和谐。在传统大家庭生活模式已经逐步解体的当代社会,家族成员团聚的机会越来越少。清明祭扫活动既能体现对家庭的尊崇,又能表达对祖先的感恩,还显现了对血脉亲情的认同,无疑会促进个人与家庭的和谐,进一步带动社会的和谐。清明节也培养着人们面对生死达观的心态。对生的渴求,对死的恐惧,是人之常情。清明节从悲到乐的节日过程,是人们在追思先人、感恩父母、增进亲情、享受生活的同时,启迪人们更达观地对待生死,舒缓面对生死的紧张心理。清明节还具有对后代珍惜生命、承担家庭及社会责任的教育功能。清明节带子女扫墓祭祖是一种无形的情感培育,使其对人生意义、社会责任及使命的认识更明确,并能勇于承担,具有现实意义。
清明节期间,河湟大地的人们还有放风筝等游乐活动。在我国古代,放风筝不仅是一项游艺活动,而且还是一种巫术行为,人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晦气。所以过去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病灾都写在风筝上,等风筝放高时,剪断风筝线,让风筝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晦气、疾病都让风筝带走了。所以,别人放走的风筝,是不能捡拾的,否则就会沾上晦气。这种习俗,在我国民间又叫“放断鹞”。风筝的历史十分悠久。据说,世界上第一个风筝是春秋时代的著名工匠鲁班用木头制作的,当时还有竹做的风筝。汉代出现纸制风筝,叫“纸鸢”。唐以后,风筝作为一种儿童玩具日渐风行。清代诗人高鼎曾这样描绘放风筝的情景:“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人们在纸鸢上加了一个竹笛,纸鸢飞上天后被风一吹,发出“呜呜”的声音,好像筝的弹奏声,于是人们将纸鸢改称“风筝”。
清明时节,乐都地区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春种的最佳时机,田间地头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民谚常说:“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南山北山地区的人们上坟祭祖后,开始耕田种地,处处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荷香端午
端午,一个延绵两千年的中国节日。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又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贴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活动。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史籍资料中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四种:一是认为端午节源自古代夏商周三代的夏至习俗;二是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古代吴越民族对龙图腾的崇拜;三是说端午节插艾草、悬菖蒲都是为了夏日驱病防病,与古俗视五月为“恶月”、视五月五日为“恶日”相应,所以端午节是起源于古代“恶月”、“恶日”说;第四种说法,也是在民间影响最大、范围最广的看法,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投汨罗江而死的忠臣屈原。源于古越民族图腾崇拜,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称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源于纪念屈原,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与民族的习惯不约而同,乐都人的端午节,也是一个延绵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时间的长河中只是霎那一间,但是蕴含期间的端午文化却闪闪发光,悠长而深远。每一个端午节的来临,人们翘首以待;每一个五月初五的日子,人们尽情感受。端午节就在河湟人们这样的期待与感受中传承历史,展现风俗。
农历五月初三四,生活在河湟地区的人们就开始为端午节而忙碌。河湟端午节的一大奇特风俗就是家家屋檐插杨柳枝,户户在屋里瓶中插沙枣花、芍药花、艾叶。每到五月初四下午,人们在自家的房顶和门楣上插上杨柳和艾叶,初五日,从自家院子里摘来正在盛开的丁香、芍药、牡丹等鲜花,以及沙枣插在屋内,据说是以此达到人们消除毒气、驱恶避邪、预防疾病的朴素愿望。不管怎么说,端午插杨柳、插沙枣这种行动为我们烘托起了一个鲜活而与众不同的端午节日,正如乐都民间社火调唱到:“五月里五端阳,杨柳插在房檐上;雄黄药酒都提上,家家户户闹嚷嚷。”为我们展现出了又一节日文化。
河湟端午节的另一大奇特风俗就是为孩子们穿新夏衣配荷包,大人小孩手腕脖颈拴彩线(也叫锁儿线)。荷包也叫香囊、香包、香袋等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佩在胸前,香气扑鼻。其外形有梅花、菊花、荷花等各种花式类型,也有如虎、豹等飞禽走兽样式的,还有如娃娃骑鱼、娃娃抢公鸡、双莲并蒂形状的,真是形形色色,小巧玲珑,挂在胸前,格外显眼。小孩带荷包,传说是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的装饰。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初五清晨,各家大人起床梳洗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同时也为自己拴上五色线。据说,戴五色线可以防避夏天蛇蝎类毒虫的伤害。不管怎样传说,这种风俗又把一个端午节日装点得神秘而独特,成为人们的期盼与等待。
乐都地区的端午节饮食也较为独特,食品有三角形包子、卷子、凉粉、粽子、雄黄酒等,其中吃粽子又最为普遍。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乐都人包括中国人的一大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在河湟日益风行。
端午节是河湟地区夏季的一个重要节日,每到农历五月初五,河湟地区万木葱茏,百花盛开,彩蝶纷飞,万鸟齐鸣。经历了一个冬季的寒冷,一个春季的忙碌,使人们那么畅展与兴奋,伴随着端午节日的来临,南山射箭、北山跑马,田野“花儿”等文体活动开始八方登场,大显身手,成为端午节日的文化大餐。期间南山的瞿昙、峰堆、下营、桃红营等地方,互相邀请射箭,北山的寿乐、中岭、马营、芦花等地方开展跑马比赛,老爷山、石沟寺、水峡等地方花儿令歌声四起,忙碌了一个春季的人们,在夏日的悠闲中创造着激情、释放着愉快。端午节又成了乐都人家的激情狂欢之节、唱歌跳舞之节。
一个端午节日联起了悠久历史,一种端午节日激活了涛涛湟水。
月圆中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
在中国,月亮是一个能够引发无限丰富感想的天体,中秋节也是最富人情味道的节日。人事的悲欢离合,与月亮的阴晴圆缺,二者交相辉映,诠释着天人合一的朴素思想。中秋之夜,晴空万里,皓月当空,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美满和幸福,同时引发人们对生活美满和幸福的遐想和期盼。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这是被喻为最有人情味、最富诗情画意的民俗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尤其是中秋节这一轮明月高挂的时刻。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中秋节在中国的传统节日里是最富有文化韵味与神秘色彩的节日,这源自于伴随着中秋节产生的最美好的中国民间神话故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等。
嫦娥奔月。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吴刚伐桂。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
玉兔捣药。相传有三位神仙变成三个可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兔子求食,狐狸与猴子都有食物可以济助,唯有兔子束手无策。后来兔子说:“你们吃我的肉吧!”就跃入烈火中,将自己烧熟,神仙大受感动,把兔子送到月宫内,成了玉兔。陪伴嫦娥,并捣制长生不老药。
正是由于有了这些美好的神话故事和一轮清静的明月,才使中秋节那么如诗如画,美轮美奂。
河湟人就在这样凄美神秘的想象里承接着一年四季,就在这样皓月当空的幽境下接拜着岁岁月月,每一年八月十五的来临,人们在期盼与希冀;每一个中秋节的光顾,人们同样在分享和知足。经历了春季的等待,夏季的炎热,当一轮明月冉冉升起的时候,伴随着的是清爽的气候和满仓的粮食,说到底,中秋节在乐都人眼里是丰收节,是忙碌之后的收获,是酷热之后的凉爽,是有风景可看,有月亮可思,有希望可盼,有人生可感,“天上月一轮,水中月一双”,中秋节日是狂欢后的静思,骚乱后的静想,得到后的感恩,悲离后的合欢。
因为那么重要,所以不能错过;因为那么值得,所以非常珍惜。中秋节的乐都人家,同样是忙碌的季节,然而家家户户忙中偷闲,尽情准备,毫不错过。特别是山里人家,在阴雨不断的秋季,抢先收下自己耕种的麦子,磨成新的面粉,蒸月饼、送月饼、吃月饼是乐都中秋节的重要环节。
河湟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在我国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像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长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中秋节期间亲朋好友之间互相走亲访友,赠送月饼,在河湟地区还叫“拜十五”。乐都农家月饼用的是新磨成的面粉,配上各种颜料和核桃等食品,使用原始的技法,做出的月饼五颜六色、香味可口,因为一笼只蒸一个月饼,月饼又大又好看,十分富有特色。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中秋节自然是收获的节日,一个月饼就是一种象征,一个月饼就是一种生活。
中秋节日与一轮圆月有着不解之缘,因而祭月成了乐都人中秋节活动的重头大戏。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河湟地区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朋友、相爱的人“千里共婵娟”。乐都人中秋祭月首先是“接月亮”,八月十五夜,当东方的天空一轮圆月冉冉升起之时,家家户户面对月亮供上新做的大月饼和各种瓜果,然后等到中秋明月徐徐当空时,摆香点灯“拜月”。这时候皓月当空,万种风情,有的人家在月下摆上酒席,合家共饮叫“赏月”,月光下,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收获的话题。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实所谓:“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秋赏月,是人生的一大美景。一年中,有十二次圆月,而唯独有中秋节的月亮,牵动着古往今来一代又一代人们的心。年到中秋,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月,远远地美着,大而圆满,泛着清辉;月,默默无语,像雪地里的红梅,高高地居于最美的所在,不让我们触摸。它就这样与我们保持着那段可望而不可及的距离,留一些想象与朦胧给人类,让我们借着那一寸寸想象而温暖。
沐着月光,当凉凉的秋风赶跑了夏的浮躁,当五谷归仓带来丰收的喜悦,几日天高云淡风清的熏陶之后,人们的心情也渐趋宁静平和。中秋的月光,柔柔地洒向大地上的一切生灵,洒向那星星点点的温馨弥漫的万家灯火,田野、山庄如梦一般安详。此时,四处飘洒着的银色光辉何尝不也是一种生命的颜色?好多人家的院落里,有亲人围聚在小桌旁,就着月色,就着土地的芳香,有滋有味地品尝起了月饼——其实,那更像是在品尝生活。
中秋十五,俨然没有了夏日的炎炎,又将是静听树叶飘落的时候,也是漫山红叶的好时候,蘸着酒香,和着五谷丰登的好日子,企盼明天的月亮更圆、更亮、更美!
中秋赏月,给人一种特别的欣喜,一种心境的安歇,一种特别的向往。
接月、拜月、赏月成为乐都人家祭月三部曲,这个三部曲把一个中秋节演绎得那么鲜活与生动,把一种好生活表现得那么真实和动感!(未完待续)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春节凝结着中国人的伦理感情、生命意识、审美情趣和宗教情怀,春节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集中展示,人们在享受着春节文化的同时也表演着民族的节日文化。民族文化正是在节日这一特定的时空设置中得到传承和弘扬。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的开始,是中国最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开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春节古称“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于是称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春节是辞旧迎新的日子,定位农历正月初一,然而事实上,春节不仅仅是一天,一般是从除夕算起,到正月初三结束。在青海河湟地区,春节远远超过了它的原有定义,从腊月二十三小年算起,有的地方从腊八开始,就已步入了春节的氛围,人们便开始“忙年”,打扫房屋,杀猪宰羊,置办年货,理发淋浴,准备年节器具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祭祖敬老、感恩赐福,阖家团聚、除旧布新、祈求丰年、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年节是祭祝祈年的日子,古人谓谷子一熟为“一年”,五谷丰收为“大有年”。西周初年,即出现了一年一度的庆祝丰收的活动,后来,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等诸路神明,在年节期间,都备享人间香火,人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年节还是合家团圆、敦亲祭祖的日子。除夕,全家人欢聚一堂,吃年夜饭、叙人间情,团圆“守岁”,至凌晨12时,鞭炮齐鸣,火光冲天,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到高潮。初一,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走亲访友,互赠礼品。春节又是民众狂欢的节日,初六以后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展开,耍狮子、扭秧歌、踩高跷、唱大戏,为新春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此时,至值“立春”前后,古时要举行盛大的迎春仪式,鞭牛迎春,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因此,集祈年、庆贺、娱乐于一体的盛典年节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而时至今日,除祭祖祭族等活动比以往有所淡化而外,年节的主要习俗,都完好无缺地得以继承和发展。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伦理观念。历经千百年的积淀,异彩纷呈的春节民俗,已形成底蕴深厚且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
对于春节的向往,乐都人有着更为强烈的情感;对于春节的庆贺,乐都人也有着更为热烈的激情;对于春节的计划,乐都人同样有着更为缜密的部署。一句话,乐都人热爱春节,是因为乐都人热爱生活;乐都人热爱生活,是因为乐都人善于生活。
腊八
《祀记》上面解释:“蜡着,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腊”与“蜡”相似,祭祀祖先称为“腊”,祭祀百神称为“蜡”。“腊”与“蜡”都是一种祭祀活动,而多在农历十二月进行,人们便把十二月称为腊月了。
十二月初八(腊月初八)即是腊八节,习惯上称为腊八,腊八节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在这一天做腊八粥、喝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河湟地区不出产大米,过去人们就煮麦仁饭。最好的麦仁是把当年的新麦拿到河滩冰冻的地方,凿一个眼,把新麦放进冰臼里,用木棒舂去外皮,或把小麦放在食槽里,用小榔头凿打除去外皮,洗净后加热煮熟,再与猪头肉,或者猪牛羊下水相配同煮,加上青盐、姜皮、花椒等佐料,异香扑鼻,十分可口。煮成的麦仁粥除了腊八这一天食用外,一直到春节还要吃。过去,有的农村地区生活条件较差,腊八早晨吃“搅团”,或吃“油饼”,也算是一种庆贺。
俗语中有“来年成不成,先着腊八冰”的说法。腊八这一天清晨,人们还要到河边、泉边去砸冰,将之背回家,称为“腊八冰”。河湟人家,谁起得早,第一个打上冰块,谁就有更好运气。所以每年腊八,人们一大早就起来,冒着严寒或在纷飞的雪花中去打冰。农户人家将一块干净的冰块留下做搅团用外,将其它的腊八冰一块一块地放到自家的田地或墙园里,希望来年雨水丰足,粮食丰收。上了年岁的老人们拿起冰,迎着太阳观察冰层中间的各种气泡形状,猜测并辨认来年农作物收成的预兆。如冰块中圆形较多,意为豆类将会丰收;椭圆形若多,意为麦类丰收;长条形,意为来年草荒严重,要提早做灭草的准备。
据说腊八冰还能医治百病,这一天打来的冰,要放很长时间,好让孩子们有一段吃冰的快乐。女人们这一天要用腊八冰散搅团,全家人吃罢后锅内还有剩余时,意为来年粮食必然多余,并把它舀出存放。
过了腊八,春节悄然而来,人们开始“忙年”,乐都人过去的春节大概就从腊八开始了,人们早早地期盼过年,又早早的忙碌过年,一种对节日的向往,是一种对新生活的渴望。
腊八,本身是个传统节日,又是年节的前奏,可以说腊八节拉开了春节的序幕。“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河湟人家便开始购置年货,打扫卫生,布置居室,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年”的到来。
腊八一过,村庄的上空开始响起年猪的嚎叫,还有零星的鞭炮声,那炮声是盼过年盼得心急的孩子们放响的催春之声。与此相对应的春节各种行动在鞭炮的起伏中纷至沓来,祭灶神就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祭灶神
祭灶神,又称送灶神。歌谣曰:“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过了小年,又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顶新毡帽,老太太要件新棉袄。”“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 灶王爷又称灶君,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民间传说灶神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因贫困而死,玉皇大帝哀怜他,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派他到人间作督善之神,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每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晚,上天汇报,除夕日返回人间。民间于二十三日晚祭灶为灶神夫妇送行,旧时,祭灶一俗在河湟地区十分普遍。俗曲《门神灶》云:“年年有个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当中摆上二桌供,两边配上两碟糖,黑豆干草一碗水,炉内焚上一股香。当家的过来忙祝贺,祝赞那灶王老爷降吉祥。”
每年农历腊月廿三或廿四,是祭祀灶王爷的节日,它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早在宋朝,就有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记载,但那个时候小年是不分两天的。所以腊月二十四的小年习俗历史是更悠久的。那么什么时候发生了变化呢?这就要到清朝了。清朝的皇帝从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祀神,为了节省开支,皇帝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二十三祭灶,自此开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过小年的风俗。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不要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对于灶王爷的来历,说起来源远流长。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据古籍《礼记·礼器》载:“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来源吧。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众说不一。
民间则流传着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据说,古代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兄弟俩,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画师。哥哥拿手的活是盘锅台,东街请,西坊邀,都夸奖他垒灶手艺高。年长月久出了名,方圆千里都尊称他为“张灶王”。说来张灶王也怪,不管到谁家垒灶,如遇别人家有纠纷,他爱管闲事。遇上吵闹的媳妇他要劝,遇上凶婆婆他也要说,好像是个老长辈。以后,左邻右舍有了事都要找他,大家都很尊敬他。张灶王整整活了七十岁,寿终正寝时正好是腊月二十三日深夜。张灶王一去世,张家可乱了套,原来张灶王是一家之主,家里事都听他吩咐,现在大哥离开人间,弟弟只会诗书绘画,虽已花甲,但从未管过家务。几房儿媳妇都吵着要分家,画师被搅得无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脸。有天,他终于想出个好点子。就在腊月二十三日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深夜,画师忽然呼叫着把全家人喊醒,说是大哥显灵了。他将儿子媳妇全家老小引到厨房,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飘动着的烛光若隐若现显出张灶王和他已故妻子的容貌,家人都惊呆了。画师说:“我寝时梦见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你们平素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闹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们在闹分家,很气恼,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来惩罚你们。”儿女侄媳们听了这番话,惊恐不已,立即跪地连连磕头,忙取来张灶王平日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恳求灶王爷饶恕。从此后,经常吵闹的叔伯兄弟和媳妇们再也不敢撒泼,全家平安相处,老少安宁度日。这事给街坊邻友知道后,一传十,十传百,都赶来张家打探虚实。其实,腊月二十三日夜灶壁上的灶王,是画师预先绘制的。他是假借大哥显灵来镇吓儿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灵验。所以当乡邻来找画师探听情况时,他只得假戏真做,把画好的灶王像分送给邻舍。如此一来,沿乡流传,家家户户的灶房都贴上了灶王像。岁月流逝就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祭灶风俗流传后,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它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河湟人家的年节就在这样神奇的活动中,越来越令人向往;就在这样浓郁的氛围里,越来越临近。
扫尘
举行祭灶后,便开始做迎接新年的准备,而扫尘又是其中的重头戏,虽为忙碌,但乐都人家的每一位成员,心中总是乐呵呵的,忙碌过后将会是喜庆与享受。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家家户户的“扫尘日”。民间信仰以为,诸神从这一日起不理人间事物,回天述职。
民间传说,这是神明归天的日子,人间只有一些值日神及地主等小神看顾秩序;民间又以为神明上天之后,须等到第二年的初四晚,方才回返人间;于是便有传说,这段时间内,即使翻转屋子也不必有任何顾虑,在这一天搬移物件或沙尘乱飞更不怕冲犯家中神明。
古人就定下这一天是可以大扫除的日子。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每临春节,家家户户都要清洗家具,拆洗被褥,开展一次卫生大扫除,干干净净迎新春。扫尘的习俗,由来已久。“帚”字已见于甲骨文。陕西出土的商周青铜器上,就有“子持帚作洒扫形”的铭文。可见,人们在几千年以前就用扫帚扫除了。《礼记》中,有“凡内外,鸡初鸣,……洒扫室堂及庭”的记事。这说明,人们在很早以前就知道污秽、尘沫与传播疾病有关。周书《秘奥造宅经》中就有“沟渠通浚,屋宇洁净,无秽气,不生瘟疫”的记载。有人认为,早在尧舜时代,华夏民族就有“扫年”(古代把春节大扫除称为“扫年”)的习俗。它起源于古代人民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民谚云:“二四扫房屋,二七二八贴花花。”就是说,从腊月二十四开始,到年终,均为“扫年”时间。“扫年”的风俗,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爱清洁、讲卫生的传统。
古时有关扫尘的由来,还有一个颇为诡异的故事。传说,古人认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行踪,形影不离。三尸神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爱搬弄是非的家伙,他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丑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间简直是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间犯乱之事,凡怨仇诸神、亵渎神灵的人家,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记号。玉皇大帝又命王灵官司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记号的人家,满门斩杀,一个不留。三尸神见此计即将得逞,乘隙在屋檐墙角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官司来个斩尽杀绝。正当三尸神在作恶时,灶君发觉了他的行踪,大惊失色,急忙找来各家灶王爷商量对策。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腊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哪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大家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扫得焕然一新。等到王灵官司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团聚欢乐,人间美好无比。王灵官司找不到表明劣迹的记号,心中十分奇怪,便赶回天庭,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禀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大为震惊,下旨押审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这次人间劫难多亏灶神搭救,才得幸免。为了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降祥,所以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后开始,直忙到大年夜。
一年一度的春节在河湟人的心目中是大节日,一年一次的“扫尘”自然也成了乐都人生活中的大扫除,老人、孩子、男人、女人,凡是能用上的都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家庭大扫除中,体现着一个家庭一种前所未有的齐心和共识。就这样,把一个家的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清洗得干干净净,打扫得窗明几净,那些积累了一年的尘土、旧货、废物一扫而光,不翼而飞。在忙碌之余,无论大人、小孩还要剃头、理发,有句千年不忘的古话说,“有钱没钱,光光头过年”,这体现着一种精神、表现着一种仪式,年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那么神圣、那么期待。
办年货
按照传统习惯,每逢过年,家家户户总得要“杀猪宰羊、囤积粮草,”为新年的到来储备一个丰盈的“食品库”。
这其中最紧要的要属杀年猪,童谣曰:“过冬至宰聋子(羊),过腊八宰瞎娃。”瞎娃就是胖乎乎睁不开眼睛的大肥猪,宰年猪在农户人家来说可是一桩子大事。农家人到了腊月,就开始轮流杀猪。定下宰猪的日子,接着就要请邻里帮忙,手艺精的杀猪匠则成了腊月的热门人物,不仅要提前打招呼,还得到了那一天,宰猪的人家亲自去接,背来汤猪锅、锤毛石等用具。帮忙的人把猪按在宽板凳上,“哼哼”的猪嚎叫、“咯咯”的鸡飞叫、“旺旺”的狗惊叫,还有大人们的你吆他喝,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乡曲村音,把山里的腊月搅得沸沸扬扬。杀猪要吃杀猪饭,还要请帮忙的人和邻居,这种请,不像今天社交场合里的客气应酬,而是透心亮底的真情,左邻右舍帮忙受苦的人们都要请来吃杀猪饭,肥大的肉块如肥肥的日子,滋美而实在。到了晚上还要请吃猪肉,庄邻高朋都要请到,就是曾经有过摩擦而不相往来的人家也不例外,这是山里人情义延续的习惯。在河湟农家,宰猪的当天除招待客人外,还要把灌好的血肠、面肠、肉均分成几份,送给自己的长辈、兄弟,与大家共享生活的快乐、甜美的日子。猪头一般在大年三十消受,也有的放到二月二。剩下的就是过年的美食,吃到过完年为止。
炸馍馍又是春节年货的一道大餐。俗话说:“内地人的菜,青海人的馍。”青海人的馍馍是中华饮食文化中的奇葩,那些出自于农家巧妇的馍馍,千姿百态,五光十色,品种繁多,手法精细,品味香酥,独具风味。每到腊月,乐都农村的家家户户挑选最好的小麦磨面,最精的油菜籽榨油。腊月二十一过,左邻右舍的女人相聚在一起,今天是你家,明天是我家,和面倒油炸馍馍,她们把一个正月的馍馍全部做下,一来是以图节日期间的清净与安稳,二来是传统走亲访友的礼品。油炸馍馍有炸油饼、炸馓子、炸油果儿。过去一般在白天和面,到了夜晚夜深人静的时候正式开锅生产。女人们在案板揉和搓成,男人在锅旁从锅里捞出。正式做的时候,在锅沿上放上用面捏成的人形,俨然如一人坐在那儿,静候观看。名曰尿油郎,意思是炸上一晚上的馍馍,而油则用之不尽,这便是尿油郎的“所为”。等到夜半鸡叫,人困马乏,尿油郎也昏昏欲睡的时候,满案板、满蒸笼的油炸馍馍,堆积如山。油饼子黄中透红,香酥可口;油果儿形如马鞍,有棱有角;出锅的馓子,层叠陈列,轻巧美观,如金条缠绕,九曲十弯,回味无穷。正如苏东坡《寒具》诗云:“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炸馍馍后还要蒸馍馍,蒸的馍馍名曰“花花子”,镶嵌着团龙、飞凤,犹如展开的花朵,令人心醉。“女人的年是用馍馍做的”,她们把面柜里的白面、油坛里的青油,“耍戏”般地做成又好看又好吃的年食,一个新年如期而来,一种心情悠然人生。 杀年猪、炸馍馍,这些重头活做完后,再剩下的就是置办其他年货。每到腊月,四乡八堡的人们涌进城里采买年货,行走匆匆的人们熙熙攘攘地挤在街市上,把碾伯城围得水泄不通,市场的年货也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有食品、百货、干鲜调料,还有各种布匹、绸缎、丝纤维以及门神年画春联。旧时农家庄户的人们来到碾伯城办年货,他们穿着粗布棉袄,肩上搭着褡裢,有的赶上牲口,褡裢里、口袋里装着鼓鼓囊囊的年货,手里攥着卷成几卷的年画、灶神、香表,糊窗户的白纸和红纸,他们把给自己的女儿或媳妇买的绒花、头绳、丝绒等别在破毡帽上,旁若无人地招摇过市,煞是一道风景。如今可不同了,乐都市场空前繁荣,商品年货特别丰富,人们开着小车或达乘公共汽车进城办年货,市场井然有序,车流有条不紊,那些粗布棉袄、褡裢口袋一去不返,然而那种年节的气氛一如过去,永存不衰。
贴春联
贴春联、贴门神、挂年画、贴窗花、挂灯笼是乐都春节文化的又一亮点。
春联也称“门对”“对联”“对子”,起源于桃符,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个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史料记载,有一年过年前,朱元璋曾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写在纸上。桃木的旁边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的。
腊月二十三后,农村家家户户要写春联。乐都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时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祷之言。常见的神联有天地神联“天恩浑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山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粮仓面柜、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庆贺与希望,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牛似南山虎,马如北海龙”。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卧室贴“身体健康”、院中贴“春光满园”、车中贴“日行千里”、厨房贴“五味生香”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乐都人极为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好语连珠,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爆竹一声除旧岁,桃符万户迎新春”等名联。
每到腊月三十,山川街巷、家家户户争贴春联,大门、屋门、房柱等贴上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把一院落贴得喜气腾飞,把一个节日贴得红红火火。“两行文字,撑天柱地;一副对联,评古涵今。”一副副透着喜庆和热烈的春联表达着乐都人迎新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乐都农村地区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乐都地区农村人家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而且千百年来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另外,还有贴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一副对联,两个门神,使农户庄园的春节那么火红、那么霸气。
年画亦是乐都春节文化的一道景观。年画艺术,是中国民间艺术的先河,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的历史、生活、信仰和风俗的反映。每逢过农历新年时,乐都人家买两张年画,贴在厅堂或房屋里显眼的地方,差不多每家都是如此,那些花花绿绿、象征吉祥富贵的年画,为新春增添了不少欢乐热闹的气氛。乐都人家贴年画主要有《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现在还有许多名人年画,特别是毛泽东等伟人领袖年画,以及梅兰竹菊花鸟图,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千百年来,年画不仅是年节一种五彩缤纷的点缀,还是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审美传播、信仰传承的载体与工具;也是一种看图识字式的大众读物;对于那类时事题材的年画,还是一种百姓喜闻乐见的媒体。这种内容够得上百科全书式的民间艺术,包蕴着一个完整的中国民间的精神。年画又是一部地域文化的辞典,从中可以找到各个地域鲜明的文化个性,由年画可以认识全部的中国民间。所以乐都人家的户户家家,春节时都要买年画、贴年画,表示着一种喜庆、烘托着一种气氛、展示着一种文化、体现着一种精神,浓墨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
在过去乐都农村,人们喜欢过春节时,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乐都农家窗花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题材。另外,花鸟虫鱼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见。腊月二十几,农家妇女们坐在炕头上,取出红纸,拿上剪刀,得心应手地一气剪成,剪成的图案栩栩如生,活龙活现,然后于除夕的早上贴在窗子上。现在农村里木窗极少,有的人便贴在玻璃门窗上。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守岁
除夕是乐都春节活动的一个高潮,也是人情人性的一次狂欢。满怀了一年的期盼,经历了一个月的忙碌,贴满了许多的喜庆,准备了满屋的年货,一切变得那么特别,一切变得那么新鲜。 此时的年就像一个蹲在时间深处的老者,发如雪,须如弦,眼如泉,依偎在村口的老树下,久久守望,又缓缓而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天推着年,在寒风中缓缓前行,由远而近的是熟稔的乡音。道道桃符红光满面,杯杯热酒倾诉衷肠,远走他乡的人,背着行囊,默念着远方亲人的召唤,辗转南北,回到他们久违的家园。没有了羁旅他乡的牵绊,没有了“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落寞,像一支支箭镞,将乡愁的箭矢精确无误地射向故乡的靶心。像一幅幅灵动的红剪纸,安静的故乡有了年的红晕。喜鹊以佛的慈悲心欢喜心,在家门口的白杨树上欢叫,报喜,迎接一个个远道而来的游子;脱了毛的老狗摇着尾巴,深情的眼眸盛满泪水,伸出长长的舌头,舔着久违的家人的裤脚;听到门的响声,卧在炕角的老花猫,跳起来,冲出门外,跟一别经年的亲人撒娇呢喃;就连那些木讷地反刍甘草的牛羊也不甘落后,停止咀嚼,深情地凝望回家的亲人是否瘦了。这些生灵,都是我们家族重要的一员。它们站在大地上最先感知到亲人到来的信息,也与人类同样感知到年节对这个万物共存的世界的重要。除夕是指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与春节首尾相连,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时刻。“除”是“去”的意思,除夕的意思就是“月穷岁尽”,表示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除夕之夜是年节的第一个高潮。守岁,俗称“熬年”,是从吃年夜饭开始。年夜饭是一年中最具家庭亲情、充满温馨祥和的家宴,此时,人们不仅享受着满桌佳肴,更享受着浓浓的亲情和节日的喜庆。年夜饭之后,除了年幼的孩子外,全家人开始守岁,共同辞旧迎新。在晋代就有除夕守岁习俗,南北朝时已很普遍,进入隋唐后守岁很盛行,宋代沿袭唐风更盛。另外,汉代已有除夕夜晚饮椒柏酒(用草药配制的药酒)以驱邪祛病的习俗,后世改为饮屠苏酒,王安石有诗“春风送暖入屠苏”。
年节就这样在人们的千盼万念中姗姗而来,在隆隆的爆竹声中,人们穿上新做的衣服,摆上一个腊月的准备,美味佳肴,欢天喜地,尽情享受。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红红的火炉,将一家人的期盼与希望燃烧得那么满足。
除夕之夜,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成了一种新的民俗,全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一面品尝美味佳肴,一面倾诉人间世情,一面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给了人们多少宽慰与满足,带来了无限欢乐和喜悦。年,真是一种希望;年,就是一种寄托。
到了凌晨,霎时震天动地。这时,电光闪烁,万炮齐鸣,千家万户浸沉在无限欢乐中。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噼啪啪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惊天动地的鞭炮声,送走了过去,迎来了新的一天与一年,也迎来了新的希望和生活。
此时乐都农村人家还有“打醋蛋”的习俗。零时前先将三个圆石头放在火炉或灶中烧红,随着新年的鞭炮声响,将烧红的三个石头放入锅或铁桶内,接着将已备好的松柏树枝、醋等放在锅或铁桶中,再将开水倒入,于是锅内热气腾腾,醋香四溢。一人端着锅在前,另一人点燃火把紧跟在后,先从主房开始,然后将全家所有的房子,包括牛棚马圈,以及角角落落全部转完,将“醋蛋”和火把送到离家较远的水渠或路旁。此时家中五香酸味充满空间,喜庆欢乐的阳气上升,人们以为是驱鬼逐邪,其实这是杀菌消毒、除旧迎新的风俗。
拜年
大年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是年节最重要的日子。
经过一个腊月的忙碌,河湟人家把年节准备得有滋有味,忙碌已经结束,剩下的就是礼节与享受,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拜年大行动了。初一便拉开了拜年活动的序幕。这天早上,大人小孩穿上新做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穿戴得漂漂亮亮,依次进行拜年活动,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旧时拜年活动有严格的程序,其顺序一般为一拜天地,二拜祖祭,三拜高堂。家家在院内点燃松塔、柏香,房内点灯烧香,举行敬神、祭祖仪式,小孩子们不断放炮,以示神仙祖宗都高兴地过年。然后晚辈给长辈拜年,过去一般还要三叩首,正正规规,一辈一辈拜,祝愿长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长辈要给晚辈、特别是小孩子压岁钱,这其实是一种互相行礼,表示着中华民族的一些传统文化,晚辈要尊重、孝敬长辈,长辈要仁慈、疼爱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过去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这些活动举行完后,家中妇女已准备好初一早晨的美味佳肴,家人再次聚餐。
然后又掀起了拜年的第二个高潮,也就是给亲戚拜年。一般的顺序是初一拜本家,初二拜阿舅岳家,初三以后亲戚、朋友。拜年要拿规定性的礼物,而且在旧时的农村这种规定异常严肃。那时生活困难,拜年带礼馍,亲戚拜年拿“四碟”馍馍,“碟”为数量,“一碟子”数量为4个,四碟子共16个,而且半数蒸馍,半数油炸馍,到亲戚家后先端端正正地摆在桌子上,再行拜年礼,然后请到炕上吃肉喝酒。本家庄邻拜年拿“两碟”馍馍。如今,河湟地区人们生活发生了极大变化,馍馍已退出了拜年礼品的行列,拜年礼品已变成烟、酒、茶、饮料等五花八门,也没有过去那么多的规定性和礼节了,但礼尚往来的习惯却不可改变。同时在今天,进入信息社会,拜年的方式更加丰富多彩,传统的团拜、登门拜访依然沿袭,但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上拜年等新兴拜年方式又愈加走俏。这些方式虽然不如登门拜年直观、感性,但非常方便、高效,人们可以更随意、更恰当地把握拜年时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观念和生活节奏,是古老的年节民俗与现代信息化生活相结合的产物。其实,不管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无论拜年形式怎样变化,但它拉近人与人的距离,增进人与人的感情的作用同样不可改变,正如古语所说,拜年“以联年谊、以敦乡情”,发自人们内心的春节祝愿和祝福是永恒的。 拜年一般要持续到正月十五,你来我往,灯红酒绿。把一种人情拜得亲密无间,把一个年节拜得热火朝天。
激情元宵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又一个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传承了两千多年的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狂欢节”。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春灯节,是中国民俗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个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也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与民族传统如出一辙,与民族感受同样激昂,在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中,元宵节同样是河湟乐都人的狂欢节。虽说只有一天,但元宵节与春节连为一体,一个正月人们沉浸在传统节日的喜庆里,从正月初一的春节,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串不完的亲戚,耍不够的社火,道不完的祝福。同时春节与元宵节各有侧重,春节尚“礼”,拜列神、祭祖先、走亲访友,以礼先行;元宵节尚“乐”,家家户户、街街巷巷挂彩灯、耍社火、舞火龙、燃焰火,南北二山,河湟两岸,明月当空,万盏灯火,普天同庆,万家齐乐,以“乐”为主,激情狂欢,用忙碌与期盼、尚礼与人情掀起一个节日的开头,用激情与享乐、尚乐与文化划上一个节日的句号。
元宵节是河湟民众的狂欢节。从乐都街头的过街社火,七里店地区的黄河灯会,老鸦地区的三官庙会,到洪水下王家、蒲台桃红营的火把会,无一不有文化的元素,无一不显狂欢的心境。一年又一年,乡村的年俗在传承中变迁,古都土地上的每一代人都用自己的特有方式解读年味,并为年俗添入新的文化因子。但历经千秋万代,这约定俗成的文化情感与文化心理却一直在乐都儿女中延续,并流淌于每一代人的文化血脉中。
耍社火
遍布城乡的乐都春节、元宵节社火,是乐都文化艺苑中的一支奇葩。
据文字记载,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为传说中之火神。火,是人们煮食和取暖之源。远古人类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神物加以崇拜,并形成祭祀“社”与“火”的风俗。追溯“社火”其源,它与远古时的图腾崇拜、原始歌舞有着渊源关系。图腾崇拜在我国历史上经历了极为漫长的时间,原始社会的人们,把本氏族的图腾标志雕刻在石壁、木柱或刺在身上,画在脸上,有的还制成面具,每逢祭祀的时节,人们在身上绘有图腾图案或戴上图腾面具,边击打着劳动工具,边跳着模拟图腾物的舞蹈,狂呼狂舞,祈望所崇拜的图腾能给予他们一种神奇的力量。到了商周时期,宫廷里就有了逐鬼的祭祀仪式,周代称之为 “大傩”,是一种带有巫术性的舞蹈。口唱巫术咒语,在室内到处乱打,以使鬼惧怕而逃遁。随着岁月的流逝,经朝历代,这种驱傩由宫廷传入民间,逐渐形成巨大的民俗礼仪活动,演变为乡村祭神、娱神、迎神的盛会,并加进杂戏表演,并发展成为社火。
乐都社火也是从古人崇拜自然的祭祀活动中发展而来。作为民间文艺活动形式,乐都社火深深植根于广大群众之中,有着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经久不衰。尤其是一年一度的春节到来,乐都群众用“耍社火”这一艺术形式来欢度春节,预祝新的一年五谷丰登,人民安康,成为城乡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活动内容。
社火一开始先响鼓,后由社火头筹备,通知群众装“身子”。练习几天后,即到新年初六后向邻村送社火。灯官率领秧歌队、龙灯、狮子、高跷、旱船一行,在彩旗引导下前行。接社火一方,筹办美酒菜肴、茶烟于一场面的接桌上,然后鸣枪放炮,敲锣打鼓,予以迎接。待灯官人等到位,送方社火头领队拉全场集体扭秧歌,之后按准备的节目分别出场,逐个上演完毕,集体在鼓点的导引下拉满场,道谢后离场。整个社火是包括音乐、舞蹈、曲艺、戏曲、杂艺在内的综合性文艺演出。节目繁多,包罗面广,有秧歌、龙灯、狮子、牦牛、旱船、骑驴、高台、高跷、大头罗汉、胖婆娘等。其中仅舞蹈就有道具舞(旱船、狮子舞、龙舞、金钱棍、滚灯等),情绪舞(八大光棍、拉花姐等),哑剧舞(拉牦牛、骑毛驴等),鼓舞(花鼓、腰鼓、太平鼓等),面具舞(大头罗汉等),杂剧舞(高台、高跷、低跷等),表演精彩,引人入胜。
乐都的社火一般是以村为单位进行排练和演出的,但也有本乡几个村,或是邻乡几个村联合起来,一起排练和演出的。如碾伯镇的城中、西门社火队是两个村联合演出的。芦花乡的朵家湾社火队,是由朵家湾、九架山、三条沟、西坡4个村联合演出的。马营乡的八架山社火队是由马营乡的八架山、康巴、古城、北坪和芦花乡的九架山、三条沟6个村联合演出的。南山地区有的村有几个社火队,他们以自然居住地为单位耍社火。一到活动开始,演员按要求装扮各式各样的“身子”,耍龙、狮子、花鼓、太平鼓、八大光棍、拉花姐、高跷、罗汉、秧歌、高台。打外场的还有报儿、官老爷、大哑巴、卖膏药、胖婆娘、傻公子等。每一位“身子”都尽情表演,城乡笼罩在欢乐之中。 关于社火“身子”的来历有两个民间的故事:一种说法是春秋战国时代,楚庄王一日外出,正在回城,突然遭到敌军包围。楚王不知所措,这时有一个臣子献计:以“活享一品俸禄,死封庙祭的灯官”为重赏,找一个长相相似的人作“替身”。这个“替身”好不威风,穿着王服,前有探马报信,武士开道,后有歌舞班子随行,楚庄王却扮成一个哑巴,脸上抹着黑灰,身上反穿皮袄,混在逃难的队伍当中。楚庄王安全脱身,“替身”却被紧紧追杀,这个替身仓皇逃命,钻进一家马棚里不敢动,乌纱帽也给撞歪了。主人家正在贴春联,手忙脚乱,将“槽头兴旺”四个字贴在纱帽上。楚庄王后来发迹,为感激救主大恩,下令出灯官耍社火。直到如今,有的地方灯官老爷的纱帽上还贴有“槽头兴旺”四个字。
青海河湟社火的来历,还有一种说法。据说明代洪武年间,诸氏巷人耍社火,一个男人扮演女人,露出袍下大脚。有人向马娘娘进馋言,说露出大脚是污辱马娘娘,因为马娘娘是有名的大脚,最忌讳别人挖苦她是大脚女人。朱元璋发怒,下令将诸氏人发配到青海,诸氏巷人就一路把社火耍到青海。
乐都社火,是从腊月开始准备,正月演出的。演出时间一般都是正月初七八开始,正月十六结束。正月十三是“杨公”忌日,因而,这天不演社火。
每当社火演出的日子一到,各社火队清晨或者上午就开始化装,俗称装“身子”。装完“身子”,先在本村的庙里点灯降香、煨桑叩拜。以答谢过去一年神灵的保佑,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牛羊成群、人民安康。然后才出演社火。在演出过程中,如果顺路遇到临村的庙和“俄博”,也一样去祭拜。降香时还要唱秧歌:“正月里来庙门开,庙官爷拿着钥匙来。庙门前后都打开,我们的社火降香来。”
各社火队的演出,一般都是在本村街道、巷道里边行走边演唱。这样歌舞几圈后,再到村里地方开阔的大场和院落宽敞的人家演出。在街道、巷道里边行边演的社火叫做“过街社火”,在大场、人家演出的称为“坐场社火”。有些村庄白天表演“过街社火”,晚上则表演“坐场社火”。在表演中,还根据主人要求和实际情况,配合社火表演,演出《天官赐福》《麒麟送子》《刘海撒金钱》等传统眉户、秦腔折子戏。
社火队出发了,敲锣打鼓吹拉琴,披红挂彩好不热闹。最前面的是报儿,头戴没有顶的草帽,反穿皮袄,用牙膏抺了眉和胡须,再戴一架用萝卜做成的“眼镜”,骑在马上边走边溜:“报儿报得好,明年柴垛高”;“报儿报响,钱财万两。”报儿走了,灯官老爷满脸黑,头戴乌纱帽,身着红袍,倒骑在牛背上,高喊一声“伙计们开始!”
乐都南山地区的社火中就有被称为“报子”的“身子”,身背骡马铜铃,腰系战裙,快走马,慢说话。在给其他村“送社火”时,若与其社火队相遇,主方“报子”便给宾方“报子”出难题,以问答形式提问历史大事、风土人情等问题。双方唇枪舌剑,热闹异常。若双方“报子”水平悬殊,答非所问而有失体面时,往往会产生一些摩擦,但终因会得到对方谅解而圆满收场。
一般宾方“报子”飞马报信者这样说:“老年兄听,我家老大人出京以来,带着金锣皮鼓,秧歌小唱,今早打发我小报子前来报信,要到老年兄宝庄闹一闹新春。一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二闹人丁发旺,福寿康宁;三闹牛羊满圈,骡马成群;四闹孙贤子孝,财源亨通;五闹河清海晏,天下升平。”主方“报子”对答:“老大人带领社火来到敝庄,一闹和气,二闹吉祥。我们料理草草,照应不周,吃酒不醉,茶饭不饱。老大人切莫计较,回去还要多说几声的好!”宾方“报子”再说:“春王正月,喜闹元宵。装的丑社火,胡唱又胡跳。来到宝庄,甚是过扰。酒也吃醉,食也吃饱。感谢感谢,打搅打搅!”就这样经过双方一番你争我抢的“舌战”,最终达到以欢乐取胜的效果。
开场打道的还有哑巴、胖婆娘、卖膏药等。哑巴头戴烂了顶的破草帽,反穿皮袄,脸用锅灰大油抹得油黑,赤着脚,腰间系着铃铛;胖婆娘头上戴绿手帕,身着红衣服,屁股上垫一个枕头,肚子上垫一个枕头,看起来又大又胖又丑。胖婆娘扭来扭去,冷不防还要拿针刺人。卖膏药挑着担子,边走边嚷。
场子打开,表演开始。十二个汉子一条青龙,十二个汉子一条黄龙,时而盘旋,时而腾飞。两名手持银剑的少年领着狮子,那狮子雄壮威武,舞动着绣球。船姑娘抬着纱船,和着音乐的节拍摇呵摇呵。花鼓、太平鼓响起来了,秧歌队别具一格,少男少女踏着青春舞步走来。红绸一落一起,宛如天上的彩虹,还有高台表演。高跷是最常见的,人们踩着长度不同的跷子,美美地走一回,美美地扭一回。
乐都社火节目花样多,演出的顺序和形式是:由前场、龙舞、狮舞、旱船、民乐队、小唱、八大光棍、彩车队、高跷、腰鼓、亭子等组成。在这些节目中,除场内依次表演的“内场”节目外,还有《傻公子送媳妇》、《妖婆》《大头和尚》《武大郎卖炊饼》等的“外场”节目,随时穿行于队伍之间和“内场”周围。
前场是由横幅、锣鼓队、彩旗队、“灯官”及其随行人员和秧歌手组成。最前面是横幅上写有标志该村社火团队的大字。然后是锣鼓队、彩旗队和“灯官”。前场的主要作用是鸣锣开道,制造声势,烘托场景,渲染气氛。因为,前场里有“灯官”。“灯官”是社火队的统帅。“灯官”又称“春官”,是“报春之官”之意。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春官”是至上的。
“灯官”在社火中也是“大身子”,仅次于“哑巴”。“灯官”头戴黑乌纱,身着红官服,手持“笏板”。又有旌旗、“万民伞”和三班六房、“师爷”、兵卒、半副銮驾相随,带领着秧歌队、狮子舞、旱船等一行人马,在“咚咚,嚓”的鼓点声中走来。所到之处前呼后拥,人们摆香案,设供品,燃放鞭炮迎接。
“灯官”演出时,先由秧歌手唱秧歌。然后,“灯官”念出吉祥如意的说词。秧歌手同时唱到:“大老爷听、大老爷听,大老爷你是个有命的人。骑白马、踩银镫,一等儿一等儿往上升。”“灯官”说词:“本灯官奉玉皇的敕旨,王母娘娘的金牌,随带毛糙社火来到××地方,带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财源茂盛,百业兴旺。扫走歪风邪气,百病消除”。 在预定地点演出时,有时秧歌手先唱祝福吉祥的秧歌,随着锣鼓家什的停止,小唱节目人员开始唱起秧歌:“来了来了又来了,我们的秧歌到来了。秧歌来了空没来,金银财宝带来了。”
舞龙是接下来的社火表演中较为重要的节目。“龙”在我国是吉祥雄伟的象征。出场前先是一阵欢腾的锣鼓声,顷刻两条彩龙“腾空而降”。一条是表示国泰民安的“黄龙”,一条是象征风调雨顺的“青龙”。由一人手持长把夜明珠领龙,若干人撑龙头龙身,踏着锣鼓点数,做出“二龙戏珠”“蛟龙出海”等屈伸自如的动作花样。民间传说黄龙代表主管国事的人间帝王,青龙象征主管风雨的四海龙王。挥黄龙祈求国泰民安万事亨通,舞青龙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不过,也有的社火队只耍一条龙。有的社火队也耍好几条龙,如高店镇的社火队有九条龙,可谓阵容庞大。
舞狮又称“狮子舞”“耍狮子”。“舞狮”也是锣鼓伴奏节目。由两人顶着“狮子”,一人持绣球逗引狮子舞蹈,做出跳跃、打滚和登桌子的各种精彩动作。狮子威武凶猛,象征吉祥如意,因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人们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乐都狮舞的形象有“大狮”,即由两人扮演的一头大狮子;也有“小狮”,即由一人扮演的一头小狮子。两人扮演的“大狮”,前者手握狮头道具戴在头上,扮演狮头;后者俯身,双手扶前者腰,身披布麻装饰成的狮皮,扮演狮身。前者控制狮头,通过狮子的嘴、咽喉看到外面,控制狮舞的方向;后者密切配合前者的动作。一人扮演的“小狮”头戴狮头面具,身披狮皮。表演时由一人扮演武士,持绣球逗引“大狮”舞蹈,几个“小狮”则在周围随之舞蹈。其中持绣球逗引狮子的武士称为“狮子郎”。同龙舞一样,狮舞在“过街”表演时无乐器伴奏,在“坐场”表演时则以锣鼓伴奏,表现搔痒、舔毛、打滚、抖擞以及跳跃、跌扑、腾转、登桌等动作,技艺变幻,使人目眩。具体来说,其表演形式主要有踏场、跑满场、圆场、停狮报幕、登桌等。登桌是狮舞表演最精彩动人的场面。
旱船也称“跑旱船”,是在艄公带领下,伴着悠扬的《搬船调》,轻盈摇摆,边歌边舞的节目。旱船由男子扮演艄公,女子扮演船姑。旱船是乐都最流行的社火节目之一。川水6镇和山区大部分乡镇都有《旱船》节目,而且以洪水、高店镇为著名。各村制作的旱船大同小异,但有一个共同特点是精巧玲珑、艳丽不凡。其制作方法是用竹条扎成船形(也有将船扎成龙形或凤凰形的),在船形周围围缀上绘有水纹波浪的棉布裙或海蓝色的棉布裙,船头、船帮、船尾饰以彩色的纸制花朵、绣球、花篮,有的还装有彩灯和明镜。船上的顶篷装饰也很华丽。船身、顶篷周边还缀以彩色流苏。旱船由装扮得活泼俊俏的“船姑娘”抬着行走。旱船表演时由一名头戴凉帽、身着古装的艄公划桨引航,做出颇为夸张的划船动作。“船姑娘”驾驭着船儿,唱着小调表演,与艄公划桨动作默契配合,恰似轻叶小舟在水面飘荡,惟妙惟肖地塑造出水面行船的情景。旱船行进正常时,艄公一边摇橹,一边唱着悠扬、欢快的《搬船调》,遇到“搁浅”时,艄公要推船、背船、撬船,伴之以铿锵的锣鼓声,以拱托气氛。
小唱是由民乐队伴奏演出的歌舞节目。社火队在行进的过程中按照鼓点和民间小调音乐的节奏载歌载舞。常用的小调有《大红袍》《柳叶青》《八谱儿》《满天星》等,传统节目中多以《拉花姐儿》和《八大光棍》的“身子”演唱。高庙社火中的小唱不仅已成为门面节目、保留节目,而且和高跷、亭子一起被誉为高庙“三绝”。《八大光棍》是一个传统性歌舞节目。由八男八女组成,表现男女青年对爱情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在坐场社火的演出中,在演其他节目的同时,也表演小唱节目,乐队伴奏,演员唱着表演,常用的小唱有《绣荷包》《孟姜女》《送情郎》《织手巾》《盼五更》《闹五更》《送早饭》《立春消》《亲家母》《噔呀噔》等等。
高跷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特别引人注目的一个节目。表演者装扮成历史古典人物,脚踩丈余高的木跷,列队行进,体现出了高、险、奇的情景。乐都高跷数高庙跷腿为最高。1940年以前的跷腿高达一丈五,这在全国罕见。现在的高跷也有八九尺到一丈二的。高跷表演时,给每个踩跷者都要配备1—2名的“扶跷人”,手撑“扶杆”扶助踩跷人来完成节目表演,以防备表演者的安全。高庙高跷中有一个两人表演的节目叫《扑蝴蝶》,十分精彩。这个节目是一人踩六尺的高跷,手执竹竿扎制的彩纸大蝴蝶。另一人踩一尺的矮跷扑蝶。表演时“蝴蝶”飞动,扑蝶者紧随蝴蝶飞动的方向,或奔跑,或跳跃,前扑后扑,上扑下扑,几次差点扑到蝴蝶,但最后蝴蝶还是得意洋洋飞走了。这种状况弄得扑蝶者忽而高兴,忽而气恼,忽而满怀信心,忽而大失所望。细腻地刻画了扑蝶者的心态,生动地塑造了扑蝶者的形象。扑蝶者踩着矮高跷,可以随着蝴蝶的飞升飘落高低远近做出各种技巧性动作,场面热闹,意趣盎然,感染力强,使观众沉浸在春意浓浓,春景美好的境界里。
竹马又叫“竹马子”、“竹马灯”、“跑竹马”,是一种活泼健康,古朴典雅的社火节目。显示出古代骑士的英武和西北人们的尚马民风。竹马一般是用竹篾扎成马形,外面糊上纸和布,画上马头。马分前、后两截,分系在舞者腰的前、后。马腹周围围上布,以遮住舞者的腿脚。舞者一手执马鞭,一手拉缰绳,边歌边舞。同时还在马颈上系上一串铃铛,跑起来发出“叮当、叮当”的响声,十分悦耳。竹马“身子”的装扮者,一般都是少年儿童。扮演的角色大都是《封神演义》中的神话人物。演出时,装扮者一手执马鞭,一手拉缰绳,边歌边舞。竹马表演时由锣鼓伴奏,由领队人引入场中,队伍根据锣鼓节奏打出的不同鼓点,随时变换队形,做出不同的动作。舞步细碎繁密,轻快活泼;队形变化错落,富有情韵。乐都社火中竹马以北门村竹马为最出名。按传统习俗,在正月初八碾伯就开始演竹马,十四、十五日进入高潮,以祈马踏瘟癀灾疫,盼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亭子也称高台,是最后一个出场的玄妙惊险节目。亭子是集戏曲、装饰、美术、剪纸、数学、力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高空造型艺术。也是社火中的压轴戏,艺术高超,造型新奇,很富有地方特色。乐都亭子据说有150年历史了。清光绪年间,高庙社火队就用圆钢弯制打造了四人抬亭子,同时仿照秦剧,还设计了人物服装和花草树木等专用道具。二十世纪90年代亭子由人抬改为用拖拉机拉,节省人力,也先进了许多。亭子高约五六米,装扮“身子”的演员都是5—12岁的儿童,他们或站坐、或骑马、或乘鹤、被固定在结构是铁制外形装扮成花树的道具上,活灵活现。饰演的都是村民们耳熟能详的古典戏剧、古典文学和神话传说故事中的人物。当亭子行进时,闪闪悠悠,颤颤巍巍,小演员在高空双臂摆动,若荡秋千,给人一种高而雅,玄而妙,惊而险,奇而巧的感觉。不由使观众惊讶万分,提心吊胆。而演员则悠然自如。随着时代的发展,乐都亭子运用新技术,演出了许多高难度杂技剧目,深受广大观众赞扬。 彩车队是一个富有时代特征的新节目。一般在县城的社火表演节目中出现,主要由行政事业单位制作的表现时代特色的彩车,农民们则把当年的十二生肖扎在彩车平台上,展现社会经济发展新景象。
另外,乐都社火中还有一些社火独树一帜,别具一格,也很吸引人。
钱棍舞有“钱棍”、“霸王鞭”、“花棒子”等多种名称,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乐都社火中的钱棍舞主要是在中岭乡梅家洼村、高庙镇新盛村、碾伯镇汤官营村、雨润镇汉庄村演出。所用道具“钱棍”是一根木棍上穿着铜钱,拴着彩色绸巾及小铃铛。表演时敲击肩、背、腰、腿,以及与他人对打等形式。以撞击声为节奏伴舞,表现出具有生动活泼、欢腾跳跃的特点,为青少年所喜爱。
滚灯是流传在高庙镇新盛村的“夜间社火”。正月十四、十五晚上,由16名青年男子表演。“滚灯”是用铁丝、竹篾扎制而成的扁圆形灯体,外用白纸围糊,灯面上彩绘或剪贴有各种吉祥图案。表演时点亮蜡烛,灯体可随意转动。随着锣鼓伴奏,既像火球遍地开花,又如游龙蜿蜒行进。绚烂多彩,令人目眩。偶尔有灯笼纸燃烧,表演者与观众一起紧追燃烧的“滚灯”,边追边喊“财门开了”。形成一个欢腾热闹的场景,反映人们对红火日子的憧憬、祈盼。
伞灯又称“高床”“太平床”。“伞灯”高约1.5米,糊以彩纸,剪贴或彩绘喜鹊、梅花鹿等祥瑞图案,在竹条骨架接顶处缀五色纸花,贴彩色纸穗和纸条,作舞时飘然翻飞。整个色调上红下绿,寓意晴天绿地,皆大欢喜。舞蹈动作有“云灯”“摆灯”“跳灯”“转灯”等,潇洒大方,雄健威武,彰显出阳刚之美。
牦牛舞是乐都南山汉藏杂居村庄演出的社火节目。牦牛舞从动作、道具、演员人数都和狮子舞有相似之处。每具牦牛由二人扮演,四人扮演两具牦牛。一人身着传统藏族服装,背一杆旧式叉子枪,扮牧人领舞。表演时,牧人牵引“牦牛”出场,给它疏理毛并嬉戏,既而发现猎物,开枪射击,枪声令牦牛受惊狂奔、撒野,牧人紧追,两牛相遇,抵角不让,凶猛异常,牧人英勇分解,生动地表现出牧民豪放粗犷的生活情趣。乐都牦牛舞也有只用一具牦牛来表演节目的。领舞人装扮成汉族老者,表演形式基本和南山牦牛舞相同。
乐都社火其实是从正月初六、或初八开始的,一直耍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当然在元宵节这天达到高潮。到了元宵节这天,南北二山、河湟两岸处处锣鼓喧天、歌声嘹亮,人们浸沉在兴奋、激动、狂欢的海洋里。县城地区更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全县优秀的社火节目调入县城沿新乐大街、古城大街统一演出过街社火,高庙的高跷、老鸦的亭子、高店的狮子、洪水的旱船、碾伯的竹马、雨润的太平鼓、中岭的秧歌队、蒲台的眉户剧、中坝的藏舞队在这里一展风采,有时机关单位的文艺队也加入社火调演队伍助兴,把一个元宵闹得红红火火,把一个日子搞得沸沸扬扬。
每年的正月,在“不点花灯月不圆,不耍社火难过年”、“锣鼓不响,庄稼不长”的传统思想影响下乐都各地的社火演出队浩浩荡荡,将正月里节日的气氛渲染得异常红火,使元宵节变成了一个热闹非凡的“狂欢节”。
赏花灯
元宵节挂灯笼,有这样一则传说:很早以前,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就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到人间放火,把人类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许多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挂起红灯笼、点爆竹、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被火烧死了。”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发现人间一片红光,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就禀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人们就这样保住了生命和财产。为了纪念这次的成功,以后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用悬挂灯笼、燃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自从元宵张灯之俗形成以后,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到了明代,朱元璋在金陵即位后,为使京城繁华热闹,又规定正月初八上灯,十七落灯,连张十夜,家家户户都悬挂五色灯彩,彩灯上描绘了各种人物,舞姿翩翩,鸟飞花放,龙腾鱼跃,花灯焰火照耀通宵,喧闹达旦,这是我国最长的灯节。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只是日期缩短为五天。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
花灯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与河湟人的节庆紧紧相连,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上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灯笼是中国人喜庆的象征。乐都人有“正月十五雪打灯”的期盼,意义是元宵节是灯节,而如果遇上天气下雪,意味着来年丰收。当然花灯燃放,瑞雪飘落,别有一番景致。
自古元宵节的碾伯城是花灯的海洋。特别是上个世纪后期至今,政府部门常常举办花灯展,各单位制作的花灯悬挂在古城大街、新乐大街的两旁。从正月十四开始,各色花灯悬挂高照,一到夜晚,花灯五花八门,五光十色,万盏花灯,金光璀璨。古城大街,张灯结彩,新乐大街,万道光芒,再加上各单位楼房的彩灯、霓虹灯,安放在高层建筑上的射灯,把碾伯街装扮得火树银花,灯火辉煌,光芒万丈,蔚为壮观。这时的大街小巷,游人如织,灯月交辉,热闹非凡,正如唐伯虎诗云:“有灯无月不误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金,灯烧月下月似银。满街珠翠游春女,飞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止良辰。”一轮明静的圆月,万盏似彩的花灯,居民们彻夜观赏,流连忘返,精彩别致,狂欢激昂,真是清代诗人姚元之《咏元宵节》诗“花间蜂蝶趁喜狂,宝马香车夜正长。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的再现。
城里是如此,四乡八堡亦不落后。正月十五元宵节的乡间夜晚,也格外亮丽。家家户户在大门、庭院、主屋高高挂起一盏红灯笼,与万空的皓月相对,使元宵节显得那么久远,又那么逼近。各乡各村的社火队在这晚倾情欢跳,演员手中的各色花灯激情点燃,随着锣鼓节拍移动在山里乡间,远远望去似天上的点点繁星。皓月当空,星星闪烁,茫茫大地,盏盏灯火,天地合一,人间万景,节日独有。
九曲黄河灯会
九曲黄河灯会是河湟乐都元宵灯会的经典,是七里店地区群众元宵盛会的又一次狂欢,这项已有600多年历史,承载着人们希望的良宵盛会把乐都元宵活动推向一次高潮、一个巅峰。
七里店黄河灯会,三年两头举办,从古到今一直是由七里店、马家台、李家庄、水磨湾四个毗邻的村子联办。灯会的灯笼除一些大型的灯饰由乡土艺人专门制作外,其余由各家各户自备,一人一盏灯,总计有6000余盏。灯场设在七里店村东三官庙和三霄娘娘殿东侧的20多亩耕地里。每到正月十三,所有的灯笼都送到灯场,灯会的主持者们仿照三霄娘娘摆布黄河阵地的阵式,按周易九宫八卦方位,以富贵不断头传统图案,划出九曲黄河连环阵之布局线路,各家各户按照指定的方位路段,栽上五尺木杆,挂上灯笼,形成往来回环转遍九座灯城十华里的迷宫线路通道。阵内还竖立有36根高达数丈的木杆,上面吊挂着巨型彩灯和长条大幅标语和经幡,按古老的说法,这象征三十六天罡。灯阵周围挂满各式各样的花枝彩灯,还有用霓虹灯和彩色灯创制的龙凤呈祥、松鹤延年、喜鹊登梅、人寿年丰以及三国、列国、西游、封神等古朴隽秀、栩栩如生的精美艺术造型灯饰。
灯阵的布置是根据八卦图演化来的,即“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成九宫”的阵法布置的。中央为太极,东西进出的两道门,象征两仪,四方四正的四处城壕,象征四象。转灯时,先从城壕转起,转毕才能入城,城内由榔头卐字组成,四角四个,东、南、西和北面禁口卐字,象征八卦。九宫是按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方的八城和中央的戊巳土城,共为九宫。中央的中中城又叫紫禁城。转完卐字,进入东面三城即东北城(艮方),东中城(震方)、东南城(巽方)。转完东面三城,由东街向北进,转入中北城(坎方)、中中城(紫禁城)、中南城(离方)。再由中街北进,转入西北城(乾方)、西中城(坤方)、西南城(兑方)。然后由西街北进出西门。东进门的对联是:“入此灯城,满眼光明世界;来斯花市,万物化雨春风。”横额为“东进解厄”。西出门的对联是:“月到天心,月灯交辉人玩赏;风和日丽,风调雨顺谷丰登。”横额是:“西出延生”。每座城内栽高杆一个,上悬高灯和长幡,计九座城有9个。城的四角处各栽一个,东、西门各栽一个,北面禁口处栽3个,共计高杆(灯)18个,各有其主。每个高杆的长幡,按其方位,各书其神的职衔。其色:中央属土,黄色,用黄色纸幡;北方属水,水属黑,幡纸用黑色;东方属木,木属青,幡纸用青色;南方属火,火红色,幡纸用红色;西方属金,金属白,幡纸用白色。
从十三日开始,灯会还要演戏,主办者请来省内、县内如亲仁的中庄、瞿昙的新联、城台的拉干邑等有名的秦腔戏班开唱大戏,开台戏还要演吉祥戏,如《龙凤呈祥》之类。十五日早要演献戏,如《天官赐福》之类。十五日夜配合“黄河灯阵”,演《黄河阵》本戏。十六日结束。与此同时开展的还有庙会活动,各地的信男善女,到庙里烧香拜佛,祈福求财。然后逛灯会、看大戏、赏明月。庙会上的对联“盛会难逢,乘兴何不早游;良宵易失,欢度且没错过”,是对游人心情的最好表达。
关于七里店九曲黄河灯会的来历,迄今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民间只是传说有这样一个故事:早在明代,有某人尚未入仕,每日沿湟水南岸散步。每到河边,见一妇人在河边哭泣。有一天,那人见妇人不但不哭,反而大笑。某人不解,问她为何哭笑不节,妇人回答说:“明天有人来代替我,我可以走了。”某人听了有些诧异,感到其中必有跷蹊,欲看个究竟。次日一早,他去河边观察。不久,一位女人怀抱小孩,骑驴而来,丈夫护送至河边。刚涉入河心,女人连孩子一同堕入河中,那人一见,大声疾呼“快把人救起”,妇人的丈夫立即救起妻子和孩儿,过河而去。第三日某人又去散步,见那妇人又蹲在河边哭泣,某人问:“你为何没走,又在哭呢?”妇人回答:“昨天替我的人来了,我正要走,有官人呼喊救人,救起了我的替身,我不能解脱,所以又伤心在哭。”某人顿时明白这是屈死冤魂,感到此地大为不洁不祥。后来某人做了官,便利用正月十五日上元天官圣诞节日,在七里店举行“九曲黄河灯会”,以慰鬼神。
七里店九曲黄河灯会,是一种群众性的活动。每当春色弥漫,灯会来临,七里店地区浸沉在一片“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的浓浓节庆气氛中。人们纷纷从南北两山、四乡八堡,甚至是从甘肃、宁夏、内蒙、新疆等地赶来,游逛盛会,欢度良宵。一时间村道小巷、庭院广场人头攒动,车水马龙。一到入夜时分,圆月初上,万灯齐射,光芒万丈,游人如织,摩肩接踵。爆竹声、锣鼓声、乐曲声、欢笑声汇成了一支雄浑激昂的交响曲,整个灯场、村庄变成了人的海洋、灯的世界、狂欢的乐土,一切都沸腾起来了。此时,高悬天穹的皎皎明月也酷似一个硕大的宫灯,与九曲黄河灯会的万盏彩灯遥相对应,展现着元宵月夜的天地大美,呈现着人间烟火的华丽多彩。
舞火龙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河湟乐都人的“狂欢节”,也是乐都南山人的“狂欢节”。南山地区的人们以舞火龙、跳火堆的狂热方式,庆祝新年的第一个圆月之夜,期盼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同时,也用这种独特的方式,为年节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而后是平静的生活,人们用劳动和辛苦重新盼待新的年节。
火,是物质燃烧过程中散发出来的光和热的现象,是能量释放的一种方式。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五行之一。五行相生相克,其中木生火、火生土、水克火、火克金。火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同时也给人们带来酷热与灾旱。于是,人们对火敬畏交加,火的神秘莫测在人们的信仰意识中被神化后,火就逐渐升华为一种包蕴着信仰的神秘和闪烁着心智灵性之光的文化载体。在古人眼里,火来无影去无踪,神秘莫测,光芒四射,熠熠生辉,是一种奇异的特殊物质,被人们视之为神之物,顶礼膜拜,以至于到如今许多民族仍保留着对所谓“火神爷”的崇拜仪式。乐都南山地区的元宵舞火就是源自于这种崇拜。
乐都南山地区元宵节舞火龙主要有桃红营的烨会和洪水马家营、下王家的火把,虽叫法不同,但其形式大同小异,并且包含的文化意义与喜庆气氛完全一致。 蒲台乡的山桃村,每逢正月十五都要举行一次大的烨会。这个村有山城、桃红营两个自然村,共有200多户,800多口人。每到十冬腊月,小伙子们都要上山打香柴,准备烨烛用。正月十四家家户户用香柴、油菜杆、松树枝、麦草、香表等易燃材料捆绑成长丈八,直径不小于二市尺的“烨”。正月十五早上经过社火头儿的检查,傍黑时分两个自然村的农家人们分头运到两面山上的发火点。当夜幕降临之际,两山头以鸣炮为号,同一时间燃火。刹时无数个火点在山头舞起,并由点成线,几分钟之后两个山头上好像两条火龙腾云驾雾般地出动了,年轻小伙子抬着“烨”,舞着火龙,奔向烨场。此时两个庄村的社火队迎候在烨场彩门外,锣鼓喧天,万炮齐鸣,彩旗飘飘,唢呐声声。两条火龙似排山倒海之势分头挥舞,大气磅礴,照红原野,星火灿烂。那些舞火龙的小伙子们更是精神饱满,激情昂扬,挥洒自如,运作有方。据说点烨时,谁家的烨清香丰盛,燃烧的火爆,则预示着这家人一年来运气好,种田能丰收,出门能挣钱,小伙子能娶上媳妇,全家平安康乐。大约半小时左右,两条火龙已奔入烨场,龙尾还在山头舞动,每条火龙之长不下于两三公里。当龙头合拢时,要互相穿8字倒卷之步伐,再向事先规划的12个烨烛聚合点投放,霎时间百烨齐聚,火光冲天,鼓号轰鸣,万家欢腾。烨场内外人山人海,万人欢笑,善男信女一会儿在庙院敬神,一会儿烨场焚香,老人孩子们都在火场冲喜消灾,祈福求安。与此,千家万户鞭炮齐鸣,焰火响彻,与烨场互为连动,震天撼地,波澜壮阔,腾空升起的烟火,绽成了火树银花,照亮了璀璨的星空,天地狂欢,男女同乐,千年不衰。
随后两支社火队到村庄戏台唱大戏、演秦腔,来自中坝、蒲台、亲仁、瞿昙等四庄八邻,以及桃红营本地的人们涌入戏场,听歌看舞。火龙渐渐熄灭,秦腔慢慢唱起,人们浸沉在欢乐的海洋里,把元宵节再次推向一个高峰。
洪水马家营、下王家村的火把节历史悠久,据有关文献记载,已有600多年历史了。马家营村的火把节自明朝洪武年间就已开始。据说当时这里流行瘟疫,点火把可以消除瘟疫,驱出死神,祈求吉祥平安。也有一种说法,过去遇到战乱或土匪袭击等突发性事件,守护者点火鸣号,乡民们闻讯进入大山深处避难。烽火救村民的故事不知流传了多少年,演绎了多少回,如今,历史的烽烟早已散去,遥远的过去也已不再,村民们点火为号来自救的行为经过长期演变,发展成为火把会。久而久之,烽火示警成为习俗,一直流传下来,到今天变成全村人参加的一项文体娱乐节庆活动。
火把节已成为马家营、下王家地区元宵节活动的重头戏,这与桃红营点烨活动大同小异。火把会中的火龙总共有24条,象征着一年二十四节气风调雨顺,每条火龙上都打了12个结,表示一年四季12个月顺顺利利,还代表12生肖吉祥安康。
每当举办火把节的这天,白天村里耍社火、扭秧歌,夜幕降临后,家家户户点亮灯笼,正式点火把、放焰火、跳锅庄。当晚,皓月当空,在锣鼓喧天中,村里的年轻人抬着火龙送出村庄,分成两队,分别奔向村子东面的山上。火龙到达山头后,先是烧香点灯,化表奠酒,祭拜山神,之后领头人向山下发出信号。霎时,山下的吹弹歌舞声戛然而止,说笑打闹的群众也屏声静气,一片寂然。当夜幕下的山巅火花闪耀,山下的人们就知道火龙已经点燃。此时,几十个火把一起点亮,人们几个人一组轮流扛着火把向山下指定的地方奔跑,火把如游动的火龙,蜿蜒而下,蔚为壮观,附近几千名群众前来观看,欢呼声、呐喊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火把冲天,欢声四起,人们载歌载舞,祝祈风调雨顺,五谷丰收,人丁平安,六畜兴旺。
正月十五的夜晚,一条条火龙映红了夜空,照亮了山野,火龙从山头蜿蜒而下,山下的人们早已按捺不住喜悦与兴奋之情,山上山下的吆喝声、喝彩声、喧闹声连成一片。
苍茫的夜色里,火龙沿着蜿蜒的山路舞动,带着村民们美好的心愿和祝福,汇集在村庄中,照亮寂静的长空。大家载歌载舞,歌唱生活的快乐,期盼来年的丰收。
南山地区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还有跳火堆的习俗。吃过晚饭,每家每户自发到巷道放上小堆麦草,然后一一点起,并燃放鞭炮,巷巷道道连着千家万户,堆堆篝火串起农户人家,像一颗颗天上的繁星落到人间,到处是火的世界,人们争相连着跳火堆,老人小孩都尽情欢跳,寓意祈福消灾,平安吉祥。
灯、火是元宵节的元素,也是人们精神的希望。
踏春清明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百多年的历史。《历书》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古时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扫坟节、植树节、鬼节等。它与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并称为中国三大著名“鬼节”。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清明节也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古时是重要的八个节日: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冬至后105天谓之寒食,从前这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民间传说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晋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习俗在山西首先流行。旧时寒食断火,次日宫中有钻木取新火的仪式,民间也多以柳条互相乞取新火。 现代寒食节基本已经并入清明节,但是二者还是有不同之处,有关寒食节还存在一个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个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节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放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右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节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及离世亲人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并伴以踏青、植树等活动,节日体现饮水思源、凝聚族群、迎春健身及关爱自然的意义。杜牧的《七绝·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勾画出了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春雨、牧童、酒家,诗人匆匆的步履牵引着清明节的诗情。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则把人们带入另一番节日盛景,如林的店铺、熙熙攘攘的人流、形态各异的车马轿舟,一片忙碌、一派繁华尽在画卷中。今天的清明节,依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纪念先人,慎终追远;缅怀先烈,展望未来。共创幸福美好未来,是我们过节的主题。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祭祖。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流行这样的观念——“国之大事,惟祀与戎”,意思是说祭祀祖先和众神,是与通过武力手段平定天下同等重要的家国大事。儒家创始人孔子为此作了注解,他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祀之以礼。”并说:“事死如事生”。意思是说家族后人对于长者,生前要尽心尽力地侍奉,死后也要同样尽心尽力地侍奉,这就是孝道。儒家对于鬼神一般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他们提倡祭祖,主要不是由于迷信,而是从道德教化的角度来考虑的。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也就是说,家族后人只有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想到自己幸福生活源自祖先繁衍生息,领会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道理,饮水思源,才能保持那种淳朴厚道、和睦宗族的道德品质。后世帝王从这种培养孝子的法子,悟出培养忠臣的窍门,他们认为,在家尽孝的孝子贤孙将来会成为朝廷的忠臣。于是,推行孝道成为保持江山稳固的长久国策,而清明扫墓祭祖也就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
河湟地区的人们对清明节的看重,关键是对清明上坟祭祖的看重。与民族的祭祖文化异曲同工,乐都人同样重视对列祖列宗、先祖先人的缅怀和无限寄托、追思与永恒行孝。每到清明前后,大地复苏,柳枝转青,草木萌动,家家户户,老老少少拿上香纸、馒头、肉食、油香到坟上扫墓祭祖。而实际上上坟祭祖的时间并不完全在清明这一天,从“天赦”到清明之间均可上坟。“天赦”日的算法是:从立春后的第一个戊日算起,到第五个戊日便是“天赦”日。也有“九尽十日为天赦”之说。习惯上从“天赦”日到清明日间任何一天上坟都可以。因而,上坟祭祖成了清明期间最重要的家事活动。南山地区的人们把这种活动叫“烧纸”,以“烧”为主,要烧用钱“印”过的黄纸,在坟上供油香、肉食等;北山地区的人们把这种活动叫“压纸”,就是把黄白纸压在冢上添以新土叫“压纸”。但不论叫什么,其意义完全相同。上坟时,多以家族人家为单位,全部出动,外出人员此时也要不远千里如期回家。扫墓时,人们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先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燃放鞭炮后,为坟墓培上新土、修整坟墓,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然后叩头行礼祭拜。乐都地区还有烧罢纸后“滚馒头”的习俗,从每户收集一个馒头,让上坟者中年长者拿到坟周围的高处,或三个或五个一起滚放,其他人虔诚地跪在下面,馒头滚到谁的跟前,就意味着谁今年会有好运,没媳妇的得媳妇,没儿女的得儿女,出门的人能发财,考大学的孩子能考上大学。总之,得到馒头的人都有好运气。为了答谢列祖列宗的恩赐,得到馒头的人来年上坟时,每人要宰一只鸡。进行完一系列活动后,大家聚餐饮酒,族人间、家人间沟通感情,表达情意。祭祖扫墓的作用是强调家庭、宗族内的血缘关系,加强团结,炫耀祖先,以利今后家庭的发展。“清明无客不思家”,这种感情不仅是为了祭祖,也是为了使家庭宗族内部更具有凝聚力。 清明处在生机旺盛的时节,也是阴气衰退的时节,河湟地区的人们一方面感念祖先亲人的恩惠,同时以培土、展墓、挂纸的形式显示后代的兴旺。祖先在坟墓里安住,关系到子孙的繁荣,子孙的兴旺又能保证祖先的安宁与香火的延续。这样,祖先墓地不仅是生命之根,同时也是生命之结,在传统社会里,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牵挂着乡里庐墓。
乐都人的清明节体现着自然与人文的和谐。清明节是节气和节日的合二为一,包含了祭祖扫墓、踏青游玩等人文内容,呈现出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清明节体现着个人、家庭与社会的和谐。在传统大家庭生活模式已经逐步解体的当代社会,家族成员团聚的机会越来越少。清明祭扫活动既能体现对家庭的尊崇,又能表达对祖先的感恩,还显现了对血脉亲情的认同,无疑会促进个人与家庭的和谐,进一步带动社会的和谐。清明节也培养着人们面对生死达观的心态。对生的渴求,对死的恐惧,是人之常情。清明节从悲到乐的节日过程,是人们在追思先人、感恩父母、增进亲情、享受生活的同时,启迪人们更达观地对待生死,舒缓面对生死的紧张心理。清明节还具有对后代珍惜生命、承担家庭及社会责任的教育功能。清明节带子女扫墓祭祖是一种无形的情感培育,使其对人生意义、社会责任及使命的认识更明确,并能勇于承担,具有现实意义。
清明节期间,河湟大地的人们还有放风筝等游乐活动。在我国古代,放风筝不仅是一项游艺活动,而且还是一种巫术行为,人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晦气。所以过去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病灾都写在风筝上,等风筝放高时,剪断风筝线,让风筝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晦气、疾病都让风筝带走了。所以,别人放走的风筝,是不能捡拾的,否则就会沾上晦气。这种习俗,在我国民间又叫“放断鹞”。风筝的历史十分悠久。据说,世界上第一个风筝是春秋时代的著名工匠鲁班用木头制作的,当时还有竹做的风筝。汉代出现纸制风筝,叫“纸鸢”。唐以后,风筝作为一种儿童玩具日渐风行。清代诗人高鼎曾这样描绘放风筝的情景:“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人们在纸鸢上加了一个竹笛,纸鸢飞上天后被风一吹,发出“呜呜”的声音,好像筝的弹奏声,于是人们将纸鸢改称“风筝”。
清明时节,乐都地区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春种的最佳时机,田间地头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民谚常说:“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南山北山地区的人们上坟祭祖后,开始耕田种地,处处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荷香端午
端午,一个延绵两千年的中国节日。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又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贴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活动。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史籍资料中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四种:一是认为端午节源自古代夏商周三代的夏至习俗;二是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古代吴越民族对龙图腾的崇拜;三是说端午节插艾草、悬菖蒲都是为了夏日驱病防病,与古俗视五月为“恶月”、视五月五日为“恶日”相应,所以端午节是起源于古代“恶月”、“恶日”说;第四种说法,也是在民间影响最大、范围最广的看法,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投汨罗江而死的忠臣屈原。源于古越民族图腾崇拜,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称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源于纪念屈原,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与民族的习惯不约而同,乐都人的端午节,也是一个延绵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时间的长河中只是霎那一间,但是蕴含期间的端午文化却闪闪发光,悠长而深远。每一个端午节的来临,人们翘首以待;每一个五月初五的日子,人们尽情感受。端午节就在河湟人们这样的期待与感受中传承历史,展现风俗。
农历五月初三四,生活在河湟地区的人们就开始为端午节而忙碌。河湟端午节的一大奇特风俗就是家家屋檐插杨柳枝,户户在屋里瓶中插沙枣花、芍药花、艾叶。每到五月初四下午,人们在自家的房顶和门楣上插上杨柳和艾叶,初五日,从自家院子里摘来正在盛开的丁香、芍药、牡丹等鲜花,以及沙枣插在屋内,据说是以此达到人们消除毒气、驱恶避邪、预防疾病的朴素愿望。不管怎么说,端午插杨柳、插沙枣这种行动为我们烘托起了一个鲜活而与众不同的端午节日,正如乐都民间社火调唱到:“五月里五端阳,杨柳插在房檐上;雄黄药酒都提上,家家户户闹嚷嚷。”为我们展现出了又一节日文化。
河湟端午节的另一大奇特风俗就是为孩子们穿新夏衣配荷包,大人小孩手腕脖颈拴彩线(也叫锁儿线)。荷包也叫香囊、香包、香袋等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佩在胸前,香气扑鼻。其外形有梅花、菊花、荷花等各种花式类型,也有如虎、豹等飞禽走兽样式的,还有如娃娃骑鱼、娃娃抢公鸡、双莲并蒂形状的,真是形形色色,小巧玲珑,挂在胸前,格外显眼。小孩带荷包,传说是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的装饰。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初五清晨,各家大人起床梳洗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同时也为自己拴上五色线。据说,戴五色线可以防避夏天蛇蝎类毒虫的伤害。不管怎样传说,这种风俗又把一个端午节日装点得神秘而独特,成为人们的期盼与等待。
乐都地区的端午节饮食也较为独特,食品有三角形包子、卷子、凉粉、粽子、雄黄酒等,其中吃粽子又最为普遍。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乐都人包括中国人的一大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在河湟日益风行。
端午节是河湟地区夏季的一个重要节日,每到农历五月初五,河湟地区万木葱茏,百花盛开,彩蝶纷飞,万鸟齐鸣。经历了一个冬季的寒冷,一个春季的忙碌,使人们那么畅展与兴奋,伴随着端午节日的来临,南山射箭、北山跑马,田野“花儿”等文体活动开始八方登场,大显身手,成为端午节日的文化大餐。期间南山的瞿昙、峰堆、下营、桃红营等地方,互相邀请射箭,北山的寿乐、中岭、马营、芦花等地方开展跑马比赛,老爷山、石沟寺、水峡等地方花儿令歌声四起,忙碌了一个春季的人们,在夏日的悠闲中创造着激情、释放着愉快。端午节又成了乐都人家的激情狂欢之节、唱歌跳舞之节。
一个端午节日联起了悠久历史,一种端午节日激活了涛涛湟水。
月圆中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
在中国,月亮是一个能够引发无限丰富感想的天体,中秋节也是最富人情味道的节日。人事的悲欢离合,与月亮的阴晴圆缺,二者交相辉映,诠释着天人合一的朴素思想。中秋之夜,晴空万里,皓月当空,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美满和幸福,同时引发人们对生活美满和幸福的遐想和期盼。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这是被喻为最有人情味、最富诗情画意的民俗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尤其是中秋节这一轮明月高挂的时刻。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中秋节在中国的传统节日里是最富有文化韵味与神秘色彩的节日,这源自于伴随着中秋节产生的最美好的中国民间神话故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等。
嫦娥奔月。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吴刚伐桂。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
玉兔捣药。相传有三位神仙变成三个可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兔子求食,狐狸与猴子都有食物可以济助,唯有兔子束手无策。后来兔子说:“你们吃我的肉吧!”就跃入烈火中,将自己烧熟,神仙大受感动,把兔子送到月宫内,成了玉兔。陪伴嫦娥,并捣制长生不老药。
正是由于有了这些美好的神话故事和一轮清静的明月,才使中秋节那么如诗如画,美轮美奂。
河湟人就在这样凄美神秘的想象里承接着一年四季,就在这样皓月当空的幽境下接拜着岁岁月月,每一年八月十五的来临,人们在期盼与希冀;每一个中秋节的光顾,人们同样在分享和知足。经历了春季的等待,夏季的炎热,当一轮明月冉冉升起的时候,伴随着的是清爽的气候和满仓的粮食,说到底,中秋节在乐都人眼里是丰收节,是忙碌之后的收获,是酷热之后的凉爽,是有风景可看,有月亮可思,有希望可盼,有人生可感,“天上月一轮,水中月一双”,中秋节日是狂欢后的静思,骚乱后的静想,得到后的感恩,悲离后的合欢。
因为那么重要,所以不能错过;因为那么值得,所以非常珍惜。中秋节的乐都人家,同样是忙碌的季节,然而家家户户忙中偷闲,尽情准备,毫不错过。特别是山里人家,在阴雨不断的秋季,抢先收下自己耕种的麦子,磨成新的面粉,蒸月饼、送月饼、吃月饼是乐都中秋节的重要环节。
河湟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在我国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像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长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中秋节期间亲朋好友之间互相走亲访友,赠送月饼,在河湟地区还叫“拜十五”。乐都农家月饼用的是新磨成的面粉,配上各种颜料和核桃等食品,使用原始的技法,做出的月饼五颜六色、香味可口,因为一笼只蒸一个月饼,月饼又大又好看,十分富有特色。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中秋节自然是收获的节日,一个月饼就是一种象征,一个月饼就是一种生活。
中秋节日与一轮圆月有着不解之缘,因而祭月成了乐都人中秋节活动的重头大戏。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河湟地区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朋友、相爱的人“千里共婵娟”。乐都人中秋祭月首先是“接月亮”,八月十五夜,当东方的天空一轮圆月冉冉升起之时,家家户户面对月亮供上新做的大月饼和各种瓜果,然后等到中秋明月徐徐当空时,摆香点灯“拜月”。这时候皓月当空,万种风情,有的人家在月下摆上酒席,合家共饮叫“赏月”,月光下,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收获的话题。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实所谓:“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秋赏月,是人生的一大美景。一年中,有十二次圆月,而唯独有中秋节的月亮,牵动着古往今来一代又一代人们的心。年到中秋,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月,远远地美着,大而圆满,泛着清辉;月,默默无语,像雪地里的红梅,高高地居于最美的所在,不让我们触摸。它就这样与我们保持着那段可望而不可及的距离,留一些想象与朦胧给人类,让我们借着那一寸寸想象而温暖。
沐着月光,当凉凉的秋风赶跑了夏的浮躁,当五谷归仓带来丰收的喜悦,几日天高云淡风清的熏陶之后,人们的心情也渐趋宁静平和。中秋的月光,柔柔地洒向大地上的一切生灵,洒向那星星点点的温馨弥漫的万家灯火,田野、山庄如梦一般安详。此时,四处飘洒着的银色光辉何尝不也是一种生命的颜色?好多人家的院落里,有亲人围聚在小桌旁,就着月色,就着土地的芳香,有滋有味地品尝起了月饼——其实,那更像是在品尝生活。
中秋十五,俨然没有了夏日的炎炎,又将是静听树叶飘落的时候,也是漫山红叶的好时候,蘸着酒香,和着五谷丰登的好日子,企盼明天的月亮更圆、更亮、更美!
中秋赏月,给人一种特别的欣喜,一种心境的安歇,一种特别的向往。
接月、拜月、赏月成为乐都人家祭月三部曲,这个三部曲把一个中秋节演绎得那么鲜活与生动,把一种好生活表现得那么真实和动感!(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