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1-0-02
一堂好课,离不开好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上好一节课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预设,教学设计决定着我们能否高效、优质地完成我们的课堂教学,特别对于教学中的难点部分,好的教学设计尤为重要。下面笔者以“分组分解法分解因式”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上教版第九章第5节因式分解的第四种方法----分组分解法,是学生在学习了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十字相乘法之后的一种新的方法,它主要是解决四项或四项以上的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它是前几种方法的综合应用,既是对前面学习内容的一个检测,也是前面学习内容的一个巩固与提升。
本节课是因式分解中较难的一种方法,难点首先体现在怎样让学生主动考虑到分组的方法,其次,如何正确恰当地分组。
2.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学习了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解因式,分组分解法需要学生主动将其中两项或三项用学习过的方法先分组,每组看作一项,这样得到两项或三项之后,再观察是否能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继续分解得到积的形式。如何让学生想到分组分解法因式分解以及如何正确分组,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怎么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是这节课的设计的一个难点。
二、教学目标
基于上述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本节课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超过三项的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方法
(2)理解分组分解法的意义;进一步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
(3)初步掌握四项式的因式分解因式方法,自主尝试命题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
(4)尝试中获得合作的成功,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针对性活动设计
活动1:课前准备五张卡片,每张卡片分别写有以下单项式:(1)4b2;(2)-a2;(3)-4b;(4)2a;(5)1
游戏规则:从以上5个单项式中选择两到三项,组成一个多项式,使它能用已学的方法进行因式分解,并将它们进行因式分解。
游戏补充说明:
(1)为了保证条理清晰,让学生先组合两项,之后再组合三项。
(2)为了更为直观,由五名学生出示卡片,全班同学参与组合多项式,被选到的单项式,由拿着的同学向前一步组合成一个多项式。
设计意图:以卡片做游戏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达到复习的目的,更重要的本节课的难点是学生自主探究分组分解法,这需要学生对二项式、三项式能自主发现是否能因式分解并且进行因式分解,而自主发现比分解更重要,这比教师给出题目让学生因式分解的被动复习要合理得多。
活动2:教师教师有選择性地板书组合的多项式:
(1)4b2-a2=(2b+a)(2b-a)
(2)-4b+2a=-2(2b-a)
(3)4b2-4b+1=(2b-1)2
(4)-a2+2a+1不能因式分解,除非第一项与第三项的符号变成相同符号,教师特意组合让学生判断。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游戏再次复习已学的因式分解方法,让学生再次强化分解步骤,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同时板书的目的为学习新课适当铺垫从而降低教学难度。
活动3:刚才游戏中我们组合的多项式最多是三项,如果现在选择前面的卡片中的前四个单项式组合得到4b2-a2-4b+2a,这个多项式能因式分解吗?如果能分解又如何分解呢?如果学生在这里遇到困难,教师可以适当提示:为什么大家不会分解?因为这里的项数超过了三项,我们只会分解二项式、三项式,我们可以利用化归思想,将新问题转化为已学内容来解决,这时候,学生应该能想到要转化为两项或者三项,如果学生想到了转化为两项或者三项,教师可以适时地提问:那怎样转化为我们学过的两项或三项呢?
设计意图:因为前面的游戏铺垫,学生很容易想到将第一、二个多项式组合,第三、四个多项式组合,按之前的方法分解,得到(2b+a)(2b-a)-2(2b-a),这个多项式由四项就变成两项,且这两项又有公因式可以提取,所以接下来的分解就方便了。
活动4:教师组合多项式4b2-4b+1-a2,这个多项式怎样因式分解?
有了上题的经验以及游戏的效果,学生很容易观察到前三项正好是完全平方式,可以分解为一个多项式的完全平方,再与后一项正好两项构成符合平方差的特点,所以接下来再用平方差继续分解。
活动5:练习: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ab-b+a-1
(2)a2-b2+2ac+2bc
(3)a2-b2+2ac+c2
设计意图:前面两道题都是在教师引导下,大家一起解答的,练习部分让学生独立体会用分组分解法因式分解。
活动6:将学生组合的多项式分解因式
(1)4b2+4b+2a-a2
(2)a2-4b2-4b-2a
(3)4b2-a2+2a-1
(4)a2+2a+1-4b2
设计意图:将学生的成果集体展示,一方面增加学生的荣誉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让所有的同学都参与进来,扎扎实实地学会分组分解法,而不仅是课堂上热闹的看客。
四、基于活动设计的教学思考
分组分解法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有两种:(1)先复习之前学习的各类方法,之后再给出四项的多项式,让学生思考怎样分解;(2)复习各类方法后将其中的一个单项式改为多项式,然后得到四项再让学生思考怎样分解,第一种方法难度过高,学生“够不着”,而第二种方法,表面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进行了分组分解,但实质上,分组分解的方法不是学生自主探究得到的,而是教师设置好了模板,学生按照这个模板被动地接受。这样的学习学生缺乏主动性,参与度低,学习积极性不高。
为此,笔者通过游戏让学生能自主地找到合适的多项式并进行进行因式分解,这样为后面的分组做好足够的准备,也为引入新课做好铺垫。在游戏完成后,继续利用游戏环节中用到的项继续为本节课服务,课上的例题来源于游戏,并让学生大胆尝试出题,给学生不一样的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师首先要读懂教材,要明白这部分知识处于什么地位,与以前有什么关系,在以后有什么作用,然后我们的教学设计要服务于学生,所以我们的教学设计一切要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认知水平,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本节课既要注重趣味性,同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转化思想,发散思维等数学思想。
一堂好课,离不开好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上好一节课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预设,教学设计决定着我们能否高效、优质地完成我们的课堂教学,特别对于教学中的难点部分,好的教学设计尤为重要。下面笔者以“分组分解法分解因式”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上教版第九章第5节因式分解的第四种方法----分组分解法,是学生在学习了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十字相乘法之后的一种新的方法,它主要是解决四项或四项以上的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它是前几种方法的综合应用,既是对前面学习内容的一个检测,也是前面学习内容的一个巩固与提升。
本节课是因式分解中较难的一种方法,难点首先体现在怎样让学生主动考虑到分组的方法,其次,如何正确恰当地分组。
2.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学习了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解因式,分组分解法需要学生主动将其中两项或三项用学习过的方法先分组,每组看作一项,这样得到两项或三项之后,再观察是否能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继续分解得到积的形式。如何让学生想到分组分解法因式分解以及如何正确分组,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怎么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是这节课的设计的一个难点。
二、教学目标
基于上述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本节课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超过三项的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方法
(2)理解分组分解法的意义;进一步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
(3)初步掌握四项式的因式分解因式方法,自主尝试命题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
(4)尝试中获得合作的成功,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针对性活动设计
活动1:课前准备五张卡片,每张卡片分别写有以下单项式:(1)4b2;(2)-a2;(3)-4b;(4)2a;(5)1
游戏规则:从以上5个单项式中选择两到三项,组成一个多项式,使它能用已学的方法进行因式分解,并将它们进行因式分解。
游戏补充说明:
(1)为了保证条理清晰,让学生先组合两项,之后再组合三项。
(2)为了更为直观,由五名学生出示卡片,全班同学参与组合多项式,被选到的单项式,由拿着的同学向前一步组合成一个多项式。
设计意图:以卡片做游戏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达到复习的目的,更重要的本节课的难点是学生自主探究分组分解法,这需要学生对二项式、三项式能自主发现是否能因式分解并且进行因式分解,而自主发现比分解更重要,这比教师给出题目让学生因式分解的被动复习要合理得多。
活动2:教师教师有選择性地板书组合的多项式:
(1)4b2-a2=(2b+a)(2b-a)
(2)-4b+2a=-2(2b-a)
(3)4b2-4b+1=(2b-1)2
(4)-a2+2a+1不能因式分解,除非第一项与第三项的符号变成相同符号,教师特意组合让学生判断。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游戏再次复习已学的因式分解方法,让学生再次强化分解步骤,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同时板书的目的为学习新课适当铺垫从而降低教学难度。
活动3:刚才游戏中我们组合的多项式最多是三项,如果现在选择前面的卡片中的前四个单项式组合得到4b2-a2-4b+2a,这个多项式能因式分解吗?如果能分解又如何分解呢?如果学生在这里遇到困难,教师可以适当提示:为什么大家不会分解?因为这里的项数超过了三项,我们只会分解二项式、三项式,我们可以利用化归思想,将新问题转化为已学内容来解决,这时候,学生应该能想到要转化为两项或者三项,如果学生想到了转化为两项或者三项,教师可以适时地提问:那怎样转化为我们学过的两项或三项呢?
设计意图:因为前面的游戏铺垫,学生很容易想到将第一、二个多项式组合,第三、四个多项式组合,按之前的方法分解,得到(2b+a)(2b-a)-2(2b-a),这个多项式由四项就变成两项,且这两项又有公因式可以提取,所以接下来的分解就方便了。
活动4:教师组合多项式4b2-4b+1-a2,这个多项式怎样因式分解?
有了上题的经验以及游戏的效果,学生很容易观察到前三项正好是完全平方式,可以分解为一个多项式的完全平方,再与后一项正好两项构成符合平方差的特点,所以接下来再用平方差继续分解。
活动5:练习: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ab-b+a-1
(2)a2-b2+2ac+2bc
(3)a2-b2+2ac+c2
设计意图:前面两道题都是在教师引导下,大家一起解答的,练习部分让学生独立体会用分组分解法因式分解。
活动6:将学生组合的多项式分解因式
(1)4b2+4b+2a-a2
(2)a2-4b2-4b-2a
(3)4b2-a2+2a-1
(4)a2+2a+1-4b2
设计意图:将学生的成果集体展示,一方面增加学生的荣誉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让所有的同学都参与进来,扎扎实实地学会分组分解法,而不仅是课堂上热闹的看客。
四、基于活动设计的教学思考
分组分解法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有两种:(1)先复习之前学习的各类方法,之后再给出四项的多项式,让学生思考怎样分解;(2)复习各类方法后将其中的一个单项式改为多项式,然后得到四项再让学生思考怎样分解,第一种方法难度过高,学生“够不着”,而第二种方法,表面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进行了分组分解,但实质上,分组分解的方法不是学生自主探究得到的,而是教师设置好了模板,学生按照这个模板被动地接受。这样的学习学生缺乏主动性,参与度低,学习积极性不高。
为此,笔者通过游戏让学生能自主地找到合适的多项式并进行进行因式分解,这样为后面的分组做好足够的准备,也为引入新课做好铺垫。在游戏完成后,继续利用游戏环节中用到的项继续为本节课服务,课上的例题来源于游戏,并让学生大胆尝试出题,给学生不一样的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师首先要读懂教材,要明白这部分知识处于什么地位,与以前有什么关系,在以后有什么作用,然后我们的教学设计要服务于学生,所以我们的教学设计一切要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认知水平,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本节课既要注重趣味性,同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转化思想,发散思维等数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