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粉墨登场
出没于《午夜巴黎》的画家
文森特.梵高 Vincent Van Gogh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
出现片段:海报中,导演伍迪·艾伦选用了著名画家梵高的世界名画《星月夜》烘托气氛,巴黎的街道景色与梵高名画《星月夜》中的天空搭配,简单却充满了迷人的魅力。
出现时段:电影海报
克洛德.莫奈 Claude Monet
法国印象主义画家
出现片段:影片开头吉尔和未婚妻相依在湖畔旁,吉尔望着曾被莫奈画过的睡莲,流连忘返,并坚持要搬到巴黎居住。
出现时段:04’18”
巴勃罗.毕加索 Pablo Picasso
西班牙艺术家、现代派绘画的创始人
出现片段:男主角第二次穿越的夜晚,在格特鲁德?斯坦因住所,男主角倾听毕加索的创作心声,出现了毕加索作品《沐浴者》。
出现时间:35’54”
萨尔瓦多.达利 Salvador Dalí
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
出现片段:在男主角第三次穿越的夜晚,包括曼瑞在内的超现实主义三人组一起聊天。
出现时间:54’54”
亨利.马蒂斯 Henri Matisse
法国野兽派画风创始人
出现片段: 马蒂斯把自己的作品卖给斯坦因,在男主角第五次穿越的夜晚。
出现时间:64’32”
保罗.高更 Paul Gauguin
法国后印象派领军画家
出现片段: 第五次穿越夜晚,高更与罗特列克、德加、阿德里亚娜、男主角聊天。
出现时间:79’13”
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
法国印象派画家
出现片段:第五次穿越夜晚,德加与罗特列克、高更、男主角、阿德里亚娜聊天。
出现时间:79’13”
那些画,那些人你不可不知的欣赏之道
星月夜下的塞纳河畔——从影片的海报开始,梵高、高更、莫奈、毕加索、德加、马蒂斯、达利等名画家名作品依次登场。巴黎的生活深深影响着这些画家们的创作,正如海明威所说:“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它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座流动的盛宴。”对于这一场盛宴,你打算从哪里开始品味呢?
电影中最先提到的画家便是印象派大师莫奈。莫奈以讽刺漫画起家,到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系列绘画创作,即在不同的光线和角度连续画同一个物体,如《谷堆》、《睡莲》等组画,至此奠定了他在印象派画家中的重要地位。莫奈对绘画穷尽了一生的热情,即便在双目面临失明的威胁下,仍坚持创作。《睡莲》组画便是画家74岁高龄时着手创作的,一直画到他86岁去世,前后历时达12年之久。
体味用光用色之巧
画面中每一朵睡莲都是由莫奈亲手种植的。这片幽静的水域坐落在位于巴黎40公里外的爱蒂河与塞纳河会合之处。他更在自己的宅第之中设计了一座“水上花园”:池塘上架设着日本式小桥,池塘周围种满垂柳和各种花卉。这个花园就是莫奈晚年的自然调色板,庭院里开放的睡莲,明灭不定的月光以及季节变化带来的各种不同颜色,都被描绘在画布之上——《睡莲》由此诞生。全画堪称光与色的完美展现,这样的睡莲组图,与其说它是用色彩表现大自然的水中睡莲,不如说它是用水中的睡莲表现大自然的色彩。
出生于西班牙南部马拉加的毕加索从小就热衷于绘画。1904年,正是风华正茂的他来到巴黎,邂逅了红粉知音费尔南德·奥利维叶,并与阿波利奈尔、马蒂斯、斯因坦、德兰、布拉克等诸多绘画界名流交好。毕加索爆发出了火焰般的创作激情,大批经典画作由此产生。作为现代艺术立体派的创始人,毕加索不仅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同时也影响了各种流派的产生和发展。
体味线条之粗犷刚劲
如《午夜巴黎》中呈现,毕加索在巴黎孜孜不倦地学习,他几乎毫无遗漏地涉猎了所有艺术品。在一次参观了特罗卡蒂罗博物馆的非洲黑人制作的各种面具后,毕加索灵感迸发,《亚威农少女》横空出世。亚威农是巴塞罗那一条妓女街的名字,画面中描绘了五个妓女的姿态,各不相同。柔婉的女体在毕加索的笔下开始有了粗犷的轮廓,色彩也不再那么明显。一张女人的大脸上,长着一只眼睛,鼻子很长,一直连到嘴边……人们发现,毕加索的画中蓝色、黄色占据了主导地位,人物逐渐变得粗大、笨重,而蕴含的感情却更加细腻和深刻。
原本出生在巴黎的高更却在秘鲁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期,从小目睹了殖民地人的悲惨生活。曾经一度屈从于父亲的意愿从事股票经纪人的工作,但最终难以压抑内心对于绘画的热爱,投身于职业画家行列。他喜欢彩绘蛮荒土著文化与生活,作品中常常跳跃着艳丽的色彩。他曾与梵高共同生活了两个月,但却导致了梵高割耳的悲剧。两度奔赴大溪地岛定居,最终在贫病交加中辞世。
体味构图之妙
画家高更逃离文明社会,远赴大溪地岛并爱上了那片土地。这幅名作堪称高更遗作,左右长及4米的大画卷,装饰性的平面画风体现了画家独有的魅力,更有一种神秘深沉的意境。
之所以被称为遗作,是因为高更在完成本作品之后试图自杀,但以失败告终。整幅画由出生到衰老大约分成三段,正好符合画名的寓意。画面以右下角的婴儿起始,穿插姿态各异的人物形象,犹如故事一般向左展开。行至左端,老妇登场,最终以白鸟收尾。关于这充满哲学意味的标题,画家本人并没有留下明确的解说,但一般认为整幅作品意示了人类的一生。
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敬请体味画家对大溪地人、自然、原始的生活方式产生的深刻共鸣,以及倾注在这幅集大成之作中的巨大热情。
这幅画中呈现两种线条风格,一是弯曲的长线,一是破碎的短线,二者交互运用,使画面呈现出炫目的奇幻景象。 11颗星辰就像是悬在夜空中着火的陨石,摇摇欲坠。几近骚动的线条时断时续,暗示着不稳定性。云朵与山脊之间组成的线条宛如一条巨龙,不安分地蠕动着。
暗绿褐色的丝柏树像一股巨形的火焰,由大地的深处向上盘旋。树枝周围血红色的镶边则预示着它正尽力挣脱地心引力,渴望直刺向急流涌动的天空。
出生于荷兰的梵高早年的画作风格显得阴郁而沉重,1886年,33岁的梵高第一次来到巴黎,这里的一切给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两年之后梵高又离开巴黎前往法国南方阳光明媚的小城阿尔,从这时起他的画风逐渐倾向新印象派,色调也活泼起来。这一年的圣诞前夕,他与好友高更大吵一架后,割下了自己的耳朵,并用信封装好送给了阿尔当地的一名妓女,请她“好好保存”。隔年,他自愿住进圣雷米村的精神病院疗养,同时发奋作画,《星月夜》正是这期间的代表作品。
体味笔触之夸张凌厉
梵高的宇宙,可以在《星月夜》中永存。灿烂的星辰热烈燃烧,漩涡似的云朵飘在紫蓝色的雾里,鬼魅般的丝柏树伸向天空——这正是梵高宛如噩梦般的风景变形。不同于一般印象派画家喜爱用清淡柔和的笔触来表现朦胧的夜空,梵高的每一笔都好像是刀斧砍在画布之上。失眠的夜中,梵高起身扶窗仰望,整个夜空像漩涡般地旋转扭曲,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我们从诡异的夜幕和绿树中仿佛可以窥到梵高狂热、紊乱的精神状态。这幅画折射出作者对于人生不确定性的隐忧,次年梵高孤身一人于金色的麦田之中饮弹自尽,结束了年轻的生命,也终结了他狂放的才思。
当巴黎社交圈流行上剧院看芭蕾舞剧,德加却舍弃精心设计的演出,反而迷上舞者幕后的练舞人生。他以敏锐的眼光观察她们,展现出舞者最不经意的真实面。德加在光与色的流动中,描绘这一群常年过度劳累、严格训练的普通人家的姑娘们,表现她们在创造美过程中的艰辛和不易。在白手套和法郎主宰的巴黎香榭丽舍大街,这群苦练舞蹈的少女却美得让人惊艳。坐在背景最右方的三个妇人是前来监督自己女儿的母亲,表情挑剔而刻薄。只有真正与她们谙熟的人才能够捕捉到这一生动的神情。
德加出身于巴黎一个金融资本家的家庭,从小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芭蕾舞者是埃德加·德加最喜欢的绘画题材,他的一生大约一千两百件作品,其中有超过三百件都在描绘芭蕾群星。电影《午夜巴黎》中,德加在后半部出场,他帮朋友邀请阿德里亚娜设计芭蕾舞的服装。德加是印象派中以传统精确素描与印象派色彩风格绝妙结合的典型画家,被称为“古典的印象主义”。相对于大自然的光彩,他更偏爱彩绘芸芸众生的工作之美。
体味浮华世界与无常命运的画面寓意
画作中呈现的场景很平常:在歌剧院的舞蹈教室里,穿着纯白色芭蕾舞衣的少女们正准备做舞蹈练习:有的少女正在整装,有的则心不在焉地看着同伴们。这是没有一点造作的练舞情形,就像是平常走过舞蹈教室时的情景。
在德加的时代,芭蕾舞是绅士和淑女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更是上流社会审美趣味、品格高下的标准。德加是芭蕾舞艺术的忠实爱好者,他参观演员的排练,欣赏她们的演出。他甚至常常去找演员的母亲们谈心,她们多半是把女儿当成摇钱树、每天都要到场精心守护女儿的中年妇人。为了真正地了解她们,芭蕾剧院的舞台前后,成了德加每天必到的场所。
树木的线条完全都被简化了,只用黄、红、绿等几个对比明显的色块来代替。不讲究工整的线条和明暗景深,但反而有一种原始奔放的美感和热情。大地是鲜嫩的黄色,明艳而灼热,画中所有人的热情都汲取自这块火热的土地。用原色的铺叠作为背景,人们在林间跳舞、嬉戏、吹笛、放牧、接吻或者什么也不做,就是晒太阳、享受人生,马蒂斯用缤纷绚丽的色彩描绘繁荣喜乐的林间花园,让人一看就觉得温暖快乐,生活的甜美丰沛尽在于此。
原本在律师事务所做办事员的马蒂斯过着平淡的生活,21岁那年,他因阑尾炎住院期间为了打发无聊时间开始画画,由此一发不可收拾,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并成为了“野兽派”风格画派的领袖。马蒂斯一生都在做着实验性探索,在色彩上追求一种单纯原始的稚气。他向东方艺术吸取了许多平面表现方法,他的画面总是富有一种装饰感。
体味色彩之热烈奔放
画中弯曲起伏的线条以及富于原始稚趣的人体造型,让“生活的快乐”这一主题呼之欲出,甚至会让人觉得“浅显”。这幅画直接源于马蒂斯1905年夏季在西班牙边界附近的柯里欧尔渔村的生活。或立或卧的人们都没有穿着任何衣服,一对对拥抱、热吻的情人则毫无遮拦地释放出自己的热情——这就是多少世纪以来一直在欧洲人头脑中萦绕的摆脱尘世丑恶与烦恼的神秘乐园。
在电影《午夜巴黎》中,穿越后的男主角感叹马蒂斯把自己的一幅作品以500法郎卖给了斯因坦兄妹,调侃道“要不我也来六七幅”。虽然在当时马蒂斯的画作被“名门正派”们斥为“不入流”之作,但后世对他的评价却高出了马蒂斯自己的想象。
有棱角的平台上有棵干枯的树干,树干上还挂着一个软表,稀释得简直就要淌下来,就连表针都被拉直了,一切固体在这里都被“时间”无情地拉伸。
海面是一片虚无缥缈的景象,虚幻得让人迷失。但同时却又能看见岩石的倒影。让人在虚幻和现实之间游移不定,给人一种怪诞的感觉。诡异的画面其实映射着现实的残酷。作者精心侍弄他的画笔在画布上“做梦”,荒诞的梦境让人觉得恐慌不安,画中的一切看似真实,却又那么不合理;然而处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欧洲,现实社会的诡谲气氛不也同样令人费解?
达利是巴塞罗那菲格拉斯一个公证人的儿子。他自幼显露出绘画天赋,14岁便在家乡举办画展,这使得他的父亲全力支持他画画。1921年,他进入马德里美术学院,虽然脾气古怪,但学习绘画时却沉着踏实。在学生时代,他迷上了弗洛伊德的梦境和潜意识的著作。1928年,达利到巴黎拜访了毕加索和米罗,不过这次访问对他影响更大的是已经在巴黎轰轰烈烈地进行了两年多的超现实主义。
体味梦幻色彩中包含的现实寓意
远方是达利的故乡克鲁斯海峡,唯一的枯树不是长在土里,而是长在桌案上;画中有着四面钟,其中一面贴着桌台,仿佛随时溜下去,钟面还停着一只苍蝇,让人有一种光阴正飞逝腐败的联想;旁边红色的金属怀表上爬满了蚂蚁,好像时间一点点被啃噬搬移。画中的色彩也十分特别,那些明亮的黄色和绿色,具有强烈的不和谐感,从而增强了画面的梦幻色彩——这个西班牙人是一个天生的超现实主义者,他的绘画是细致逼真与荒诞离奇的奇怪混合体:从局部上看,每个细节都是真实细腻的,但是从总体上看,他们全然没有视觉逻辑的条理性,因而会带给人们梦魇之感。达利的到来给超现实主义运动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契里柯等超现实主义画家强调纯自动和偶然性不同,达利即使在表现潜意识的梦幻时,也总是保持着某种清醒的有意识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