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许多职业学校都开始引进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现代学徒制,从现代学徒制的基本内涵出发,以实际案例分析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如何在校企合作的条件下,落实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9-0085-01
现代学徒制既是产教融合的基本制度,也是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它倡导学校、企业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联合传授,这是对传统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发展,因此,其对于推动专业的创新发展、企业的人才引进具有重要意义。
一、注重订单培养,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奠定基础
企业作为经济利益主体,其参与到职业院校的教学中是确保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目标相符的重要渠道。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企业的这种参与度并不理想,例如我校生物技术专业经过校企合作,学生在就业或实习过程中都会进入某些企业中从事生物制剂生产、细胞病毒生产研究等工作,但是由于这些岗位对学生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一些学生在工作过程中无法胜任或感觉自身的价值无法实现,进而出现了辞职甚至转行等情况,而使这些企业出现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经分析,我们知道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一些企业在与职业院校合作的过程中,参与度过低,缺少话语权,进而导致了生物技术人才的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脱节,这不仅造成了学校教育资源的浪费,还会造成企业人才投入的断层。
要想扭转这样的局面企业可以利用订单培养的方式参与到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中来,例如上海吉凯基因化学技术有限公司在与我校生物技术专业合作之初就确定了20个名额的人才培养订单,然后这20个人会根据企业特定岗位的专业需求、技术需求以及心理素质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而生物技术专业则根据企业的订单需求进行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的变革,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是职业院校的学员,还是企业生产的准员工,而这两种身份的统一,正是学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的基础。
二、实现工学结合,丰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工学结合在现代职业院校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它也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所谓工学结合是指职业学校在坚持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相关专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改革方案的一种合作形式。在合作中,学校合理规划教学时间,即第一年学生在学校中接受专业知识和基础技能的讲授;第二年学生进入企业学习,而企业中有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人才接收,讲授岗位工作所需理论知识,并对其进行日常指导,成为学生的师傅,进而形成现代学徒关系,以便帮助学生从心理上和专业上迅速适应企业的生产环境;第三年学生进入企业岗位进行顶岗实习,与企业员工接受同样的工作,并参与企业的考核考评,完全融入企业。我校的生物技术专业为实现工学结合,制定了“1+1+1-私人订制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过程中,本专业学生的教育过程一共分为三个阶段,即专业基础学习训练阶段、企业定向培训阶段和顶岗实习阶段,从第二个阶段开始,该专业的学生就要进入企业,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在校内教师和企业师傅的共同指导下完成岗位技能培训和实际应用训练,而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体现了职业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学原则,实现了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开发,也使企业通过平台互动了解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进而提高了企业对人力资源规划的合理性。
三、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保障
在校企合作的条件下,由于学生在接受专业理论知识培训的同时,还要接受实践操作的培训,而要想“二者兼得”,就必须要实现“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以保证学生在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的双重培养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学校要想有效落实“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一方面要根据专业的特点进行教师素质的定位,例如生物技术为应用型专业,学校在确定教师素质建设的过程中就要着力打造一批合格的、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学校还要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一些企业师傅虽然经验丰富,但是其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的教师素质培训,而缺乏一定的职业素养,因此学校在打造教师队伍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教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将精于教学、勤于科研、乐于奉献的精神作为教师素质培养的标准,从而提高教师开展教学实践的有效性。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现代学徒制为职业学校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条科学有效的道路,因此,学校应该在明确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内涵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实践,同时通过订单培养、工学结合、教师队伍建设等手段大力促进该制度的落实,并为技术人才的全面培养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谢宏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之现代学徒制发展对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3):97-99.
[2]刘月.基于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船舶职业教育,2015(4):15-17.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9-0085-01
现代学徒制既是产教融合的基本制度,也是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它倡导学校、企业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联合传授,这是对传统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发展,因此,其对于推动专业的创新发展、企业的人才引进具有重要意义。
一、注重订单培养,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奠定基础
企业作为经济利益主体,其参与到职业院校的教学中是确保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目标相符的重要渠道。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企业的这种参与度并不理想,例如我校生物技术专业经过校企合作,学生在就业或实习过程中都会进入某些企业中从事生物制剂生产、细胞病毒生产研究等工作,但是由于这些岗位对学生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一些学生在工作过程中无法胜任或感觉自身的价值无法实现,进而出现了辞职甚至转行等情况,而使这些企业出现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经分析,我们知道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一些企业在与职业院校合作的过程中,参与度过低,缺少话语权,进而导致了生物技术人才的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脱节,这不仅造成了学校教育资源的浪费,还会造成企业人才投入的断层。
要想扭转这样的局面企业可以利用订单培养的方式参与到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中来,例如上海吉凯基因化学技术有限公司在与我校生物技术专业合作之初就确定了20个名额的人才培养订单,然后这20个人会根据企业特定岗位的专业需求、技术需求以及心理素质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而生物技术专业则根据企业的订单需求进行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的变革,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是职业院校的学员,还是企业生产的准员工,而这两种身份的统一,正是学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的基础。
二、实现工学结合,丰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工学结合在现代职业院校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它也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所谓工学结合是指职业学校在坚持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相关专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改革方案的一种合作形式。在合作中,学校合理规划教学时间,即第一年学生在学校中接受专业知识和基础技能的讲授;第二年学生进入企业学习,而企业中有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人才接收,讲授岗位工作所需理论知识,并对其进行日常指导,成为学生的师傅,进而形成现代学徒关系,以便帮助学生从心理上和专业上迅速适应企业的生产环境;第三年学生进入企业岗位进行顶岗实习,与企业员工接受同样的工作,并参与企业的考核考评,完全融入企业。我校的生物技术专业为实现工学结合,制定了“1+1+1-私人订制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过程中,本专业学生的教育过程一共分为三个阶段,即专业基础学习训练阶段、企业定向培训阶段和顶岗实习阶段,从第二个阶段开始,该专业的学生就要进入企业,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在校内教师和企业师傅的共同指导下完成岗位技能培训和实际应用训练,而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体现了职业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学原则,实现了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开发,也使企业通过平台互动了解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进而提高了企业对人力资源规划的合理性。
三、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保障
在校企合作的条件下,由于学生在接受专业理论知识培训的同时,还要接受实践操作的培训,而要想“二者兼得”,就必须要实现“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以保证学生在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的双重培养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学校要想有效落实“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一方面要根据专业的特点进行教师素质的定位,例如生物技术为应用型专业,学校在确定教师素质建设的过程中就要着力打造一批合格的、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学校还要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一些企业师傅虽然经验丰富,但是其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的教师素质培训,而缺乏一定的职业素养,因此学校在打造教师队伍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教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将精于教学、勤于科研、乐于奉献的精神作为教师素质培养的标准,从而提高教师开展教学实践的有效性。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现代学徒制为职业学校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条科学有效的道路,因此,学校应该在明确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内涵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实践,同时通过订单培养、工学结合、教师队伍建设等手段大力促进该制度的落实,并为技术人才的全面培养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谢宏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之现代学徒制发展对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3):97-99.
[2]刘月.基于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船舶职业教育,2015(4):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