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小学教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每个知识点的学习都需要进行计算,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技能,也是学生们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的必备技能。培养小学生们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师主要的工作任务,计算能力在数学学习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们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做题速度满、准确率低,计算能力有待加强,小学教师需要注意这个问题,加强对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们拥有良好的计算习惯,才能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计算能力;培养
一、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学生们拥有良好的计算能力,才能更加深入的了解各项知识,其对小学生来讲,是学好数学知识的重要技能,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们的计算能力,并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这项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培养学生们的计算能力可以锻炼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可以在学习新的知识时,对知识进行研究推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学生们拥有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就可以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这几个方面的能力是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最后,良好的计算能力可以为后续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数学这门学科与语文、英语等学科是不一样的,光靠死记硬背是没有用的,还需要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数学问题中,在解答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思考和推理,这就需要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以此提高数学知识的学习效果。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1、变换形式、培养思维的流畅性。
计算是眼、脑、手、耳、口等多种感觉器官同时并用、协调的动作,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很好的训练形式。但由于计算题不同于应用题,它是由数与运算符号构成的抽象、枯燥的算式,学生计算时容易产生烦躁情绪,甚至影响计算的准确性。因此,在设计计算练习时,要根据儿童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点,形式多样化,采用多种方法,使他们的心理始终保持着渴求与积极状态,确保思维活动的持久与流畅。如,低年级用“帮助小动物找家”“送信”等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做计算题,这实际上就是把算式与相应的答案连接起来的匹配题的变式练习形式。匹配题是学生喜欢的练习形式之一,设计内容如果有连不上的多余答案,也有两个算式共有一个答案的,将会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总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应该贯彻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既要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针对性训练。只要认真钻研,工作中不断进行总结和完善,认真挖掘计算题中的能力因素,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2、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课、认真思索、认真独立地完成作业,并做到先复习后练习,练习中要做到刻苦钻研、细心推敲,不要轻易问别人或急于求证得数。还要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习惯。在计算的时候要让学生养成一看、二想、三算、四演的习惯。所谓一看、二想、三算、四演是指:第一先看清题目中的数字和符号;第二再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或有无简便方法以及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等;第三步进行计算;第四步进行演算,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教师还要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表达学生的运算思路和计算方法、步骤,防止错写漏写一些数字和运算符号。教师还要以身作则,作学生的表率。如:解题教学,审题在前,分析在后;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板书简明、重点突出。
3、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
(1)理解和牢固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
学生面对计算题,要得到计算结果,首先要考虑运用概念、运算定律、运算公式,计算法则等。因此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决定了是否具有良好的计算能力。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对这些基础知识讲解透彻清楚。同时在教学中切不可急于求成,要帮助学生从已有知识入手,运用迁移,不断深入。例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首先要让学生领会分母不同即分数单位不同,而分数单位不同,就不能直接相加减,懂得了这个道理,再引导学生运用通分的知识,化异分母分数为同分母分数,于是问题就转化为已学过的同分母分数相加减了。
(2)要讲清算理和法则
算理和法则是计算的依据,正确的运算必须建立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只有算理清楚,法则记得牢固,做四则计算题时,才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小学生遇到的算理,如: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凑十法和破十法,相同数连加的概念,十进制计数法,有关数位的概念,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积、商的变化规律,分数的意义与性质,分数单位的概念,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约分与通分等概念,教师都应讲解得很清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便在学习新知识时,能发挥知识的正迁移作用。如,“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部分知识就很重要。在讲解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小数、百分数互化时,教师就要用到它。分数单位的概念,在讲解分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法则时也离不开它。这两部分知识,学生如果掌握得很熟練,学习小数、分数四则计算就能顺利。
4、加强口算训练
口算训练是笔算的基础,想要提高计算能力,就需要打好口算基础,这样才可以进行后续的笔算。一般来说,从一个学生的笔算能力就可以看出学生的口算能力,在口算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进行锻炼。想要提升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就需要从基础的运算开始,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进行更加复杂的计算方式,所以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小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合理进行口算训练,可以在课堂中安排五分钟进行口算练习,让学生们一点一点的提升自己的口算能力。在加强学生们的口算训练时,还要采用多种训练方式,这样才能让学生们更好的参与进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记忆力的发展。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并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更多的方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升计算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月红.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培养的几个小策略[J].读写算:教研版,2015,5(7).
[2]马春林.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教育,2016(10):00065-00065.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计算能力;培养
一、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学生们拥有良好的计算能力,才能更加深入的了解各项知识,其对小学生来讲,是学好数学知识的重要技能,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们的计算能力,并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这项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培养学生们的计算能力可以锻炼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可以在学习新的知识时,对知识进行研究推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学生们拥有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就可以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这几个方面的能力是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最后,良好的计算能力可以为后续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数学这门学科与语文、英语等学科是不一样的,光靠死记硬背是没有用的,还需要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数学问题中,在解答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思考和推理,这就需要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以此提高数学知识的学习效果。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1、变换形式、培养思维的流畅性。
计算是眼、脑、手、耳、口等多种感觉器官同时并用、协调的动作,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很好的训练形式。但由于计算题不同于应用题,它是由数与运算符号构成的抽象、枯燥的算式,学生计算时容易产生烦躁情绪,甚至影响计算的准确性。因此,在设计计算练习时,要根据儿童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点,形式多样化,采用多种方法,使他们的心理始终保持着渴求与积极状态,确保思维活动的持久与流畅。如,低年级用“帮助小动物找家”“送信”等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做计算题,这实际上就是把算式与相应的答案连接起来的匹配题的变式练习形式。匹配题是学生喜欢的练习形式之一,设计内容如果有连不上的多余答案,也有两个算式共有一个答案的,将会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总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应该贯彻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既要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针对性训练。只要认真钻研,工作中不断进行总结和完善,认真挖掘计算题中的能力因素,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2、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课、认真思索、认真独立地完成作业,并做到先复习后练习,练习中要做到刻苦钻研、细心推敲,不要轻易问别人或急于求证得数。还要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习惯。在计算的时候要让学生养成一看、二想、三算、四演的习惯。所谓一看、二想、三算、四演是指:第一先看清题目中的数字和符号;第二再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或有无简便方法以及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等;第三步进行计算;第四步进行演算,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教师还要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表达学生的运算思路和计算方法、步骤,防止错写漏写一些数字和运算符号。教师还要以身作则,作学生的表率。如:解题教学,审题在前,分析在后;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板书简明、重点突出。
3、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
(1)理解和牢固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
学生面对计算题,要得到计算结果,首先要考虑运用概念、运算定律、运算公式,计算法则等。因此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决定了是否具有良好的计算能力。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对这些基础知识讲解透彻清楚。同时在教学中切不可急于求成,要帮助学生从已有知识入手,运用迁移,不断深入。例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首先要让学生领会分母不同即分数单位不同,而分数单位不同,就不能直接相加减,懂得了这个道理,再引导学生运用通分的知识,化异分母分数为同分母分数,于是问题就转化为已学过的同分母分数相加减了。
(2)要讲清算理和法则
算理和法则是计算的依据,正确的运算必须建立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只有算理清楚,法则记得牢固,做四则计算题时,才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小学生遇到的算理,如: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凑十法和破十法,相同数连加的概念,十进制计数法,有关数位的概念,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积、商的变化规律,分数的意义与性质,分数单位的概念,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约分与通分等概念,教师都应讲解得很清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便在学习新知识时,能发挥知识的正迁移作用。如,“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部分知识就很重要。在讲解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小数、百分数互化时,教师就要用到它。分数单位的概念,在讲解分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法则时也离不开它。这两部分知识,学生如果掌握得很熟練,学习小数、分数四则计算就能顺利。
4、加强口算训练
口算训练是笔算的基础,想要提高计算能力,就需要打好口算基础,这样才可以进行后续的笔算。一般来说,从一个学生的笔算能力就可以看出学生的口算能力,在口算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进行锻炼。想要提升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就需要从基础的运算开始,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进行更加复杂的计算方式,所以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小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合理进行口算训练,可以在课堂中安排五分钟进行口算练习,让学生们一点一点的提升自己的口算能力。在加强学生们的口算训练时,还要采用多种训练方式,这样才能让学生们更好的参与进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记忆力的发展。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并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更多的方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升计算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月红.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培养的几个小策略[J].读写算:教研版,2015,5(7).
[2]马春林.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教育,2016(10):00065-0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