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主要探讨通过教育理论创新提高实践效率,作者采用个案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对生本教育体系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表征进行全面分析,认为生本教育体系具有科学合理的内部结构与符合受众心理的外部结构,因而富有实践成效,得出教育理论体系创新在实践中的有效性取决于其内部结构与外部表征,符合受众心理的外部表征与科学严谨的内部结构,将减小创新理论与传统文化的摩擦,降低实践难度,提高其扩散能力与影响力。
关键词: 教育理论创新 生本教育 体系 创新特点 实践优势
教育理论创新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然而如何使创新理论与现实环境相容,避免新理论与广大教师受众心理、行为习惯之间发生摩擦,使得教育理论变得更富有实践效率,而不仅仅是空喊口号,是教育理论创新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生本教育观念与实践研究”是由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郭思乐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近年来,生本教育理念在祖国内地、香港、澳门等地100多所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等进行实验,成效显著,是当今中国三大素质教育实验中最有生命力的一种,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我们试图以生本教育体系为分析对象,通过对其理论内部结构、外部概念表征的创新特点由此带来的实践优势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析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教育理论在创新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理论结构体系的后现代创新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没有谁看问题的视角能够充分说明任何一个社会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正如韦伯所说:“一切关于现实的知识都来源于某个特定的观察者,一切事实都是由人们建构起来的解释,一切单一视角都是有限的和不完全的。”他提倡对世界的认识应该是多视角的、多向度的,强调文本的多义性和解释的无限性,宣称“所有的方法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提倡“认识的无政府主义”,号召“怎样都行”。用多视角的眼光透视社会,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性的一致性、同一性和整体性,高扬事物变化及事物本身的多元性、多样性、差异性、特殊性等;主张用知识形式的多样性、差异性去超越和反对一元的现代理论[1]。后现代主义倡导多元主义方法论,所有的方法论都有缺陷,唯一幸存下来的“规则”就是“什么都行”[2]。生本教育的理论核心虽然属于“学生中心说”,但无论是其多元化的理论构成体系还是纵横捭阖的创新方法都颇具后现代精神。
1.1政府主导型创新。
生本教育的理论体系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论为基础,如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杜威的实用主义、多元智力理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杜威的儿童中心课程理论等。与我国目前大部分的教育理论创新体系一样,从生本教育的创新动力来看,仍属于政府主导型创新。
政府主导型创新符合主流教育价值取向,有利于借助政府推手进行大面积的理论传播,有利于社会形成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但如果缺乏自主创新,将不利于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形成。我国在大力提倡政府主导型创新的同时,也应鼓励和支持教育理论的自主创新。
1.2合理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创新”绝不是完全丢掉传统的东西,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教育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必须深植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从中汲取营养以壮大自己的生命力,这是教育生存的根本。[3]
生本教育教育体系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从它的教学宗旨、课程观、教学观都可以找寻到儒家思想的踪迹,如孔子的学思行结合、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朱熹的“小立课程、大作功夫”、循序渐进,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事上磨练等。儒道在中国有着非常广泛的民意基础,因而生本教育体系较之其他理论体系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众所周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核心基本上是国外引进的理论,由于传统文化、社会背景、社会心理的不同,最大的问题就是“水土不服”,而且多种理论组合在一起,相互之间难免会发生“摩擦”。如果不解决好这些问题,要么形式主义“穿新鞋走老路”,要么障碍重重“穿新鞋走不了路”,这也是很多教育实验未能取得明显成效的原因所在。如何解决国外理论的本土化问题及不同理论的兼容问题,是教育理论创新的成功的关键所在。
不同于其他理论体系,如探究性学习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尽管生本教育体系同样是以国外理论为其核心,但是这些来自国外的理论话语体系在生本教育理论体系里面是以隐含文本或实践文本而存在的,而教师看到的符号文本则是具有传统儒家味道的中国式表达,比如“小立课程、大作功夫”,这也是生本教育理论体系结构处理上的最具匠心之处。
1.3广泛吸收中国当代成功教学实验经验为技术支持。
教育理论要作用于实践,离不开学生、课堂,每一种教育理论都要寻求或者创造适用的实践杠杆。生本教育实践体系里的教学方法、教学原则、教学管理的很多方面合理吸收了当代中国教育研究的经验与成果作为其技术支持,比如魏书生的“以学生为中心”班级民主管理思想、学导类的教学模式,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行多年的“探究式学习”,这些教育理论在我国中小学的影响广泛,积累了长期的实践经验。
可以说生本教育体系是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背景,以当代教育科学大发展为母体,继承我国传统教育思想并汲取西方教育精华,兼融并蓄各种教育流派,以传统文化为衔接点,以当代文化为推动力,实现了传统与现代、后现代的转换和整合。
2.以简驭繁,基于受众心理的概念表征创新
教育理论的推广过程,是信息传播扩散的过程,需要遵守传播学规律,教育理论研究者必须有强烈的受众意识,不仅需要考虑作为个体受众——人的心理特点,而且需要考虑到受众群体——教师的心理特点,增强受众心理的亲近感,选准受众心理的共振点,避免受众产生逆反心理,如此才能产生预期的传播效果。以概念为基础构建的理论,如果过于生僻,只会让教育实践者在常规活动中迷失方向,继而产生逆反效应。很多理论在实践中由于其概念符号的选用不契合中国文化、不符合中国受众的心理,因而在实践中受到了诸多的阻碍,比如探究式教学、素质教育。
2.1识别优势:快捷、有效传达教育理念。
牛顿曾说:“自然界喜欢简单。”普通规律的表达方式往往是简单的,有助于破除对创新、创造、发明、发现的神秘化,摆脱无助于效率的、繁文缛节的、空耗精力和浪费时间的形式主义。德鲁克在对创新提出的“五个要求”中认为,一项创新必须简单明了,如果过于复杂,就很难修正。[4]多年来,人们习惯于将教育理论深刻化、复杂化、洋化,这恰恰违背了创新扩散的规律。
“生本教育”,表达简洁、明了,不像“素质教育”的“素质”二字那么模糊,也不像“探究性学习”那么高深,有助于在短时间里抓住理论的受众视线,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并且可以更有效、快捷、无误地传达其核心理念,并且能接受所传达的信息,也不易引发受众的逆反心理。
2.2相容优势:师本生本,在对立统一中找到受众心理稼接点。
教育理论是文化创新,新的理论或者是新概念的提出都不能只考虑创新者的表达需求,只求新求异而不考虑受众的认知结构与行为惯性,缺乏承前启后的思维桥梁,都难以达到认知、态度、行为的全方位改变。生本教育体系将传统教育体系概括为“师本教育体系”,符合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异中求同,在对立中求和谐,寻找到教师心理的稼接点。
2.3执行优势:扣住课改主要矛盾的民主实践创新。
2.3.1避虚就实,构建完整的实践操作体系。
教育理论如果仅仅停留空想阶段就有成为故纸堆的危险。生本教育并没有停留在教学思想体系的层面上,它还将其教学思想与教改实践结合起来,与其实验学校的学科教学的改革实验结合起来,生本教育体系的课程、教材是联系其教学思想体系与教学的中介,是其体系化的教学思想走向现实的桥梁。
2.3.2避轻就重,抓住课改主要矛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该从问题入手,抓住主要矛盾,通过对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的解决来推动次要矛盾和一般问题的解决[5]。生本教育理论认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实现从“师本”教育体系向“生本”教育体系的转变[6],其实质就是倡导“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民主教育。
教育理论创新是一种新的价值体系的选择,是在现实中反映出来的各种利弊做出符合时代价值取向的选择,应该体现时代的价值理想[3]。民主是世界的趋势,教育作为人类自身再生产中的重要一环,教育民主是世界民主的必经途径。中国民主进步的最大障碍是官本位文化,而“师本位文化”就是教育界的“官本位文化”,它已经阻挠了中国教育的发展,成为最大的瓶颈。“生本教育”为形成积极取向的教育教学观和选择正确的教学行为方式,提供了鲜明的价值参照[7]。
3.总结与思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了我国教育理论的繁荣兴盛,同时,我国的学术研究与创新体制也形成了以官方价值为主导的潮流,当前应对自主创新予以鼓励和支持,使学术研究更为自由化,学术价值多元化。
教育理论的创新不能局限在自身的学科框架内思考问题,而要遵循创新的规律及信息的传播规律,在翻译引进国外理论的时候充分考虑到对中国的国情特色予以本土化改进,在自创新理论时亦应汲取本土营养。
基础教育实践中存在两种课程本体:符号实践本体和符号研究本体。这里“符号实践”指的是符号化活动,即符号体系的建立实践和使用实践。而“符号研究”,则是指对符号和符号实践的再探查、描述和审视,它脱离了符号实践本身,而形成独立的以研究成果为主的本体。[8]
作为学术研究者,不论是介绍国外的教育理念或者推出新理念,都不能仅考虑到教育理论作为符号实践本体时研究的便利性和规范性,还要考虑到其作为符号实践本体时与现实的兼容性和可操作性;同样,作为一线实践者,如果有了成功的经验与做法,就必须有意识地将其提升到符号研究本体的科学高度。只有如此,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才能从学术走向民间、从民间走向学府,理论才不会脱离实践,实践也不会抛弃理论,创新才能产生效益,所有人的辛苦才会产生实效。
参考文献:
[1]向海英.差别性创造性对话性过程性——后现代视域下我国幼儿教育的应然选择[J].学前教育研究,2006,
(11):2.
[2]李子建,尹弘飚.后现代视野中的课程实施[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1):21-23.
[3]蔡宝来,晋银峰.课程改革中的教育理论创新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J],2007,(10):3-7
[4]余伟.创新能力培养与应用教程[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4:3-10.
[5]冉隆锋.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问题的反思[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8,(1):69-72.
[6]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7]吴全华.生本教育体系的教学特色与绩效[J].课程·教材·教法[J].2003,(2):20-24.
[8]郭思乐.课程本体:从符号研究回归符号实践[J].教育研究,2003,(7):11.
项目基金: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08YB058)
关键词: 教育理论创新 生本教育 体系 创新特点 实践优势
教育理论创新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然而如何使创新理论与现实环境相容,避免新理论与广大教师受众心理、行为习惯之间发生摩擦,使得教育理论变得更富有实践效率,而不仅仅是空喊口号,是教育理论创新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生本教育观念与实践研究”是由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郭思乐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近年来,生本教育理念在祖国内地、香港、澳门等地100多所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等进行实验,成效显著,是当今中国三大素质教育实验中最有生命力的一种,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我们试图以生本教育体系为分析对象,通过对其理论内部结构、外部概念表征的创新特点由此带来的实践优势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析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教育理论在创新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理论结构体系的后现代创新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没有谁看问题的视角能够充分说明任何一个社会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正如韦伯所说:“一切关于现实的知识都来源于某个特定的观察者,一切事实都是由人们建构起来的解释,一切单一视角都是有限的和不完全的。”他提倡对世界的认识应该是多视角的、多向度的,强调文本的多义性和解释的无限性,宣称“所有的方法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提倡“认识的无政府主义”,号召“怎样都行”。用多视角的眼光透视社会,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性的一致性、同一性和整体性,高扬事物变化及事物本身的多元性、多样性、差异性、特殊性等;主张用知识形式的多样性、差异性去超越和反对一元的现代理论[1]。后现代主义倡导多元主义方法论,所有的方法论都有缺陷,唯一幸存下来的“规则”就是“什么都行”[2]。生本教育的理论核心虽然属于“学生中心说”,但无论是其多元化的理论构成体系还是纵横捭阖的创新方法都颇具后现代精神。
1.1政府主导型创新。
生本教育的理论体系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论为基础,如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杜威的实用主义、多元智力理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杜威的儿童中心课程理论等。与我国目前大部分的教育理论创新体系一样,从生本教育的创新动力来看,仍属于政府主导型创新。
政府主导型创新符合主流教育价值取向,有利于借助政府推手进行大面积的理论传播,有利于社会形成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但如果缺乏自主创新,将不利于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形成。我国在大力提倡政府主导型创新的同时,也应鼓励和支持教育理论的自主创新。
1.2合理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创新”绝不是完全丢掉传统的东西,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教育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必须深植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从中汲取营养以壮大自己的生命力,这是教育生存的根本。[3]
生本教育教育体系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从它的教学宗旨、课程观、教学观都可以找寻到儒家思想的踪迹,如孔子的学思行结合、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朱熹的“小立课程、大作功夫”、循序渐进,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事上磨练等。儒道在中国有着非常广泛的民意基础,因而生本教育体系较之其他理论体系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众所周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核心基本上是国外引进的理论,由于传统文化、社会背景、社会心理的不同,最大的问题就是“水土不服”,而且多种理论组合在一起,相互之间难免会发生“摩擦”。如果不解决好这些问题,要么形式主义“穿新鞋走老路”,要么障碍重重“穿新鞋走不了路”,这也是很多教育实验未能取得明显成效的原因所在。如何解决国外理论的本土化问题及不同理论的兼容问题,是教育理论创新的成功的关键所在。
不同于其他理论体系,如探究性学习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尽管生本教育体系同样是以国外理论为其核心,但是这些来自国外的理论话语体系在生本教育理论体系里面是以隐含文本或实践文本而存在的,而教师看到的符号文本则是具有传统儒家味道的中国式表达,比如“小立课程、大作功夫”,这也是生本教育理论体系结构处理上的最具匠心之处。
1.3广泛吸收中国当代成功教学实验经验为技术支持。
教育理论要作用于实践,离不开学生、课堂,每一种教育理论都要寻求或者创造适用的实践杠杆。生本教育实践体系里的教学方法、教学原则、教学管理的很多方面合理吸收了当代中国教育研究的经验与成果作为其技术支持,比如魏书生的“以学生为中心”班级民主管理思想、学导类的教学模式,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行多年的“探究式学习”,这些教育理论在我国中小学的影响广泛,积累了长期的实践经验。
可以说生本教育体系是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背景,以当代教育科学大发展为母体,继承我国传统教育思想并汲取西方教育精华,兼融并蓄各种教育流派,以传统文化为衔接点,以当代文化为推动力,实现了传统与现代、后现代的转换和整合。
2.以简驭繁,基于受众心理的概念表征创新
教育理论的推广过程,是信息传播扩散的过程,需要遵守传播学规律,教育理论研究者必须有强烈的受众意识,不仅需要考虑作为个体受众——人的心理特点,而且需要考虑到受众群体——教师的心理特点,增强受众心理的亲近感,选准受众心理的共振点,避免受众产生逆反心理,如此才能产生预期的传播效果。以概念为基础构建的理论,如果过于生僻,只会让教育实践者在常规活动中迷失方向,继而产生逆反效应。很多理论在实践中由于其概念符号的选用不契合中国文化、不符合中国受众的心理,因而在实践中受到了诸多的阻碍,比如探究式教学、素质教育。
2.1识别优势:快捷、有效传达教育理念。
牛顿曾说:“自然界喜欢简单。”普通规律的表达方式往往是简单的,有助于破除对创新、创造、发明、发现的神秘化,摆脱无助于效率的、繁文缛节的、空耗精力和浪费时间的形式主义。德鲁克在对创新提出的“五个要求”中认为,一项创新必须简单明了,如果过于复杂,就很难修正。[4]多年来,人们习惯于将教育理论深刻化、复杂化、洋化,这恰恰违背了创新扩散的规律。
“生本教育”,表达简洁、明了,不像“素质教育”的“素质”二字那么模糊,也不像“探究性学习”那么高深,有助于在短时间里抓住理论的受众视线,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并且可以更有效、快捷、无误地传达其核心理念,并且能接受所传达的信息,也不易引发受众的逆反心理。
2.2相容优势:师本生本,在对立统一中找到受众心理稼接点。
教育理论是文化创新,新的理论或者是新概念的提出都不能只考虑创新者的表达需求,只求新求异而不考虑受众的认知结构与行为惯性,缺乏承前启后的思维桥梁,都难以达到认知、态度、行为的全方位改变。生本教育体系将传统教育体系概括为“师本教育体系”,符合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异中求同,在对立中求和谐,寻找到教师心理的稼接点。
2.3执行优势:扣住课改主要矛盾的民主实践创新。
2.3.1避虚就实,构建完整的实践操作体系。
教育理论如果仅仅停留空想阶段就有成为故纸堆的危险。生本教育并没有停留在教学思想体系的层面上,它还将其教学思想与教改实践结合起来,与其实验学校的学科教学的改革实验结合起来,生本教育体系的课程、教材是联系其教学思想体系与教学的中介,是其体系化的教学思想走向现实的桥梁。
2.3.2避轻就重,抓住课改主要矛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该从问题入手,抓住主要矛盾,通过对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的解决来推动次要矛盾和一般问题的解决[5]。生本教育理论认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实现从“师本”教育体系向“生本”教育体系的转变[6],其实质就是倡导“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民主教育。
教育理论创新是一种新的价值体系的选择,是在现实中反映出来的各种利弊做出符合时代价值取向的选择,应该体现时代的价值理想[3]。民主是世界的趋势,教育作为人类自身再生产中的重要一环,教育民主是世界民主的必经途径。中国民主进步的最大障碍是官本位文化,而“师本位文化”就是教育界的“官本位文化”,它已经阻挠了中国教育的发展,成为最大的瓶颈。“生本教育”为形成积极取向的教育教学观和选择正确的教学行为方式,提供了鲜明的价值参照[7]。
3.总结与思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了我国教育理论的繁荣兴盛,同时,我国的学术研究与创新体制也形成了以官方价值为主导的潮流,当前应对自主创新予以鼓励和支持,使学术研究更为自由化,学术价值多元化。
教育理论的创新不能局限在自身的学科框架内思考问题,而要遵循创新的规律及信息的传播规律,在翻译引进国外理论的时候充分考虑到对中国的国情特色予以本土化改进,在自创新理论时亦应汲取本土营养。
基础教育实践中存在两种课程本体:符号实践本体和符号研究本体。这里“符号实践”指的是符号化活动,即符号体系的建立实践和使用实践。而“符号研究”,则是指对符号和符号实践的再探查、描述和审视,它脱离了符号实践本身,而形成独立的以研究成果为主的本体。[8]
作为学术研究者,不论是介绍国外的教育理念或者推出新理念,都不能仅考虑到教育理论作为符号实践本体时研究的便利性和规范性,还要考虑到其作为符号实践本体时与现实的兼容性和可操作性;同样,作为一线实践者,如果有了成功的经验与做法,就必须有意识地将其提升到符号研究本体的科学高度。只有如此,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才能从学术走向民间、从民间走向学府,理论才不会脱离实践,实践也不会抛弃理论,创新才能产生效益,所有人的辛苦才会产生实效。
参考文献:
[1]向海英.差别性创造性对话性过程性——后现代视域下我国幼儿教育的应然选择[J].学前教育研究,2006,
(11):2.
[2]李子建,尹弘飚.后现代视野中的课程实施[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1):21-23.
[3]蔡宝来,晋银峰.课程改革中的教育理论创新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J],2007,(10):3-7
[4]余伟.创新能力培养与应用教程[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4:3-10.
[5]冉隆锋.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问题的反思[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8,(1):69-72.
[6]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7]吴全华.生本教育体系的教学特色与绩效[J].课程·教材·教法[J].2003,(2):20-24.
[8]郭思乐.课程本体:从符号研究回归符号实践[J].教育研究,2003,(7):11.
项目基金: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08YB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