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一课教学设计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eryan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此文设计共有下列环节: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及完整的教学过程。通过抓住课文重点词、句子和段落来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关键词】师生互动;品读法;精读课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3.抓住课文中重点词、句子和段落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4.通过朗读教学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教学重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城的相关资料。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抓住关键词和关键句子品读课文,了解长城为什么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2.朗读课文,在阅读中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3.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抓住关键词和关键段落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魄雄伟等特点;2.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品读法、课件展示法。
  一、复习上节内容
  导语: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长城》一课的生字和词语,我们来复习一下好吗?(出示课件:智慧 堡垒 每隔 打仗 屯兵 盘旋 城砖 扶着 气魄雄伟 嘉峪关 蜿蜒 垛子 瞭望口 崇山峻岭)学生活动:认读词语。
  二、精读课文
  导语:上一节课,我们还留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一)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那些地方给我们解答了这个问题
  学生活动:默读课文、同桌交流。师:同学们,现在请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生1:我从长城的样子中感受到长城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我来读第一自然段。师:你是从远看长城发现长城很长的。我将你的发现写在黑板上。师:课文是用什么方法来写长城的长呢?生2:课文用打比方的方法,将长城比喻成一条长龙。
  师:同学们,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课文将长城比喻成龙,写出了长城的气势。
  齐读这一句:读出气势。
  生2:我还从这一段中发现了写长城长的词语:一万三千多里。我来读这句话。师:这句话用了列数字的方法给我讲了长城的长。的确,这绵延万里的长城怎能不说是世界奇迹呢?
  齐读第一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师:哪位同学还想说一说呢
  生1:从第一自然段我们找到了远处看长城的句子。现在我从第二段中找到了近看长城的句子,它写出了长城的高大坚固。师:课文第一自然段写出了长城的长,你现在发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生1:读: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生2:从第二自然段中我发现城墙的构造是很复杂的。垛子、瞭望口和射口在什么地方呢?
  课件展示示意图:师: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构造奇特。这真不愧是世界历史的一个伟大奇迹。
  齐读第二自然段。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同学们,你还从哪里发现了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呢?生1:我觉得第三自然段也能体现出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我来读一下相关句子: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师:同学们,你们大概有多重呢?生:五十多斤重。师:算一算:一块条石相当于多少个你?生:四十多个。师:同学们,你还发现了什么?生2:这样重的条石“数不清”,可见劳动人民当时修建长城是多么的辛苦啊!生3:当时的条件又很艰苦: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师:我仿佛也看到了当时的劳动人民很辛苦的样子。
  师生齐读这句话。
  师:谁还发现了什么?生4:我找到了写劳动人民的句子: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师:这句话当中: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4:“多少”这个词表现了当时修长城的劳动人民非常多。“才”则体现了劳动人民修长城是非常辛苦的。
  齐读这一句。(课件展示)
  师小结:通过同学们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了是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师:我们刚才是通过读课文体会到了。那么,作者又是怎么体会到的?生5:作者是: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课件展示: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师:这句话中哪些词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生6:我觉得:“站、踏、扶、自然地”这几个词,用词准确,显得很真实自然。作者遥想当年的修建情况。师:我们以后也要这样准确的用词好吗?齐读这句话。
  有感情地齐读第三自然段。
  (五)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导语:同学们,这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万里长城怎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让我们饱含感情地读一读课文最后一段。
  三、知识拓展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2.师小结:只有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能创造出世界的奇迹。导语:同学们,截至2003年7月,我国已有29处景观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3.学习课本85页“资料袋”了解一下:自由读。4.提问:世界遗产包括几个部分呢?
  四、作业布置
  我国的世界遗产很多很多,同学们下去可以搜集一些与世界遗产有关的图片、诗词、楹联或故事等。
  五、结语
  学生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一步一步品读课文,在朗读中了解了长城的气势雄伟。师生互动良好,尤其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积极回答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说明了小课题研究效果很显著。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由于古诗词的格式上要求严谨,所以往往导致了古诗词的教学变得同样严谨苛刻,这便会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过于死板,不懂变通和缺乏创新。所以学好古诗词要活学活用,并且真正体会古人的
目的分析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的特点。结果肺硬化性血管瘤呈类圆形或卵圆形结节灶、肿块,边缘
【摘 要】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这一阶段,学生识字如何、养成怎样的识字习惯和能力,对今后的识字及整个语文学习影响很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本文认为,识字过程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识字和用字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识字教学
【摘要】语文教学中适时地运用“复述法”,有助于學生分析、概括和整理语言能力的养成,同时也能促进学生记忆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本文对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较好的复述能力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复述法;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复述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复述”的解释有两个,其中之一就是“语文教学练习之一,让学生把读物内容用自己的话
目的:研究在心脏手术围术期老年患者生长激素的变化特点,以及其对术后恢复的影响。以探讨应用外源性生长激素促进老年患者围术期恢复的可能性。方法;选我科2004年3—6月心脏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