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发现孩子的优点和进步时,你是奉行“永远要对孩子竖起大拇指”的策略?还是坚持“话到嘴边留半句”的做法?父母的夸奖对孩子的成长是推波助澜还是会让他止步不前?什么样的夸奖对孩子的成长更有意义?
《家教有方》栏目介绍
本栏目由《父母必读》杂志与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合办。
旨在帮助父母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为父母提供家庭教育的新知、良方,最重要的是,我们希望能通过这些文章开启父母自己的家庭养育智慧,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生态环境,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都说夸奖能帮助孩子建立自我认同,对孩子的成长有利,所以我经常夸奖我家孩子,比如“你真棒!”“你太能干了!”“你真了不起!”“你太聪明了!”……用尽了我所能想到的词汇来使劲夸他。每次我夸他时,他都特别开心,这也让我认为夸奖是有效的。但有一件事情改变了我对夸奖的看法:那是他人生第一次主动收拾好自己的玩具,我激动之余,想到用夸奖来强化他收拾玩具的行为,就对他说:“宝宝,你太棒啦!”结果几个月过去了,我家孩子再也没有主动收拾过一次玩具。我不明白,怎么会这样呢?难道是夸奖失效了?— 一位宝妈的烦恼
夸奖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工具,恰如其分的夸奖不仅能帮助孩子建立自我认同,更能让孩子接收到父母心底的声音——我爱你!但是,不恰当的夸奖不仅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反而会给孩子带来伤害。
上面的案例中,这位妈妈的夸奖属于泛泛的“夸”,它可能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没有任何特异性,但是孩子会很喜欢,因为他被肯定和认可,这种夸奖有利于改善亲子关系。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没有夸奖孩子的具体行为,就会发生宝妈烦恼的这种情况——夸奖没能起到强化孩子对某件事积极行为的作用。
因此,除了泛泛地“夸”,父母还可以具体的“夸”,这种具体指向性地“夸”是改变孩子的某个行为,是功能性和策略性的。比如,想强化孩子主动收拾玩具的行为,与其泛泛地说“你真棒”,不如说“妈妈发现地上的玩具都不见了,感觉真清爽”,然后立即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以加强夸奖的效果。只有让孩子接收到正确的信息,了解到自己被肯定的具体行为,才能让夸奖不失效。不然孩子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好在什么地方,也很难去持续这样的行为。想让孩子更高效地完成作业,或者希望孩子更有礼貌,都可以采用这样具体的“夸”的方式。
如何夸奖孩子有讲究
1.夸努力,还是夸聪明?
心理学家德韦克曾经对178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系列心理实验,以探讨对孩子进行不同方式的夸奖(夸聪明、夸努力)到底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
被夸聪明的孩子更注重结果,而被夸努力的孩子更关注学习与成长。
在经历成功之后,被夸聪明的孩子会为了一直保持“聪明”的头衔而越来越保守,倾向于选择简单的任务;而被夸努力的孩子则会愿意去挑战更难的任务。
当经历失败之后,被夸聪明的孩子比被夸努力的孩子更容易放弃,更难以投入到任务中,并且更可能将失败归于自己不够聪明,心情也更糟糕,最终完成任务的成绩也更差。
从上面的实验不难发现,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夸奖他的努力和坚持。比如,如果你希望孩子能坚持每天练习小提琴30分钟,而孩子却只能坚持每天练习15分钟,你想让孩子练习的时间更长,可以这样夸孩子:“儿子,你今天练琴进步很大啊,我发现你专注练琴的时间比昨天多了3分钟,妈妈看到了你的努力,给你点赞!”这样孩子才有坚持下去的信心和动力,才有可能如你所愿逐渐增加练琴时间。
2.夸奖要掌握的三要素
耶鲁大学家庭教育中心的卡兹丁教授提出了夸奖的三要素:
第一,在夸奖孩子时,一定要情绪饱满有感染力,通过声音和表情等非言语的信息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肯定和认可;
第二,所夸奖的一定是某个非常具体的行为;
第三,当父母声情并茂地夸奖完孩子之后,要及时给予温柔的肢体接触,比如一个拥抱、亲吻额头,或者轻拍孩子的肩膀。
我们来练习一下。比如当孩子自己洗了小袜子后,你可以这么夸奖:“哇,宝贝,没几天你就学会了用小肥皂洗自己的小袜子,还能洗得这么干净!真让我们惊讶,爸爸妈妈为你骄傲!”然后和孩子击掌庆祝,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的开心和真诚。
3.夸奖及时效果好
当孩子出现父母期待的行为之后,要立即夸奖孩子的具体行为。比如,孩子早上起床自己叠了被子,父母看到之后就要马上夸奖他:“宝贝,你今天一起床就自己叠好了被子、整理了床铺,太赞了!”而不是等到吃完午饭后才回顾说:“我看你今天早上起来自己叠了被子,我觉得这很棒。”延迟的夸奖会大大削弱夸奖的激励效果。
请不要这样夸奖孩子
针对的是“人”不是“事”
“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因为你做了某件事情”,这种方式的夸奖会让孩子感觉很糟糕,因為这可能会让孩子误认为,如果他某件事情做不好,他整个人就会被否定。所以,父母可以夸奖孩子“你今天把被子叠得整齐”,而不是“你是个好孩子,因为你今天把被子叠得很整齐”。
把夸奖与父母的爱捆绑起来
“爸爸妈妈好爱你,因为你做了某件事情”,这样的夸奖会让孩子觉得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如何他不做某事或者做错某事,父母就不会爱他了。这不仅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也不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爸爸妈妈感到好开心,因为你做了某件事情”,这样的夸奖也会让孩子有压力,让他觉得自己的行为跟父母的心情息息相关,如果做不好就会对父母有愧疚感。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强化孩子的积极行为,还会影响孩子自身的情绪发展。
“画蛇添足”
夸奖要恰到好处,如果你觉得孩子今天吃饭吃得很好,你可以露出很欣慰的表情,很热情地跟孩子说:“宝贝,你今天吃饭吃得很好呢,一粒饭都没有掉到桌上,而且短短的20分钟就吃完了!”然后伸出双手跟孩子击掌。到此为止,这已经是一个完美而恰到好处的夸奖。但如果你接着说:“能不能以后吃饭都表现这么好啊?”这句话就是画蛇添足了,不仅不能增加效果,还会削弱前面的夸奖对孩子行为的积极作用。
《家教有方》栏目介绍
本栏目由《父母必读》杂志与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合办。
旨在帮助父母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为父母提供家庭教育的新知、良方,最重要的是,我们希望能通过这些文章开启父母自己的家庭养育智慧,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生态环境,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都说夸奖能帮助孩子建立自我认同,对孩子的成长有利,所以我经常夸奖我家孩子,比如“你真棒!”“你太能干了!”“你真了不起!”“你太聪明了!”……用尽了我所能想到的词汇来使劲夸他。每次我夸他时,他都特别开心,这也让我认为夸奖是有效的。但有一件事情改变了我对夸奖的看法:那是他人生第一次主动收拾好自己的玩具,我激动之余,想到用夸奖来强化他收拾玩具的行为,就对他说:“宝宝,你太棒啦!”结果几个月过去了,我家孩子再也没有主动收拾过一次玩具。我不明白,怎么会这样呢?难道是夸奖失效了?— 一位宝妈的烦恼
夸奖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工具,恰如其分的夸奖不仅能帮助孩子建立自我认同,更能让孩子接收到父母心底的声音——我爱你!但是,不恰当的夸奖不仅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反而会给孩子带来伤害。
上面的案例中,这位妈妈的夸奖属于泛泛的“夸”,它可能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没有任何特异性,但是孩子会很喜欢,因为他被肯定和认可,这种夸奖有利于改善亲子关系。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没有夸奖孩子的具体行为,就会发生宝妈烦恼的这种情况——夸奖没能起到强化孩子对某件事积极行为的作用。
因此,除了泛泛地“夸”,父母还可以具体的“夸”,这种具体指向性地“夸”是改变孩子的某个行为,是功能性和策略性的。比如,想强化孩子主动收拾玩具的行为,与其泛泛地说“你真棒”,不如说“妈妈发现地上的玩具都不见了,感觉真清爽”,然后立即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以加强夸奖的效果。只有让孩子接收到正确的信息,了解到自己被肯定的具体行为,才能让夸奖不失效。不然孩子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好在什么地方,也很难去持续这样的行为。想让孩子更高效地完成作业,或者希望孩子更有礼貌,都可以采用这样具体的“夸”的方式。
如何夸奖孩子有讲究
1.夸努力,还是夸聪明?
心理学家德韦克曾经对178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系列心理实验,以探讨对孩子进行不同方式的夸奖(夸聪明、夸努力)到底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
被夸聪明的孩子更注重结果,而被夸努力的孩子更关注学习与成长。
在经历成功之后,被夸聪明的孩子会为了一直保持“聪明”的头衔而越来越保守,倾向于选择简单的任务;而被夸努力的孩子则会愿意去挑战更难的任务。
当经历失败之后,被夸聪明的孩子比被夸努力的孩子更容易放弃,更难以投入到任务中,并且更可能将失败归于自己不够聪明,心情也更糟糕,最终完成任务的成绩也更差。
从上面的实验不难发现,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夸奖他的努力和坚持。比如,如果你希望孩子能坚持每天练习小提琴30分钟,而孩子却只能坚持每天练习15分钟,你想让孩子练习的时间更长,可以这样夸孩子:“儿子,你今天练琴进步很大啊,我发现你专注练琴的时间比昨天多了3分钟,妈妈看到了你的努力,给你点赞!”这样孩子才有坚持下去的信心和动力,才有可能如你所愿逐渐增加练琴时间。
2.夸奖要掌握的三要素
耶鲁大学家庭教育中心的卡兹丁教授提出了夸奖的三要素:
第一,在夸奖孩子时,一定要情绪饱满有感染力,通过声音和表情等非言语的信息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肯定和认可;
第二,所夸奖的一定是某个非常具体的行为;
第三,当父母声情并茂地夸奖完孩子之后,要及时给予温柔的肢体接触,比如一个拥抱、亲吻额头,或者轻拍孩子的肩膀。
我们来练习一下。比如当孩子自己洗了小袜子后,你可以这么夸奖:“哇,宝贝,没几天你就学会了用小肥皂洗自己的小袜子,还能洗得这么干净!真让我们惊讶,爸爸妈妈为你骄傲!”然后和孩子击掌庆祝,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的开心和真诚。
3.夸奖及时效果好
当孩子出现父母期待的行为之后,要立即夸奖孩子的具体行为。比如,孩子早上起床自己叠了被子,父母看到之后就要马上夸奖他:“宝贝,你今天一起床就自己叠好了被子、整理了床铺,太赞了!”而不是等到吃完午饭后才回顾说:“我看你今天早上起来自己叠了被子,我觉得这很棒。”延迟的夸奖会大大削弱夸奖的激励效果。
请不要这样夸奖孩子
针对的是“人”不是“事”
“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因为你做了某件事情”,这种方式的夸奖会让孩子感觉很糟糕,因為这可能会让孩子误认为,如果他某件事情做不好,他整个人就会被否定。所以,父母可以夸奖孩子“你今天把被子叠得整齐”,而不是“你是个好孩子,因为你今天把被子叠得很整齐”。
把夸奖与父母的爱捆绑起来
“爸爸妈妈好爱你,因为你做了某件事情”,这样的夸奖会让孩子觉得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如何他不做某事或者做错某事,父母就不会爱他了。这不仅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也不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爸爸妈妈感到好开心,因为你做了某件事情”,这样的夸奖也会让孩子有压力,让他觉得自己的行为跟父母的心情息息相关,如果做不好就会对父母有愧疚感。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强化孩子的积极行为,还会影响孩子自身的情绪发展。
“画蛇添足”
夸奖要恰到好处,如果你觉得孩子今天吃饭吃得很好,你可以露出很欣慰的表情,很热情地跟孩子说:“宝贝,你今天吃饭吃得很好呢,一粒饭都没有掉到桌上,而且短短的20分钟就吃完了!”然后伸出双手跟孩子击掌。到此为止,这已经是一个完美而恰到好处的夸奖。但如果你接着说:“能不能以后吃饭都表现这么好啊?”这句话就是画蛇添足了,不仅不能增加效果,还会削弱前面的夸奖对孩子行为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