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英美文学教育与学生素质拓展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hl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受当前社会上“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文学课程的设置持否定和排斥态度。针对这一现象,文章强调了文学教育的重要意义,指出文学教学只有与学生人文素质拓展、创新能力培养、健全人格铸造、情趣品位提高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文学教育的目的,最终实现对学生素质的拓展与提升。
  [关键词]文学教育 文学教学 学生素质 人才
  [作者简介]赵领军(1971- ),女,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在读硕士;杨慧(1978- ),女,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讲师,硕士;徐丕青(1965- ),女,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双硕士。(河北 张家口 075024)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英美文学教育与学生素质拓展”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0803007)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18-0109-02
  
  当代中国的国情与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现实要求全面发展外语人才的素质。文学教育(这里主要指英美文学教育)可以为学生实现素质拓展提供最有利的文学素养和文化背景支持,具有别的学科与科目无法取代的优势。
  
  一、英美文学教育的现状及其重要意义
  
  目前,社会上普遍弥漫着的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氛围已深深影响了当代学生。在学生中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开设英美文学课程持否定态度,强调其“无用性”,有的学生甚至怀疑英美文学课程存在的必要性,认为其毫无实用价值,对学生将来找工作于事无补,并建议取消英美文学课程。文学教育时下难以被学生认可与接受有以下两个原因:其一,文学教育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起到“可视”的、立竿见影的作用,是不能量化的教育。文学教育是长期的潜移默化式的缓慢的“浸润”与“滋养”。其二,我国现行教育体制并未充分强调文学教育的普遍性和必要性,从而导致一些学校过分强调英语学习的实用性而忽略了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滑坡。作为多年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我们深感当前学生语言技能的提高但整体素质的下降。学生的功利性、实用性现象凸显于学习当中。课上个人陈述及课下作文练习讲的、写的东西空洞无物,无内容更无思想,更不要说个人理解及见解。这是任何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倍感痛心的现实。我们期待通过强化文学教育弥补这种遗憾。
  文学教育不等同于文学教学。文学教育是在形而上的层面上展开的,是文学教学质的飞跃,是文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提高人的总体素质。文学教育迥异于语言教育,但又与语言教育遥相呼应,密不可分。英美文学作品代表着西方社会的价值观,记录着西方社会发展的点点滴滴。英美文学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为学生提供有“意义”和有“韵味”的“语言输入”,增添语言学习的乐趣与兴趣,更重要的是它能帮助学生塑造独特个性、培养文化宽容精神,使学生在多彩的文学世界之中耳濡目染于优美的英美文学语篇以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逐渐了解异域文化与风情的独特魅力,开阔视野,不断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真正做到与世界接轨。
  
  二、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的培养目标
  
  英美文学教育所致力于达到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包括辨别分析能力、批判能力和选择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包括举一反三能力、从有限推知无限的能力以及从可见事物想象不可见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包括富有创造性地、灵活地解决问题,且仍不失其原则性,设计富有创意的方案并能实施之,以及开创全新的领域或工作局面”。英美文学教育是在英语语言能力的基础之上,从培养学生英美文学欣赏能力入手,从语言层面逐渐进入语篇分析,最后使学生达到审美阅读的深层,并从学习作品中得以提升各项能力。系统的英美文学教育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深入了解和剖析西方社会的方方面面,并经过批判思考之后,取其人文精神之精华加以借鉴并反观本国之文化,进行对比研究,“更进一步深化英语语言的学习,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一个更加广阔的领域和更加深刻的层次上进行学术、文化、教育、贸易等方面交流:既可接受和吸收西方文化、文学之精髓,又能远播中国文学与文化之精华于异域,达到中西双向互动交流”。如此,既提升了个体素质,又为国家贡献了自己的才与智,是真正意义上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三、英美文学教育的实施
  
  英美文学教育是在文学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教学的手段来实现的。各项英美文学研究成果应用到文学教学实践中以深化文学教学,进而达到文学教育之目的。在我国现阶段的学校教育中,英美文学课程的设置及教学手段仍然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英美文学课程在不少高校英语专业课中所占课时比例越来越少,甚至被一些“实用”课程所取代。这一现象背后潜伏的最大危险在于它对育人的根本理念产生腐朽性的影响,将会以牺牲教育的原则——培养全面发展、具有个性和创造性人才为代价。而且传统的英美文学课堂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无非包括了解英美文学的历史,记忆一些经典作品的梗概及知名作家的名字。教师课堂上对知识点进行罗列,是一种纯文本的知识灌输,学生常常是死记硬背枯燥无味的文学知识。这种教学模式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生只能浅尝辄止地了解一些作品字面的意思,不能对文学作品进行复杂、深入的分析和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批判性思考,无法深入体会文学作品中固有的智慧情感及审美意识。
  文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是文学所具有的永恒、内在的价值。为实现英美文学教育拓展学生素质这一目标,建议英美文学课程应适当地做以下改革或改进。
  (一)从根本上改变观念
  首先,从事这方面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和专业研究人员要带头改变观念,把英美文学教学上升到文学教育的层面,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教学方法的改变。其次,帮助学生扭转思想观念,改变他们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所形成的观念,脱离“实用主义”的桎梏,使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文学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果学生在思想观念上纠正了对英美文学课程的偏见,他们投入文学课程学习的热情是不可估量的。
  (二)改进文学教学的内容与形式
  在英美文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上,学生应处于中心地位。课堂教学应将教师的讲授与指导、课前小组准备与课堂专题讨论结合起来,有效地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大胆创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增强教学效果。学生的角色由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参与者,教师要让学生感到文学教学内容有意义、有韵味儿,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阅读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优美语言的同时深刻领悟文学作品丰富的内涵。另外,适当增加课外实践教学的内容也是必要的。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施与现代丰富的影视资源,播放根据英美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或号召学生运用想象力,根据名著改编作品并进行舞台表演。所有这些教学形式的运用目的在于增加学生应用语言的机会,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指导地位不可忽视。英美文学作品需通过教师透彻的分析与深入的讲解,把文学作品研读与对人生的思考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提升文学修养,感悟人生的哲理,提升个人的思想境界与个体素质。这对授课教师个人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英美文学教学内容的选择对能否真正实现文学教育,进而提升学生的素质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现有的一些英美文学教材选材较陈旧,所选篇目虽出自名家之手,但其蕴涵的社会背景与价值取向局限于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这些篇目可以纳入英美文学教学的范畴,但不应成为教学中绝对的重点。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种族等关系的变化,现代人对人生观、价值观有了迥异于前人的巨大变化。近现代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能真实地反映当前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发展。适当从近现代作品中取材,并进行分析与教学实践才更可能为现代学生所接受。文学教育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渗透”给学生,使学生慢慢懂得文学对提高一个人的整体素质、形成他永恒的价值观方面会大有裨益,对其人生会产生永久性的影响。
  (三)引导学生阅读完整的文学作品,进行独立的思考与判断
  现有大部分英美文学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受篇幅所限,只是节选式的阅读,破坏了作品本身的完整性。因为作品选读尽管都是经典作品的精彩片段,但是只读片段会破坏作品的完整面貌,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去热爱、体验文学作品,不利于学生理解作家的创作特色、写作风格以及作品深层的寓意。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文学常识及文学理论等知识介绍的同时,英美文学教育更应着眼于培养学生阅读原著的能力和对文学作品进行整体理解与把握的能力。只有完整认真地对文学作品进行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的阅读,才能在学生感受优美语言的同时有效地启迪学生思维,促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判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能力,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懂得文学内在价值的重要性。对文学作品的意义进行积极主动的挖掘与实践,有助于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从而行之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与文化内涵,促使学生的素质在真正意义上得以提升。从阅读文学作品中,学生不仅获得了无尽的美的享受,而且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别人与自己,并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文学体验解读作品,继而加深对文学所模仿的这个世界的深刻认识。而且,文学语篇的长期研读与熏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儒雅风格,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才是一个完整的文学教育过程。
  新一代学生是我们民族的希望与未来,学生的素质代表着未来我们民族的整体素质。这是每一位从事素质教育研究的工作者必须深思的大问题。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英美文学教育对学生素质的拓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英美文学教学只有与学生人文素质拓展、创新能力培养、健全人格铸造、情趣品位提高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文学教育的目的。英美文学教育在塑造学生人格与精神、抵御物质主义侵蚀、防止人的异化与物化、丰富人的心灵世界等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林燕平,董俊峰.英美文学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顾嘉祖,等.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
  [3](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4](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5]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6]杨自俭.关于外语教育的几个问题[J].中国外语,2004(1).
  [7]曹伦华.引入文化理解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N].中国教育报,2008-
  04-25.
  [8]Brumfit,C.and Carter,R.ed.Literature and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9]Leech,G.N.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83.
  [10]Nuttall,Christine.Teaching Reading Skills in a Foreign Language[M].London:English Language Book Society/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1982.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当前普通高校由于扩招而引起的大学英语教学资源缺乏的现象,提出了利用英语专业优秀本科生的在校资源来缓解大学英语教学的压力,达到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教师、英语专业学生助教三赢的局面。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英语专业优秀本科生 助教  [作者简介]廖华英(1966- ),女,浙江江山人,东华理工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比较语言学、教学法。(江西 抚州 344000)  [课题项目
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课程中能够促使教师关注公共管理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公共管理实践能力。因此,教师要在案例选择、案例编辑和案例讨论过程
[摘要]文章从全面创新管理的新范式出发,反省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分析国外不同国家就业配置管理措施对大学生就业工作机制的启示,在借鉴他们宝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我国高校就业工作管理的新模式,从而期望以更为科学有效的方式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  [关键词]全面创新管理 高校 就业工作模式 创新   [作者简介]黄文龙(195
本文以目前最受中小型企业欢迎的SQL Server 2005数据库为背景,阐明了数据库安全的重要性,并对数据库的安全保护措施从登录帐户的身份验证、数据库的用户帐号管理、用户存取
[摘要]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与设计按照工作任务分析的结果来科学地设计和实施教学过程,职业教育教学论的特点决定了“教学论加工”需要做好构建系统性教学要素、理清能力内部层次框架、找到行动性的能力发挥载体,以及确立发展性终极目标等方面工作。  [关键词]高职课程开发与设计教学论加工出场语境  [作者简介]杨祖宪(1950- ),男,河南范县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广西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