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Activator肌激动器治疗儿童Angle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kongqi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应用Activator肌激动器对儿童生长发育期的Angle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替牙列后期或恒牙列早期的Angle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12例,男6例,女6例,年龄(12.6±0.8)岁,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示主要表现为下颌后缩及轻微上颌前突,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ANB》 >5°.12例病例均应用Activator肌激动器进行功能矫治.结果 平均疗程10个月,X线投影测量结果分析:侧貌改善明显,前颅底平面-下齿槽座点角(SNB)增大(P<0.05),ANB角明显减小(P<0.05).结论 Activator肌激动器治疗儿童生长发育期的AngleⅡ类Ⅰ分类错(牙合)可以重塑上下颌在矢状向关系上的协调,使深覆(牙合)、深覆盖得以纠正,有效地改善软组织侧貌,是一种疗效肯定的功能性矫治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对Ⅱ型糖尿病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OSAS患者 6 0例和正常对照组 2 0例行多导睡眠图 (PSG)检查和空腹血糖 (FPG)、餐后 2h血糖 (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TCDU)对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早期诊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本院40例CPS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表现特征、临床转归以及术后结果.结果 40例患者中超声图像表现为单纯孕囊型20例、空泡型14例,不均质团块型6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表现为血流信号丰富者18例,血流信号少量者18例,无血
期刊
@@
本刊讯据台湾生物技术中心公布的材料 ,2003年全球正在研发中的药物产品达6904件 ,比2002年增长9 % ,创历史新高。其中 ,有1663件为候选新药 ,有1263件可能不再继续研发。与2
期刊
目的:探讨GM-CSF、IL-2、IL-6和sICAM-1在脐血中的含量及临床意义 . 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健康妇女血和脐血中GM-CSF、IL-2、IL-6和sICMA-1的含量.结果: 脐血中GM-CSF、IL-2
随着军用战斗机隐身反隐身技术的发展,对目标散射特性研究的要求越来越高,雷达技术正是利用目标散射特性,因而RCS的计算研究一直是散射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自从K.S.Yee首次提出FDTD电磁散射计算方法以来,由于该方法的诸多优点,已使其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重要方法,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数值方法,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1.引言 随着工程数值计算所分析问题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工程复杂性的日益提高,对计算机计算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硅芯片单个CPU计算机因其较低量级的物理极限的存在也越来越无法满足需要.在这种背景下,并行计算机也就应运而生.另一方面,计算机计算能力的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腔灌洗引流术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手术治疗重症胰腺炎42例患者资料,进行术后回顾性调查,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患者,行传统开腹术)和试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 PCNL)治疗肾下盏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肾下盏结石108例患者资料,将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