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与“大人”之争中的师生相处之道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dflylov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师生关系;师德修养;情绪管理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7-0070-02
  “老师,你这个小人!”坐在第一排的娃娃脸小李(化名)突然冲着我来了这么一句,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这个场景发生的前一秒钟,我还在激情澎湃地讲着“专注力”的心理概念。这是开学的第一堂心理课,教室里洋溢着热闹而活跃的氛围。无论是富有趣味的课前游戏导入,还是激发学生好奇心的挑战闯关活动,又或是引导学生深入探索的小组案例分析,都设计得环环相扣。再加上已经在好几个班试验过并反复修改,我自认为这样的教学设计一定能够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因此,这一句“老师,你这个小人”可真是在一瞬间把我从“天堂”打入了“地狱”,我内心里一时五味杂陈。
  突然被打断后的惊愕不解,教师权威被低估所产生的愤怒尴尬,瞬间激活了“爬行动物脑”主导的“战或逃”系统,我差点就要像自动化机械臂一样在接收到“敌意”信息之后马上开始一系列反击了。但最终理智还是战胜了情感,暂停了几秒钟后,我抛出一句“有什么问题下课再交流”,提前终结了这次短暂的交锋。当然随即我就看到了小李脸上的神色,显然她对我的处理并不满意,张口还想说点什么。她到底想表达什么呢?我也很好奇。
  好不容易下课了,我忙请她来到办公室,小李十分不情愿,但到底还是给我这个两周才见一次的心理老师面子。来到办公室里,她垂着头,相比于上课,她的委屈和不满更突出了。
  我压下心里的怒气问她:“你觉得老师为什么要喊你过来?”
  “因为我上课乱说话呗!”她故作轻松地说,但明显底气不足。
  “乱说话指的是什么呢?”我接着“诱敌深入”。
  她沉默半晌才说:“就是一些不太好听的话。”
  我心里想,很好,这孩子还挺有自知之明。“现在没有别人,只有老师跟你两个人。因为有时候我们听别人说话时容易断章取义,所以老师找你来,是想听一听你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老师你刚才做活动的时候为什么只向后面撒糖,不给我们坐在前面的同学发一点,我觉得你有点偏心。”
  我简直不敢相信,课堂的重点难道是作为心理活动道具的糖果吗?为了几颗糖果就放弃听课,值得吗?不是才过完新年,难道糖还没吃够?一连串的问题涌进我的大脑,怒气顿时消散,惊愕不解成为了此时此刻最主要的情绪。
  我认真地对她解释:“老师上课时确实是随意发的糖果,并没有刻意要发给哪些同学。不过谢谢你提醒我这一点,应该照顾到坐在不同位置的同学,下次我会改进。”
  小李的头更低了。孔夫子说“知耻而后勇”,看来这是教育的好时机了,我趁热打铁:“老师猜你在课堂上说‘老师是小人’并不是真的认为老师品德上有什么污点,而是觉得老师当时的行为有点不公平,希望能引起老师对这件事情的注意,是这样吗?”她还是没说话,不过快速地点了点头,表示对我的认同,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哪个孩子会不愿意承认自己犯错是无心之失呢。
  “不过在课堂上我们都要注意礼貌文明,你的说法好像有点不合适,你认为呢?”我接着引导,她又是一连串的点头加上一句“我不是故意的”。到这里,其实问题基本上已经解决了,只要再叮嘱两句就可以放她走了。
  但我转念一想,这其实并不是这位同学第一次在课堂上用一些看似搞笑实则容易伤人自尊的语言打断别人,而她频频这样做的一大原因可能是缺乏共情能力,很难设身处地地感受别人的情绪,所以我决定趁这个机会来敲打敲打。
  顿了一顿,我接着问:“小李,假如你在写作业的时候有一道题其实会做,但是不小心计算错了,别的同学说‘这么容易都能算错,简直是傻瓜笨蛋’,你会有什么感觉?”
  “我肯定会生气,凭什么这么说我!”
  “假如还是当着你最好的朋友的面说的呢?”
  “我会更生气,感觉没面子了。”
  “你说得好极了,在公共场合随意指责可能会伤害别人,下次你决定这样做之前一定要思考清楚。”
  “老师,我下次不会这样了。”
  “假如下次你课上还想向老师提建议的话,怎么处理会比较好?”
  “我可以下课再跟你商量。”
  “好极了,我也觉得这是个非常不错的方法。”我随手抓起桌上的几颗糖,放在小李的手心,把她送出了办公室。
  回到办公室坐下来,回想刚刚发生的事情,明明只有几分钟,但我却经历了从“大人”到“小人”再到“大人”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传递知识时,不管是从自身的主体性角度,还是从知识的储备量,又或者是在生活的经验上,相比于学生都是“大人”。特别是青年教师,越是急于在学生面前维护教师权威, 越是容易过度看重自己的“大人”形象,难以接受学生的质疑。有一些教师在冲动之下甚至可能会做出损害师生关系、违反师德修养、让自己后悔莫及的事情。其实如果将自己的生命放眼于更加广阔的世界中,教师和学生不都是知识海洋和人生命題中的沧海一粟吗?不都在时而迷茫、时而焦灼、时而又坚定地追求着生活的快乐和幸福吗?
  魏书生老师说:一个人就是一个广阔的精神世界。那么在宇宙的无限生灵中,一位教师遇见了一群学生,这么多精神世界的交汇,我想不仅仅是为了让老师传递什么,也有可能是为了从学生身上学到些什么。如果能从这个角度思考,教师还会那么在意做一个“小人”吗?会成为“小人”的教师不正是一个有血有肉,偶尔也会迷糊,也会犯错,但能够勇于承认,不断进取的真实的人吗?也恰恰因为教师既能够在学生面前坦然展现真实的情感反应,又可以稳住情绪,还能及时抓住时机展开教育引导,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才真正高大。
  编辑/刘 芳 终校/于 洪
其他文献
摘要:社交网络使用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合理使用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不当使用会对身心造成负面影响。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进行总结,梳理了社交网络使用与青少年生理健康、身体意象与不规则饮食、抑郁和焦虑、健康危险行为的关系,以期为未来相关研究和青少年社交网络使用干预提供启发和参考。  关键词:社会网络使用;青少年;身心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
摘 要:我国高校对艺术类学生的培养目标,在其接受专业教育的过程中,不仅应该肩负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的任务,同时还应收获自身在艺术实践领域的美育养成。对于高校艺术类学生审美教育的实际操作层面,美育的实施与落实,直接影响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有效传承,同时,艺术类学生作为文化思想传承的群体之一,在接受审美教育的过程中也要结合自己的专业而能动地提高自身的审美判断力,反哺专业领域的艺术创作,从而推动高
当前,消费文化的繁盛使观众对娱乐产品的选择呈现出多元发散的态势,如何增强影片带给观众的快感,达到良好的口碑效应,考验着制片方的叙事能力.韩国电影一直以成熟的故事创作而受到观众的青睐,通过分析韩国电影《电话》叙事的越界魅力所带来的沉浸性体验,探索观众何以接受并喜欢该片,对我们讲出好的奇幻故事有借鉴意义.
电影《寄生虫》作为一部寓言体的现实主义电影,既在视听效果上满足了大众的期待心理,又在内容上做到了深入浅出.处在边缘地位的声音,利用其特有的抽象性,自然包裹着起主导作用的视觉画面,给原本的叙事空间增值.服务于影像的声音,不仅增加了戏剧矛盾补足人物形象,也成为影片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电影视觉文本的内涵空间.
用焦点短解决短期疗法对一名五年级男生厌学问题进行辅导.来访者近两周以来,上课走神,作业懈怠,学习兴趣下降,出现厌学情绪.咨询师主要采用焦点解决短期疗法,辅以认知疗法和放松训练,引导来访者发现成功的“例外”,大胆尝试,树立信心,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效果较好.
摘要:为探讨高中生社会支持、学业压力与学业韧性的关系,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中学生学业压力量表和学生学业韧性量表对300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自我压力、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显著地正向预测学业韧性,教师压力和社交压力负向预测学业韧性。结果表明:高中生社会支持、学业压力与学业韧性密切相关,学生感知到的社会支持越多,其学业压力就越低,学业韧性水平越高。学校和教师应从社会支持出发,提高学生的适应能
心理高危学生大多心理问题严重,并且心理问题的成因比较复杂,有较大的安全风险,对学校心理辅导工作来说是一项挑战.初三女生Z,情绪低落、易激惹,长期失眠、易做噩梦,经常请假,在家期间多次出现轻生的念头及行为,长期存在“父母不理解自己”“考不上普通高中人生就没有意义”的想法,存在较高的自杀风险.心理教师进行四次辅导后,将其转介至心理专科医院,经精神科医师评估诊断为中度抑郁症.后期Z在接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的同时,在校期间多次到学校心理辅导中心寻求辅导.心理教师整合认知行为疗法、表达性艺术疗法帮助其改变不合理信念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四川省阆中市实验小学一直致力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胆研究,谨慎实践,在实践中反思总结,本文从实际工作出发,结合具体事例,阐述了学校心理辅导教师需要做好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教师;心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
关键词:《红楼梦》;解读;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7-0072-02  賈环,大概是《红楼梦》里最不讨人喜欢的角色了。他是宝玉同父异母的弟弟,是贾府玉字辈的少爷主子。可就是这样一位王府公子,却形象猥琐、心术不正,数次陷害自己的兄长宝玉,害得宝玉险些毁容,还差点被父亲打死。  贾环为什么这么坏?细读原著,我们发现,曹雪芹对这个“坏
摘要:基于校园心理剧微视频资源开展学生心理辅导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新尝试。本文在交代了实践探究的背景、校园心理剧微视频资源体系的建设后,结合具体实践案例,阐述了如何运用校园心理剧微视频资源开展学生团体和个体心理辅导,为学校教师、教研工作者开展相关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校园心理剧;微视频资源;学生心理辅导;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