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包起帆,一名从码头工人成长起来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世纪80年代,他结合港口生产实际,开展新型抓斗及工艺系统的研发,创造性地解决了一批关键技术难题,被誉为“抓斗大王”。1996年,他开通了我国水运史上第一条内贸标准集装箱航线,从零起步,迄今中国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已突破9218万标准箱。2003年始,他提出创意并建成了中国第一座全自动集装箱无人堆场,在世界上首次创建了散货自动化装卸系统,成为港口装卸自动化的创新者。2006年,在巴黎国际发明博览会上他的诸多发明一举获得4枚金奖,成为105年来在该展会获金奖最多的人。2009年,他提出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公共码头与大型钢铁企业间无缝隙物流配送新模式,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码头建设的优秀典范,为此获得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阿西布·萨巴格优秀工程建设奖”,这是我国工程界首次获此殊荣。2011年,他领军发明的集装箱电子标签系统上升为国际标准ISO 18186,实现了我国在物流、物联网领域领衔制定国际标准零的突破!
40多年来,他与同事们共同完成了130 多项技术创新项目,授权国家和国际专利50项。他曾在1992年和2008年分别获得比利时王国“军官勋章”,1999年获得聂荣臻发明创新奖,2007年获得何梁何利科技创新奖,2010年获得发明者世界联合会特别奖。
他连续五次获得全国劳动模范,两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还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09年在全国评选的100位感动中国人物中,包起帆名列其中,还被评选为共和国60位最具影响力的劳动模范。2018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100位“改革先锋”奖章。2019年被评选为建国70周年300位“最美奋斗者”。
拥有好奇心
小时候的我,爱看《十万个为什么》,爱看《儿童时代》,我还觉得学遍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经常去少儿图书馆、科技馆、少年宫学习,我当时就是在这种氛围里种下了各方面的好奇心,不断成长起来的。
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老师鼓励我们到少年儿童图书馆去做义务劳动,于是我就有了机会接触到很多的书,往往还是最新的书。每个月图书馆来了新书后,我都会第一时间借回去看,所以应该说当初喜欢看书,也成就了我以后在工作中思维比较活跃,在有专业性的同时还有广泛的好奇心,视野也更宽广。
一分都不能少
实际上,学习对我而言困难还是蛮大的。我觉得不读好书,就没有办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对于学习,我始终有一种责任感,“时刻准备着”,什么都要干好,不然觉得没办法交代,不能跟老师交代,不能跟父母交代,更不能跟自己交代,有压力才有动力。
那时候考试满分是100分,5门课我有时候能够考到490分,但490分我也感到不满意。我当时的想法是,能考好一点儿是一点儿,哪怕多一分也是好的,而不是过得去就算了。我從小就有这样的志气、这样不服输的想法,要把书读好。
热爱劳动
除了学习,小时候我也很爱劳动。爸爸妈妈工作很辛苦,下班回来还要劳动,这个时候我就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爸爸妈妈做些家务。有时候,学校会组织我们小学生去扫马路,去军属家里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就很喜欢这种劳动。周末的时候,我们还会去上海蜜饯厂拣蜜饯,把好的挑出来,把次的切掉……就是从小的这些劳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这各种各样的劳动,不局限于某一种、有多少价值的劳动,给了我方方面面的成长。热爱劳动继而成为我以后生活、工作中具备的品质。
热爱劳动应该成为童年的一个精神主题,这也正是我们正在倡导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梦想与创新
我小时候的愿望是什么呢?是长大后做一名记者。虽然梦想停留在了梦的阶段,但童年的学习给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发展给我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长大后我成了改革开放大潮中的中国工人中的一员。我上了大学以后,开始在自己的岗位上搞技术革新,一步一步走上了创新之路。
所以,儿童时代是为一个人的成长打基础的最好的时候,我也希望新时代的小朋友能有更多的机会接触高新技术,因为今天我们扶植一株创新的萌芽,将来它才会有可能成长为一棵大树。这棵树才会有无限的可能性,这棵树才会越长越好。
40多年来,他与同事们共同完成了130 多项技术创新项目,授权国家和国际专利50项。他曾在1992年和2008年分别获得比利时王国“军官勋章”,1999年获得聂荣臻发明创新奖,2007年获得何梁何利科技创新奖,2010年获得发明者世界联合会特别奖。
他连续五次获得全国劳动模范,两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还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09年在全国评选的100位感动中国人物中,包起帆名列其中,还被评选为共和国60位最具影响力的劳动模范。2018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100位“改革先锋”奖章。2019年被评选为建国70周年300位“最美奋斗者”。
拥有好奇心
小时候的我,爱看《十万个为什么》,爱看《儿童时代》,我还觉得学遍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经常去少儿图书馆、科技馆、少年宫学习,我当时就是在这种氛围里种下了各方面的好奇心,不断成长起来的。
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老师鼓励我们到少年儿童图书馆去做义务劳动,于是我就有了机会接触到很多的书,往往还是最新的书。每个月图书馆来了新书后,我都会第一时间借回去看,所以应该说当初喜欢看书,也成就了我以后在工作中思维比较活跃,在有专业性的同时还有广泛的好奇心,视野也更宽广。
一分都不能少
实际上,学习对我而言困难还是蛮大的。我觉得不读好书,就没有办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对于学习,我始终有一种责任感,“时刻准备着”,什么都要干好,不然觉得没办法交代,不能跟老师交代,不能跟父母交代,更不能跟自己交代,有压力才有动力。
那时候考试满分是100分,5门课我有时候能够考到490分,但490分我也感到不满意。我当时的想法是,能考好一点儿是一点儿,哪怕多一分也是好的,而不是过得去就算了。我從小就有这样的志气、这样不服输的想法,要把书读好。
热爱劳动
除了学习,小时候我也很爱劳动。爸爸妈妈工作很辛苦,下班回来还要劳动,这个时候我就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爸爸妈妈做些家务。有时候,学校会组织我们小学生去扫马路,去军属家里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就很喜欢这种劳动。周末的时候,我们还会去上海蜜饯厂拣蜜饯,把好的挑出来,把次的切掉……就是从小的这些劳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这各种各样的劳动,不局限于某一种、有多少价值的劳动,给了我方方面面的成长。热爱劳动继而成为我以后生活、工作中具备的品质。
热爱劳动应该成为童年的一个精神主题,这也正是我们正在倡导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梦想与创新
我小时候的愿望是什么呢?是长大后做一名记者。虽然梦想停留在了梦的阶段,但童年的学习给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发展给我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长大后我成了改革开放大潮中的中国工人中的一员。我上了大学以后,开始在自己的岗位上搞技术革新,一步一步走上了创新之路。
所以,儿童时代是为一个人的成长打基础的最好的时候,我也希望新时代的小朋友能有更多的机会接触高新技术,因为今天我们扶植一株创新的萌芽,将来它才会有可能成长为一棵大树。这棵树才会有无限的可能性,这棵树才会越长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