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教学在中国得到了全面普及,但是英语学习者的口语水平还有待提高,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将从老师的角度,合理设计口语方面教学活动,并引导学生使用掌握口语学习策略。
[关键词]口语教学 总结评价 学习策略
随着中国经济、政治、外交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尤其是英语,它已成为全球化的主流语言。早在20世纪中期,中国就已经全面普及英语教学了,回顾其教学历程,喜忧参半,我们在为自己已经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积累了珍贵的英语教学经验感到高兴的同时,也有许多教育者发现了问题。例如我们注意到:在中国,英语学习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即学习者的读、写、译能力要大大高于其听、说能力。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本文试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寻求原因,并从老师的角度,找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以期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一、提供更多的口语机会
我们注意到在现在的大学英语课堂中,除了专门开设的口语课外,多数只强调了老师的主体地位,授课形式是以老师讲授语言知识为主,往往自然的将课堂变成了语法主修课。这种传统的教学观念,忽视了学生是教学的参与者,导致了学生在课上很少有说英语的机会,缺乏对学生口语的训练。根据语言交际教学方法,老师应该转变观念,将课堂的中心地位逐步转移到学生身上(叶建平,2006:86),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说英语的机会。
1.将选择问句变为陈述性问题
在课堂上,我们发现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话题常常是一些简单的是非问题,只需学生回答Yes或者No。对于已经考入大学,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的大学生来说,这样的问题过于简单,根本不能引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口语能力。因此,应该将这类问题转变为需要学生做出阐释的陈述性问题。根据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设,有效地语言输入应为i+1,i(input)指符合学习者现有水平的语言输入,i+1则表示略高于学习者现有水平的语言输入。这个理论启示了我们在向学生提问问题的时候,要选择一些略高于学生语言能力问题。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现有的语言知识独立回答出大部分,但仍有小部分需要学生借助工具书或者老师的帮助才能完成。这样学生不仅由于自己回答出大部分知识而树立起信心,并且又通过外在的帮助学到了知识,增加了学习英语的兴趣,锻炼了口语能力。
2.课堂演讲
老师可以根据课堂安排,每次课压缩出10至15分钟,让同学们站到教室前面作课堂演讲,作演讲的人数可以根据班级总人数和课时来定,依次轮流进行,演讲的内容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选择,可以是背诵一篇小短文,或是复述自己组织的有趣的材料。这样学生在课下反复背诵和复述材料的同时,既可以锻炼口语的流利度,掌握一些英语的表达方式,形成语感,又可以通过查找材料学到知识;当学生在课上演讲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独立意识。
3.小组讨论
我们也注意到由于近些年不断扩招,教师和教学资源匮乏,老师授课经常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大量的学生人数更增加了学生练习口语的难度,为了尽量让每个同学都有说的机会,老师可以将大班的同学分成几个小组,把准备的相关问题布置给每个小组进行讨论。在这里老师只起到监督、归纳总结的作用,把课堂的中心放到学生身上,让学生通过讨论自主学习。此外,小组学习也有其自身优势,同学之间的讨论存在较少的焦虑感和紧张情绪,可以通过合作发展语言能力,共同进步。
二、适度的评价
在学生完成口语表达之后,老师要找出学生口语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语言进行评价总结,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学习者之间存在着性格、情感等方面的差异,适度的评价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不恰当的评价方式可能就会挫败学习者的积极性,产生厌学心理。Harmer曾指出,学生的自信很大程度上掌握在,能够影响学生内部动机的老师的因素中(转引自叶建平,2006:160)。因此,我们在纠正学生错误时首先以鼓励为主。教师的鼓励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英语学习中的积极因素和所取得的进展;另一方面则是引发学生使用这些话来激励自己,因为学生通常会用老师说过的话去鼓励自己(吴本虎,2002:130)。另外,当学习者学习外语时都会产生焦虑感,担心自己的表现不好,语言能力不强,或是受到否定的评价,这些都会影响外语的学习。有调查表明学生在课堂上不开口的原因之一是害怕发音不准被人笑话,并且这一比例占到被试人数的10.8%,名列第二(詹红娟,2006)。这表明在学习者心里存在着强烈的焦虑感,因此,老师的鼓励显得格外重要,他可以让学生从心理上消除这种焦虑,大胆的开口练习。
另外,也要掌握好纠正错误的时机。一般来说口语的错误存在两种:一种是局部性错误(即不影响交际进行的错误),另一种是整体性错误(即阻碍交际正常进行的错误)(Rod Ellis,2000:20)。前者由于不影响交际,一般可以当出现多次后在予以更正,而后者则需要必须纠正。但无论是哪种错误,老师要注意一般要放在学生发言结束之后进行。这是因为学习者的性格和学习情况不同,有的是内向型,原本就缺乏自信,有的是外向型,性格开朗;有的学习好,欢迎老师的指正,有的学习差,对老师的批评显得格外敏感。因此,要求老师在学生发言的时候,安心倾听,不要打断学生的思路,让其流畅的表达自己,老师与此同时把学生的错误记下来,在学生发言结束后综合纠正。这样学生一来不会认为这是某个同学的错误,而不予重视,另外也不会让那些敏感的同学觉得丢面子,从心理上排斥英语学习。
三、培养学生的口语策略
Canale认为:二语学习者在学习第二外语的过程中,实际上要注意培养起三种能力,即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策略能力(转引自王立菲,2004:11)。因此,老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显得非常复杂,除了传授固定知识、鼓励学生说英语外,更重要的是要从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在这里我们将策略分为两种,一种是语言学习策略,另一种是一般学习策略(吴本虎,2002:10)。语言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外语、遇到困难时,所采用的策略,用于口语中具体可以包括近似表达、迂回表达、动作表达、改变说法、求助他人等方法。一般学习策略是指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学习策略,可以用于任何学科的学习。具体为:课前应明确学习目的,如当重点培养自己的演讲技巧时,就应该在语气的轻重,节奏快慢、手势的运用上加以注意;课上要积极主动争取机会进行交际、发言,并注意运用各种心理暗示来排除紧张、焦虑等心理障碍;课下建立起自己的学习记录,如语言错误、新增的知识点及注意事项等,也可以把自己表现较好的一面进行客观评价,以便今后发扬。
学习者口语能力的提高有诸多因素,除了老师课堂上科学的安排教学活动,正确指导学生练习口语外,要想拥有良好的口语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需要学习者自己的不懈努力,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总结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课上遵从老师积极练习,课下寻找机会多多锻炼。只有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形成学生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语也只有先从教学上得以重视,形成良好的学习导向,在日常生活中才能使人们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叶建平.校外语教师教学技能提升方法.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2]吴本虎.英语学习策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詹红娟.大学英语课堂口语教学方法探讨.外语研究,2006,(6).
[4]Rod Ellis.第二语言习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王立菲.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现状与实证.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山东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口语教学 总结评价 学习策略
随着中国经济、政治、外交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尤其是英语,它已成为全球化的主流语言。早在20世纪中期,中国就已经全面普及英语教学了,回顾其教学历程,喜忧参半,我们在为自己已经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积累了珍贵的英语教学经验感到高兴的同时,也有许多教育者发现了问题。例如我们注意到:在中国,英语学习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即学习者的读、写、译能力要大大高于其听、说能力。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本文试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寻求原因,并从老师的角度,找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以期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一、提供更多的口语机会
我们注意到在现在的大学英语课堂中,除了专门开设的口语课外,多数只强调了老师的主体地位,授课形式是以老师讲授语言知识为主,往往自然的将课堂变成了语法主修课。这种传统的教学观念,忽视了学生是教学的参与者,导致了学生在课上很少有说英语的机会,缺乏对学生口语的训练。根据语言交际教学方法,老师应该转变观念,将课堂的中心地位逐步转移到学生身上(叶建平,2006:86),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说英语的机会。
1.将选择问句变为陈述性问题
在课堂上,我们发现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话题常常是一些简单的是非问题,只需学生回答Yes或者No。对于已经考入大学,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的大学生来说,这样的问题过于简单,根本不能引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口语能力。因此,应该将这类问题转变为需要学生做出阐释的陈述性问题。根据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设,有效地语言输入应为i+1,i(input)指符合学习者现有水平的语言输入,i+1则表示略高于学习者现有水平的语言输入。这个理论启示了我们在向学生提问问题的时候,要选择一些略高于学生语言能力问题。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现有的语言知识独立回答出大部分,但仍有小部分需要学生借助工具书或者老师的帮助才能完成。这样学生不仅由于自己回答出大部分知识而树立起信心,并且又通过外在的帮助学到了知识,增加了学习英语的兴趣,锻炼了口语能力。
2.课堂演讲
老师可以根据课堂安排,每次课压缩出10至15分钟,让同学们站到教室前面作课堂演讲,作演讲的人数可以根据班级总人数和课时来定,依次轮流进行,演讲的内容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选择,可以是背诵一篇小短文,或是复述自己组织的有趣的材料。这样学生在课下反复背诵和复述材料的同时,既可以锻炼口语的流利度,掌握一些英语的表达方式,形成语感,又可以通过查找材料学到知识;当学生在课上演讲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独立意识。
3.小组讨论
我们也注意到由于近些年不断扩招,教师和教学资源匮乏,老师授课经常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大量的学生人数更增加了学生练习口语的难度,为了尽量让每个同学都有说的机会,老师可以将大班的同学分成几个小组,把准备的相关问题布置给每个小组进行讨论。在这里老师只起到监督、归纳总结的作用,把课堂的中心放到学生身上,让学生通过讨论自主学习。此外,小组学习也有其自身优势,同学之间的讨论存在较少的焦虑感和紧张情绪,可以通过合作发展语言能力,共同进步。
二、适度的评价
在学生完成口语表达之后,老师要找出学生口语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语言进行评价总结,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学习者之间存在着性格、情感等方面的差异,适度的评价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不恰当的评价方式可能就会挫败学习者的积极性,产生厌学心理。Harmer曾指出,学生的自信很大程度上掌握在,能够影响学生内部动机的老师的因素中(转引自叶建平,2006:160)。因此,我们在纠正学生错误时首先以鼓励为主。教师的鼓励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英语学习中的积极因素和所取得的进展;另一方面则是引发学生使用这些话来激励自己,因为学生通常会用老师说过的话去鼓励自己(吴本虎,2002:130)。另外,当学习者学习外语时都会产生焦虑感,担心自己的表现不好,语言能力不强,或是受到否定的评价,这些都会影响外语的学习。有调查表明学生在课堂上不开口的原因之一是害怕发音不准被人笑话,并且这一比例占到被试人数的10.8%,名列第二(詹红娟,2006)。这表明在学习者心里存在着强烈的焦虑感,因此,老师的鼓励显得格外重要,他可以让学生从心理上消除这种焦虑,大胆的开口练习。
另外,也要掌握好纠正错误的时机。一般来说口语的错误存在两种:一种是局部性错误(即不影响交际进行的错误),另一种是整体性错误(即阻碍交际正常进行的错误)(Rod Ellis,2000:20)。前者由于不影响交际,一般可以当出现多次后在予以更正,而后者则需要必须纠正。但无论是哪种错误,老师要注意一般要放在学生发言结束之后进行。这是因为学习者的性格和学习情况不同,有的是内向型,原本就缺乏自信,有的是外向型,性格开朗;有的学习好,欢迎老师的指正,有的学习差,对老师的批评显得格外敏感。因此,要求老师在学生发言的时候,安心倾听,不要打断学生的思路,让其流畅的表达自己,老师与此同时把学生的错误记下来,在学生发言结束后综合纠正。这样学生一来不会认为这是某个同学的错误,而不予重视,另外也不会让那些敏感的同学觉得丢面子,从心理上排斥英语学习。
三、培养学生的口语策略
Canale认为:二语学习者在学习第二外语的过程中,实际上要注意培养起三种能力,即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策略能力(转引自王立菲,2004:11)。因此,老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显得非常复杂,除了传授固定知识、鼓励学生说英语外,更重要的是要从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在这里我们将策略分为两种,一种是语言学习策略,另一种是一般学习策略(吴本虎,2002:10)。语言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外语、遇到困难时,所采用的策略,用于口语中具体可以包括近似表达、迂回表达、动作表达、改变说法、求助他人等方法。一般学习策略是指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学习策略,可以用于任何学科的学习。具体为:课前应明确学习目的,如当重点培养自己的演讲技巧时,就应该在语气的轻重,节奏快慢、手势的运用上加以注意;课上要积极主动争取机会进行交际、发言,并注意运用各种心理暗示来排除紧张、焦虑等心理障碍;课下建立起自己的学习记录,如语言错误、新增的知识点及注意事项等,也可以把自己表现较好的一面进行客观评价,以便今后发扬。
学习者口语能力的提高有诸多因素,除了老师课堂上科学的安排教学活动,正确指导学生练习口语外,要想拥有良好的口语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需要学习者自己的不懈努力,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总结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课上遵从老师积极练习,课下寻找机会多多锻炼。只有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形成学生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语也只有先从教学上得以重视,形成良好的学习导向,在日常生活中才能使人们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叶建平.校外语教师教学技能提升方法.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2]吴本虎.英语学习策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詹红娟.大学英语课堂口语教学方法探讨.外语研究,2006,(6).
[4]Rod Ellis.第二语言习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王立菲.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现状与实证.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山东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