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礼记》中说:“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是中国传统社会道德规范的体现,同时也是中国古代社会,尤其是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作为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维护宗法等级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当时人们一切行为的基本准则。
马克思曾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社会生活是什么样,人们的思维也必然与之发生内在的关联。在远古时代,人类对自身的存在和自然界的存在均无法理解。在试图寻求答案的过程中,由于人类自身认识能力的局限,以及人类对于变幻莫测的大自然的敬畏,为了解释难以捉摸的生存世界,原始的宗教观念便随之产生。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又为传统节日凭添了几分浪漫色彩。同时,宗教对传统节日的冲击和影响,以及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意义渗入节日。所有这些,融合凝聚在传统节日里,为其增添了丰富的内涵,也使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下面我所介绍的是几个能较好的体现礼的传统节日:
一、春节
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到来年的正月十五,也有的从腊月初八开始,一直过到来年正月底,其中以除夕和大年初一为高潮。春节时间延续长、地域跨度广,节日活动丰富,是我国最隆重,也是历史最悠久、最热闹的传统节日。
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家家户户打扫卫生以迎接新年的到来。然后就是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等都要采买充足。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
传统春节习俗具有很强的社会整合功能。其中祖先崇拜、尊老爱幼、群体互助等内容,通过一年一度的反复展示,很自然地传给下一代,从而完成一种社会教育。
二、清明节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毕竟又有所不同。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礼”,原是宗教祭祀仪式上的一种仪态,《说文解字》就说:“礼,履也,所以事福致福也。”祭祀就是按着一定的仪式,向神灵致敬和献礼,以恭敬的动作膜拜它,请它帮助人们达成靠人力难以实现的愿望。“受人钱财,替人消灾”,人们把这一人间的通则加于神灵身上,便成为祭祀的心理动因。所以,从本质上说,祭祀是对神灵的讨好与收买,是把人与人之间的求索酬报关系推广到人与神之间而产生的活动。
《礼记·祭统》说:“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把祭祀作为诸礼俗中的首重,难怪《左传》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将祭祀与战争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保有祭祀特权与强大的军力,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国家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在夏商周时期,君王“受命于天”、“恭行天罚”的思想,到后来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将祭天崇祖的传统不断延续,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信仰和实践的主要内容。由于军事力量在立国上的重要性,青铜与玉石兵器也成为祭祀礼器和表现身份地位的仪仗用器的组成部分。《礼记》记载三代用于祭祀的酒器,"夏后氏以鸡夷,殷以斝,周以黄目"。夷读为彝,彝器即礼器。祭祀酒器即为礼器,可以看出祭祀之于礼的重要性。
由于远古时代产生的原始宗教观念,人们惧怕鬼神,希望祭拜鬼神达到消灾求福的目的。而历代统治者利用民众对神灵的敬畏,将神权法思想发挥到极致。《礼记·表记》中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后礼,先罚后赏,尊而不亲。”西汉初期的董仲舒在《对贤良策》中说:“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宜事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封建统治者以此来震慑民众,以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在秦末的大泽乡起义中,陈胜、吴广做“鱼腹丹书”、“篝火狐鸣”两件奇怪的事情来迷惑众人,并以此宣传“陈胜王,大楚兴”,借此表明自己当王是天意,从而组织大泽乡的九百多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秦战争的序幕。
在古代,祭祀几乎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过年过节要祭祀,打仗出兵要祭祀。而在现代,随着人们思想意识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无神论意识的建立,祭祀没有以前适用得那么广泛了。但是,日常生活中仍不乏祭祀的出现。在曲阜孔庙这样的人文名胜景点,旅游景点单位会举办大型祭祖活动,重现古代祭祀礼仪,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是具有深厚民族特性的民族。隐藏在其独特背后的,是其特定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民族性格、历史传统等一系列因素。正是在这一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形成了各色各样的传统节日。中国古代的宗法“礼治”思想也深深地融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通过传统绵延到今日,留给我们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充分认识传统节日的意义和价值,并主动积极地进行传承与建设。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法学院)
马克思曾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社会生活是什么样,人们的思维也必然与之发生内在的关联。在远古时代,人类对自身的存在和自然界的存在均无法理解。在试图寻求答案的过程中,由于人类自身认识能力的局限,以及人类对于变幻莫测的大自然的敬畏,为了解释难以捉摸的生存世界,原始的宗教观念便随之产生。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又为传统节日凭添了几分浪漫色彩。同时,宗教对传统节日的冲击和影响,以及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意义渗入节日。所有这些,融合凝聚在传统节日里,为其增添了丰富的内涵,也使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下面我所介绍的是几个能较好的体现礼的传统节日:
一、春节
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到来年的正月十五,也有的从腊月初八开始,一直过到来年正月底,其中以除夕和大年初一为高潮。春节时间延续长、地域跨度广,节日活动丰富,是我国最隆重,也是历史最悠久、最热闹的传统节日。
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家家户户打扫卫生以迎接新年的到来。然后就是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等都要采买充足。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
传统春节习俗具有很强的社会整合功能。其中祖先崇拜、尊老爱幼、群体互助等内容,通过一年一度的反复展示,很自然地传给下一代,从而完成一种社会教育。
二、清明节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毕竟又有所不同。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礼”,原是宗教祭祀仪式上的一种仪态,《说文解字》就说:“礼,履也,所以事福致福也。”祭祀就是按着一定的仪式,向神灵致敬和献礼,以恭敬的动作膜拜它,请它帮助人们达成靠人力难以实现的愿望。“受人钱财,替人消灾”,人们把这一人间的通则加于神灵身上,便成为祭祀的心理动因。所以,从本质上说,祭祀是对神灵的讨好与收买,是把人与人之间的求索酬报关系推广到人与神之间而产生的活动。
《礼记·祭统》说:“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把祭祀作为诸礼俗中的首重,难怪《左传》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将祭祀与战争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保有祭祀特权与强大的军力,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国家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在夏商周时期,君王“受命于天”、“恭行天罚”的思想,到后来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将祭天崇祖的传统不断延续,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信仰和实践的主要内容。由于军事力量在立国上的重要性,青铜与玉石兵器也成为祭祀礼器和表现身份地位的仪仗用器的组成部分。《礼记》记载三代用于祭祀的酒器,"夏后氏以鸡夷,殷以斝,周以黄目"。夷读为彝,彝器即礼器。祭祀酒器即为礼器,可以看出祭祀之于礼的重要性。
由于远古时代产生的原始宗教观念,人们惧怕鬼神,希望祭拜鬼神达到消灾求福的目的。而历代统治者利用民众对神灵的敬畏,将神权法思想发挥到极致。《礼记·表记》中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后礼,先罚后赏,尊而不亲。”西汉初期的董仲舒在《对贤良策》中说:“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宜事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封建统治者以此来震慑民众,以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在秦末的大泽乡起义中,陈胜、吴广做“鱼腹丹书”、“篝火狐鸣”两件奇怪的事情来迷惑众人,并以此宣传“陈胜王,大楚兴”,借此表明自己当王是天意,从而组织大泽乡的九百多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秦战争的序幕。
在古代,祭祀几乎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过年过节要祭祀,打仗出兵要祭祀。而在现代,随着人们思想意识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无神论意识的建立,祭祀没有以前适用得那么广泛了。但是,日常生活中仍不乏祭祀的出现。在曲阜孔庙这样的人文名胜景点,旅游景点单位会举办大型祭祖活动,重现古代祭祀礼仪,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是具有深厚民族特性的民族。隐藏在其独特背后的,是其特定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民族性格、历史传统等一系列因素。正是在这一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形成了各色各样的传统节日。中国古代的宗法“礼治”思想也深深地融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通过传统绵延到今日,留给我们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充分认识传统节日的意义和价值,并主动积极地进行传承与建设。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