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自学历史的能力是学生未来发展和进步的需要。学生在初中通过教师在历史教学中的培养而获得自学历史知识的能力,不但能为学生在高一级学校学习历史打好基础,也为学生将来学习其他知识作好自学能力上的准备。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是无限的,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参加工作,仅仅依靠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往往不足以满足工作上的需要。因此,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是不可避免的。而此时的学习已经不可能像在学校一样天天有教师传授,主要是依靠自学。所以,人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做到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则在学校学习时培养其自学的能力就显得尤其必要。
关键词:自学能力 课堂结构 学习方法 能力训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负责人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掌握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是现阶段各级各类学校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指出,初中历史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中国史和世界史基础知识的学习,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认识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对于中国史和世界史的基础知识及其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初中学生是完全能够通过自己阅读历史课文而掌握和了解,教师不必要在这方面花太多时间。对于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初中学生也可以在掌握了中国史和世界史的基础知识之后,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主要依靠学生自己的思考和钻研,学生也是可以了解和认识的。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培训学生自学历史的能力。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自学历史的能力
1.改变常规的备课内容,着重备学生自学。在我们日常历史教学工作中,备课的内容一般主要是备教材、备学生、备目标、备过程、备教法等。这些备课的内容主要是围绕教师在历史课堂中怎样教,而对学生在历史课堂中怎么学关注不够,甚至没有考虑学生在课堂中的自学活动,认为只要教师能够把历史课本知识对学生讲透讲明,学生能听懂听明白就可以。为了培养学生自学历史知识的能力,我们必须改变常规的备课,使得备课不再是对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对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对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而应该是要求教师备课应从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应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不再把备教师的教作为备课的丰要内容,而是把教师作为历史课堂的配角,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自学,以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
2.改变课堂结构,让学生真正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完成讲授新课的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往往是依靠满堂讲,主要的课堂活动都是教师的活动,学生在课堂中只是被动地听和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很少有动手和动脑的机会,完全成了课堂的听课者,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不能体现。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课堂结构,让学生真正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在历史课堂中,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角色,变主角为配角,教师在课堂巾的主要任务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学生自学,把教学变为学生白学,让学生在课堂中演主角。教师要变满堂讲为少讲,只要做了引导就大胆地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的自学贯穿整个历史课堂。
3.改变学习方法,把研究性学习和自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讲解式教学来传授历史知识,教师往往把历史教学理解为讲解历史事件、人物、概念和现象等,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学习往往是接受性学习,也就仅是上课认真听,缺少思考,把学习历史理解为背诵历史。学生此种以听为主的接受性学习是由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所决定的,这种模式对学生自学能力培养不足,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在历史课堂中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质疑、探索、钻研和思考而获得历史知识,而不是通过听教师讲解和背诵来获得历史知识。所以,在历史课堂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钻研去学习知识,把研究性学习和自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便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 能力训练,提高自学质量。作为一门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学科,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准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的,这也是学生自学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引导学生自学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巧妙设疑。学源于思,思起与疑,要想让学生自主学习,关键在于让学生对学习产生疑问,有了疑问就有了动力,就会在学习中思考、研究。因此,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善于设计,精讲巧问,即使是一般的课堂提问和练习也应着眼于训练,多问“为什么”,促使学生去思考、探索,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
5.改变评价标准,既重视学习结果,也重视学习过程。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关注更多的是教师教和学生背,只要学生在答题时给出的答案与课本和教师的相同就是对的、好的,其他的则是错的,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不够。其实,在当今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情况下,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因为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更能体现学生素质的发展。所以,对于学生学习的评价,我们不应仅仅评价他给出的答案是对是错,还需要对学生学习过程、获取知识的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素质进行评价。只要我们在日常的历史教学巾注重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并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改变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我们就完全能够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历史的能力。
总之,培养自主学习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而且对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历史教学的关键,学生自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成败。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第二十八中学)
关键词:自学能力 课堂结构 学习方法 能力训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负责人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掌握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是现阶段各级各类学校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指出,初中历史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中国史和世界史基础知识的学习,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认识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对于中国史和世界史的基础知识及其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初中学生是完全能够通过自己阅读历史课文而掌握和了解,教师不必要在这方面花太多时间。对于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初中学生也可以在掌握了中国史和世界史的基础知识之后,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主要依靠学生自己的思考和钻研,学生也是可以了解和认识的。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培训学生自学历史的能力。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自学历史的能力
1.改变常规的备课内容,着重备学生自学。在我们日常历史教学工作中,备课的内容一般主要是备教材、备学生、备目标、备过程、备教法等。这些备课的内容主要是围绕教师在历史课堂中怎样教,而对学生在历史课堂中怎么学关注不够,甚至没有考虑学生在课堂中的自学活动,认为只要教师能够把历史课本知识对学生讲透讲明,学生能听懂听明白就可以。为了培养学生自学历史知识的能力,我们必须改变常规的备课,使得备课不再是对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对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对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而应该是要求教师备课应从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应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不再把备教师的教作为备课的丰要内容,而是把教师作为历史课堂的配角,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自学,以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
2.改变课堂结构,让学生真正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完成讲授新课的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往往是依靠满堂讲,主要的课堂活动都是教师的活动,学生在课堂中只是被动地听和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很少有动手和动脑的机会,完全成了课堂的听课者,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不能体现。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课堂结构,让学生真正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在历史课堂中,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角色,变主角为配角,教师在课堂巾的主要任务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学生自学,把教学变为学生白学,让学生在课堂中演主角。教师要变满堂讲为少讲,只要做了引导就大胆地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的自学贯穿整个历史课堂。
3.改变学习方法,把研究性学习和自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讲解式教学来传授历史知识,教师往往把历史教学理解为讲解历史事件、人物、概念和现象等,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学习往往是接受性学习,也就仅是上课认真听,缺少思考,把学习历史理解为背诵历史。学生此种以听为主的接受性学习是由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所决定的,这种模式对学生自学能力培养不足,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在历史课堂中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质疑、探索、钻研和思考而获得历史知识,而不是通过听教师讲解和背诵来获得历史知识。所以,在历史课堂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钻研去学习知识,把研究性学习和自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便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 能力训练,提高自学质量。作为一门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学科,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准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的,这也是学生自学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引导学生自学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巧妙设疑。学源于思,思起与疑,要想让学生自主学习,关键在于让学生对学习产生疑问,有了疑问就有了动力,就会在学习中思考、研究。因此,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善于设计,精讲巧问,即使是一般的课堂提问和练习也应着眼于训练,多问“为什么”,促使学生去思考、探索,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
5.改变评价标准,既重视学习结果,也重视学习过程。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关注更多的是教师教和学生背,只要学生在答题时给出的答案与课本和教师的相同就是对的、好的,其他的则是错的,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不够。其实,在当今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情况下,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因为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更能体现学生素质的发展。所以,对于学生学习的评价,我们不应仅仅评价他给出的答案是对是错,还需要对学生学习过程、获取知识的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素质进行评价。只要我们在日常的历史教学巾注重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并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改变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我们就完全能够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历史的能力。
总之,培养自主学习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而且对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历史教学的关键,学生自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成败。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第二十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