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导管封堵外科结扎术后再通的动脉导管未闭

来源 :中华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feng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经导管封堵外科结扎术后再通的动脉导管未闭(PDA)的效果.方法 1995年6月至2000年11月,14例外科结扎术后再通的PDA患者进行了经导管封堵术,男5例,女9例,年龄4~48岁,平均13岁.外科手术至介入治疗的时间为1个月至22年.经股静脉途径置入Amplatzer封堵器和Rashkind封堵伞;经股动脉途径置入可控弹簧圈.分别于术后24 h,1、3、6个月及1年以上行X线胸片和超声心动图随访.结果再通PDA为漏斗型12例,管型2例.动脉导管最窄处直径为1~8 mm,平均4 mm.封堵后10 min,主动脉弓降部造影示无残余分流11例,微量残余分流3例.技术成功率100%,无并发症.术后24 h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无残余分流. 所有患者均于术后1~2 d出院.10例随访1~18个月,未发现封堵器移位及PDA残余分流.结论经导管封堵外科结扎术后再通的PDA是一种有效方法,可以替代外科二次手术.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血管重塑的实质、特征以及在下肢静脉曲张发生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采用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化学、电镜观察以及图像分析方法研究18例曲张静脉和14例正常
目的探讨含感觉神经的微型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食指背侧岛状皮瓣、中指侧方岛状皮瓣、第二足趾趾腹皮瓣、甲皮瓣,修复重建拇指指腹缺损16例,面积为1.5 cm
目的从形态学角度了解白细胞介素1局部应用对外周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的作用,并通过对脊髓前角神经元的研究,初步探讨其有关机制.方法用昆明小鼠单侧坐骨神经切割伤后一期端端
目的寻找一种较为客观的指标来反映不同类型的血管瘤,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客观依据,为血管瘤的发病机理的进一步探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免疫酶标技术分别检测15例增生
目的 分析散发神经鞘瘤发生NF2基因突变及其与临床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 SSCP、DNA测序观察 36例神经鞘瘤中发生的NF2基因突变 ,用Ki 6 7、PCNA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听
为了使广大医务工作者了解掌握国外行为医学科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获取本学科最新信息,我们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98-2000年所有文章中引用的外文期刊文献作了统计调查.该刊
目的探讨氟尿嘧啶(5-FU)对结直肠癌细胞G1/S期进程和周期调控的影响;并观察治疗结果是否有药物剂量依赖性.方法采用细胞周期同步化方法,观察结直肠癌化疗主要药物5-FU对人结
目的 研究神经上皮肿瘤的端粒酶活性及其RNA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的表达水平 ,为其临床诊断和治疗开拓思路。 方法 改良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及RT PCR法检测 65例神经
目的 探讨耐药细胞和药敏细胞中caspase - 3mRNA、蛋白的表达及相互关系 ,试图阐明caspase - 3在诱导耐药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胃癌耐药细胞系SGC790 1/ 0 8,通过RT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对肠道细菌易位和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甲基-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标记致病大肠杆菌,在失血性休克前注入大鼠的胃肠道,然后于失血性休克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