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连市经济贸易学校国际商务专业自2001年开办以来,在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4年获评省级示范专业。国际商务人才需求量持续走增,但企业对人才的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如何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的职业人才,有效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已成为学校国际商务专业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
自2002年以来,国务院、教育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相继出台多项决定,旨在形成合力共同促进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满足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而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增加,世界贸易地位不断增强,对商贸类各个层次的人才需求量不断加大。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都已经意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开展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并在各自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上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另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通过实践进行探索,如何在实施中少走弯路,需要研究人员进一步探讨。
1 国际商务专业建设现状评述
大连市经济贸易学校国际商务专业始建于2001年,自专业设立以来,学校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积极探索和研究国际商务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等各个方面的发展。2005年,国际商务专业设立校内实训基地,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取得重大突破。2010年国际商务专业参加国家级精品课程共建共享课题建设,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取得重大成绩。大连市经济贸易学校国际商务专业与2004年获评省级示范专业,专业教师队伍不断增加,专业教师素质不断提高。学生双证书持有率逐年递增,就业率不断提高,受到用人的单位的好评和认可。
2 研究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建设的意义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部署,按照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和《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要求,加快推进大连市经济贸易学校国家级示范学校国际商务重点专业建设,开展基于国际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2.1 理论意义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对企业人才需求模式调研开展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形成适应学生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建立新型课程体系
通过对精品课程的开发、校本教材的编写、实训项目的设计、职业守则的编纂,建立以“国际商务业务员”等职业活动为主线的专业课程体系。
——适应职业教育发展要求
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符合企业要求的专业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开展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建设,能够更好的适应职业教育发展要求。
2.2 实践意义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要求
地处辽宁沿海经济带,大连紧紧围绕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地区经济增长迅猛。对外贸、制单、报关、报检、航运、物流、保险等各类商务专业人才需求量的明显增加。中职院校有责任通过自身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和课程体系的建设,为社会培养更加家具有岗位竞争力的技能型专业人才。
——适应企业用人标准要求
为企业培养专业技能强、职业素质高的专业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是职业院校必须深刻思考的问题。
3 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的主要内容
3.1 国际商务专业建设目标
旨在研究国际商务人才需要,按照行业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提高大连市经济贸易学校国际商务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
3.2 国际商务专业建设主要研究内容
3.2.1 调查国际商务相关行业(诸如外贸跟单、外贸文秘、报关报检等)对中等职业人才技能水平的要求,以大连地区作为依托,辐射到周边的市区乃至辽宁省、全国的范围;
3.2.2 探讨国际商务专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参照行业要求和企业标准,由国际商务教研室牵头,联合学校培训部、实训部,聘请企业从业人员共同探讨既适合学情又能与企业对接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3.2.3 研究大连市经济贸易学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找到其中的不足
3.2.4 从精品课程建设、校本教材编制、实训项目开发、校企合作开发等方面入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建设,形成包括调研报告、校本教材、实训项目、精品课程、职业准则、相关论文等丰富的课题材料。
通过讨论和研究,我们认为研究的重点内容是在现有模式下,完善企业参与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相关配套的课程体系和实训基地建设,开展项目教学,建设实训项目;研究国际商务专业相关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的可行性并建立相关机制。
3.3 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主要依托专业建设委员会和校企合作来实现,通过调研、专家参与建设的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过程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重点研究
——構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如何使人才培养完全参照企业模式,由企业人士提供模板,学校依据企业环境系统进行教学改革是本课题要突破的难点之一。
——建立新型课程体系
如何使所开发课程更有效的为人才培养服务,使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有效的结合,是本课题要重点突破的问题之一。
——消除实践教学和企业操作之间的时滞
校本教材的开发、精品课程的建设、教学方法的创新、管理制度的改革等方面都存在着实践教学和企业操作之间的时滞。国际商务专业建设致力于如何消除这一时滞的研究,如何能够做到学校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内容的完美对接。
专业建设的创新之处
——通过对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的探讨,将现有资源进行整合,联合企业人员及校内相关部门,开发更具企业仿真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从调研入手,分析不足,探讨有关课程设置和建设模式,并联合相关部门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1] 《国际商务单证理论与实务》2010版中国商务出版社,2010年
[2] 肖文《外贸单证实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3] 黎孝先《国际贸易实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
自2002年以来,国务院、教育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相继出台多项决定,旨在形成合力共同促进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满足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而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增加,世界贸易地位不断增强,对商贸类各个层次的人才需求量不断加大。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都已经意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开展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并在各自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上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另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通过实践进行探索,如何在实施中少走弯路,需要研究人员进一步探讨。
1 国际商务专业建设现状评述
大连市经济贸易学校国际商务专业始建于2001年,自专业设立以来,学校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积极探索和研究国际商务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等各个方面的发展。2005年,国际商务专业设立校内实训基地,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取得重大突破。2010年国际商务专业参加国家级精品课程共建共享课题建设,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取得重大成绩。大连市经济贸易学校国际商务专业与2004年获评省级示范专业,专业教师队伍不断增加,专业教师素质不断提高。学生双证书持有率逐年递增,就业率不断提高,受到用人的单位的好评和认可。
2 研究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建设的意义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部署,按照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和《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要求,加快推进大连市经济贸易学校国家级示范学校国际商务重点专业建设,开展基于国际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2.1 理论意义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对企业人才需求模式调研开展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形成适应学生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建立新型课程体系
通过对精品课程的开发、校本教材的编写、实训项目的设计、职业守则的编纂,建立以“国际商务业务员”等职业活动为主线的专业课程体系。
——适应职业教育发展要求
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符合企业要求的专业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开展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建设,能够更好的适应职业教育发展要求。
2.2 实践意义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要求
地处辽宁沿海经济带,大连紧紧围绕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地区经济增长迅猛。对外贸、制单、报关、报检、航运、物流、保险等各类商务专业人才需求量的明显增加。中职院校有责任通过自身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和课程体系的建设,为社会培养更加家具有岗位竞争力的技能型专业人才。
——适应企业用人标准要求
为企业培养专业技能强、职业素质高的专业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是职业院校必须深刻思考的问题。
3 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的主要内容
3.1 国际商务专业建设目标
旨在研究国际商务人才需要,按照行业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提高大连市经济贸易学校国际商务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
3.2 国际商务专业建设主要研究内容
3.2.1 调查国际商务相关行业(诸如外贸跟单、外贸文秘、报关报检等)对中等职业人才技能水平的要求,以大连地区作为依托,辐射到周边的市区乃至辽宁省、全国的范围;
3.2.2 探讨国际商务专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参照行业要求和企业标准,由国际商务教研室牵头,联合学校培训部、实训部,聘请企业从业人员共同探讨既适合学情又能与企业对接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3.2.3 研究大连市经济贸易学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找到其中的不足
3.2.4 从精品课程建设、校本教材编制、实训项目开发、校企合作开发等方面入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建设,形成包括调研报告、校本教材、实训项目、精品课程、职业准则、相关论文等丰富的课题材料。
通过讨论和研究,我们认为研究的重点内容是在现有模式下,完善企业参与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相关配套的课程体系和实训基地建设,开展项目教学,建设实训项目;研究国际商务专业相关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的可行性并建立相关机制。
3.3 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主要依托专业建设委员会和校企合作来实现,通过调研、专家参与建设的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过程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重点研究
——構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如何使人才培养完全参照企业模式,由企业人士提供模板,学校依据企业环境系统进行教学改革是本课题要突破的难点之一。
——建立新型课程体系
如何使所开发课程更有效的为人才培养服务,使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有效的结合,是本课题要重点突破的问题之一。
——消除实践教学和企业操作之间的时滞
校本教材的开发、精品课程的建设、教学方法的创新、管理制度的改革等方面都存在着实践教学和企业操作之间的时滞。国际商务专业建设致力于如何消除这一时滞的研究,如何能够做到学校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内容的完美对接。
专业建设的创新之处
——通过对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的探讨,将现有资源进行整合,联合企业人员及校内相关部门,开发更具企业仿真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从调研入手,分析不足,探讨有关课程设置和建设模式,并联合相关部门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1] 《国际商务单证理论与实务》2010版中国商务出版社,2010年
[2] 肖文《外贸单证实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3] 黎孝先《国际贸易实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