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一门具有多维性的艺术,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多样化、科学化、艺术化和情感化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要求课堂教学应达到科学化和艺术化的统一,这是新课改最基本的要求。然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乡镇中学,不少教师的语文教学仍然停留在为教而教、为学而学的旧教法中,教师教得死板,学生学得被动,没有一点艺术的韵味,课堂教学往往成了一潭死水。要打破这一“死寂”状态,教师必须努力实现教法从“死板”向“鲜活”的转变,注重课堂教学的“鲜活有趣”,多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从以下几方面来使课堂教学“鲜活”起来,让学生学得兴味盎然。
一、具有丰富的情态和鲜活的语言
“严师出高徒。”这是久经不变的信条。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严之无度,就会本末倒置,而应当严而不厉,严而有情,应具有丰富的情态和鲜活的语言。
1.具有丰富、乐观的情态
身教重于言教。初中教师面对的是半成熟的学生,课堂上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具有效应、烘托的作用。教师的情绪状态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因素,这是教师职业的一个显著特点。课堂上,教师的情绪应保持一种积极热情、乐观稳定的状态,有开朗豁达的良好性格,对己对人的宽容精神。教师饱满的激情、灿烂的笑容,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容易达成师生之间的默契,这就为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2.具有幽默、鲜活的语言
教师面对的是半成熟的初中生,他们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正在不断加强。同时,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也在不断发展中。教师口语的生动性要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生动形象和富有情感的教师口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上进心,能调动学生的智力心理因素和非智力心理因素。情动于衷而言于表,教师用生动、幽默的话语去激起学生情感波澜,开启学生智慧的天窗。这样,学生受到语言美的强烈感染,就能充分激发起他们学习语文的情趣。
二、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面对新课改,语文教师应优化教学方法,有意识地使自己的教学方法艺术化、多样化,做到科学化与艺术化的统一,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制订合理的情感目标
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应在体现科学性、可测性和层次性的基础上,讲求目标的全面性、灵活性。语文教师要特别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确立情感教育的“渗透点”,把握好渗透的时机、手段和途径。同时,教师要设置适时、适量、适度和恰到好处的情感目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设置目标时既要明确学生应达到的最低标准,以保证基本的教学质量,又要设计出某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能达到的较高标准,以此来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激情。
2.使用神情兼备的导入语言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探求真理的欲望。”这话表明,只有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才可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应注重设计新颖、情趣兼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动机和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如我在教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时,就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同学们,你们看过《天龙八部》这部连续剧电影吗?看过的话,说说乔峰最厉害的招是什么?”大多数同学回答:“降龙十八掌!”我又问:“假如你们有这样的绝世武功,你一个人单枪匹马去打千军万马,能打胜仗吗?”正当同学们各抒己见、兴趣最浓时,我说:“好!能不能战胜?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你们就会有明确的答案。”这样一来,课堂气氛顿时变得活跃起来……
3.运用生動有趣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的方法手段不是单一的、死板的,而应该是灵活多样的。教师应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能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以此来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方式,应用所学语文和其它方面的才能,完成所设定的任务目标。学生在参与这个过程中,能培养他们生动、主动的学习习惯,进而提高语言技能,掌握学习策略,培养合作精神,增进文化理解,体验学习的价值。
首先,教师针对课文的内容、体裁等,对课文进行编改,把课文内容转化为故事、小品等形式。如记叙文故事化、小说小品化、说明文形象化、散文情感化。例如,在教学《狼》时,教师把课文内容故事化,用讲故事的形式授课,然后让学生读课文,同样用故事的形式复述课文的内容,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学《范进中举》时,在学生熟读课文的情况下,教师要求学生自由组合,分别充当文中出现人物的角色,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课文编排成小品,让学生在讲台上施展演艺。这样,学生既理解了课文,又激活了课堂气氛。
其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以教学目标为指南,对所学课文经过处理、加工,有的放矢的创设一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然后分组讨论、交流;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比如,在教学《桃花源记》时,教师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设计了两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叫‘世外桃源’吗?你们认为‘世外桃源’该拥有怎样的生活?”并通过引导学生看书、思考和讨论,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再次,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实现角色互换。教学是一项双边活动,教师不一定是自己,站在讲台上授课不一定是教师,可以是自己的学生。通过让学生在讲台上讲故事、读报纸、说新闻或进行演讲、辩论等方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课堂教学变得“鲜活有趣”。
一、具有丰富的情态和鲜活的语言
“严师出高徒。”这是久经不变的信条。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严之无度,就会本末倒置,而应当严而不厉,严而有情,应具有丰富的情态和鲜活的语言。
1.具有丰富、乐观的情态
身教重于言教。初中教师面对的是半成熟的学生,课堂上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具有效应、烘托的作用。教师的情绪状态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因素,这是教师职业的一个显著特点。课堂上,教师的情绪应保持一种积极热情、乐观稳定的状态,有开朗豁达的良好性格,对己对人的宽容精神。教师饱满的激情、灿烂的笑容,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容易达成师生之间的默契,这就为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2.具有幽默、鲜活的语言
教师面对的是半成熟的初中生,他们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正在不断加强。同时,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也在不断发展中。教师口语的生动性要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生动形象和富有情感的教师口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上进心,能调动学生的智力心理因素和非智力心理因素。情动于衷而言于表,教师用生动、幽默的话语去激起学生情感波澜,开启学生智慧的天窗。这样,学生受到语言美的强烈感染,就能充分激发起他们学习语文的情趣。
二、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面对新课改,语文教师应优化教学方法,有意识地使自己的教学方法艺术化、多样化,做到科学化与艺术化的统一,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制订合理的情感目标
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应在体现科学性、可测性和层次性的基础上,讲求目标的全面性、灵活性。语文教师要特别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确立情感教育的“渗透点”,把握好渗透的时机、手段和途径。同时,教师要设置适时、适量、适度和恰到好处的情感目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设置目标时既要明确学生应达到的最低标准,以保证基本的教学质量,又要设计出某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能达到的较高标准,以此来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激情。
2.使用神情兼备的导入语言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探求真理的欲望。”这话表明,只有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才可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应注重设计新颖、情趣兼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动机和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如我在教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时,就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同学们,你们看过《天龙八部》这部连续剧电影吗?看过的话,说说乔峰最厉害的招是什么?”大多数同学回答:“降龙十八掌!”我又问:“假如你们有这样的绝世武功,你一个人单枪匹马去打千军万马,能打胜仗吗?”正当同学们各抒己见、兴趣最浓时,我说:“好!能不能战胜?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你们就会有明确的答案。”这样一来,课堂气氛顿时变得活跃起来……
3.运用生動有趣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的方法手段不是单一的、死板的,而应该是灵活多样的。教师应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能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以此来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方式,应用所学语文和其它方面的才能,完成所设定的任务目标。学生在参与这个过程中,能培养他们生动、主动的学习习惯,进而提高语言技能,掌握学习策略,培养合作精神,增进文化理解,体验学习的价值。
首先,教师针对课文的内容、体裁等,对课文进行编改,把课文内容转化为故事、小品等形式。如记叙文故事化、小说小品化、说明文形象化、散文情感化。例如,在教学《狼》时,教师把课文内容故事化,用讲故事的形式授课,然后让学生读课文,同样用故事的形式复述课文的内容,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学《范进中举》时,在学生熟读课文的情况下,教师要求学生自由组合,分别充当文中出现人物的角色,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课文编排成小品,让学生在讲台上施展演艺。这样,学生既理解了课文,又激活了课堂气氛。
其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以教学目标为指南,对所学课文经过处理、加工,有的放矢的创设一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然后分组讨论、交流;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比如,在教学《桃花源记》时,教师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设计了两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叫‘世外桃源’吗?你们认为‘世外桃源’该拥有怎样的生活?”并通过引导学生看书、思考和讨论,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再次,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实现角色互换。教学是一项双边活动,教师不一定是自己,站在讲台上授课不一定是教师,可以是自己的学生。通过让学生在讲台上讲故事、读报纸、说新闻或进行演讲、辩论等方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课堂教学变得“鲜活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