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我们经常怀着无限的赞美和敬畏心来看待的东西有二:一个是高悬在上空的星斗灿烂的天空;另一个是内心的道德规律。"此话说明了道德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以及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可见,中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为此,我们应该在重视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同时,加强德育创新的研究与实践,使德育工作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同步协调发展。
一、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工作面临的困惑及原因分析
精神化的语文课能"唤起人对未来世界的一种向往,一种探索的热情。"能让学生的心灵畅游于情感的花园,体验人生百味,实现人生的价值。然而在中考制度的调控下、在教材的帮助下、在长久以来的评课标准的引导下,传统的语文课堂成了标准零件的加工车间,语文教师则是熟练工人,切割打磨,轮番上阵,学生想像的翅膀终于无处可逃。
造成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可谓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其表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语文教学的内容、要求与发展变化着的时代要求存在着偏差,影响了德育的实效。
1、从学生来看,由于这种偏差,特别是长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面对抽象的理论和空洞的说教,学生们对语文教学产生了"无用"心理、"敷衍"心理。因此,学生往往是为应付考试而听课,而去背背那些条条杠杠。这些"道德理论"并没有对他们的思想进步起多大作用,一旦考试完了,这些"理论"在他们的脑子中也就荡然无存了。
2、从教师来看,由于这种偏差,大多时候只起到"复印机"的作用,即将教材内容原原本本地复述给学生,而缺乏理论联系实际,不能有效地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了。实际上,教师也是为了考试而教,打的是"空对空"导弹。
(二)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与学生思想实际和发展规律存在着偏差,削弱了德育的感染力。目前,在语文教学中普遍使用的是"你说我听"千人一面的教育方式,存在着重理论说教,轻耐心疏导;重集体教育,轻个别引导的现象,导致语文课太空、太高、太干、太假。于是学生对语文课不感兴趣,有的学生甚至认为"老师讲的和社会现实是两回事,若按老师讲的去做,到社会上就寸步难行"。
(三)社会现实与追求的社会理想和希望存在着偏差,弱化了德育的说服力。
目前,中学生对社会的接触和了解越来越广泛,在一定程度上,社会上不良风气和不正确的思想意识对他们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有时甚至会超过语文课正面教育的作用。在学校中,我们总是从正面去教育和引导学生,灌输的往往是美好的理想化的东西,而当他们一旦接触到不良的落后的社会现象时,往往会觉得社会现状与自己追求的社会理想和希望有很大的差距,从而对正面的教育会产生怀疑,甚至会产生不良的思想意识。
面对这样的困境,尤其是在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一背景下,我们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更大的挑战。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的渗透,让"空白"丰富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精神的家园,已迫在眉睫。那么如何在新课改下把德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呢?
二、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德育渗透的思路
(一)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确立以体验生命为目的的教学目标,增强德育的针对性。
语文课堂是师生心灵的栖息地,它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孩子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为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可见,语文教育就是人文教育,是和人自身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联系在一起的,它可以内化一个人的思想情感。这一内化的过程就是个人体验的过程。因此,一堂有活力的语文课,它应该是"学生人生中一段生命经历",充满个人体验。有一名句"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以个性的生命体验去诠释课文,评析文章的意蕴,再以真我的语言去演绎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这样的语文课堂--让"空白"丰富语文课堂,才能使学生的心灵得以交流、撞击、放飞,得到生命的满足,找到生命的意义,才是学生精神的家园。
(二)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增强德育的教育性。
长期以来,语文课程在内容设置上机械地紧跟"形势",过于空泛,没有能准确、充分地反映和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中学生成长的需求,使教育内容严重滞后。而当前的中学生思想活跃、观念新、信息灵,这都迫切要求课程内容多色彩、大容量。新的语文教材应该说已基本达到了这个要求,集中了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几百篇。其中,情景交融的诗歌,诗意盎然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催人泪下的剧作占相当大的比例。这些文章都蕴含着浓郁的情感因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背影》是朱自清先生记叙他与父亲之间催人泪下的父子深情的名篇;《中国石拱桥》中桥梁专家茅以升以无比自豪的口吻介绍了中国石拱桥这一令人赞叹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故宫博物院》则可以看作一篇游览故宫这一世界建筑史上最大的保存最完美的古代宫殿建筑群的解说词。这些又都是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极好教材,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寻找教材内容与德育工作相渗透的最佳结合点,使二者融为一体。
(三)在语文教学改革中,运用符合新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1、在教育形式上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教育形式的单调和封闭,也是影响中学德育效果的原因之一。绝对正统的课本教育,知识传授仅限于课本,即就课论课,所有习题答案都以教师为准,语文课堂上教师一人主宰,提问成了教师的神圣专职,回答成了学生的必尽义务。这样时时处处都控制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想意识总拘泥于传统的固定框架之内。如果德育仅局限于课堂教育,势必难以适应中学生多角度的视野和全方位的思维。因此,在教育形式上应认真研究中学生的特点和规律,采取中学生喜闻乐见和生动活泼的方式。一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想开放。教师应该让学生畅谈自己的认识、观点,即便是错误的,也允许其充分地暴露出来,然后再加以肯定或者引导,这样既有利于营造畅所欲言、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又有利于体现教育的针对性。二是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校内向校外延伸。在语文课堂教育的同时,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让学生的思想在活动中进一步得到体验,得到升华。如写作教学也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作为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写作教学,调动学生的情感进行德育渗透。我们可以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让学生去观察感受大自然,学生在草地上漫步,在花下徘徊,直接面对大自然,会产生创作的冲动,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散文,在锻炼了写作能力的同时,也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达到了德育渗透的目的。当然,我们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写社会调查,让学生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培养健全的人格。
2、在教学方法上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素质的提高和情感的培养转变。在以往的教育中,我们更多的注重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基本道理的灌输,而忽视素质的培养和情感体念及情感发展,这就从根本上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课文内容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及凭借语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如教学《最后一课》时,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可以让学生边看书边听录音,把学生带入课文人物所表现出来的不愿作亡国奴,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对自己祖国无比热爱的气氛中,再联系到我国人民遭受侵略,任人宰割的历史,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马上被调动起来,更加坚定了不忘过去,珍惜今天,为明天而努力学习的决心,从而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体验,得到发展。
3、在教育方法上做到"灌"和"导"相结合,变"被动"为"主动"。传统语文教学中,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及自我意识,多被动接受,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压抑和扼制其创造性。新课程注重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如在教学《愚公移山》一课时,有的同学提出这样的疑问:"愚公移山真是愚不可及,把家一搬,不是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吗?"我以此为契机,启发学生思考发言,结果引发了一场"移山还是搬家"的讨论。最后大家取得共识:1、《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它体现了一种改造自然、战胜困难的大无畏精神,即使"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其精神仍是值得学习的;2、愚公搬家体现了一种针对实际机动灵活的观点,在实践中也是可取的。学生由此感受到了文章的思想美,打开了他们的眼界,使他们增长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
总之,语文课堂需要人文性,需要人文精神。新课改下的中学语文教学必须与德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挖掘语言文字中丰富的思想内容,在教学中自然渗透德育内涵,可谓"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思想教育",才能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受到德育的情感熏陶,让"空白"丰富语文课堂,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真正寻找到自身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陈旭远:《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
[2]周卫勇:《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3]余文森:《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观念》, 教育研究, 2002年。
一、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工作面临的困惑及原因分析
精神化的语文课能"唤起人对未来世界的一种向往,一种探索的热情。"能让学生的心灵畅游于情感的花园,体验人生百味,实现人生的价值。然而在中考制度的调控下、在教材的帮助下、在长久以来的评课标准的引导下,传统的语文课堂成了标准零件的加工车间,语文教师则是熟练工人,切割打磨,轮番上阵,学生想像的翅膀终于无处可逃。
造成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可谓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其表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语文教学的内容、要求与发展变化着的时代要求存在着偏差,影响了德育的实效。
1、从学生来看,由于这种偏差,特别是长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面对抽象的理论和空洞的说教,学生们对语文教学产生了"无用"心理、"敷衍"心理。因此,学生往往是为应付考试而听课,而去背背那些条条杠杠。这些"道德理论"并没有对他们的思想进步起多大作用,一旦考试完了,这些"理论"在他们的脑子中也就荡然无存了。
2、从教师来看,由于这种偏差,大多时候只起到"复印机"的作用,即将教材内容原原本本地复述给学生,而缺乏理论联系实际,不能有效地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了。实际上,教师也是为了考试而教,打的是"空对空"导弹。
(二)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与学生思想实际和发展规律存在着偏差,削弱了德育的感染力。目前,在语文教学中普遍使用的是"你说我听"千人一面的教育方式,存在着重理论说教,轻耐心疏导;重集体教育,轻个别引导的现象,导致语文课太空、太高、太干、太假。于是学生对语文课不感兴趣,有的学生甚至认为"老师讲的和社会现实是两回事,若按老师讲的去做,到社会上就寸步难行"。
(三)社会现实与追求的社会理想和希望存在着偏差,弱化了德育的说服力。
目前,中学生对社会的接触和了解越来越广泛,在一定程度上,社会上不良风气和不正确的思想意识对他们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有时甚至会超过语文课正面教育的作用。在学校中,我们总是从正面去教育和引导学生,灌输的往往是美好的理想化的东西,而当他们一旦接触到不良的落后的社会现象时,往往会觉得社会现状与自己追求的社会理想和希望有很大的差距,从而对正面的教育会产生怀疑,甚至会产生不良的思想意识。
面对这样的困境,尤其是在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一背景下,我们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更大的挑战。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的渗透,让"空白"丰富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精神的家园,已迫在眉睫。那么如何在新课改下把德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呢?
二、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德育渗透的思路
(一)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确立以体验生命为目的的教学目标,增强德育的针对性。
语文课堂是师生心灵的栖息地,它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孩子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为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可见,语文教育就是人文教育,是和人自身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联系在一起的,它可以内化一个人的思想情感。这一内化的过程就是个人体验的过程。因此,一堂有活力的语文课,它应该是"学生人生中一段生命经历",充满个人体验。有一名句"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以个性的生命体验去诠释课文,评析文章的意蕴,再以真我的语言去演绎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这样的语文课堂--让"空白"丰富语文课堂,才能使学生的心灵得以交流、撞击、放飞,得到生命的满足,找到生命的意义,才是学生精神的家园。
(二)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增强德育的教育性。
长期以来,语文课程在内容设置上机械地紧跟"形势",过于空泛,没有能准确、充分地反映和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中学生成长的需求,使教育内容严重滞后。而当前的中学生思想活跃、观念新、信息灵,这都迫切要求课程内容多色彩、大容量。新的语文教材应该说已基本达到了这个要求,集中了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几百篇。其中,情景交融的诗歌,诗意盎然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催人泪下的剧作占相当大的比例。这些文章都蕴含着浓郁的情感因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背影》是朱自清先生记叙他与父亲之间催人泪下的父子深情的名篇;《中国石拱桥》中桥梁专家茅以升以无比自豪的口吻介绍了中国石拱桥这一令人赞叹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故宫博物院》则可以看作一篇游览故宫这一世界建筑史上最大的保存最完美的古代宫殿建筑群的解说词。这些又都是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极好教材,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寻找教材内容与德育工作相渗透的最佳结合点,使二者融为一体。
(三)在语文教学改革中,运用符合新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1、在教育形式上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教育形式的单调和封闭,也是影响中学德育效果的原因之一。绝对正统的课本教育,知识传授仅限于课本,即就课论课,所有习题答案都以教师为准,语文课堂上教师一人主宰,提问成了教师的神圣专职,回答成了学生的必尽义务。这样时时处处都控制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想意识总拘泥于传统的固定框架之内。如果德育仅局限于课堂教育,势必难以适应中学生多角度的视野和全方位的思维。因此,在教育形式上应认真研究中学生的特点和规律,采取中学生喜闻乐见和生动活泼的方式。一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想开放。教师应该让学生畅谈自己的认识、观点,即便是错误的,也允许其充分地暴露出来,然后再加以肯定或者引导,这样既有利于营造畅所欲言、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又有利于体现教育的针对性。二是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校内向校外延伸。在语文课堂教育的同时,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让学生的思想在活动中进一步得到体验,得到升华。如写作教学也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作为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写作教学,调动学生的情感进行德育渗透。我们可以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让学生去观察感受大自然,学生在草地上漫步,在花下徘徊,直接面对大自然,会产生创作的冲动,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散文,在锻炼了写作能力的同时,也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达到了德育渗透的目的。当然,我们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写社会调查,让学生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培养健全的人格。
2、在教学方法上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素质的提高和情感的培养转变。在以往的教育中,我们更多的注重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基本道理的灌输,而忽视素质的培养和情感体念及情感发展,这就从根本上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课文内容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及凭借语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如教学《最后一课》时,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可以让学生边看书边听录音,把学生带入课文人物所表现出来的不愿作亡国奴,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对自己祖国无比热爱的气氛中,再联系到我国人民遭受侵略,任人宰割的历史,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马上被调动起来,更加坚定了不忘过去,珍惜今天,为明天而努力学习的决心,从而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体验,得到发展。
3、在教育方法上做到"灌"和"导"相结合,变"被动"为"主动"。传统语文教学中,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及自我意识,多被动接受,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压抑和扼制其创造性。新课程注重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如在教学《愚公移山》一课时,有的同学提出这样的疑问:"愚公移山真是愚不可及,把家一搬,不是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吗?"我以此为契机,启发学生思考发言,结果引发了一场"移山还是搬家"的讨论。最后大家取得共识:1、《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它体现了一种改造自然、战胜困难的大无畏精神,即使"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其精神仍是值得学习的;2、愚公搬家体现了一种针对实际机动灵活的观点,在实践中也是可取的。学生由此感受到了文章的思想美,打开了他们的眼界,使他们增长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
总之,语文课堂需要人文性,需要人文精神。新课改下的中学语文教学必须与德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挖掘语言文字中丰富的思想内容,在教学中自然渗透德育内涵,可谓"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思想教育",才能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受到德育的情感熏陶,让"空白"丰富语文课堂,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真正寻找到自身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陈旭远:《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
[2]周卫勇:《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3]余文森:《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观念》, 教育研究, 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