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位女士的画像》中伊莎贝尔的苦难观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wu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亨利·詹姆斯重视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他在《一位女士的画像》序言中讲述了自己的写作意图,强调“我所有的只是一个人物,一个特定的、引人入胜的少女的性格和形象”。在《一位女士的画像》中,小说主人公伊莎贝尔·阿切尔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天真少女,对广阔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对生活抱有理想的看法,在经历了被好友和丈夫欺骗、亲友离世等一系列苦难后,她实现了从天真无知到成熟智慧的蜕变,能够以更加从容的态度直面真实的、具体的生活。本文根据小说情节,从三个方面梳理伊莎贝尔苦难观的发展变化,进而展现其心路历程。
  一、苦难的定义
  卡·塞尔认为,苦难可以被定义为一种极度痛苦的状况,这种状况与一些威胁到个人完整性的事件有关。《圣经》中有亚当、夏娃偷吃禁果的记载,由此基督教提倡“原罪说”,认为人来到世上便是要经受苦难,以净化心灵。苦难是个人和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见证了人类的成长,同时也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母题。
  苦难和幸福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与幸福相对,苦难本身具有一定的消极意义,但人在面对苦难时采取的不同态度往往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因而,苦难既可以消磨人的意志,使其坠入万丈深渊,也可以是一笔财富,促进人格的完善和思想的成熟。正如别林斯基所言:“我们饱受苦难和享受快乐的能力越是强大和深刻,我们就生活得越多。”苦难是个人从天真走向成熟的催化剂,可令人获得对生活更为深刻的洞察力。
  二、苦难观的变化
  (一)远离苦难:将苦难浪漫化
  赛义德认为,19世纪的小说展现了一系列“越来越渴望独创性的人”,通过对独创性的追求,她们经历了一个自我塑造的过程,而这往往以牺牲她们的幸福为代价。《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结婚之前的伊莎贝尔天真单纯,是一个充满了想象的女孩,她对外界的认知来自书本,因而,她对世界和生活的认识带有理想化色彩,对于人世间的苦难知之甚少。并且,伊莎贝尔的父亲刻意将苦难从她的生活中剔除,“从他死后,她似乎看到他只让自己的孩子们见到他欢乐的一面,其实他并没有像他盼望的那样避免许多不快的遭遇”。
  在这种教育理念的引导下,伊莎贝尔忽视了生活中的阴暗面,而只追寻光彩夺目的一面,因而虽然此时的她十分渴望知识,但她所渴望的只是部分的知识,正如她的表兄拉尔夫所说,“可那是快活的知识,欢乐的知识”。
  这种对知识的片面理解不仅无法帮助伊莎贝尔了解世界、形成完整的人格,反而进一步固化了她的思维,令她沉溺于自己所建立的理想王国中,脱离了实际的生活,成为一个爱默生式“自立”的人,即符合自己性格的东西就是正确的,凡违背自己性格的东西就是错误的。
  父母离世后,伊莎贝尔被姨母杜歇夫人带到了如伊甸园般的花园山庄中。在这里,她得到了较好的照顾,不必担心经济问题,不用为生存而尝遍苦难,这间接影响了她业已畸形的苦难观。伊莎贝尔甚至“渴望”生活中的苦难:“有时她甚至希望,有一天她会发现自己陷入了困难的处境,这样,她可以按照环境的需要,做出英勇的行动。”
  伊莎贝尔对苦难的渴望看似匪夷所思,实际上这是因为她的生活中缺少苦难,对苦难的破坏性知之甚少,并有着浪漫的想象。正如叔本华所认为的,当享受增加,对享受的感受力就会减弱,享受作为被习惯了的东西将不会再被感受到。因此,伊莎贝尔所渴望的其实并不是苦难本身,而是渴望自己能够同古希腊悲剧英雄一般,在与苦难抗争中展现人性的光辉和生命的崇高感,但在本质上,她还是力图逃避真实的苦难,这也可以解释伊莎贝尔为何拒绝有权有势的沃伯顿勋爵的求婚。在她看来,与沃伯顿勋爵结婚会让她失去向往的自由,失去渴望的苦难,正如她所说:“我无法逃避自己的不幸,嫁给你就意味着我想逃避它。”
  在拒绝了沃伯顿勋爵和美国富商戈德伍德之后,伊莎贝尔嫁给了没有财产、没有地位,但表现得清高、有艺术品位的奥斯蒙德。伊莎贝尔继承了由拉尔夫争取的、来自老杜歇先生的一大笔遗产,认为与奥斯蒙德结婚可以令她的财产充分发挥效用,这说明她具备一定的“救世”情怀。正如她在拉尔夫面前坚持自己的选择那样:“你埋怨奥斯蒙德先生,是不是因为他没有钱?那正是我喜欢他的地方。”
  没有真切地感受过苦难的伊莎贝尔仍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由于轻而易举地获得了一大笔财产,她看低了金钱的作用,也看不透奥斯蒙德虚伪、庸俗的本质,反而希望能通过自己的金钱改变奥斯蒙德的命运。
  (二)陷入苦难:在苦难中挣扎
  与奥斯蒙德结婚之后,伊莎贝尔逐渐抛弃对奥斯蒙德的美好幻想,打破了对世界肤浅片面的认知。这一切正是拜奥斯蒙德所赐,“他让她睁开眼睛,看到了人类的愚蠢、腐败和无知”,但实际上,奥斯蒙德的目标并不是改造这个不完美的世界,而是希望获得这个世界的认可,“哪怕他表面上装得远离尘嚣,其实他始终站在窗口,把眼睛盯住了它”。
  伊莎贝尔在金钱上非常富足,她所遭受的苦难主要来自不和谐的婚姻,即精神方面的苦难。伊莎贝尔认识到自己遇人不淑、识人不清,了解到自己遭到了背叛,走入了奥斯蒙德和梅尔夫人设下的圈套中,但她的意志很堅强,虽身陷苦难却没有被打垮。
  詹姆斯对小说中经常使用的“背叛”情节进行了改写,并使之成为小说主人公道德与伦理意识成熟的必要条件。
  在《存在的艺术》中,艾里希·弗洛姆指出,“了解真相有一种解放的作用,它能释放能量,去除思维迷雾。如此的结果是一个人更加独立、自主,更具有生命力”。由此可知,一味沉浸在幻想中只能令人获得短暂的欢愉,而那并不是生活的真正样貌。
  结婚之后的伊莎贝尔开始经历苦难,她从幻灭绝望到逐步找回自信,完善了自己的人格,心智上逐渐成熟起来。她不再是曾经那个靠热情和想象力生活的女孩,而逐渐认识到生活中的苦难和不美好的地方,因而,她不可避免地经受了精神上的冲击,对自己过去所信奉的价值观产生了怀疑,“有些日子,她觉得世界那么黑暗,不禁断然决然地问自己,她生活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这也写出了作者对像伊莎贝尔一样年轻、单纯女性的警示,她们不了解社会现实而一味坚持理想化的独立和自由观,脱离实际,这会让她们落入复杂社会的陷阱,从而走向独立与自由的反面。
其他文献
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拥有不同的生态环境以及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从而形成了各民族不同风格的舞蹈形式。在众多传统民间舞蹈中,“赛乃姆”是维吾尔族最普遍的一种歌舞形式,深受维吾尔族人们的喜爱。  维吾尔族舞蹈《英吉沙小子》是个人独舞,音乐节奏欢乐明快,属于赛乃姆系列。该舞蹈的主要特点是身体每个部位都有动作,从头到脚展现了维吾尔族的舞蹈动律,极其特色。这支独舞里,表演者的状态极其乐观开朗,很好地体现
期刊
艾米丽是一名典型、叛逆的美国南方女性,她的生活是一场巨大的悲剧。她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下,小镇居民的监视和爱人的背叛使艾米丽迷失了自己,成为一名悲惨的受害者。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威廉·福克纳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因哥特式风格和古怪的情节吸引了众多读者。  故事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后的南方小镇。南方战败后,格里尔森家族仍然保持着清高的门第观念,艾米丽的父亲是个有着严重父权倾向的人,在父亲去世后,
期刊
美的审美形态丰富多样,优美、崇高、悲剧、喜剧只是最突出的几种,实际上还可以分出许多或中间、或过渡的形态。从美学角度来看,《巴黎圣母院》体现了不同的审美形态、审美趣味等。雨果运用大量的笔墨表现优美、崇高、丑、荒诞、悲剧等不同审美形态。本文就《巴黎圣母院》中表现出的优美、崇高、丑、荒诞、悲剧等审美形态进行梳理。  一、优美与崇高  优美与崇高是不同形态的美。优美是对人的平和、友爱、坦荡、自由、富于创造
期刊
时间与空间是人类生活的两个维度。长久以来,空间一直受到文学家、史学家的忽视。20世纪,文学批评出现了空间转向,人们逐渐将目光转向了空间批评。空间不再是抽象的思维形式或纯粹精神意义领域,而是身体实践空间、实践过程,是身体与空间“互动化”的结果。本文以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为基础,分析《一朵浮云》中的空间转换,展示主人公麻木的心灵状态。  一、空间批评  时间与空间是人类生活的双重维度,不断影响甚至决定着
期刊
在女性意识觉醒的时代,独立女性这个说法被频频提及。在世界文学史上有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女性,给无数的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塑造的简·爱。本文以地点变换为线索,探讨出身贫寒的孤女简·爱的成长之路。这是一条让世人敬佩的独立女性之路,可以启迪如今很多女孩的成长。  读《简·爱》让人感触颇深,因为女性能从简·爱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简·爱的坚毅和果敢也是独立女性一直追求的特质。可
期刊
1719年,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发表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开创了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创作之风,笛福因此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启蒙运动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作品,流传至今,受到各国学者和读者的高度关注,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论述小说《鲁滨逊漂流记》的创作艺术,进而阐释笛福的小说创作特色,呈现他在英国启蒙运动时期取得的文学成就。  《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广泛流传的英国文
期刊
第一次翻开吉田修一的《横道世之介》时,笔者对世之介这个人物的印象停留在一个傻傻的青年模样,没有现代都市青年的精英范儿,甚至还有些缺心眼。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青年的大学生活,被吉田修一写出了一股哀伤的味道。  与《横道世之介》同类的作品有《最后之子》《公园生活》等,都是以日本东京为背景,聚焦青年的都市生活,他们都拥有共同的特性、同样的困惑,也同样孤独。世之介与夏目漱石《三四郎》中的小川三四郎有相同之
期刊
《红与黑》是法国作家斯丹达尔的长篇小说,自1830年出版以来,赢得了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仅仅在中国,《红与黑》的汉语译本就有20多个,这在世界文学作品长篇小说翻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由此可见其畅销情况。  《红与黑》之所以能在普通读者心目中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归根结底还在于其塑造出了于连这一人物形象,他与整个社会环境的冲突,他的野心、对现实的愤懑不平以及报复性的反抗是整部小说真正扣人心弦的所
期刊
周昔非是吉林省知名书法家,1928年8月生于长春,1948年就读于私立长春文法学院中文系,1950年任长春电影制片厂字幕美术师,于2009年4月11日逝世。  周昔非的书法艺术活动主要在长春完成,对长春书法界影响深远。周昔非一生淡泊名利,全身心投入艺术创作,70岁时才在长春举办书法作品展览,一生仅有一部书法集出版。  纵观周昔非的书法创作历程,其书法风格至少有三次大的转变,其勇猛精进、锐意创新的精
期刊
英国现代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是意识流小说的杰出代表作家,她的意识流三部曲《海浪》《到灯塔去》《达洛卫夫人》广为流传,而《海浪》是意识流表现手法的典型代表。  在《海浪》一书中,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象海浪的描述来映射、探索生命的规律,并通过6个人物的独白来表达思想,从而传达出作者对于死亡的看法。本文基于海浪这一意象,具体分析作者所持有的对生命的看法,以及作为一部“诗化小说”,作者是如何将潮水与音乐相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