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次教研活动,几次研讨课;几经专家点评和理论上的解惑,几经新课改、新理念对心灵的“涤荡”,深感研读教材是上好阅读课的关键。细想所有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大都与教师理解、把握教材不到位有关。一时间,进课堂前认真阅读教材成了作为语文老师的我所追求的热点。回味点滴,对读教材还颇有些感悟。
一 、角色转换,读教材
手捧一篇教材,撇开“我是一位老师”的角色定位,撇开“这是一篇课文”的思维定式,我带着一名读者的心境和情感,走进教材的语言文字里。
又一次教研活动来临,轮到我上课。闲暇之余,把后面几单元所有的教材读了个遍,带着对孔子的敬仰和顶礼膜拜读着《孔子拜师》这篇文章,古代圣贤对知识的渴求、对“学无止境”理念的追求触动着我的心灵。 已经三十岁的孔子功成名就,他学识的渊博和品行的高尚可以与老子相媲美,但他依旧把“学无止境”作为自己终身学习的目标,依然千里迢迢、不辞艰辛去洛阳拜老子为师,坚信“取长补短、博采众长”才能让自己“教学相长”。于是才有他的“几个月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赶到洛阳”的感人举动。读到这儿,我有一种“要查一查从山东曲阜到洛阳到底有多远”的冲动。当我获知:现在就是坐火车也得要十个多小时之久才能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我作为读者的那颗心又一次被触动着,我仿佛看到孔子为拜师、为追求真知一路上历经千辛万苦的动人情景。此时,我不再觉得古代圣人是遥不可及、高不可攀、深不可测的,只觉得他的精神和理念就在我们身边。于是,我激情澎湃,决定上这一课,我要让我的孩子们也尽自己所能走近这位古代圣贤。结果,学生对孔子品行的感悟深度远超出我的想象,他们欲罢不能,课后还“想着孔子”,一个劲儿拉着我“说孔子”,我和孩子们再次被孔子感动着。
二、咬文嚼字,读教材
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的语感。作为“语感源头”的语文老师又怎敢懈怠?叶老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教师在读教材时,对于文本字眼的揣摩单凭借字典里的解释是不够的,以词解词有时会显得语言的苍白、单调,使语言失去意韵、灵动、内涵。因此,教师揣摩字眼时,应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更要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只有当教师读教材时对语言文字反复“咀嚼”,才会有学生在学习语言中的语感提升。
三、入情入味,读教材
文章的字字句句渗透着作者浓浓的情、深深的理,教师研读时只有通过语言“表层”深入到“内核”才能融情。读着《孔子拜师》中“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一句时,顿感心潮涌动,每一字、每一句都错落有致地拨动着我的心弦。脑海里想象着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在多少个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的日子里,渴了就喝几口清凉的山泉,困了就找个地方打个盹,病了就在附近山上找些草药做药引子……孔子长途跋涉、历经艰辛的一幅幅清晰、感人的画面久久挥之不去。而他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拜老子为师,集思广益,拥有更渊博的学问。读到这儿,要引导学生读懂什么,体悟什么,感受什么,在入情入境的细研中逐渐明朗起来。此时,我的情感处于勃发状态,恨不得马上进入课堂,引领着学生一起研读孔子、感悟孔子。只有教师对文本有情,才能牵引学生带着情感的温度去触摸语言和文字。
四、想象互动,读教材
成功的预设建立在教师深入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是综合考虑和筛选整合的结果。因而,读教材时要站在学生认知的角度,体察学生在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方法,分析应该落实的训练重点,在脑海里想象学生、我和文本之间的互动情景。读着孔子说的那句: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围绕着这句话探究“到底谁的学问渊博”体验孔子的谦虚好学品行,我想象着课堂上的互动:当我提出问题“对于孔子和老子,你认为谁的知识渊博?”时,学生会怎么回答。这样,互动想象可以促使教师在读教材时以生为本,想学生所想,说学生所说。这样的对话有思想的砥砺和碰撞,有情感的体悟和交流,有助于教师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
读教材不仅仅是读狭义的教科书,而是读一切有利于成长的“素养书籍”。教学生学会读书,教师必须先学会读教材。读出隐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东西,读出教材的创新之处,读到作者的内心深处……多读读,总不会有错!
(责编夏天)
一 、角色转换,读教材
手捧一篇教材,撇开“我是一位老师”的角色定位,撇开“这是一篇课文”的思维定式,我带着一名读者的心境和情感,走进教材的语言文字里。
又一次教研活动来临,轮到我上课。闲暇之余,把后面几单元所有的教材读了个遍,带着对孔子的敬仰和顶礼膜拜读着《孔子拜师》这篇文章,古代圣贤对知识的渴求、对“学无止境”理念的追求触动着我的心灵。 已经三十岁的孔子功成名就,他学识的渊博和品行的高尚可以与老子相媲美,但他依旧把“学无止境”作为自己终身学习的目标,依然千里迢迢、不辞艰辛去洛阳拜老子为师,坚信“取长补短、博采众长”才能让自己“教学相长”。于是才有他的“几个月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赶到洛阳”的感人举动。读到这儿,我有一种“要查一查从山东曲阜到洛阳到底有多远”的冲动。当我获知:现在就是坐火车也得要十个多小时之久才能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我作为读者的那颗心又一次被触动着,我仿佛看到孔子为拜师、为追求真知一路上历经千辛万苦的动人情景。此时,我不再觉得古代圣人是遥不可及、高不可攀、深不可测的,只觉得他的精神和理念就在我们身边。于是,我激情澎湃,决定上这一课,我要让我的孩子们也尽自己所能走近这位古代圣贤。结果,学生对孔子品行的感悟深度远超出我的想象,他们欲罢不能,课后还“想着孔子”,一个劲儿拉着我“说孔子”,我和孩子们再次被孔子感动着。
二、咬文嚼字,读教材
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的语感。作为“语感源头”的语文老师又怎敢懈怠?叶老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教师在读教材时,对于文本字眼的揣摩单凭借字典里的解释是不够的,以词解词有时会显得语言的苍白、单调,使语言失去意韵、灵动、内涵。因此,教师揣摩字眼时,应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更要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只有当教师读教材时对语言文字反复“咀嚼”,才会有学生在学习语言中的语感提升。
三、入情入味,读教材
文章的字字句句渗透着作者浓浓的情、深深的理,教师研读时只有通过语言“表层”深入到“内核”才能融情。读着《孔子拜师》中“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一句时,顿感心潮涌动,每一字、每一句都错落有致地拨动着我的心弦。脑海里想象着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在多少个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的日子里,渴了就喝几口清凉的山泉,困了就找个地方打个盹,病了就在附近山上找些草药做药引子……孔子长途跋涉、历经艰辛的一幅幅清晰、感人的画面久久挥之不去。而他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拜老子为师,集思广益,拥有更渊博的学问。读到这儿,要引导学生读懂什么,体悟什么,感受什么,在入情入境的细研中逐渐明朗起来。此时,我的情感处于勃发状态,恨不得马上进入课堂,引领着学生一起研读孔子、感悟孔子。只有教师对文本有情,才能牵引学生带着情感的温度去触摸语言和文字。
四、想象互动,读教材
成功的预设建立在教师深入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是综合考虑和筛选整合的结果。因而,读教材时要站在学生认知的角度,体察学生在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方法,分析应该落实的训练重点,在脑海里想象学生、我和文本之间的互动情景。读着孔子说的那句: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围绕着这句话探究“到底谁的学问渊博”体验孔子的谦虚好学品行,我想象着课堂上的互动:当我提出问题“对于孔子和老子,你认为谁的知识渊博?”时,学生会怎么回答。这样,互动想象可以促使教师在读教材时以生为本,想学生所想,说学生所说。这样的对话有思想的砥砺和碰撞,有情感的体悟和交流,有助于教师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
读教材不仅仅是读狭义的教科书,而是读一切有利于成长的“素养书籍”。教学生学会读书,教师必须先学会读教材。读出隐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东西,读出教材的创新之处,读到作者的内心深处……多读读,总不会有错!
(责编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