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大文豪雨果曾说过一句名言:“开启人类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音乐教育潜移默化地塑造幼儿心灵,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发展智力。《指南》提出:“要利用图画书等方式引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同时提出要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 而绘本作为幼儿喜欢的图画书可作为音乐形象可视化的呈现方式进行相互结合,会产生怎样的花火呢?以音乐活动的种类为结合点,融入绘本开展音乐绘本的教学探索,带领幼儿玩转在音乐世界之中。
一、绘本在音乐歌唱活动中的探索
歌唱是音乐的一部分,是学龄前儿童学习音乐的主要形式之一。我们可以借助绘本帮助幼儿理解、改编、创编歌词内容,让绘本变成一本可以唱起来的图画书。
1. 借助绘本情境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歌词是幼儿理解歌曲情感的切入点,由于认知能力有限,歌词记忆对于幼儿来说往往是活动难点。尝试将歌词内容与绘本图片直接链接,将文字符号转换为图片信息,这是音乐艺术通过符号表现的一种有效手段。《想吃苹果的鼠小弟》中,利用绘画情景小动物帮助鼠小弟摘苹果的故事情节。选择幼儿较熟悉的《小乌龟》音乐。在绘本画面的直观欣赏上理解歌词:小鸟小鸟会飞翔/小猴小猴会爬树,通过画面提示幼儿进行演唱。
2. 借助绘本情节启发幼儿创编歌词
《指南》中指出:在音乐活动中要给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但幼儿的创编一定是来源于生活经验,绘本故事的情节发展为幼儿的创编提供更多的可能。在《蚂蚁和西瓜》中,蚂蚁发现西瓜想搬回洞里,但单凭一己之力无法搬回,故事就以蚂蚁想各种办法来展开。情节的丰富为幼儿的创编提供了素材,幼儿将故事情节编成歌词进行大胆表现。
二、绘本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探索
音乐欣赏对于幼儿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幼儿认识音乐、理解音乐。绘本的画面感很强,可以利用场景的感知,情节的明显变化、故事角色的形象,从情境中让幼儿移情来具体感知音乐的形象、旋律的变化。
1. 借助绘本角色帮助幼儿感受音乐形象
绘本中的主要角色一般都能引起幼儿的高度注意,因为它的重复性较多,且一般都是围绕主要角色开展的故事内容。关注主角比较能引起幼儿的共鸣。如:故事《老鼠小心》,绘本围绕着猫和老鼠而展开,结合音乐《豆豆龙》,第一段是低沉缓慢的音乐形象,第二段是高亢轻快的音乐想象,这样两种音乐形象的对比出现在同一个音乐作品中,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猫和老鼠两个熟悉的动物形象。故事也就伴随音乐开始,幼儿通过听辩不同的乐句进行游戏角色的变换。
2. 借助绘本情节引导幼儿发现音乐结构
音乐和故事向来就是融于一体的,有趣而富有变化的情节内容能引发幼儿的共鸣,通过引人入胜的情节激发幼儿音乐欣赏的兴趣是绘本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有效运用手段。故事《鲁拉鲁先生的自行车》,通过骑车——摔入池塘——骑车的故事情节与音乐的三段式的结构特点相吻合。把乐曲从轻巧的小快板过渡到平稳的中板再回到小快板,这与音乐ABA结构完美契合,幼儿在听赏的过程中通过画面的变化感受音乐乐段的再现,对ABA结构有了视觉化的理解。通过画面的解读对音乐中的元素进行理解,读懂故事、听懂音乐,从而获得审美效益。
三、绘本中音乐韵律活动中的探索
所谓“音乐之路,韵律起步”,某些专业的舞蹈动作对于幼儿来说是有难度的,生硬直白的模仿教学已不能满足现下幼儿的需求,故绘本的出现恰好弥补之不足。它可以强调情绪和主题的连续性,在短短的篇幅里形成一个连续的视觉影像,充分调动幼儿的视觉感官激发幼儿的模仿与创造。
1. 借助绘本画面启发幼儿动作的探索
在《落叶舞蹈》中,画面以各种不同形状的树叶飘落为主线进行连续性画面的展示,有的旋转、有的跳跃,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同时为幼儿提供一定的想象空间,为幼儿的动作表现提供基础。其次是与音乐的契合,以四个乐句来呈现不同树叶的飘落,每次树叶飘落后都有一个休止音,仿佛一页一页书中的落叶正在一叶一葉的飘落,很有画面感。
2. 借助绘本情节激发幼儿对舞蹈的模仿
在《跳舞吧小雅》中,利用故事情节,激发幼儿学习芭蕾的情感。音乐《天鹅湖》的优雅缓慢,在听赏绘本的基础上对芭蕾产生一种美好的憧憬,再借以芭蕾舞蹈的视频欣赏后,更是积极踊跃。将幼儿带进芭蕾的世界,沉醉在小雅的故事情节中感受表现芭蕾舞蹈的美。
四、绘本在打击乐活动中的探索
打击乐活动不同于其他音乐种类的活动,它一定是建立在音色、节奏之上,颇感枯燥,但融入绘本的打击乐活动却别有一番风味。
1. 借助绘本语言帮助幼儿感受音乐节奏
绘本常常使用幼儿能解读的词语、熟悉的语言结构。虽说节奏对于幼儿来说可能有些枯燥,但融入了故事情节的节奏又会是怎样的呢?绘本《春天的声音》描绘了一幅诗意般的雨天场景,由于绘本故事中有重复性的语言节奏“叮叮叮,小窗是你吗?|XX X | XX XX | X—|”,让幼儿在阅读欣赏的过程中,不断地感受节奏的刺激。其次是绘本中的象声词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界有趣的声音的同时引导幼儿与乐器相互匹配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乐器的不同声响,也帮助幼儿丰富更多的经验。
2. 借助情节变化引领幼儿进行乐器探索
在《圣诞老人的王国》,结合音乐的四个乐句:春天播撒礼物的种子、夏天保养雪橇、秋天寻找好孩子、冬天包装礼物,激发幼儿用动作、语音、乐器等多种节奏形式进行表现。有效利用了绘本中的情节进行乐器的多种探索,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促进手、脑协调发展,提升音乐素养。
故事与音乐是一对孪生姐妹,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能互融互补。彼此间的相互借用,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为幼儿的音乐欣赏搭建了崭新的舞台。就如作家冯骥才说过:“音乐是进入故事的河流,故事是进入图画的道路,图画是进入音乐的桥梁。”让我们一起带着幼儿在音乐绘本的世界中遨游畅想,玩转音乐。
参考文献:
1. 李季湄 冯晓霞主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8月
2. 周杏坤 兰芳主编:《绘本中的音乐创作与活动》,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年9月
3. 许卓娅.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 边霞.儿童的艺术与艺术教育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
5. 边仕英.幼儿审美心理发展的特点与教育策略 西昌学院学报 2009
一、绘本在音乐歌唱活动中的探索
歌唱是音乐的一部分,是学龄前儿童学习音乐的主要形式之一。我们可以借助绘本帮助幼儿理解、改编、创编歌词内容,让绘本变成一本可以唱起来的图画书。
1. 借助绘本情境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歌词是幼儿理解歌曲情感的切入点,由于认知能力有限,歌词记忆对于幼儿来说往往是活动难点。尝试将歌词内容与绘本图片直接链接,将文字符号转换为图片信息,这是音乐艺术通过符号表现的一种有效手段。《想吃苹果的鼠小弟》中,利用绘画情景小动物帮助鼠小弟摘苹果的故事情节。选择幼儿较熟悉的《小乌龟》音乐。在绘本画面的直观欣赏上理解歌词:小鸟小鸟会飞翔/小猴小猴会爬树,通过画面提示幼儿进行演唱。
2. 借助绘本情节启发幼儿创编歌词
《指南》中指出:在音乐活动中要给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但幼儿的创编一定是来源于生活经验,绘本故事的情节发展为幼儿的创编提供更多的可能。在《蚂蚁和西瓜》中,蚂蚁发现西瓜想搬回洞里,但单凭一己之力无法搬回,故事就以蚂蚁想各种办法来展开。情节的丰富为幼儿的创编提供了素材,幼儿将故事情节编成歌词进行大胆表现。
二、绘本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探索
音乐欣赏对于幼儿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幼儿认识音乐、理解音乐。绘本的画面感很强,可以利用场景的感知,情节的明显变化、故事角色的形象,从情境中让幼儿移情来具体感知音乐的形象、旋律的变化。
1. 借助绘本角色帮助幼儿感受音乐形象
绘本中的主要角色一般都能引起幼儿的高度注意,因为它的重复性较多,且一般都是围绕主要角色开展的故事内容。关注主角比较能引起幼儿的共鸣。如:故事《老鼠小心》,绘本围绕着猫和老鼠而展开,结合音乐《豆豆龙》,第一段是低沉缓慢的音乐形象,第二段是高亢轻快的音乐想象,这样两种音乐形象的对比出现在同一个音乐作品中,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猫和老鼠两个熟悉的动物形象。故事也就伴随音乐开始,幼儿通过听辩不同的乐句进行游戏角色的变换。
2. 借助绘本情节引导幼儿发现音乐结构
音乐和故事向来就是融于一体的,有趣而富有变化的情节内容能引发幼儿的共鸣,通过引人入胜的情节激发幼儿音乐欣赏的兴趣是绘本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有效运用手段。故事《鲁拉鲁先生的自行车》,通过骑车——摔入池塘——骑车的故事情节与音乐的三段式的结构特点相吻合。把乐曲从轻巧的小快板过渡到平稳的中板再回到小快板,这与音乐ABA结构完美契合,幼儿在听赏的过程中通过画面的变化感受音乐乐段的再现,对ABA结构有了视觉化的理解。通过画面的解读对音乐中的元素进行理解,读懂故事、听懂音乐,从而获得审美效益。
三、绘本中音乐韵律活动中的探索
所谓“音乐之路,韵律起步”,某些专业的舞蹈动作对于幼儿来说是有难度的,生硬直白的模仿教学已不能满足现下幼儿的需求,故绘本的出现恰好弥补之不足。它可以强调情绪和主题的连续性,在短短的篇幅里形成一个连续的视觉影像,充分调动幼儿的视觉感官激发幼儿的模仿与创造。
1. 借助绘本画面启发幼儿动作的探索
在《落叶舞蹈》中,画面以各种不同形状的树叶飘落为主线进行连续性画面的展示,有的旋转、有的跳跃,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同时为幼儿提供一定的想象空间,为幼儿的动作表现提供基础。其次是与音乐的契合,以四个乐句来呈现不同树叶的飘落,每次树叶飘落后都有一个休止音,仿佛一页一页书中的落叶正在一叶一葉的飘落,很有画面感。
2. 借助绘本情节激发幼儿对舞蹈的模仿
在《跳舞吧小雅》中,利用故事情节,激发幼儿学习芭蕾的情感。音乐《天鹅湖》的优雅缓慢,在听赏绘本的基础上对芭蕾产生一种美好的憧憬,再借以芭蕾舞蹈的视频欣赏后,更是积极踊跃。将幼儿带进芭蕾的世界,沉醉在小雅的故事情节中感受表现芭蕾舞蹈的美。
四、绘本在打击乐活动中的探索
打击乐活动不同于其他音乐种类的活动,它一定是建立在音色、节奏之上,颇感枯燥,但融入绘本的打击乐活动却别有一番风味。
1. 借助绘本语言帮助幼儿感受音乐节奏
绘本常常使用幼儿能解读的词语、熟悉的语言结构。虽说节奏对于幼儿来说可能有些枯燥,但融入了故事情节的节奏又会是怎样的呢?绘本《春天的声音》描绘了一幅诗意般的雨天场景,由于绘本故事中有重复性的语言节奏“叮叮叮,小窗是你吗?|XX X | XX XX | X—|”,让幼儿在阅读欣赏的过程中,不断地感受节奏的刺激。其次是绘本中的象声词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界有趣的声音的同时引导幼儿与乐器相互匹配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乐器的不同声响,也帮助幼儿丰富更多的经验。
2. 借助情节变化引领幼儿进行乐器探索
在《圣诞老人的王国》,结合音乐的四个乐句:春天播撒礼物的种子、夏天保养雪橇、秋天寻找好孩子、冬天包装礼物,激发幼儿用动作、语音、乐器等多种节奏形式进行表现。有效利用了绘本中的情节进行乐器的多种探索,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促进手、脑协调发展,提升音乐素养。
故事与音乐是一对孪生姐妹,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能互融互补。彼此间的相互借用,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为幼儿的音乐欣赏搭建了崭新的舞台。就如作家冯骥才说过:“音乐是进入故事的河流,故事是进入图画的道路,图画是进入音乐的桥梁。”让我们一起带着幼儿在音乐绘本的世界中遨游畅想,玩转音乐。
参考文献:
1. 李季湄 冯晓霞主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8月
2. 周杏坤 兰芳主编:《绘本中的音乐创作与活动》,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年9月
3. 许卓娅.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 边霞.儿童的艺术与艺术教育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
5. 边仕英.幼儿审美心理发展的特点与教育策略 西昌学院学报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