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促进学生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学习模式。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质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在学生间建立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每一个组员不仅自己要主动学习,还要负责任地帮助其他同学学习。本文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分析了如何提高英语课堂中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 小组合作 英语教学 有效性
一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它的优点是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最高水平;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培养合作精神。正是基于它的优点,越来越多的英语老师开始将小组合作引入课堂教学中。但是伴随优点而来的一些问题逐渐呈现出来,比如小组活动中部分学生的过分活跃和另一部分学生的过分低调;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课堂混乱,以及不理解教师意图而导致的活动开始后的反复提问等,这些都成了令老师们头疼不已的问题,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让小组活动变得更有利于学习呢?
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学习风格进行小组划分,并对组内成员的角色进行具体分配,可分为如下四个角色:
1.任务提醒者。小学生活泼、爱动、想象力丰富。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分散,从而导致跑题,最终使小组活动任务不能按时完成。鉴于这点,老师可以让每个小组中自制力最强的学生担任组内的任务提醒者,一旦其他成员偏离主题,就立刻提醒并告知他们回归到正题上。
2.任务分配者。每个小组活动都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最有效地完成活动任务,需要群策群力。但是很多小组往往因纠结于谁来做什么而无法进行正常的活动。为此,可以将小组中最有领导能力的学生任命为任务的分配者,通过及时分配任务,减少不必要的争论。另外,组员之间的相互了解比老师对他们的了解更有利于任务的分配。
3.声音控制者。小组活动时声音过大往往是令许多教师头疼的问题。一个组的声音太大不仅会影响到其他组的成员交流,而且会使课堂秩序变得混乱,最终让整个活动流于形式。将组内学习成绩最差且最调皮的学生选为声音控制者不失为好的方法。让他用手势来提醒其他成员交流时的声音分贝。一方面,这些学生作为领导者会努力让自己起到带头示范的作用。另一方面,他们会因为有事可做而自然地参与到小组活动中。
4.活动的展示者。小组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将不同的解决方案进行表述和呈现,从而达到各个小组相互学习和借鉴的目的。一个好的表述者首先要有清晰的思路、良好的口才,同时还要做到书写工整。这个角色可以选择外向型且成绩较好的同学,因为这些学生在面临其他小组的质疑时冷静面对,并就问题展开详细的论述。同时他们还能将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教给别的学生,从而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二
除了学生,教师的操作也是极其重要的。为保证小组活动的顺利完成,教师在小组活动中要坚持以下几点:
1.不让自主变“自流”。小组活动虽然以学生为中心,但不能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老师要不时地在各个小组间进行巡视,仔细观察每个小组成员的参与程度;然后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以平等的角色深入各小组,了解组内活动的完成情况。同时就小组活动中出现的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引导。
2.评价不能流于简单化。小组合作中教师如果仅仅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千篇一律地使用“Good!”“Very good!”等评语,学生会产生听觉疲劳,从而失去评价的意义。因此教师不仅要对本组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而且要对每个角色所起的作用做出针对性评价。另外,对于每个小组的创新点和亮点也要进行肯定。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互评,一开始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评价的表格,让学生依据上面的内容进行评价,等学生形成一定的评价能力之后,可以让学生自主实行小组互评。
3.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小组合作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根据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确定的,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用于小组合作。教师在设计小组合作问题时必须要精心考虑。一要选择那些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的问题,二是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梯度,最好体现层次差异性,既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另外,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开放性,因为只有开放性的问题才能引发讨论。
4.适时调整小组分配方案。小组合作分为同质和异质两种分组方法,这两种分组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在教学中,采用哪种分组方法要随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师生情趣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因为同一种方法用的时间长了、多了,学生就会厌倦、都会失效。
总之,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要靠我们一点一滴的积累、一尺一寸的努力,我们必须审视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在正确的指导、引领下,让小组活动变得更有效。
关键词: 小组合作 英语教学 有效性
一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它的优点是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最高水平;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培养合作精神。正是基于它的优点,越来越多的英语老师开始将小组合作引入课堂教学中。但是伴随优点而来的一些问题逐渐呈现出来,比如小组活动中部分学生的过分活跃和另一部分学生的过分低调;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课堂混乱,以及不理解教师意图而导致的活动开始后的反复提问等,这些都成了令老师们头疼不已的问题,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让小组活动变得更有利于学习呢?
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学习风格进行小组划分,并对组内成员的角色进行具体分配,可分为如下四个角色:
1.任务提醒者。小学生活泼、爱动、想象力丰富。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分散,从而导致跑题,最终使小组活动任务不能按时完成。鉴于这点,老师可以让每个小组中自制力最强的学生担任组内的任务提醒者,一旦其他成员偏离主题,就立刻提醒并告知他们回归到正题上。
2.任务分配者。每个小组活动都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最有效地完成活动任务,需要群策群力。但是很多小组往往因纠结于谁来做什么而无法进行正常的活动。为此,可以将小组中最有领导能力的学生任命为任务的分配者,通过及时分配任务,减少不必要的争论。另外,组员之间的相互了解比老师对他们的了解更有利于任务的分配。
3.声音控制者。小组活动时声音过大往往是令许多教师头疼的问题。一个组的声音太大不仅会影响到其他组的成员交流,而且会使课堂秩序变得混乱,最终让整个活动流于形式。将组内学习成绩最差且最调皮的学生选为声音控制者不失为好的方法。让他用手势来提醒其他成员交流时的声音分贝。一方面,这些学生作为领导者会努力让自己起到带头示范的作用。另一方面,他们会因为有事可做而自然地参与到小组活动中。
4.活动的展示者。小组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将不同的解决方案进行表述和呈现,从而达到各个小组相互学习和借鉴的目的。一个好的表述者首先要有清晰的思路、良好的口才,同时还要做到书写工整。这个角色可以选择外向型且成绩较好的同学,因为这些学生在面临其他小组的质疑时冷静面对,并就问题展开详细的论述。同时他们还能将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教给别的学生,从而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二
除了学生,教师的操作也是极其重要的。为保证小组活动的顺利完成,教师在小组活动中要坚持以下几点:
1.不让自主变“自流”。小组活动虽然以学生为中心,但不能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老师要不时地在各个小组间进行巡视,仔细观察每个小组成员的参与程度;然后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以平等的角色深入各小组,了解组内活动的完成情况。同时就小组活动中出现的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引导。
2.评价不能流于简单化。小组合作中教师如果仅仅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千篇一律地使用“Good!”“Very good!”等评语,学生会产生听觉疲劳,从而失去评价的意义。因此教师不仅要对本组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而且要对每个角色所起的作用做出针对性评价。另外,对于每个小组的创新点和亮点也要进行肯定。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互评,一开始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评价的表格,让学生依据上面的内容进行评价,等学生形成一定的评价能力之后,可以让学生自主实行小组互评。
3.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小组合作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根据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确定的,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用于小组合作。教师在设计小组合作问题时必须要精心考虑。一要选择那些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的问题,二是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梯度,最好体现层次差异性,既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另外,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开放性,因为只有开放性的问题才能引发讨论。
4.适时调整小组分配方案。小组合作分为同质和异质两种分组方法,这两种分组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在教学中,采用哪种分组方法要随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师生情趣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因为同一种方法用的时间长了、多了,学生就会厌倦、都会失效。
总之,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要靠我们一点一滴的积累、一尺一寸的努力,我们必须审视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在正确的指导、引领下,让小组活动变得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