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农林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二外学习动机现状进行了实证调查,并结合相关理论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在一定程度上阐明了二外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以期给二外教学与研究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英语专业二外 学习动机 农林院校
一、引言
目前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的同时,必须掌握一门第二外语。学生在学习第二外语的过程中应进行语言的比较学习,提升对目标母语的认知和语言知识运用的能力,为认识目标语言所在国文化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此外,在21世纪这个信息化时代,随着我国经济实力迅速发展及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国际交流日趋频繁,对于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对于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而言,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运用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是当代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因此学习第二外语成为英语专业学生提升综合素质的必要途径。然而目前高校中,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第二外语的过程中暴露了一些问题,比如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积极性差、基础知识薄弱;部分英语专业的学生忽视或轻视二外的学习。成功的教学活动需要师生双方的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进而增强教学效果,是解决二外教学矛盾的重要途径。苗迎春(2010)认为调查大学生二外学习动机中的类型及其特点,研究培养其学习动机的方式方法,不仅有助于本校二外教学的改进,而且可以给面临相同困扰的其他高校的二外教学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二、先行研究
1.学习动机的定义
动机是指通过激发和鼓励,使人们产生一种内部动力,使之朝着某一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在学习情境中,动机就是让学习者开始学习,并朝着学习目标不断努力,以满足某种学习需要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的作用在于以内部动力的方式直接推动学习行为。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第二外语习得研究的领域里,动机研究兴起于20世70年代,其中加拿大语言学家Gardner和Lambert的研究成果成为主流思想。他们依据社会心理学,把动机类型分为“融合型”和“工具型”。“融合型”動机是以学习目标语言社会的文化,参加目标语言社会文化活动为目的的动机;“工具型”动机反映语言习得目的的功利性,比如把语言作为一种工具参与就业或者升学。奥地利学者Mueller 、Hanfstingl和Andreitz(2007)将学习动机分为外部动机、内部动机和非动机三大类。其中外部动机包括附属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认同内驱力。附属内驱力是在希望获得家长或老师奖励或避免其惩罚的基础上产生的需要;自我提高内力是指学习者学习目的在于获得周围人的认可;怀有认同内驱力的学习者的目的性很强,比如通过考试或者顺利获取毕业证。内部动机又称为认知内驱力,即获取知识的一种内驱力。在国内有不少学者调查英语学习动机类型,较有影响的是北大学者高一虹等(2003)对中国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的研究,制定出了动机类型的量表,提出了七个因子:内在兴趣、成绩、学习情境、出国、社会责任、个人发展和信息媒介。目前而言,对农林类院校外语专业学生的第二外语学习动机类型的调查几乎是凤毛麟角。笔者所在院校在大三第一学期开设二外课程,让笔者感兴趣的是学生以何种动机学习二外。笔者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相关的外语学习动机理论,探讨农林类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二外学习动机类型,从而以此为依据提出改进二外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以便增强二外教学效果。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次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对象是笔者所在高校的英语专业本科生。他们在三年级选修第二外语(日语或德语),年龄均在18~22岁。本次问卷调查在2012年11月初进行,这时被调查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二外课程开设一个半学期。问卷第一部分是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有无二外学习经历等。第二部分是调查问题,共计16个问题,采用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的Likert五级量表形式。其中第二、第十二和第十四个问题属于附属内驱力;第六、第十和第十一个问题属于自我提高内驱力;第三,第四和第九个问题属于认知内驱力;第七、第十五和第十六个问题属于非动机。问卷由学生本人填写。调查前首先向学生说明,本次调查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动机类型,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无关,不署名,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力求给出真实的答案。
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10份,其中有效问卷110份,有效回收率100%。110份问卷中包括男生14份,女生96份。
四、调查结果和分析
二外学习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学习动机和态度。从调查结果来看,在“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和“非动机因”这四个影响因子中,“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的影响效果最明显。“附属内驱力”和“非动机”均没有可信度(可信度小于0.5),不具统计意义。
在对“认知内驱力”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非常符合”与“一般符合”的信度均在0.8以上。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二外学生的“认知内驱力”程度越高,其学习效果就越好。这一点恰巧与杨新焕等(2011)的“英语学习的内在动机与学习者成绩呈正相关性”的结果不谋而合。
但是,在“认知内驱力”的调查数据统计简易表中,选择“非常符合”的23名调查对象中,有二外学习经验的占了将近一半,而在选择“一般符合”的25名调查对象中,有二外学习经验的却仅有3人。而且,对于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学习外语的人数,选择“非常符合”的人数也远高于选择“一般符合”的人数。从这一层面来讲,我们不能武断地认为学习者的二外学习效果与“认知内驱力”呈正相关性。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学习者的“外语学习经历”及“开始学习外语的时间”等因子的影响。不过,并不意味着“学习效果”与“认知内驱力”之间毫无规律可循。因为从上述分析中可以总结出这样一个结论:二外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与附属内驱力呈正相关性,但附属内驱力取决于有无二外学习经历和开始接触学习外语的时间等。 作为外部动机的“自我提高内驱力”对二外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在对“自我提高内驱力”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后,只有“比较符合”和“一般符合”具有可信度,但数值偏小,仅为0.53。究其原因,主要是二外学习者对二外的学习态度。作为农林院校的英语专业学习者,大多数学生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自身专业和专业英语上,而对于为什么要学习二外还没有一个客观理性的认识。在大多数二外学习者的心里,如果把专业课的分量比做是“铅球”的话,那么二外课的分量只不过是一个“乒乓球”。有些学生甚至不明白高校为什么在教学大纲上安排二外课程,认为二外课就是浪费时间,与其这样,他们更愿意把时间用在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个人兴趣爱好上。这样,他们在二外学习上的自我提高内驱力不高也就可想而知了。要解决怎样提高二外学习者的自我提高内驱力这一问题,首先得端正二外学习者对二外的态度,要端正他们的态度,最关键的就是让他们对二外学习有一个客观理性的认识。唯此,二外学习者的“自我提高内驱力”才不会发生盲目性迁移。
但是,笔者在将“自我提高内驱力”的调查数据统计简易表和“认知内驱力”进行比较对照的过程中发现,不管是“非常符合”还是“一般符合”,前者的学习效果都远远大于后者,尽管后者的可信度数值偏小。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不管自我提高内驱力程度如何,二外学习者的学习效果都不会受到影响(确切地说都能取得不错的学习效果)。关于这一点,笔者认为是“隐性自我提高内驱力”在发生作用的结果。
前面已经提到,“自我提高内驱力”信度不高主要是因为二外学习者对二外学习的认识不够客观理性,其“自我提高内驱力”发生了盲目性迁移,从而导致在专业上和兴趣爱好上的投入较多而对二外学习产生排斥情绪,但在这一过程中有一点不得不强调:二外学习者在专业上和兴趣爱好上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和目的——获得他人的认可。这种表现在专业和爱好上的心理和目的我们可以称之为“显性自我提高内驱力”。这并不意味着二外学习者从心底排斥二外学习,因为在某些方面希望获得他人认可的人也不希望在其他方面被别人说三道四,这是人类共同的心理。处在“二外学习无用论”的环境之下,他们表面上不会表现出“在二外上获得他人认可”的心理,但在心底的某个角落还是希望获得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希望自己优秀的人是不愿意在任何一方面输给别人的,这种心理可称之为“隐性自我提高内驱力”。正是这种“隐性自我提高内驱力”的存在,才使得信度偏低的自我提高內驱力的学习效果普遍高于认知内驱力。
五、结语
笔者围绕二外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有何关系这一主题,对农林院校110名二外学习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明确了“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对二外学习效果的影响。二外学习效果与“认知内驱力”呈正相关,但受到“有无学习经验”及“开始学习外语的时间”等因子的制约;“自我提高内驱力”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不明显,但在“隐性自我提高内驱力”的作用下,学习效果普遍高于“认知内驱力”。
参考文献:
[1]Florian H.Müller,Barbara Hanfstingl
关键词: 英语专业二外 学习动机 农林院校
一、引言
目前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的同时,必须掌握一门第二外语。学生在学习第二外语的过程中应进行语言的比较学习,提升对目标母语的认知和语言知识运用的能力,为认识目标语言所在国文化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此外,在21世纪这个信息化时代,随着我国经济实力迅速发展及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国际交流日趋频繁,对于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对于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而言,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运用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是当代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因此学习第二外语成为英语专业学生提升综合素质的必要途径。然而目前高校中,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第二外语的过程中暴露了一些问题,比如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积极性差、基础知识薄弱;部分英语专业的学生忽视或轻视二外的学习。成功的教学活动需要师生双方的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进而增强教学效果,是解决二外教学矛盾的重要途径。苗迎春(2010)认为调查大学生二外学习动机中的类型及其特点,研究培养其学习动机的方式方法,不仅有助于本校二外教学的改进,而且可以给面临相同困扰的其他高校的二外教学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二、先行研究
1.学习动机的定义
动机是指通过激发和鼓励,使人们产生一种内部动力,使之朝着某一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在学习情境中,动机就是让学习者开始学习,并朝着学习目标不断努力,以满足某种学习需要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的作用在于以内部动力的方式直接推动学习行为。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第二外语习得研究的领域里,动机研究兴起于20世70年代,其中加拿大语言学家Gardner和Lambert的研究成果成为主流思想。他们依据社会心理学,把动机类型分为“融合型”和“工具型”。“融合型”動机是以学习目标语言社会的文化,参加目标语言社会文化活动为目的的动机;“工具型”动机反映语言习得目的的功利性,比如把语言作为一种工具参与就业或者升学。奥地利学者Mueller 、Hanfstingl和Andreitz(2007)将学习动机分为外部动机、内部动机和非动机三大类。其中外部动机包括附属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认同内驱力。附属内驱力是在希望获得家长或老师奖励或避免其惩罚的基础上产生的需要;自我提高内力是指学习者学习目的在于获得周围人的认可;怀有认同内驱力的学习者的目的性很强,比如通过考试或者顺利获取毕业证。内部动机又称为认知内驱力,即获取知识的一种内驱力。在国内有不少学者调查英语学习动机类型,较有影响的是北大学者高一虹等(2003)对中国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的研究,制定出了动机类型的量表,提出了七个因子:内在兴趣、成绩、学习情境、出国、社会责任、个人发展和信息媒介。目前而言,对农林类院校外语专业学生的第二外语学习动机类型的调查几乎是凤毛麟角。笔者所在院校在大三第一学期开设二外课程,让笔者感兴趣的是学生以何种动机学习二外。笔者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相关的外语学习动机理论,探讨农林类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二外学习动机类型,从而以此为依据提出改进二外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以便增强二外教学效果。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次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对象是笔者所在高校的英语专业本科生。他们在三年级选修第二外语(日语或德语),年龄均在18~22岁。本次问卷调查在2012年11月初进行,这时被调查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二外课程开设一个半学期。问卷第一部分是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有无二外学习经历等。第二部分是调查问题,共计16个问题,采用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的Likert五级量表形式。其中第二、第十二和第十四个问题属于附属内驱力;第六、第十和第十一个问题属于自我提高内驱力;第三,第四和第九个问题属于认知内驱力;第七、第十五和第十六个问题属于非动机。问卷由学生本人填写。调查前首先向学生说明,本次调查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动机类型,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无关,不署名,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力求给出真实的答案。
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10份,其中有效问卷110份,有效回收率100%。110份问卷中包括男生14份,女生96份。
四、调查结果和分析
二外学习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学习动机和态度。从调查结果来看,在“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和“非动机因”这四个影响因子中,“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的影响效果最明显。“附属内驱力”和“非动机”均没有可信度(可信度小于0.5),不具统计意义。
在对“认知内驱力”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非常符合”与“一般符合”的信度均在0.8以上。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二外学生的“认知内驱力”程度越高,其学习效果就越好。这一点恰巧与杨新焕等(2011)的“英语学习的内在动机与学习者成绩呈正相关性”的结果不谋而合。
但是,在“认知内驱力”的调查数据统计简易表中,选择“非常符合”的23名调查对象中,有二外学习经验的占了将近一半,而在选择“一般符合”的25名调查对象中,有二外学习经验的却仅有3人。而且,对于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学习外语的人数,选择“非常符合”的人数也远高于选择“一般符合”的人数。从这一层面来讲,我们不能武断地认为学习者的二外学习效果与“认知内驱力”呈正相关性。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学习者的“外语学习经历”及“开始学习外语的时间”等因子的影响。不过,并不意味着“学习效果”与“认知内驱力”之间毫无规律可循。因为从上述分析中可以总结出这样一个结论:二外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与附属内驱力呈正相关性,但附属内驱力取决于有无二外学习经历和开始接触学习外语的时间等。 作为外部动机的“自我提高内驱力”对二外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在对“自我提高内驱力”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后,只有“比较符合”和“一般符合”具有可信度,但数值偏小,仅为0.53。究其原因,主要是二外学习者对二外的学习态度。作为农林院校的英语专业学习者,大多数学生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自身专业和专业英语上,而对于为什么要学习二外还没有一个客观理性的认识。在大多数二外学习者的心里,如果把专业课的分量比做是“铅球”的话,那么二外课的分量只不过是一个“乒乓球”。有些学生甚至不明白高校为什么在教学大纲上安排二外课程,认为二外课就是浪费时间,与其这样,他们更愿意把时间用在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个人兴趣爱好上。这样,他们在二外学习上的自我提高内驱力不高也就可想而知了。要解决怎样提高二外学习者的自我提高内驱力这一问题,首先得端正二外学习者对二外的态度,要端正他们的态度,最关键的就是让他们对二外学习有一个客观理性的认识。唯此,二外学习者的“自我提高内驱力”才不会发生盲目性迁移。
但是,笔者在将“自我提高内驱力”的调查数据统计简易表和“认知内驱力”进行比较对照的过程中发现,不管是“非常符合”还是“一般符合”,前者的学习效果都远远大于后者,尽管后者的可信度数值偏小。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不管自我提高内驱力程度如何,二外学习者的学习效果都不会受到影响(确切地说都能取得不错的学习效果)。关于这一点,笔者认为是“隐性自我提高内驱力”在发生作用的结果。
前面已经提到,“自我提高内驱力”信度不高主要是因为二外学习者对二外学习的认识不够客观理性,其“自我提高内驱力”发生了盲目性迁移,从而导致在专业上和兴趣爱好上的投入较多而对二外学习产生排斥情绪,但在这一过程中有一点不得不强调:二外学习者在专业上和兴趣爱好上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和目的——获得他人的认可。这种表现在专业和爱好上的心理和目的我们可以称之为“显性自我提高内驱力”。这并不意味着二外学习者从心底排斥二外学习,因为在某些方面希望获得他人认可的人也不希望在其他方面被别人说三道四,这是人类共同的心理。处在“二外学习无用论”的环境之下,他们表面上不会表现出“在二外上获得他人认可”的心理,但在心底的某个角落还是希望获得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希望自己优秀的人是不愿意在任何一方面输给别人的,这种心理可称之为“隐性自我提高内驱力”。正是这种“隐性自我提高内驱力”的存在,才使得信度偏低的自我提高內驱力的学习效果普遍高于认知内驱力。
五、结语
笔者围绕二外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有何关系这一主题,对农林院校110名二外学习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明确了“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对二外学习效果的影响。二外学习效果与“认知内驱力”呈正相关,但受到“有无学习经验”及“开始学习外语的时间”等因子的制约;“自我提高内驱力”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不明显,但在“隐性自我提高内驱力”的作用下,学习效果普遍高于“认知内驱力”。
参考文献:
[1]Florian H.Müller,Barbara Hanfstin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