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整治与农业现代化分析

来源 :南方农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with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农村土地整治是我国当下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环节,也是推动“三农”工作高效开展的必要前提。基于此,阐述了农村现代化发展中农村土地整治作用,从方针政策、投资引导、管理机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协议等层面入手有效综合整治农村土地,提升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价值,更好地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 农村;土地整治;农业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320.1;F32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21.060
  在新形势下,农村土地科学整治关系到受损生态修复、耕地面积增加、耕地质量提升等,在提高农村土地经济效益、提高农作物产量等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而这些都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息息相关。我国必须准确把握各方面的制约因素,明确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土地整治之间的关系,在实时整治农村有限土地的过程中科学解决农业转型中存在的问题,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较高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经济效益,确保在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1 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农村土地整治中的作用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重要转型期,农业现代化发展中面临的问题错综复杂[1]。在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下,某些农产品供求失衡问题日渐加重,加上环境污染问题的影响,农业污染面积不断扩大,农村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很难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农业现代化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土地整治与农业现代化发展联系密切,农村土地合理化整治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推动作用,能够实时对零散土块进行合理化归并,实现规模化经营,且通过加大农业生产中机械设备、技术的投入力度,能够有效提升地区农业的生产效率,推动农业朝着规模化、产业化以及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土地科学整治能够有效保护农村耕地资源,提升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全面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2 农村土地整治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路径
  2.1 深化农村土地整治政策,强调农村土地整治投资引导
  2.1.1 深化农村土地整治政策
  在新形势下,我国需要多层面客观分析农业现代化发展方面面临的新问题以及新情况,明确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村土地整治之间的关系,准确把握农村土地整治政策存在的漏洞,从农业现代化发展视角入手,科学深化农村土地整治政策。在此过程中,我国要根据各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差异性,制定可行的基于区域差别化的土地整治政策,明确各区域在农村土地整治方面的具体要求。我国要在政策辅助的基础上优化调整东、中、西3大区域资金的投入比重,充分挖掘各区域在农村土地整治方面的潜力,以政策为切入点,科学整治土地资源,有效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并通过与生态文化建设融合,高效利用国土空间资源,提升景观效益[2]。
  2.1.2 强调农村土地整治投资引导
  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我国要强调农村土地整治环节的投资引导,将生态补偿、粮食生产补贴等政策巧妙贯穿到农村土地整治环节,在科学引导农村土地整治的基础上促使相关政策和土地整治投资融合,深化传统土地整治投资体系。我国要借助投资、引导手段,将农村土地整治贯穿到美丽乡村建设等环节中,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在此过程中,我国要根据各区域的实际情况,对各级政府部门提出针对性的要求,明确其在农村土地整治方面的重大职责,充分发挥投资引导作用,明确辅农资金,确保农村土地整治中道路、农田等建设都有充足的资金,在落实支农惠农政策的过程中全面推动农业现代化工作有序开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
  2.2 优化农村土地整治管理机制,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协议
  2.2.1 优化农村土地整治管理机制
  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全面推进离不开规范化的管理机制,而这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我国需要围绕“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等现代化理念,优化已制定的农村土地整治管理机制,实时规范农村土地整治各环节,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以及人协调发展[3]。在此过程中,我国需要将基层政府部门作为新时期农村土地整治中的责任主体,在层层划分的基础上明确不同岗位工作人员在整治农村土地方面的具体职责,防止农村土地整治过程中出现岗位空缺等问题。基层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在整治农村土地方面的职能作用,巧用技术手段科学监督农村土地整治的全过程,及时发现并处理农村土地整治中出现的问题。基层政府部门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全面、深入分析地区土地整治中面临的问题,围绕新时期农村土地整治管理机制,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立足我国在农村土地整治方面出台的具体政策,在科学引导的基础上大力扶持地区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吸引大批社会资金,确保地区土地整治工作在管理机制、法律法规等作用下全面发展,实时推进各地区开展农业现代化工作。
  2.2.2 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协议
  在农村土地整治的过程中,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至关重要,但在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频繁出现纠纷,大都与土地流转协议密切相关。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需要从地区实际情况出发,构建规范化的土地流转合同模板,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协议,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各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包括流转土地具体面积、流转具体期限等,尤其一些具有约束性的条款,比如,土地闲置。相关部门要在农民群众中大力宣传土地流转相关事项,使其对土地流转有正确的认识,保护农民群众在签订土地流转协议中的合法权益。在土地流转协议签订中,流转双方需要在地区土地流转中心做好各方面的备案工作,防止日后出现纠纷问题。
  2.2.3 合理应用强基固本方法
  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农村土地整治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手段,而强基固本是农村土地整治的关键方法。在农村土地整治过程中,相关基层部门要将重心放在利于农作物高效生产的土地上,在层层实践中有效开展农业用地整治工作,从源头上提高农业用地层次,为实现农作物优质、高产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此过程中,基础相关部门要注重开展地区土地复垦工作,通过可行的路径恢复被破坏的土地资源,在跟踪、监督、评审中规范地区土地整治行为,确保土地整治更加彻底,充分发挥强基固本的作用,提高农村土地整治的有效性,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4]。
  3 结语
  农村土地整治集农田治理、林地治理、道路治理等于一体,是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前提以及根本性保障。我国需要全方位综合分析农村地区土地存在的现实问题,站在农业现代化的视角,对农村土地进行规范化整治,促使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分配以及应用,从而不断为农业现代化夯实基础,提高新时期我国惠农政策的落实程度,推动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5]。
  参考文献:
  [1] 王玉莹,金晓斌,范业婷,等.农村土地整治对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影响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7,31(8):69-76,97.
  [2] 孙心如,周学武,王占岐.农村土地整治与生态文明建设耦合关系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7,24(2):267-271.
  [3] 丁志偉,张改素,王发曾,等.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绿色化“五化”协调定量评价的进展与反思[J].地理科学进展,2016,35(1):4-13.
  [4] 钟水映,李强谊,徐飞.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空间非均衡及动态演进[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26(7):145-152.
  [5] 赵瑞.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促进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影响路径浅析[J].南方农机,2017(17):74,83.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其他文献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者高度关注的问题,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奥运教育是一种多文化、多视角、全方位的教育活动,蕴含着深刻的道德教育价值,是大学德育建设的宝贵资源。形象性、感染性、娱乐性是奥林匹克教育与大学德育融合的着眼点,可通过
(重庆市铜梁区农业委员会,402560)  摘 要 重庆市铜梁区食用菌生产历史悠久,产业发展的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广阔。提出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的有效途径:对农户分散型生产格局加以引导,转向合作生产模式;利用地方优势搞好秋后稻田食用菌生产;结合林下经济发展项目,加快“林菌”生产发展步伐。  关键词 食用菌;产业发展;重庆市铜梁区  中图分类号:S646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
国内关于高等教育外部效益基于个人货币收益的研究,揭示高等教育与个人货币收益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经历了脑体倒挂到脑体相对倒挂,再到脑体倒挂现象逐渐消失三个阶
皮影艺术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情感韵味。这种情感韵味既是一种意境之美,更能代表一种民族情感,同时也是整个动画设计的灵魂,以皮影艺术的情感韵味为切入点,探讨了如何在现代化的
针对洞桩法暗挖车站跨既有隧道施工项目,通过增加施工通道,采用门式钢架加固等创新、改良工艺,解决了施工工序转换的难题,节约工程成本,降低施工风险。
应用一个凸锥上的不动点定理,讨论了一类三阶p-Laplacian奇异边值M题正解的多重性,得到了这类边值问题存在多个正解的充分条件.最后,给出了一个具体的例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两课”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限内提高其教学的有效性是其重要任务。可从保持完整性和增强学术性两方面着手进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