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2010年,苹果公司发布了经典智能手机iphone4,其中配置的前置摄像头极大推动了手机自拍的大众观念和日常行为。本文从手机自拍的基本属性出发,对自拍行为的思想主体和行为主体进行了研究,认为自我是手机自拍的思想主体和行为主体,手机自拍已经成为自我表达的重要媒介。
关键词:手机自拍 主体 自我表达
摄影是利用光学成像原理再现真实影像的艺术,“所拍即所见”的特征使其成为记录历史和承载记忆的重要载体。2000年,日本夏普公司发明了拍照手机J-SH04,首次将个人化的通讯工具和记录瞬间影像的技术结合在一起,便携性和移动性的特点也使得摄影摆脱了仪式化的固有模式,进入到更为广泛的社会生活。2010年,苹果公司发布了经典智能手机iphone4,其中配置的前置摄像头极大推动了手机自拍的大众观念和日常行为。到了2013年,“自拍”这个词的使用出现了爆发式增长,较上一年的使用率提高了170倍。2016年,为自拍而生OPPO R9正式发布,前置摄像头的像素高于后置摄像头,由此也彻底颠覆了此前手机摄影功能的设计。同年,在图片社交平台Instagram的统计中,关于“我”的照片已经超过了2.88亿张,其中关于“自拍”的照片达到2.55亿张 。
手机摄影改变了人们作为图像观看者的角色,让人们成为了图像的重要生产者。前置摄像头的普遍应用反映出人们不仅用镜头观察外界,而且希望用镜头关注自身的愿望。相比传统的摄影方式,手机自拍具有很高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可以任意选择拍摄的时间和地点,自主把握个人的形象和构图。手机自拍展现的不再是“他者”对“自我”形象的建构,更多体现的是“自我”的思想和行为的主体表达,并且日益成为这种表达的重要途径。
一、自我成为手机自拍的思想主体
在摄影技术出现之前,个人的瞬态形象主要通过绘画艺术展现,肖像画和自画像曾经是绘画的主要题材。社会上层由于拥有政治或经济上的优势,能够邀请知名画家为自己或家人作画;画家本身拥有绘画技能,有条件为个人画自画像,而更多的普通大众想要得到一张自己的画像则相对困难。依赖专门的画家绘制自己的肖像画时,人们会与画家进行针对性的沟通,表明自己的意图和愿望,如展现出美丽的容貌、体现出上流的华贵等。但是,两者之间的交流必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画家自身的固有风格和技术水平也决定了个人意愿在自己的肖像画中难以占据主导地位。只有部分优秀的画家有条件通过自画像表达个人的思想,荷兰著名的后印象派画家梵高(Van Gogh)就认为,“自画像的目的在于画出更深层的自我” ,但他也承认这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自己为自己画像无疑能在作品中更好的表达自我的主体思想,但无论是自画像还是肖像画,绘画都是对真实瞬间的过程性把握:它不是对日常生活瞬间的直接把握,而是以间接方式获得的瞬间形象。
1839年,法国的达盖尔(Daguerre)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实用的银版照相机,拍摄的照片清晰度达到了真实再现的效果,但长达三十多分钟的曝光时间难以把它拍摄的内容定义为瞬间影像。1888年,柯达相机应用了新型感光材料,推动了了相机的小型化和便携性发展之路;1990年问世的普及型相机强调“连孩子都会使用” ,极大促进了普通家庭的大众摄影实践,拍照逐渐成为一种仪式化的社会生活方式。如同前述的绘画,此时拍摄的自我影像仍是由别人手中的相机完成的,自我形象主要掌握在他人的手中。美国摄影理论家桑塔格(Sontag)就认为,快门的本质即强制的选择,按下快门的那一刻,被摄者就已经被摄影师强加了标准。巴特(Barthes)在《明室》中也论述到,“从我觉得正在被人家通过镜头看到的那一刻起,一切都变了,……,我在瞬间把自己弄成了另一个人,我提前使自己变成图像。” 由此可见,在传统摄影中不仅自我形象由他人来掌握,连自己的思想意识也提前“图像化”了。
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相机的延时功能和无线快门等技术被陆续开发冰应用到传统摄影中,为自己给自己拍照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条件,但是,这种摄影方式并不能为被拍摄者提供实时的图像预览,自我在快门按下的瞬间无法掌握拍摄的效果,某种程度上这种拍摄方法仍然是对自我形象的间接把握。手机自拍则通过前置摄像头记录个人影像。拍摄者手握手机,可以通过手机屏幕预览拍摄效果,根据预览的情况自主调整个人的姿态和表情等,并在认为满意的瞬间按下快门。手机自拍实现了摄影行为中主体和客体的有机结合,自我在个人形象的建构过程发挥了完全的主动性。首先,個体在自我与背景环境的关系处理上具有主动性,它反映了人们对于自我的关照程度;其次,个体在背景中能够自主地选择姿态和表情等,它体现了自我想要通过照片表达的思想内容;第三,个体能从拍摄者的视角选择个性化的角度和光线等,它强调了自我期望在照片中传递的艺术效果;最后,是个体在上述考虑的基础上,拥有了将稍纵即逝的瞬间转化为永恒图像的主动性。可以说,正是拍摄主体和拍摄客体的统一,使自我成为了手机自拍的思想主体。
二、自我成为手机自拍的行为主体
手机原本是用于远距离交流的一种通讯工具,但随着智能手机概念的出现和发展以及现代通信网络的提升,今天手机已经拥有了独立的操作系统和运行空间,能够安装各种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软件,成为了一台移动终端。在手机中可以汇聚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领域,人们的生活对它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轻巧便捷的发展方向也为它融入人们的生活创造了条件。如今,每款新手机发布时摄影功能都是重点介绍的内容,智能手机的拍照效果已经基本满足了日常的拍摄需求。这也意味着手机自拍能够有机的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自我能够随时随地记录个人的生活状况。自拍作为一种日常的拍摄行为,突破了传统摄影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使自我真正成为了手机自拍的行为主体。
照相机没有在大众生活中普及的时候,拍照是在照相馆中进行的一种仪式化行为。人们会在传统节日和特殊纪念日等特定的时间走进照相馆,记录家人的团聚或是人生的重要时刻。当小型家用相机普及、进入到更多家庭中以后,拍照成为某些特殊活动中的常见行为。如节假日游园的时候,人们会背着相机记录休闲时光,家庭或朋友聚会的过程中总会拍照留念,国内外旅游期间拍照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甚至出现了拍照成为旅游主要目的的现象。此时相机是日常生活中的专业性设备,专门用来记录特殊时刻的瞬间影像,拍照是大众生活中相对独立的行为,人们记录的瞬间影像必然局限于相应的时间范围。 智能手机作为人们随时携带的移动终端,其配置的摄影功能改变了依靠相对专业的相机才能拍照的问题。突破了传统摄影所具有的时间局限性后,个人的自拍行为随手机的生活化嵌入到日常生活,也促使了更多即兴自拍的记录行为的出现。女生会在化妆后自拍精致的自己、表达美好的心情,男生会在打完篮球后自拍大汗淋漓、表达运动后的酣畅。人们经常会在做完一桌丰盛的晚宴后和自己的劳动成果合影,也会在高级餐厅用餐时打卡留念。以往人们高兴的时候有拍照记录的愿望,如今沮丧、无聊中也有人拿出手机自拍。本来学生上课、职员上班很少有拍照的机会,如今课堂和工作岗位上使用手机自拍也变成了常事。手机自拍完全不受时间的限制,唯一决定此刻是否自拍的只有当下自我的心情,某种意义上手机自拍也强化了摄影作为瞬间性记录的本质。
传统摄影在日常生活中相对仪式化和独立性的特征,决定其在记录瞬间影像时具有空间局限性。早期仪式化的空间多在照相馆或者影楼等相对固定的空间。为了使人们拍照的空间具有多样性,摄影师需要在固定的空间内变换背景画面,至今这种方式仍是解决单一空间的有效途径。
除了相对固定的空间以外,传统摄影的拍摄空间还包括公园和旅游景点等公共空间。
这类公共空间多是人们有计划和有目的参观、浏览或者聚集的场所,是日常生活中特意安排的、相对独立的活动空间。随身携带的智能手机使人们自拍的公共空间呈现出扩大的趋势。比如同样是外出旅行,人们可能在前往景点的途中就按耐不住愉悦的心情,用手机在车上进行自拍。即使是在旅游景点,人们往往也不局限于在经典的景观拍照,拥挤的人群内、普通的休息区经常成为手机自拍的空间。以往人们几乎不会拍照的空间,如地铁和公交车内、商场和电影院内,现在也经常成为了手机自拍的空间范围。由此可见,手机自拍将拍照的特定公共空间拓展到人们整个日常生活的公共空间内,在所有允许拍照的场所都会出现手机自拍的现象。此外,手机自拍的自主性还体现在将公共空间的拍照行为延伸到了更为广泛的私人空间,如身着睡衣在个人卧室、私人卫生间的自拍。
总之,手机自拍突破了传统摄影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模糊了专门的拍摄行为和日常生活之间的边界,它更为广泛的嵌入到人类活动中的现实,促使自我已经成为手机自拍的行为主体,并且日益成为人们新的存在方式。
三、手机自拍成为自我表达的重要媒介
自我是有意识行为的主体,即能够认清发生的行为而且能对行为负责的主体。总体来看,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确立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伴随着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对于个人而言,人生是个逐渐积累的过程,认识自我的任务也将伴随着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阶段。手机自拍与日常生活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融合,促使自我成为了手机自拍的思想主体和行为主体,手机自拍所呈现的影像也成为了自我表达的重要媒介。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人类对自我意识的觉醒与观察镜中的影像有着密切的关联。中国古代就有以水照影的说法,通过平静湖面的倒影,古人得以观察自己、认识自己,意识到自我的客观存在,所以历史上中国把盛水的铜器称为鉴,并有以水作鉴的传统,直到汉代以后才将鉴称为镜。西方世界的哲学多围绕“自我”展开,对于“自我”的思考和认识是西方哲学的核心命题。哲学家苏格拉底曾喊出“我知道,我一无所知”,而后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以自身为对象的思想是万古不没的”的观点。正是这些先哲们的思考和呐喊,开始启迪人们对于自我的关注。不过,自我意识的真正觉醒是文艺复兴之后,哲学家笛卡尔开启了近代历史上关于“自我”研究的新阶段,“我思故我在”的观点推动了对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讨论。康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先验主体,黑格尔提出了绝对主体,胡塞尔在现象学理论中提出了先验自我等。正是哲学上的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在思想上促使了人们对自我认识的不断进步,进而在各领域展开了对自我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
在心理动力论的研究中,自我表示人格中通过知觉与外部世界发生联系的方面。弗洛伊德把完整的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与超我三部分,明确提出自我是后天形成的意识结构,将随着人体的发展变化而持续演化。现代心理学认为,自我是从动物本能的基质中产生,是人们意识到和能意识到的知觉活动和运动冲动的总和,进一步揭示了自我的形成。对自我阐释最具影响力的是法国学者拉康,他在弗洛伊德的基础上提出了镜像阶段论,认为自我就是镜像阶段,从镜中获得的自我是一种虚幻的影像。与出生后就能自理的其它动物不同,婴儿都是早产儿,他在生命的前6个月都需要母亲提供无微不至的照顾。正是母亲一直在场关心婴儿的饥饿和冷暖,这个阶段婴儿无法区分自己和母亲的区别,此时的婴儿也不具有自我意识,即拉康認为的前镜像阶段。婴儿成长到6个月到18个月的时候,便会进入到镜像阶段,这时婴儿会逐渐意识到自己与母亲的不同。此时,婴儿开始喜欢照镜子,会发现镜子里的人会学自己做一摸一样的任何动作,婴儿会乐此不疲的与镜子中的自己互动玩耍。拉康认为,婴儿是通过照镜子认出了自己,也认识到可以通过控制自己的动作进而改变镜子中的影像。婴儿逐渐对镜像形成了认同,进而认识到自己。由此可见,人类是从婴儿阶段就开始了对自我的寻觅和建构。
手机自拍行为的生活化,使自我成为了手机自拍的思想主体和行为主体。在二者统一的情况下,手机自拍的图像将充分体现出个体对自我的认知,同时也是在认知基础上的一种自我表达。这种表达不同于意义明确和逻辑清晰的文字表达,而是感性认识上艺术表达和文化表达。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使人们获取了更丰富的知识和信息,社会形态的多样化和加速更迭使我们感官刺激的负荷不断加强,人们的想象越来越丰富、思想越来越繁杂,致使人们很难用具体的文字做出清晰的表达。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曾经指出,“当代文化正在逐渐成为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或许表达的困惑也是产生这种文化转向的重要原因。2013年Facebook发表的白皮书就指出,其用户上传的照片已经超过2500亿张,每天上传达到3.5亿张 ,图片社交的发展证实了这种表达的力量。人类对自我有认知和建构的愿望,这种心理将伴随终生。手机自拍不仅能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富有文字无法比拟的表达力。方便快捷的特点将使它更为深刻的融入未来的社会生活,现代科技推动的思想和行为的变迁将使其成为更重要的自我表达媒介。
手机自拍是手机拍照功能的技术变革,它将大众从图像观看者转变为重要的图像生产者。相比传统的摄影方式,它的主动性使自我成为手机自拍的思想主体和行为主体。手机自拍充分展现了对自我的形象建构,满足了人们持续的自我认知需求,其表达方式和表达能力决定了手机自拍已经成为自我表达的重要媒介。
2010年,苹果公司发布了经典智能手机iphone4,其中配置的前置摄像头极大推动了手机自拍的大众观念和日常行为。本文从手机自拍的基本属性出发,对自拍行为的思想主体和行为主体进行了研究,认为自我是手机自拍的思想主体和行为主体,手机自拍已经成为自我表达的重要媒介。
关键词:手机自拍 主体 自我表达
摄影是利用光学成像原理再现真实影像的艺术,“所拍即所见”的特征使其成为记录历史和承载记忆的重要载体。2000年,日本夏普公司发明了拍照手机J-SH04,首次将个人化的通讯工具和记录瞬间影像的技术结合在一起,便携性和移动性的特点也使得摄影摆脱了仪式化的固有模式,进入到更为广泛的社会生活。2010年,苹果公司发布了经典智能手机iphone4,其中配置的前置摄像头极大推动了手机自拍的大众观念和日常行为。到了2013年,“自拍”这个词的使用出现了爆发式增长,较上一年的使用率提高了170倍。2016年,为自拍而生OPPO R9正式发布,前置摄像头的像素高于后置摄像头,由此也彻底颠覆了此前手机摄影功能的设计。同年,在图片社交平台Instagram的统计中,关于“我”的照片已经超过了2.88亿张,其中关于“自拍”的照片达到2.55亿张 。
手机摄影改变了人们作为图像观看者的角色,让人们成为了图像的重要生产者。前置摄像头的普遍应用反映出人们不仅用镜头观察外界,而且希望用镜头关注自身的愿望。相比传统的摄影方式,手机自拍具有很高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可以任意选择拍摄的时间和地点,自主把握个人的形象和构图。手机自拍展现的不再是“他者”对“自我”形象的建构,更多体现的是“自我”的思想和行为的主体表达,并且日益成为这种表达的重要途径。
一、自我成为手机自拍的思想主体
在摄影技术出现之前,个人的瞬态形象主要通过绘画艺术展现,肖像画和自画像曾经是绘画的主要题材。社会上层由于拥有政治或经济上的优势,能够邀请知名画家为自己或家人作画;画家本身拥有绘画技能,有条件为个人画自画像,而更多的普通大众想要得到一张自己的画像则相对困难。依赖专门的画家绘制自己的肖像画时,人们会与画家进行针对性的沟通,表明自己的意图和愿望,如展现出美丽的容貌、体现出上流的华贵等。但是,两者之间的交流必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画家自身的固有风格和技术水平也决定了个人意愿在自己的肖像画中难以占据主导地位。只有部分优秀的画家有条件通过自画像表达个人的思想,荷兰著名的后印象派画家梵高(Van Gogh)就认为,“自画像的目的在于画出更深层的自我” ,但他也承认这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自己为自己画像无疑能在作品中更好的表达自我的主体思想,但无论是自画像还是肖像画,绘画都是对真实瞬间的过程性把握:它不是对日常生活瞬间的直接把握,而是以间接方式获得的瞬间形象。
1839年,法国的达盖尔(Daguerre)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实用的银版照相机,拍摄的照片清晰度达到了真实再现的效果,但长达三十多分钟的曝光时间难以把它拍摄的内容定义为瞬间影像。1888年,柯达相机应用了新型感光材料,推动了了相机的小型化和便携性发展之路;1990年问世的普及型相机强调“连孩子都会使用” ,极大促进了普通家庭的大众摄影实践,拍照逐渐成为一种仪式化的社会生活方式。如同前述的绘画,此时拍摄的自我影像仍是由别人手中的相机完成的,自我形象主要掌握在他人的手中。美国摄影理论家桑塔格(Sontag)就认为,快门的本质即强制的选择,按下快门的那一刻,被摄者就已经被摄影师强加了标准。巴特(Barthes)在《明室》中也论述到,“从我觉得正在被人家通过镜头看到的那一刻起,一切都变了,……,我在瞬间把自己弄成了另一个人,我提前使自己变成图像。” 由此可见,在传统摄影中不仅自我形象由他人来掌握,连自己的思想意识也提前“图像化”了。
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相机的延时功能和无线快门等技术被陆续开发冰应用到传统摄影中,为自己给自己拍照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条件,但是,这种摄影方式并不能为被拍摄者提供实时的图像预览,自我在快门按下的瞬间无法掌握拍摄的效果,某种程度上这种拍摄方法仍然是对自我形象的间接把握。手机自拍则通过前置摄像头记录个人影像。拍摄者手握手机,可以通过手机屏幕预览拍摄效果,根据预览的情况自主调整个人的姿态和表情等,并在认为满意的瞬间按下快门。手机自拍实现了摄影行为中主体和客体的有机结合,自我在个人形象的建构过程发挥了完全的主动性。首先,個体在自我与背景环境的关系处理上具有主动性,它反映了人们对于自我的关照程度;其次,个体在背景中能够自主地选择姿态和表情等,它体现了自我想要通过照片表达的思想内容;第三,个体能从拍摄者的视角选择个性化的角度和光线等,它强调了自我期望在照片中传递的艺术效果;最后,是个体在上述考虑的基础上,拥有了将稍纵即逝的瞬间转化为永恒图像的主动性。可以说,正是拍摄主体和拍摄客体的统一,使自我成为了手机自拍的思想主体。
二、自我成为手机自拍的行为主体
手机原本是用于远距离交流的一种通讯工具,但随着智能手机概念的出现和发展以及现代通信网络的提升,今天手机已经拥有了独立的操作系统和运行空间,能够安装各种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软件,成为了一台移动终端。在手机中可以汇聚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领域,人们的生活对它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轻巧便捷的发展方向也为它融入人们的生活创造了条件。如今,每款新手机发布时摄影功能都是重点介绍的内容,智能手机的拍照效果已经基本满足了日常的拍摄需求。这也意味着手机自拍能够有机的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自我能够随时随地记录个人的生活状况。自拍作为一种日常的拍摄行为,突破了传统摄影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使自我真正成为了手机自拍的行为主体。
照相机没有在大众生活中普及的时候,拍照是在照相馆中进行的一种仪式化行为。人们会在传统节日和特殊纪念日等特定的时间走进照相馆,记录家人的团聚或是人生的重要时刻。当小型家用相机普及、进入到更多家庭中以后,拍照成为某些特殊活动中的常见行为。如节假日游园的时候,人们会背着相机记录休闲时光,家庭或朋友聚会的过程中总会拍照留念,国内外旅游期间拍照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甚至出现了拍照成为旅游主要目的的现象。此时相机是日常生活中的专业性设备,专门用来记录特殊时刻的瞬间影像,拍照是大众生活中相对独立的行为,人们记录的瞬间影像必然局限于相应的时间范围。 智能手机作为人们随时携带的移动终端,其配置的摄影功能改变了依靠相对专业的相机才能拍照的问题。突破了传统摄影所具有的时间局限性后,个人的自拍行为随手机的生活化嵌入到日常生活,也促使了更多即兴自拍的记录行为的出现。女生会在化妆后自拍精致的自己、表达美好的心情,男生会在打完篮球后自拍大汗淋漓、表达运动后的酣畅。人们经常会在做完一桌丰盛的晚宴后和自己的劳动成果合影,也会在高级餐厅用餐时打卡留念。以往人们高兴的时候有拍照记录的愿望,如今沮丧、无聊中也有人拿出手机自拍。本来学生上课、职员上班很少有拍照的机会,如今课堂和工作岗位上使用手机自拍也变成了常事。手机自拍完全不受时间的限制,唯一决定此刻是否自拍的只有当下自我的心情,某种意义上手机自拍也强化了摄影作为瞬间性记录的本质。
传统摄影在日常生活中相对仪式化和独立性的特征,决定其在记录瞬间影像时具有空间局限性。早期仪式化的空间多在照相馆或者影楼等相对固定的空间。为了使人们拍照的空间具有多样性,摄影师需要在固定的空间内变换背景画面,至今这种方式仍是解决单一空间的有效途径。
除了相对固定的空间以外,传统摄影的拍摄空间还包括公园和旅游景点等公共空间。
这类公共空间多是人们有计划和有目的参观、浏览或者聚集的场所,是日常生活中特意安排的、相对独立的活动空间。随身携带的智能手机使人们自拍的公共空间呈现出扩大的趋势。比如同样是外出旅行,人们可能在前往景点的途中就按耐不住愉悦的心情,用手机在车上进行自拍。即使是在旅游景点,人们往往也不局限于在经典的景观拍照,拥挤的人群内、普通的休息区经常成为手机自拍的空间。以往人们几乎不会拍照的空间,如地铁和公交车内、商场和电影院内,现在也经常成为了手机自拍的空间范围。由此可见,手机自拍将拍照的特定公共空间拓展到人们整个日常生活的公共空间内,在所有允许拍照的场所都会出现手机自拍的现象。此外,手机自拍的自主性还体现在将公共空间的拍照行为延伸到了更为广泛的私人空间,如身着睡衣在个人卧室、私人卫生间的自拍。
总之,手机自拍突破了传统摄影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模糊了专门的拍摄行为和日常生活之间的边界,它更为广泛的嵌入到人类活动中的现实,促使自我已经成为手机自拍的行为主体,并且日益成为人们新的存在方式。
三、手机自拍成为自我表达的重要媒介
自我是有意识行为的主体,即能够认清发生的行为而且能对行为负责的主体。总体来看,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确立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伴随着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对于个人而言,人生是个逐渐积累的过程,认识自我的任务也将伴随着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阶段。手机自拍与日常生活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融合,促使自我成为了手机自拍的思想主体和行为主体,手机自拍所呈现的影像也成为了自我表达的重要媒介。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人类对自我意识的觉醒与观察镜中的影像有着密切的关联。中国古代就有以水照影的说法,通过平静湖面的倒影,古人得以观察自己、认识自己,意识到自我的客观存在,所以历史上中国把盛水的铜器称为鉴,并有以水作鉴的传统,直到汉代以后才将鉴称为镜。西方世界的哲学多围绕“自我”展开,对于“自我”的思考和认识是西方哲学的核心命题。哲学家苏格拉底曾喊出“我知道,我一无所知”,而后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以自身为对象的思想是万古不没的”的观点。正是这些先哲们的思考和呐喊,开始启迪人们对于自我的关注。不过,自我意识的真正觉醒是文艺复兴之后,哲学家笛卡尔开启了近代历史上关于“自我”研究的新阶段,“我思故我在”的观点推动了对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讨论。康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先验主体,黑格尔提出了绝对主体,胡塞尔在现象学理论中提出了先验自我等。正是哲学上的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在思想上促使了人们对自我认识的不断进步,进而在各领域展开了对自我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
在心理动力论的研究中,自我表示人格中通过知觉与外部世界发生联系的方面。弗洛伊德把完整的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与超我三部分,明确提出自我是后天形成的意识结构,将随着人体的发展变化而持续演化。现代心理学认为,自我是从动物本能的基质中产生,是人们意识到和能意识到的知觉活动和运动冲动的总和,进一步揭示了自我的形成。对自我阐释最具影响力的是法国学者拉康,他在弗洛伊德的基础上提出了镜像阶段论,认为自我就是镜像阶段,从镜中获得的自我是一种虚幻的影像。与出生后就能自理的其它动物不同,婴儿都是早产儿,他在生命的前6个月都需要母亲提供无微不至的照顾。正是母亲一直在场关心婴儿的饥饿和冷暖,这个阶段婴儿无法区分自己和母亲的区别,此时的婴儿也不具有自我意识,即拉康認为的前镜像阶段。婴儿成长到6个月到18个月的时候,便会进入到镜像阶段,这时婴儿会逐渐意识到自己与母亲的不同。此时,婴儿开始喜欢照镜子,会发现镜子里的人会学自己做一摸一样的任何动作,婴儿会乐此不疲的与镜子中的自己互动玩耍。拉康认为,婴儿是通过照镜子认出了自己,也认识到可以通过控制自己的动作进而改变镜子中的影像。婴儿逐渐对镜像形成了认同,进而认识到自己。由此可见,人类是从婴儿阶段就开始了对自我的寻觅和建构。
手机自拍行为的生活化,使自我成为了手机自拍的思想主体和行为主体。在二者统一的情况下,手机自拍的图像将充分体现出个体对自我的认知,同时也是在认知基础上的一种自我表达。这种表达不同于意义明确和逻辑清晰的文字表达,而是感性认识上艺术表达和文化表达。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使人们获取了更丰富的知识和信息,社会形态的多样化和加速更迭使我们感官刺激的负荷不断加强,人们的想象越来越丰富、思想越来越繁杂,致使人们很难用具体的文字做出清晰的表达。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曾经指出,“当代文化正在逐渐成为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或许表达的困惑也是产生这种文化转向的重要原因。2013年Facebook发表的白皮书就指出,其用户上传的照片已经超过2500亿张,每天上传达到3.5亿张 ,图片社交的发展证实了这种表达的力量。人类对自我有认知和建构的愿望,这种心理将伴随终生。手机自拍不仅能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富有文字无法比拟的表达力。方便快捷的特点将使它更为深刻的融入未来的社会生活,现代科技推动的思想和行为的变迁将使其成为更重要的自我表达媒介。
手机自拍是手机拍照功能的技术变革,它将大众从图像观看者转变为重要的图像生产者。相比传统的摄影方式,它的主动性使自我成为手机自拍的思想主体和行为主体。手机自拍充分展现了对自我的形象建构,满足了人们持续的自我认知需求,其表达方式和表达能力决定了手机自拍已经成为自我表达的重要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