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就业竞争非常激烈,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成为各高校的重要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坚持“以学生为本”,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教学考核及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改革,以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
作者简介:伍梅(1970-),女,广西贺州人,广西教育学院社科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广西 南宁 530023)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桂教思政[2006]90号)、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二批项目(桂教高教[2006]194号)的研究成果。
当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大学生就业竞争非常激烈。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成为各高校的重要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核心和灵魂,对大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教学改革,其根本目的是要让当代大学生通过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自觉地运用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处理不断遇到的新的就业情况和就业问题,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就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使大学生了解当前就业的形势和政策
思想政治理论课能针对就业政策的转变,就业形势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形势与政策的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就业形势分析、就业市场预测、就业政策导向、就业素质准备等相结合,引导广大大学生从大局出发、从自身与社会实际出发、从未来发展前途出发,合理定位,及时调整确定择业方向。
2.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是大学生职业生涯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择业观和就业观教育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和引导,可以使学生了解当前就业发展的状况和态势,掌握最新的就业政策和规定,从宏观上明确社会的需要状况,依法就业和规范就业;积极引导大学生在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基础上,适度调整就业期望值,使就业意向与社会需求相吻合,确立适合自身情况、能够发挥自身优势的就业方向和就业目标;帮助树立正确的择业标准,引导学生处理好个人成才与客观条件,个人愿望与社会需求的关系,教育学生服从国家需要,把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等同国家、社会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到能发挥自身专业优势,能发挥自身价值的地方实现就业。
3.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
高素质的大学生往往具备思想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质高、学习成绩(实际能力)优、心理素质好、身体健康、社会适应性强、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等条件,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和引导,能够很好地提升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素质。一方面,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良好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诚信、责任意识及法律意识,使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另一方面,帮助大学生培养健全的心理素质。健全的心理素质是成功就业的基础和保障,通过帮助大学生培养乐观自信、积极进取、善于合作、勇于创新、自立自强等人格特征,以达到提高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目的。
4.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不足和当前社会出现的就业问题
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对自己评估过高、“眼高手低”、“理论水平高、动手能力弱”、“高不成,低不就”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帮助大学生解决自身存在的就业问题。(1)帮助他们了解职业的工作内容、知识、技能要求、经验和性格要求、工作环境、工作角色等;(2)帮助他们认识自己,仔细地分析比较自己和职业要求的差距,根据自己的特点仔细权衡选择不同目标的利弊得失,根据自己的现实条件确定最终的目标方案;(3)帮助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诚信和法律教育,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诚信意识和法律意识,自觉遵守就业市场规则,抵制各种腐败现象和违法行为。针对当前出现的种种就业问题以及毕业生期望值过高择业目标偏离社会实际需求等现象,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和现象,帮助大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培养科学决策能力,合理调适就业预期,帮助其顺利就业。
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要切实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必须进一步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力度,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原则,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教学考核及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改革,注重针对性、实践性和实效性,突出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特色。
1.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1]但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就业素质的培养存在脱节现象,造成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成熟、职业道德缺失、责任和法律意识不强、心理承受能力差等问题。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坚持以大学生的职业理想、人生价值观、就业观、成才观、创业观以及大学生的诚信责任素质、择业心理等为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以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导向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为改革方向,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帮助其解决择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在教学内容改革上,有针对性地开设就业教育内容
结合就业教育导向和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与就业需要,以专题(主题)形式组织教学。“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应安排入学教育、人际交往、心理健康、职业道德、诚信和责任意识教育、法治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等专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课开设伟人风采、普通劳动者的风采、特色中国、市场经济、和谐社会、社会热点、就业指导等专题;“形势与政策”教育开设当前就业形势分析、就业市场预测、就业方针政策等专题。从大学一年级就对大学生进行职业定位、职业道德、诚信和法律意识教育,按照大学生所学的专业和兴趣为他们提供相关的指导和教育,从而使大学生更能符合时代和社会的需要。
3.在教学方法改革上,提高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实效性
采取灵活多样的开放型教学方式方法开展大学生就业教育。除了采用常规的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案例式和网络式等教学方式外, 还应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利用校外的社会资源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引导大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发现、分析、解决现实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以案例分析教学法、情感(情境) 体验教学法、问题研究教学法、讨论对话教学法以及学生自我教育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积极选用恰当的案例与图片影像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使课堂教学过程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与吸引力,[2]以提高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实效性。
4.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注重实践教学,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教育部前部长周济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开展实践教学,将实践教育和自身体验相结合,就业知识和技巧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和社会需求,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和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选择与践行能力、判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适应与应变能力。
5.改革考核方式方法和内容,检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恰当的考核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检测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思想政治理论课除考核学生在思想认识上的提高和现实的行为表现外,还应考核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要构建综合考核体系,从平时行为表现的考查、作业评价、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等多方面考核学生,强化“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考试,采用开卷考试、写论文、调查报告、心得体会等形式,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所学的知识内化并提升为自身的基本素质内涵、行为习惯。同时,把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考试同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考试方法的改革,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全面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3]平时行为表现考查包括文明礼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大学生行为准则、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参加班级活动、参加社会实践等方面,着重从社会公德、遵守劳动法律法规、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实习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参加实习社会实践等几个方面对大学生的行为进行考核评价。作业评价、期末考试则是考查大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就业实践中面临问题的能力。
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有效提高教师的就业指导水平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师资队伍起着关键的作用。就业指导涉及教育、管理、经济、心理、道德、法律等多种学科知识,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具备相关的知识结构。因此,必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大培训资金投入,重点建立和完善教师队伍培训体系,特别是就业理论知识和专业训练。通过岗前培训、定期轮训、脱产进修等多种途径提高现有教师的就业理论水平,通过参观考察、调研讨论、名师指导、国内外学术交流等形式,丰富他们的就业教学经验,尽快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尽快适应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要求。掌握大学生就业教育方法、大学生就业专业基础知识,并在这个基础上,努力提高组织管理能力、交际能力、分析预测能力、信息处理和运用能力、改革创新能力,使就业教育更具有针对性,更深入更有效。[4]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Z].
[2]刘绍斌,姜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相关性的调查报告[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1).
[3]伍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哲理,2009,(2).
[4]何海燕.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现状和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
(责任编辑:麻剑飞)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
作者简介:伍梅(1970-),女,广西贺州人,广西教育学院社科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广西 南宁 530023)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桂教思政[2006]90号)、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二批项目(桂教高教[2006]194号)的研究成果。
当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大学生就业竞争非常激烈。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成为各高校的重要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核心和灵魂,对大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教学改革,其根本目的是要让当代大学生通过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自觉地运用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处理不断遇到的新的就业情况和就业问题,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就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使大学生了解当前就业的形势和政策
思想政治理论课能针对就业政策的转变,就业形势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形势与政策的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就业形势分析、就业市场预测、就业政策导向、就业素质准备等相结合,引导广大大学生从大局出发、从自身与社会实际出发、从未来发展前途出发,合理定位,及时调整确定择业方向。
2.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是大学生职业生涯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择业观和就业观教育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和引导,可以使学生了解当前就业发展的状况和态势,掌握最新的就业政策和规定,从宏观上明确社会的需要状况,依法就业和规范就业;积极引导大学生在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基础上,适度调整就业期望值,使就业意向与社会需求相吻合,确立适合自身情况、能够发挥自身优势的就业方向和就业目标;帮助树立正确的择业标准,引导学生处理好个人成才与客观条件,个人愿望与社会需求的关系,教育学生服从国家需要,把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等同国家、社会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到能发挥自身专业优势,能发挥自身价值的地方实现就业。
3.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
高素质的大学生往往具备思想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质高、学习成绩(实际能力)优、心理素质好、身体健康、社会适应性强、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等条件,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和引导,能够很好地提升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素质。一方面,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良好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诚信、责任意识及法律意识,使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另一方面,帮助大学生培养健全的心理素质。健全的心理素质是成功就业的基础和保障,通过帮助大学生培养乐观自信、积极进取、善于合作、勇于创新、自立自强等人格特征,以达到提高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目的。
4.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不足和当前社会出现的就业问题
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对自己评估过高、“眼高手低”、“理论水平高、动手能力弱”、“高不成,低不就”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帮助大学生解决自身存在的就业问题。(1)帮助他们了解职业的工作内容、知识、技能要求、经验和性格要求、工作环境、工作角色等;(2)帮助他们认识自己,仔细地分析比较自己和职业要求的差距,根据自己的特点仔细权衡选择不同目标的利弊得失,根据自己的现实条件确定最终的目标方案;(3)帮助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诚信和法律教育,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诚信意识和法律意识,自觉遵守就业市场规则,抵制各种腐败现象和违法行为。针对当前出现的种种就业问题以及毕业生期望值过高择业目标偏离社会实际需求等现象,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和现象,帮助大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培养科学决策能力,合理调适就业预期,帮助其顺利就业。
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要切实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必须进一步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力度,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原则,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教学考核及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改革,注重针对性、实践性和实效性,突出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特色。
1.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1]但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就业素质的培养存在脱节现象,造成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成熟、职业道德缺失、责任和法律意识不强、心理承受能力差等问题。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坚持以大学生的职业理想、人生价值观、就业观、成才观、创业观以及大学生的诚信责任素质、择业心理等为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以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导向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为改革方向,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帮助其解决择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在教学内容改革上,有针对性地开设就业教育内容
结合就业教育导向和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与就业需要,以专题(主题)形式组织教学。“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应安排入学教育、人际交往、心理健康、职业道德、诚信和责任意识教育、法治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等专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课开设伟人风采、普通劳动者的风采、特色中国、市场经济、和谐社会、社会热点、就业指导等专题;“形势与政策”教育开设当前就业形势分析、就业市场预测、就业方针政策等专题。从大学一年级就对大学生进行职业定位、职业道德、诚信和法律意识教育,按照大学生所学的专业和兴趣为他们提供相关的指导和教育,从而使大学生更能符合时代和社会的需要。
3.在教学方法改革上,提高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实效性
采取灵活多样的开放型教学方式方法开展大学生就业教育。除了采用常规的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案例式和网络式等教学方式外, 还应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利用校外的社会资源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引导大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发现、分析、解决现实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以案例分析教学法、情感(情境) 体验教学法、问题研究教学法、讨论对话教学法以及学生自我教育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积极选用恰当的案例与图片影像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使课堂教学过程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与吸引力,[2]以提高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实效性。
4.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注重实践教学,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教育部前部长周济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开展实践教学,将实践教育和自身体验相结合,就业知识和技巧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和社会需求,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和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选择与践行能力、判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适应与应变能力。
5.改革考核方式方法和内容,检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恰当的考核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检测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思想政治理论课除考核学生在思想认识上的提高和现实的行为表现外,还应考核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要构建综合考核体系,从平时行为表现的考查、作业评价、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等多方面考核学生,强化“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考试,采用开卷考试、写论文、调查报告、心得体会等形式,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所学的知识内化并提升为自身的基本素质内涵、行为习惯。同时,把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考试同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考试方法的改革,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全面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3]平时行为表现考查包括文明礼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大学生行为准则、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参加班级活动、参加社会实践等方面,着重从社会公德、遵守劳动法律法规、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实习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参加实习社会实践等几个方面对大学生的行为进行考核评价。作业评价、期末考试则是考查大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就业实践中面临问题的能力。
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有效提高教师的就业指导水平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师资队伍起着关键的作用。就业指导涉及教育、管理、经济、心理、道德、法律等多种学科知识,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具备相关的知识结构。因此,必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大培训资金投入,重点建立和完善教师队伍培训体系,特别是就业理论知识和专业训练。通过岗前培训、定期轮训、脱产进修等多种途径提高现有教师的就业理论水平,通过参观考察、调研讨论、名师指导、国内外学术交流等形式,丰富他们的就业教学经验,尽快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尽快适应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要求。掌握大学生就业教育方法、大学生就业专业基础知识,并在这个基础上,努力提高组织管理能力、交际能力、分析预测能力、信息处理和运用能力、改革创新能力,使就业教育更具有针对性,更深入更有效。[4]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Z].
[2]刘绍斌,姜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相关性的调查报告[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1).
[3]伍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哲理,2009,(2).
[4]何海燕.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现状和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
(责任编辑:麻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