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从而最终学会学习,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呢?
1.学生相助,为自主探究学习提供舞台。
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也是一个师生之间交往合作的过程。课堂上传统的合作方式主要是师生之间的单向合作,这种方式剥夺了学生探索知识的机会,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也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此,在教学中我们更倡导小组合作学习这样一种学生之间交流和互动的方式。因为这样的交流互动,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更有利于开展探究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敢想、敢说、敢做,这样就为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情绪酝酿;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提供舞台,因为在这种学习形式中,新知识的获得不再完全依赖教师,可以由学生自己利用已有的知识和学习方法经探索而获得,有效地培养了他们探究知识的能力;分组学习还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学会交往,有效地发展他们合作交流的意识。在教学中还应倡导师生互动,教师可以创造机会让学生走上讲台与教师进行角色互换。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把自己当做一名学生,模仿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在解题中故意表现出思路受阻,以此诱导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究知识。又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不把教学内容和盘托出,而是有意识地制造一些“空白地带”,把学生引向探究问题的情境中去。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形成一种师生同学习、共探讨的“共教共学”的教学模式,同时这还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2.从质疑能力的培养中让学生感受思想自由。
学贵有疑。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由此可见,鼓励学生“敢问”,教学生“会问”,是值得每一位教师关注研究的。在现代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与众不同的疑问、观点、见解,标新立异的设想,以及挑战性的探索予以支持和赞许。这样,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追求真理,让学生大胆向教师质疑,向现成的知识挑战,让课堂充满问题,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批判性、创造性思维。
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从数学角度(数量上、图形上、关系上)观察现实生活和周围世界的能力,这是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前提。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安排学生观察几种车辆的轮胎,发现它们都是圆形的,从而让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轮胎要做成圆形的而不做成其他形状?这样教学就会激起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其次要鼓励学生提出真实存在的问题,即他们确实感到迷惑的、不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再次要恰当地把握好问题的度,也就是问题探究正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需要“跳一跳,才能摘得到果实”;最后应重视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因为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在教学中往往会生出许多新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提问、多质疑,提问和质疑应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3.给予必要的探究引导。
自主探究学习并不否定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当学生在探究活动遇到困难进行不下去时,当在探究过程中迷失方向时,教师就要及时给予恰当的引导。但教师如果引导过头或引导不当,都将造成探究的失败。这里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引导的“度”和“时机”。
引导“度”的把握决定于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教材内容,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高于已有的知识经验,把问题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于首次出现难度较大的知识,探究前要提供一些学习背景,并给予方法策略上的引导。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师先提供学生生活经验的背景:妈妈去菜场买菜,白菜单价0.5元,妈妈买了1.25元白菜,问买了几斤白菜?列出算式后让学生自主探究1.25÷0.5该如何计算。由于学生有了“元、角、分”的知识背景和买菜的生活背景,有的学生就把0.5元、1.25元转化为5角和12.5角,有的转化为50分与125分,再利用整数除法进行沟通转化,达到了问题解决的目的。另外对于一些无法立即探究出结果的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将大问题分解为层层递进的小问题进行探究,而对于难度不大的,可直接让学生去探究。
引导时机的把握也很重要。引导分探前引导、探中引导、探后引导三种。探前引导就是对探前不先引导,学生无法下手时,再加以引导。如前面小数除法计算就是一例。探中引导应选在学生探究遇到困难、探究不下去时,教师再给予引导。应对策略:一是课前充分预设,课上机智应对;二是当学生迷失探究方向时,提一些辅助问题,如:这个问题与过去学过的哪些问题有联系?你怎么知道这是对的?还有没有别的可能性?三是探究的问题跨度太大,教师应补充一些子问题给予引导。探后引导主要是引导学生反思自己探究过程,着重从数学思想方法上总结经验,使探究过程清晰化、条理化,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探究能力。
4.设置冲突,开启学生自主探究的源泉。
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学生自主探究的根本原因。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
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时,先让学生上黑板画两个长方形,想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哪一个大?为什么?接着在长方形演示器上演示这两个长方形,然后在学生推导出长方形面积公式后,提问:长方形面积与什么有关?再出示已知长和宽的长方形,提问:怎么求面积?又出示已知周长和长的长方形,思考:如何求面积?还可以出示已知面积和长(宽),提问:怎么求周长或宽(长)?最后出示:怎么才能用最小的篱笆墙围成一个最大的长方形面积?整个教学过程层层深入,认知冲突不断,使学生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不但尝到了自主探究的乐趣,而且开启了自主探究的源泉,使学生始终保持着很高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欲望。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把“学”的权力还给学生,把“想”的时间交给学生,把“做”的过程留给学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努力营造自主探究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自主探究,积极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促进学生探究意识的形成,让学生学会主动探究,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提高自主探究的有效性,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学生相助,为自主探究学习提供舞台。
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也是一个师生之间交往合作的过程。课堂上传统的合作方式主要是师生之间的单向合作,这种方式剥夺了学生探索知识的机会,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也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此,在教学中我们更倡导小组合作学习这样一种学生之间交流和互动的方式。因为这样的交流互动,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更有利于开展探究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敢想、敢说、敢做,这样就为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情绪酝酿;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提供舞台,因为在这种学习形式中,新知识的获得不再完全依赖教师,可以由学生自己利用已有的知识和学习方法经探索而获得,有效地培养了他们探究知识的能力;分组学习还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学会交往,有效地发展他们合作交流的意识。在教学中还应倡导师生互动,教师可以创造机会让学生走上讲台与教师进行角色互换。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把自己当做一名学生,模仿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在解题中故意表现出思路受阻,以此诱导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究知识。又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不把教学内容和盘托出,而是有意识地制造一些“空白地带”,把学生引向探究问题的情境中去。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形成一种师生同学习、共探讨的“共教共学”的教学模式,同时这还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2.从质疑能力的培养中让学生感受思想自由。
学贵有疑。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由此可见,鼓励学生“敢问”,教学生“会问”,是值得每一位教师关注研究的。在现代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与众不同的疑问、观点、见解,标新立异的设想,以及挑战性的探索予以支持和赞许。这样,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追求真理,让学生大胆向教师质疑,向现成的知识挑战,让课堂充满问题,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批判性、创造性思维。
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从数学角度(数量上、图形上、关系上)观察现实生活和周围世界的能力,这是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前提。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安排学生观察几种车辆的轮胎,发现它们都是圆形的,从而让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轮胎要做成圆形的而不做成其他形状?这样教学就会激起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其次要鼓励学生提出真实存在的问题,即他们确实感到迷惑的、不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再次要恰当地把握好问题的度,也就是问题探究正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需要“跳一跳,才能摘得到果实”;最后应重视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因为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在教学中往往会生出许多新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提问、多质疑,提问和质疑应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3.给予必要的探究引导。
自主探究学习并不否定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当学生在探究活动遇到困难进行不下去时,当在探究过程中迷失方向时,教师就要及时给予恰当的引导。但教师如果引导过头或引导不当,都将造成探究的失败。这里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引导的“度”和“时机”。
引导“度”的把握决定于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教材内容,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高于已有的知识经验,把问题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于首次出现难度较大的知识,探究前要提供一些学习背景,并给予方法策略上的引导。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师先提供学生生活经验的背景:妈妈去菜场买菜,白菜单价0.5元,妈妈买了1.25元白菜,问买了几斤白菜?列出算式后让学生自主探究1.25÷0.5该如何计算。由于学生有了“元、角、分”的知识背景和买菜的生活背景,有的学生就把0.5元、1.25元转化为5角和12.5角,有的转化为50分与125分,再利用整数除法进行沟通转化,达到了问题解决的目的。另外对于一些无法立即探究出结果的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将大问题分解为层层递进的小问题进行探究,而对于难度不大的,可直接让学生去探究。
引导时机的把握也很重要。引导分探前引导、探中引导、探后引导三种。探前引导就是对探前不先引导,学生无法下手时,再加以引导。如前面小数除法计算就是一例。探中引导应选在学生探究遇到困难、探究不下去时,教师再给予引导。应对策略:一是课前充分预设,课上机智应对;二是当学生迷失探究方向时,提一些辅助问题,如:这个问题与过去学过的哪些问题有联系?你怎么知道这是对的?还有没有别的可能性?三是探究的问题跨度太大,教师应补充一些子问题给予引导。探后引导主要是引导学生反思自己探究过程,着重从数学思想方法上总结经验,使探究过程清晰化、条理化,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探究能力。
4.设置冲突,开启学生自主探究的源泉。
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学生自主探究的根本原因。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
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时,先让学生上黑板画两个长方形,想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哪一个大?为什么?接着在长方形演示器上演示这两个长方形,然后在学生推导出长方形面积公式后,提问:长方形面积与什么有关?再出示已知长和宽的长方形,提问:怎么求面积?又出示已知周长和长的长方形,思考:如何求面积?还可以出示已知面积和长(宽),提问:怎么求周长或宽(长)?最后出示:怎么才能用最小的篱笆墙围成一个最大的长方形面积?整个教学过程层层深入,认知冲突不断,使学生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不但尝到了自主探究的乐趣,而且开启了自主探究的源泉,使学生始终保持着很高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欲望。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把“学”的权力还给学生,把“想”的时间交给学生,把“做”的过程留给学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努力营造自主探究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自主探究,积极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促进学生探究意识的形成,让学生学会主动探究,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提高自主探究的有效性,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