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目前高职教育的发展中,实训教学地位也越来越高。很多高职院校都建立起自己的实训基地或是实训中心,实训基地的质量对高职教育而言至关重要,只有拥有高质量的实训基地,高职院校才能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社会生产需要的第一线人才。本文探讨了实训基地管理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从实训基地管理机制建立和实训基地管理队伍质量的提升等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 实训基地 管理
当今时代是竞争的时代,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这些年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飞速发展,而高等教育中培养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分化也越来越明确,高等职业教育正是为培养应用型人才而存在。
高等职业教育既然突出的目标就是培养出更具知识技能的职业人才,那么他的教学场所就不能同普通高等院校一般在教室里进行教学,除了在教室讲授最基本的知识外,高等职业教育更应使用的是实训基地用来开展教学活动,这些实训基地要能够配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更真实的还原出企业运营真实流程和生产运作现场的景象,模拟出真实的职业化的环境。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根据专业和未来学生就业崗位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去设置具有足量实训工位的实训基地,使学生在校期间得以练习未来职业的基本技能,帮助学生专业技能、技巧的形成,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一、实训基地项目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各类高职院校大量新建实训中心和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在运行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实训基地的运行需要系统化的管理机制。实训教学运作无有效监督评价;实训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不同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出现比较大的差异;管理的程序与权责不清晰;管理方式不明确。这就需要完善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机制,形成实训基地的标准化管理制度,明确管理的方式和方法。
2.实训基地的管理团队质量参差不齐,相对实训课程的开展师资力量不足。实训基地的管理团队质量参差不齐,实训基地运行管理达不到预期目标。相对实训课程的开展师资力量不足,使得实训教师工作量繁重,无暇顾及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技术的提高。尤其是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兼职教师稳定性差,这些都不利于实训基地实训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完善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机制
实训基地应在运行中应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管理标准,对实训基地的运行采取企业化标准化的管理。
1.教学运作的标准化管理。实训基地就是在模拟真实的企业,学生在实训基地扮演的是企业中的工作人员,所以实训基地的教学运作管理应当比照企业运作中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对扮演工作人员的学生和企业生产经营运作流程去进行管理。实训指导老师则要按照教学实训计划把教学实训的内容合理的安排成模拟企业的生产经营运作中的各个环节,对这些环节的人员、过程、结果设定标准化的要求。在实训中依照对人员的标准化要求去细致的管理学生;根据对生产经营过程的标准化要求去加强实训的控制、指导和监督;根据对结果的标准化要求去评价学生实训的结果。同时在实训过程中根据情况及时总结,及时找出问题并改进和解决。
2.实训教学质量的标准化管理。实训基地是模拟的企业环境,更是实施实训教学的场所。所以实训基地的运行要确保教学质量。那么如何把教学质量这个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标准化呢,把教学质量具象化四个部分:实训计划、实训开展、实训控制、实训评价,并把这四个部分的处理进行标准化的管理,有效保证基地开展实训的教学质量。
2.1实训计划:实训计划的制定有两个依据,一个依据是课程的教学大纲,这门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什么知识、什么技能;第二个依据是这个行业这类企业的员工目前需要什么知识、什么技能。实训教学计划由具体的实训指导教师在实训开始前制定,但是实训指导教师对实训教学大纲理解和目前企业和行业的状况的了解却不一定面面俱到,所以在实训教学开始之前,应由专业带头人、来自企业的实训指导人员及实训指导教师一起对实训教学计划进行讨论通过后方可开始进入实训教学开展阶段。
2.2实训开展:实训计划制定下来后,就进入实训教学的落实开展。按照实训计划安排有实践经验又有教学培训经验的实训教师或专业技术人员来进行实训教学,确保在实训教学中一方面可以清楚的表述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将行业企业实践的经验通过实训教学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一方面获得对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获得行业企业的新鲜技能和能力,从而增加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2.3实训控制:要保证实训教学的开展真正按照实训计划进行,并在保量的同时保质,可以采取“专家—实训中心—学生”三个层面的实训控制。由学科带头人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实训教学的观摩,以检查实训教师实训开展的质量;由实训中心管理人员定期对实训进行记录,以确保实训的开展是依照实训计划二进行的;有参与实训的学生对实训的进程和实训的效果进行记录和反馈,以确保实训的开展真正达到预想结果。
2.4实训评价:对各个实训教学项目的实施进行实训教学效果的评价,实训评价标准是根据各个实训项目的需求和目标去进行分析,实训评价中应指出实训中未能及时开展的计划、已经开展却未能达到实训效果的因由以及实训开展中出现的各类其他状况,并提出改进方案,以期在今后的实训开展中有效规避同类状况。
3.学生实训的标准化管理。如果要达到实训教学的目标、要提高学院学生的职业素质,加强该实训基地的学生实训的标准化管理是一个必要条件也是重要手段。所以在实训基地的学生管理中应当按企业员工自我管理的方式进行学生的标准化管理,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养成良好的职业品格。在实训的过程中要按照企业职工标准化规则对学生严格纪律,使学生明确自己在实训基地中既是学校学生又是企业职员的双重角色。在实训前实训教师要对参与实训的学生进行类似岗前培训的职前教育,要使学生明确企业的规定和纪律并在实训过程中严格遵守,严守各岗位的标准化职责,严禁私自缺岗、换岗。并依照已经制定的学生实训标准化规则考核学生的实训全程。 三、实训基地项目的管理团队建设和师资力量的优化
1.实训基地的管理团队建设。实训基地的高效运作离不开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运作管理团队。要顺利开展实训课程就需要管理团队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实训基地的管理团队需要有明确的管理目标使全部人员可以向实训基地的高效运作这一结果而努力;同时这个目标又要科学合理的拆分成若干小目标,由各个具体的工作任务来承载,使得每一个工作目标,每一项工作任务得以清楚地在实训基地管理工作人员身上落实。
为了切实提高实训基地的管理团队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知识水平,可以借助实训基地的现有设备和培训项目,参加项目的科研,参加企业生产实践等进行进修不断地更新知识、扩大知识面,避免在实训基地的管理中不会出现“外行管内行”的问题,使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得到全面提升,管理人员得以更为有效的进行业务沟通和实训控制,提升实训基地的管理水平。为实训基地的高效运作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
2.实训基地实训教学团队建设。应从职称、学历、知识、年纪等方面评价聘用人才,不断地对实验实训队伍进行调整,吸引优秀的高职称和高学历人才,特别是“双师型”教师。当然,也可以从企业招聘具有经验丰富的人才,使人才队伍的结构合理。队伍固定后,制度要全面到位,责任要分明,管理措施要得力,能吸引和激励高水平教师全身心投入到实验实训教学中。主力教师主讲实验实训课程,年轻的没什么经验的教师在讲授理论的同时讲授少量的实验实训教学课程。老的带年轻的,让年轻的老师尽快成长起来。条件允许,安排教师去国外进修,如美国、德国等接受先进的管理和教学理念方法,也可以去示范性高职院校參观交流学习或者去企业挂职锻炼。总之,以实验实训室建设项目做为载体组建一个建设团队。发挥项目团队带头人的作用。从专业建设、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水平、社会经济服务等方面提出团队的建设目标。
3.吸引“双师型”“双师素质”教师到实验实训教学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吸引“双师型”“双师素质”教师到实验实训教学中,在明确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明确“双师型”、“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目标,制定培养计划,在经费中设立“双师”教师专用款;鼓励讲师及以上职称的老师参加非教师系列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审与考试;鼓励教师参加与相关的行业特许资格证书、专业资格证书、专业技能等级、专业技能考评员的考试;鼓励与支持实验实训指导老师参加技师、高级技师资格的考评;进一步有效地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增加从企业引进具备较高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选派专业教师通过顶岗实践、合作研发等形式到工厂、企业生产一线参加实践;教师应利用寒、暑假时间自主或通过校企合作形式参加生产实践,并鼓励与教师将参与应用型技术研究项目成果应用于企业的生产实践以期产生良好的企业效益。
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实训基地的质量对高职教育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拥有高质量的实训基地,高职院校才能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社会生产需要的第一线人才。
参考文献:
[1]徐龙英.浅析职业环境构建[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58-60.
[2]崔锦萍,周景浦.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成长机制研究[J].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3:61-62.
[3]严寒.“整合—互动”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5(24).
[4]杨云龙.基于职业技术素质教育的实训室文化建设的认识[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6(01).
[5]王海波. 高职院校汽车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现代职业教育. 2015(28).
[6]谢声淦. 做好创新性实训,培养创新能力[J]. 职业教育(中旬刊). 2014(01).
[7]林瑞.高职院校会计分岗轮岗实训教学模式探讨[J]. 才智. 2014(05).
[8]孔明.论高校如何优化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训教学[J]. 现代经济信息. 2014(08).
[9]孙学智. 浅谈高职院校电子实训教学[J]. 电子制作. 2013(10).
[10]郭虹. 探讨通信线路课程实训教学改革[J]. 现代职业教育. 2015(28).
[11]王安平. 关于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的思考[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4(03).
作者简介:鲁佳,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工程硕士,研究方向:项目管理。
关键词:高职院校 实训基地 管理
当今时代是竞争的时代,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这些年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飞速发展,而高等教育中培养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分化也越来越明确,高等职业教育正是为培养应用型人才而存在。
高等职业教育既然突出的目标就是培养出更具知识技能的职业人才,那么他的教学场所就不能同普通高等院校一般在教室里进行教学,除了在教室讲授最基本的知识外,高等职业教育更应使用的是实训基地用来开展教学活动,这些实训基地要能够配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更真实的还原出企业运营真实流程和生产运作现场的景象,模拟出真实的职业化的环境。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根据专业和未来学生就业崗位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去设置具有足量实训工位的实训基地,使学生在校期间得以练习未来职业的基本技能,帮助学生专业技能、技巧的形成,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一、实训基地项目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各类高职院校大量新建实训中心和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在运行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实训基地的运行需要系统化的管理机制。实训教学运作无有效监督评价;实训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不同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出现比较大的差异;管理的程序与权责不清晰;管理方式不明确。这就需要完善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机制,形成实训基地的标准化管理制度,明确管理的方式和方法。
2.实训基地的管理团队质量参差不齐,相对实训课程的开展师资力量不足。实训基地的管理团队质量参差不齐,实训基地运行管理达不到预期目标。相对实训课程的开展师资力量不足,使得实训教师工作量繁重,无暇顾及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技术的提高。尤其是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兼职教师稳定性差,这些都不利于实训基地实训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完善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机制
实训基地应在运行中应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管理标准,对实训基地的运行采取企业化标准化的管理。
1.教学运作的标准化管理。实训基地就是在模拟真实的企业,学生在实训基地扮演的是企业中的工作人员,所以实训基地的教学运作管理应当比照企业运作中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对扮演工作人员的学生和企业生产经营运作流程去进行管理。实训指导老师则要按照教学实训计划把教学实训的内容合理的安排成模拟企业的生产经营运作中的各个环节,对这些环节的人员、过程、结果设定标准化的要求。在实训中依照对人员的标准化要求去细致的管理学生;根据对生产经营过程的标准化要求去加强实训的控制、指导和监督;根据对结果的标准化要求去评价学生实训的结果。同时在实训过程中根据情况及时总结,及时找出问题并改进和解决。
2.实训教学质量的标准化管理。实训基地是模拟的企业环境,更是实施实训教学的场所。所以实训基地的运行要确保教学质量。那么如何把教学质量这个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标准化呢,把教学质量具象化四个部分:实训计划、实训开展、实训控制、实训评价,并把这四个部分的处理进行标准化的管理,有效保证基地开展实训的教学质量。
2.1实训计划:实训计划的制定有两个依据,一个依据是课程的教学大纲,这门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什么知识、什么技能;第二个依据是这个行业这类企业的员工目前需要什么知识、什么技能。实训教学计划由具体的实训指导教师在实训开始前制定,但是实训指导教师对实训教学大纲理解和目前企业和行业的状况的了解却不一定面面俱到,所以在实训教学开始之前,应由专业带头人、来自企业的实训指导人员及实训指导教师一起对实训教学计划进行讨论通过后方可开始进入实训教学开展阶段。
2.2实训开展:实训计划制定下来后,就进入实训教学的落实开展。按照实训计划安排有实践经验又有教学培训经验的实训教师或专业技术人员来进行实训教学,确保在实训教学中一方面可以清楚的表述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将行业企业实践的经验通过实训教学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一方面获得对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获得行业企业的新鲜技能和能力,从而增加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2.3实训控制:要保证实训教学的开展真正按照实训计划进行,并在保量的同时保质,可以采取“专家—实训中心—学生”三个层面的实训控制。由学科带头人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实训教学的观摩,以检查实训教师实训开展的质量;由实训中心管理人员定期对实训进行记录,以确保实训的开展是依照实训计划二进行的;有参与实训的学生对实训的进程和实训的效果进行记录和反馈,以确保实训的开展真正达到预想结果。
2.4实训评价:对各个实训教学项目的实施进行实训教学效果的评价,实训评价标准是根据各个实训项目的需求和目标去进行分析,实训评价中应指出实训中未能及时开展的计划、已经开展却未能达到实训效果的因由以及实训开展中出现的各类其他状况,并提出改进方案,以期在今后的实训开展中有效规避同类状况。
3.学生实训的标准化管理。如果要达到实训教学的目标、要提高学院学生的职业素质,加强该实训基地的学生实训的标准化管理是一个必要条件也是重要手段。所以在实训基地的学生管理中应当按企业员工自我管理的方式进行学生的标准化管理,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养成良好的职业品格。在实训的过程中要按照企业职工标准化规则对学生严格纪律,使学生明确自己在实训基地中既是学校学生又是企业职员的双重角色。在实训前实训教师要对参与实训的学生进行类似岗前培训的职前教育,要使学生明确企业的规定和纪律并在实训过程中严格遵守,严守各岗位的标准化职责,严禁私自缺岗、换岗。并依照已经制定的学生实训标准化规则考核学生的实训全程。 三、实训基地项目的管理团队建设和师资力量的优化
1.实训基地的管理团队建设。实训基地的高效运作离不开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运作管理团队。要顺利开展实训课程就需要管理团队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实训基地的管理团队需要有明确的管理目标使全部人员可以向实训基地的高效运作这一结果而努力;同时这个目标又要科学合理的拆分成若干小目标,由各个具体的工作任务来承载,使得每一个工作目标,每一项工作任务得以清楚地在实训基地管理工作人员身上落实。
为了切实提高实训基地的管理团队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知识水平,可以借助实训基地的现有设备和培训项目,参加项目的科研,参加企业生产实践等进行进修不断地更新知识、扩大知识面,避免在实训基地的管理中不会出现“外行管内行”的问题,使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得到全面提升,管理人员得以更为有效的进行业务沟通和实训控制,提升实训基地的管理水平。为实训基地的高效运作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
2.实训基地实训教学团队建设。应从职称、学历、知识、年纪等方面评价聘用人才,不断地对实验实训队伍进行调整,吸引优秀的高职称和高学历人才,特别是“双师型”教师。当然,也可以从企业招聘具有经验丰富的人才,使人才队伍的结构合理。队伍固定后,制度要全面到位,责任要分明,管理措施要得力,能吸引和激励高水平教师全身心投入到实验实训教学中。主力教师主讲实验实训课程,年轻的没什么经验的教师在讲授理论的同时讲授少量的实验实训教学课程。老的带年轻的,让年轻的老师尽快成长起来。条件允许,安排教师去国外进修,如美国、德国等接受先进的管理和教学理念方法,也可以去示范性高职院校參观交流学习或者去企业挂职锻炼。总之,以实验实训室建设项目做为载体组建一个建设团队。发挥项目团队带头人的作用。从专业建设、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水平、社会经济服务等方面提出团队的建设目标。
3.吸引“双师型”“双师素质”教师到实验实训教学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吸引“双师型”“双师素质”教师到实验实训教学中,在明确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明确“双师型”、“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目标,制定培养计划,在经费中设立“双师”教师专用款;鼓励讲师及以上职称的老师参加非教师系列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审与考试;鼓励教师参加与相关的行业特许资格证书、专业资格证书、专业技能等级、专业技能考评员的考试;鼓励与支持实验实训指导老师参加技师、高级技师资格的考评;进一步有效地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增加从企业引进具备较高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选派专业教师通过顶岗实践、合作研发等形式到工厂、企业生产一线参加实践;教师应利用寒、暑假时间自主或通过校企合作形式参加生产实践,并鼓励与教师将参与应用型技术研究项目成果应用于企业的生产实践以期产生良好的企业效益。
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实训基地的质量对高职教育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拥有高质量的实训基地,高职院校才能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社会生产需要的第一线人才。
参考文献:
[1]徐龙英.浅析职业环境构建[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58-60.
[2]崔锦萍,周景浦.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成长机制研究[J].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3:61-62.
[3]严寒.“整合—互动”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5(24).
[4]杨云龙.基于职业技术素质教育的实训室文化建设的认识[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6(01).
[5]王海波. 高职院校汽车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现代职业教育. 2015(28).
[6]谢声淦. 做好创新性实训,培养创新能力[J]. 职业教育(中旬刊). 2014(01).
[7]林瑞.高职院校会计分岗轮岗实训教学模式探讨[J]. 才智. 2014(05).
[8]孔明.论高校如何优化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训教学[J]. 现代经济信息. 2014(08).
[9]孙学智. 浅谈高职院校电子实训教学[J]. 电子制作. 2013(10).
[10]郭虹. 探讨通信线路课程实训教学改革[J]. 现代职业教育. 2015(28).
[11]王安平. 关于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的思考[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4(03).
作者简介:鲁佳,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工程硕士,研究方向: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