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辈子不打工

来源 :创业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k710867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告的目的永远都是找到最精准的用户,而精准这件事太难了,天知道谁会是公司的下一个客户?但EverString知道。
  你只需要提供100个客户名称,它就可以通过机器学习自动建立模型,派出“爬虫”去各个相关网站跟踪分析用户,然后在全美国找出最像企业现有客户的潜在客户。整个建模过程无须任何人工介入。
  这是一个典型的B2B业务,创始人杨文杰意在颠覆传统的销售方法——铺广告、打电话,他们要精准地筛选出企业的潜在用户,提高客户转化率。
  杨文杰介绍,EverString采用年费形式收费,上线6个月,实际入账的销售收入超过了百万美元,2015年收入预计超过1000万美元。现在EverString已有将近15家世界500强客户,而且由于供不应求,尚有80多家企业在排队。
  2014年6月,EverString拿到1200万美元A轮融资,这是目前美国大数据预测分析领域最大的一笔投资。投资方除了国内的红杉资本、IDG之外,还有真格基金和美国光速资本。
  而这一切距离杨文杰2014年6月从斯坦福毕业只有一年。
  学以致用
  EverString创建于2012年,但其萌芽早在11年前就开始酝酿。
  2004年杨文杰还在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读书,那时就萌生了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来帮助企业发掘目标客户的想法,但缺乏数据成为了他的瓶颈。中国的大企业很难放心地把公司的核心机密交给一个学生。他曾经为报社进行过读者分析,也试图与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合作,但始终没办法做大。2005年,他无功而返。
  随后,他在新东方兼职教书时,接连两次创业,但却因为没有运作公司的经历而融不到资。他干脆转身去了香港,做了摩根大通投资银行的分析师。
  2010年,受Summit Partners(美国一家管理160亿美元的私募基金)的邀请,他一个人去了硅谷。成为少数几个从中国被挖去加入美国顶级私募基金的人之一。
  杨文杰在此前接受采访时,曾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作为投资经理,不但要求能找到高增长的企业,同时要能自己打电话联系到那些公司的总裁。私募基金里的同事每年平均要打1.2万个电话,他只能打3000个。
  他咬着牙坚持了下来。逐渐地,他想到结合以前做大数据的经验,用计算机来过滤海量信息,使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来寻找投资对象。采用这种方法后,有一个季度,他居然在全球50个私募经理排名中排到了第一。
  他向往已久的数据挖掘有了实质上的应用。他在硅谷给自己在上海交大数学系的同学汪超打电话,两人一拍即合,组建了EverString的雏形。在汪超的眼里,杨文杰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搭档,做事专注,有想法且执行力强。
  最感激的人
  借在斯坦福念MBA的机会,杨文杰结识了很多斯坦福的博士,于是招兵买马,建立了一个涵盖神经网络、理论物理学,以及机器学习领域的博士团队。
  一开始,杨文杰想把产品卖给对冲基金,帮他们分析潜在的投资对象,但基金却要求他们不能将产品卖给竞争对手。仅仅服务于一两只基金明显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他们觉得可以将目标定位为普通企业,但很多企业都不愿意拿出自己的客户名单。最后,终于有一家企业同意试试,结果其客户转化率提高了将近2倍。
  2014年1月初,EverString团队正式决定100%地全力投入到企业营销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团队也在经历着痛苦的转型。因为目标的改变,早期的一些人选择离开,他需要重新组建团队。杨文杰的团队几乎全部是博士,年龄在38~42岁之间,这对于31岁的他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
  杨文杰精确地记得,自己在2013年总共遇到过53个困难,犯过20多项错误。困难可以克服,但很多错误随时都可能致命,“这个过程没少交学费”。
  在创业的路上,他始终感激一个人:徐小平。“徐老师每次来硅谷都拍着我的肩膀说挺好的,从来没问过我的公司具体在做什么,情况怎么样。”杨文杰说,这份精神上的支持和信任让他特别感动。
  但梦想远没有结束。Everstring将市场定位于美国,主要是由于美国的商业环境比较成熟,企业收集客户资料的后台软件几乎一致。企业客户只需登陆Everstring的账号,将自己的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与Everstring的引擎连接就可以了。
  目前,Everstring已经在北京的望京SOHO设立了办公室,由汪超驻守。在美国,各家公司每年花在找客户上面的费用高达360亿美元,中国有4000万家中小企业,相关市场只会比这个数字更大。他们两个人都坚信,当中国市场环境足够成熟的时候,Everstring一定会在中国落地生根。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以新课教学、习题教学、复习教学和实验教学为例讨论问题串在这些教学中的作用,通过有针对性的设计问题串达到提升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关键词】问题串;设计;教学;有效性  波普说过:“问题能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现、去实验、去观察。”教学过程是不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说问题设计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思维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也是教师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重要手段。因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HD中毒大鼠神经组织神经丝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100只成年SPF级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干细胞对照组(BMSCs)、染毒组(HD)、自身修复组(HD-NS)、干细胞修复组(HD-BMSCs),每组20只。以无菌生理盐水稀释过的HD溶液对实验组大鼠进行染毒,染毒方式为腹腔注射,剂量为400 mg/kg
概述:  《这儿真好》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中的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讲述了一只小熊为找朋友而种树而引来许多朋友夸奖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于生活的重要。全文分两课时完成。我认为第二课时的教学,首先目标要明确:(一)、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 )、通过表演帮助学生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好在哪里。(三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四 )体会环
期刊
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刚接触到英语这门学科,他们对此充满了好奇,学习兴趣较浓厚,随着教学的深入,词汇的增多,表达的复杂,就会逐渐失去兴趣。再者,英语这门语言学科的学习有其特殊性。于是,有些学生认为英语就是背诵加默写,枯燥无味,于是开始厌烦英语了。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应该如何激发并保持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我要学”?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爱为本,沟通情感,激发兴趣  教学的过程是教
期刊
在日渐走红的省级民生电视新闻栏目中,地方台新闻如同一簇鲜活娇艳、多姿多彩的“山花”。尽管她大多扮演的是“替补”角色——在自采新闻量少时挺身而出, 量多时隐身而退,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