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老年外科急腹症的治疗及其护理研究

来源 :保健事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pnyo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常见老年外科急腹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15例老年急腹症手术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3例治愈,2例死亡。结论:老年外科急腹症发病急,就诊不及时,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导致误诊,早期诊断,尽早手术是提高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关键词:老年 外科急腹 手术治疗
  引言
  急腹症是急性腹痛疾病的总称。外科急腹症分为感染和炎症、腹腔内出血、空腔脏器梗阻、脏器缺血四大类。外科急腹症往往发病急骤,病情复杂,进展较快,有致命性,因此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急腹症是一组急性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见病,各科疾病都有可能引起。老年外科急腹症是指需要手术治疗的临床急诊,通常有炎症、梗阻、穿孔、出血、损伤等原因引起。我院2004年3月以来收治常见老年外科急腹症136例,采用手术治疗115例,现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5例中男85例,女30例;60—75岁67例,75~85岁42例,85岁以上6例。从发病到就诊最短时间2小时,最长5天。其中急性阑尾炎或伴穿孔58例,胃或十二指肠穿孔27例,肠梗阻18例,胆囊结石6例,急性化脓梗阻性胆管炎2例,急性胰腺炎2例,外伤引起肠破裂2例。
  1.2方法
  115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行阑尾切除术58例,胃十二指腸穿孔修补术23例,胃大部切除术4例,肠梗阻松解术14例,小肠切除吻合术4例,胆囊切除术6例,胆总管切开引流术2例,胰腺手术2例,结肠造瘘术2例。
  2结果
  113例痊愈,2例因病程长,感染重,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13例中并发切口感染5例,术后早期粘连肠梗阻2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
  老年外科急腹症发病与青年人相比,在生理、心理、病理方面有以下特点:①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及植物神经系统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相应退变和功能下降,加上老年人腹肌萎缩,皮下脂肪相对较厚,故发生急腹症时病人反应迟钝,疼痛反应不敏感,临床症状多不典型,腹痛、腹肌紧张都较年轻人轻,易被忽视。②老年人特别是身处农村乡下者缺乏应有照顾,怕看病麻烦,怕看病花钱,经常是有病不看或大病轻看,加之年老体弱,抵抗力下降,发生急腹症后炎症容易扩散,容易发展成为弥漫性腹膜炎,容易发生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容易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高热、大汗、口干、脉速等,严重者出现休克,甚至死亡。③老年病人年老体弱,各种脏器功能均下降,且多合并其他系统疾病,如合并有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病、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糖尿病等。并发症的存在会掩盖急腹症的症状,而且增加了麻醉和手术风险。④老年人各个系统、器官功能都有下降,适应和代偿能力差,机体免疫力下降,术后并发症多,死亡率高。
  2讨论与建议
  老年外科急腹症早期诊断问题:首先要确定是否为外科急腹症,其次要确定急腹症的性质,是否需要剖腹探查,老年外科急腹症诊断的意义在于把握剖腹探查的时机,而不是一味追求术前确诊而延误手术时机。
  ①全面收集病史资料,客观进行分析。老年外科急腹症患者起病隐匿,就诊时间晚,多数病史叙述不清,多合并有一种或一种以上慢性疾病。所以,应当应详细询问腹痛发生时间、部位、性质,有无放射痛及持续时间,其加重及缓解因素,伴随症状、治疗情况以及并存疾病的情况等,包括询问病人家属或陪护。
  ②全面仔细地进行体格检查。老年外科急腹症临床表现不典型,体格检查欠合作,因此,查体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系统性,更要有耐心,强调系统、有序、全面的体格检查,要反复查对。③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各种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有助于快速诊断,据文献报道,其中诊断性腹腔穿刺或灌洗在诊断急腹症的阳性率可达90%以上,x线检查阳性可以确诊消化道穿孔或破裂、肠梗阻、胆结石和泌尿系结石等疾病,B超对肝、胆、胰及腹腔内积液或肿块的诊断,具有许多独到之处。CT、核磁共振等新的方法使急腹症的诊断和治疗得到显著改进提高。
  老年外科急腹症手术治疗原则:对于暂时诊断不清或不能手术的病人则采用禁食、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加强营养支持及抗感染治疗,并严密监护观察,随时做好中转手术的准备。老年因抵抗力下降,急腹症时容易导致炎症扩散,尽早手术是降低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因此,对于老年外科急腹症有手术指征者,只要无绝对禁忌证,均应及早手术,年龄并非手术治疗的禁忌证。
  老年外科急腹症剖腹探查指征:①疑有腹腔内有活动性出血,血压不稳定者;②疑有肠坏死或消化道穿孔、腹膜炎症状严重者;③诊断不清者经非手术治疗6~8小时症状、体征不见缓解反而加重者。手术前要加强支持治疗,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处理对麻醉、手术有影响的内科合并症。手术切口应做在原发灶附近,以直切口为宜,以便上下延长,并适合探查及临时改变手术方式,术中应尽快找到病灶。可以腹腔渗液性质为主要依据,见到食物残渣时,首先考虑溃疡穿孔;若腹腔内为脓液且积存于下腹部时,则多为阑尾或结肠穿孔;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时可见网膜及肠壁上有灶化斑;胆囊穿孔可见胆汁;暗红色血性渗也可见与绞窄性肠梗阻或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处理原发病灶须根据病人的全身情况和局部状况选择恰当手术方式,手术力求简单、安全、有效,必要时分两期手术。
  术中要彻底清理腹腔并进行腹腔冲洗,放置可靠的引流。老年外科急腹症常常继发局限或弥漫性腹膜炎,多为能产生内毒素的大肠埃希杆菌与其他类杆菌的混合感染,因此首要选用杀灭大肠杆菌所有菌株,不良反应小且不容易产生耐药的抗感染药,现在主张用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加替硝唑的二联疗法,必要时再联用左氧氟沙星等氟喹诺酮类。另外,手术后应加强营养支持治疗,严密监护观察,尽量避免发生术后并发症也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叶舜宾.外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49.
  [3]郭淑芳,王宗茹老.年急腹症的临床特点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1(4):37.
  [3]赵霞.高龄患者急腹症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医学信息.2012,24(2):975-976.
其他文献
摘 要:病毒性肝炎存在Th2型细胞的活化现象,血清sCD30水平的高低能够作为肝炎活动性的一个重要的检测指标,对其进行测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与价值。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常见的化验指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吸附试验对2010年7月至2012 年10月的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的可溶性CD30水平以及运用生化检测仪对患者血清中的ALT 的水平进行检测与分析。另外选择40例ALT 正常的乙型肝炎病毒(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 对本院剖宫产后再次足月妊娠161例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1例中选择再次剖宫产143例,其中因疤痕子宫要求择期手术121例,占84.6%;18例阴道试产,其中13例孕妇阴道分娩,试产成功率72.2%。结论 医患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认识不足是导致再次剖宫产的主要原因,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方可提高剖宫产后阴道试产成功率。  【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可行性及手术适应证。 方法 回顾性总结45例老年人、31例非老年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资料,作对照分析。 结果 老年组平均搭桥3.6±0.9根,心肌阻断时间92.4±38.3分钟,手术死亡率为2.2%,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住院时间为30.3±18.6天;与非老年组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 结论 经过严格的手术适应证选择,老年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具有
期刊
1.病例报告:  患者女性,72岁,因心慌、气短1小时,含化硝酸甘油未缓解就诊。既往有冠心病史6年,平时服用鲁南欣康、拜阿司匹林、养心氏等药物。急查心电图示:心房纤颤 V3-V6导联ST-T改变。即给予吸氧、镇静、普罗帕酮药物治疗,心房纤颤纠正转为窦性心律。次日晨起再次出现心前区不适,由家人陪同上院进一步诊治。实验室检查:心肌酶、血糖、血脂等均正常。心电图示:心房纤颤 。心脏彩超:二尖瓣轻度返流。
期刊
摘要: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 ,TN)是一种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出现的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又称痛性抽搐,为神经性疼痛疾患中最常见者,其治疗仍然是神经外科的难点。尽管1976年Jannetta提出神经血管压迫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原因,并发展了显微血管减压术,但由于血管压迫并非系唯一原因,手术方案应以术中具体情况确定。1998-2006年对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53例,采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索血液透析滤过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高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低通量血液透析和高通量血液透析滤过,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透析中高血压(在至少2/3透析治疗 中,透析后收缩压比透析前收缩压升高超过10mmHg)的发生率。结果 经3个月观察后血液透析组(HD组)35例患者中发现有6例患者符合透析中高血压标准,发生率17%,血液透析
期刊
[摘要] 糖尿病合并肝损伤的发病率正逐年提高,后期往往不可逆转,而临床对该病尚重视不足。本文从糖尿病与脂肪肝、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胆石症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关系方面入手,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全面阐述了糖尿病在肝损伤患者中的危险性,以期为临床的及时诊疗提供相关依据。  [关键词] 糖尿病;肝损伤;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糖尿病性肝损伤(diabetic liver disease,DLD)是指糖尿病引
期刊
脱氧吡啶啉(deoxypyridinoline, DPD)又称赖氨酰吡 啶 啉(lysylpyridinoline, LP),是70年代末发现的反映骨吸收的特异指标。90年代初,人们 建立用ELISA测定尿DPD的方法。该方法不受饮食和肝功能影响、操作简便。我们用此法测定 了383名健康人和某些内分泌疾病患者尿中DPD含量,以探讨DPD的性别差异,随年龄发生的 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一、对象和方法
期刊
【摘 要】 目的:了解应力松驰接骨板固定对固定段骨形态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分别将应力松驰接骨板(实验组)和坚硬接骨板(对照组)固定于兔胫骨干中段,采用CT扫描及CT值测定和力学测试,观察固定段骨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固定后8~12周,两组板下皮质骨厚度均逐渐变薄,伴CT值和固定骨段力学强度下降,以对照组为明显。24~36周,实验组板上皮质骨厚度、CT值和固定骨段力学强度逐渐恢复,接近
期刊
【摘要】 目的:近几年, 伴随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发病率也在逐渐增多,并逐步成为严重危害我们全国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内科疾病类型之一。临床常见的糖尿病中,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病率相对较大,约占患病群体的25% ~35% 左右。方法:本院收治49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及50例原发性糖尿病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血糖、肝酶、总胆红素和白蛋白检测值的差异。结果:观察组4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