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亨利·詹姆斯重视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他在《一位女士的画像》序言中讲述了自己的写作意图,强调“我所有的只是一个人物,一个特定的、引人入胜的少女的性格和形象”。在《一位女士的画像》中,小说主人公伊莎贝尔·阿切尔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天真少女,对广阔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对生活抱有理想的看法,在经历了被好友和丈夫欺骗、亲友离世等一系列苦难后,她实现了从天真无知到成熟智慧的蜕变,能够以更加从容的态度直面真实的、具体的生活。本文根据小说情节,从三个方面梳理伊莎贝尔苦难观的发展变化,进而展现其心路历程。
一、苦难的定义
卡·塞尔认为,苦难可以被定义为一种极度痛苦的状况,这种状况与一些威胁到个人完整性的事件有关。《圣经》中有亚当、夏娃偷吃禁果的记载,由此基督教提倡“原罪说”,认为人来到世上便是要经受苦难,以净化心灵。苦难是个人和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见证了人类的成长,同时也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母题。
苦难和幸福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与幸福相对,苦难本身具有一定的消极意义,但人在面对苦难时采取的不同态度往往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因而,苦难既可以消磨人的意志,使其坠入万丈深渊,也可以是一笔财富,促进人格的完善和思想的成熟。正如别林斯基所言:“我们饱受苦难和享受快乐的能力越是强大和深刻,我们就生活得越多。”苦难是个人从天真走向成熟的催化剂,可令人获得对生活更为深刻的洞察力。
二、苦难观的变化
(一)远离苦难:将苦难浪漫化
赛义德认为,19世纪的小说展现了一系列“越来越渴望独创性的人”,通过对独创性的追求,她们经历了一个自我塑造的过程,而这往往以牺牲她们的幸福为代价。《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结婚之前的伊莎贝尔天真单纯,是一个充满了想象的女孩,她对外界的认知来自书本,因而,她对世界和生活的认识带有理想化色彩,对于人世间的苦难知之甚少。并且,伊莎贝尔的父亲刻意将苦难从她的生活中剔除,“从他死后,她似乎看到他只让自己的孩子们见到他欢乐的一面,其实他并没有像他盼望的那样避免许多不快的遭遇”。
在这种教育理念的引导下,伊莎贝尔忽视了生活中的阴暗面,而只追寻光彩夺目的一面,因而虽然此时的她十分渴望知识,但她所渴望的只是部分的知识,正如她的表兄拉尔夫所说,“可那是快活的知识,欢乐的知识”。
这种对知识的片面理解不仅无法帮助伊莎贝尔了解世界、形成完整的人格,反而进一步固化了她的思维,令她沉溺于自己所建立的理想王国中,脱离了实际的生活,成为一个爱默生式“自立”的人,即符合自己性格的东西就是正确的,凡违背自己性格的东西就是错误的。
父母离世后,伊莎贝尔被姨母杜歇夫人带到了如伊甸园般的花园山庄中。在这里,她得到了较好的照顾,不必担心经济问题,不用为生存而尝遍苦难,这间接影响了她业已畸形的苦难观。伊莎贝尔甚至“渴望”生活中的苦难:“有时她甚至希望,有一天她会发现自己陷入了困难的处境,这样,她可以按照环境的需要,做出英勇的行动。”
伊莎贝尔对苦难的渴望看似匪夷所思,实际上这是因为她的生活中缺少苦难,对苦难的破坏性知之甚少,并有着浪漫的想象。正如叔本华所认为的,当享受增加,对享受的感受力就会减弱,享受作为被习惯了的东西将不会再被感受到。因此,伊莎贝尔所渴望的其实并不是苦难本身,而是渴望自己能够同古希腊悲剧英雄一般,在与苦难抗争中展现人性的光辉和生命的崇高感,但在本质上,她还是力图逃避真实的苦难,这也可以解释伊莎贝尔为何拒绝有权有势的沃伯顿勋爵的求婚。在她看来,与沃伯顿勋爵结婚会让她失去向往的自由,失去渴望的苦难,正如她所说:“我无法逃避自己的不幸,嫁给你就意味着我想逃避它。”
在拒绝了沃伯顿勋爵和美国富商戈德伍德之后,伊莎贝尔嫁给了没有财产、没有地位,但表现得清高、有艺术品位的奥斯蒙德。伊莎贝尔继承了由拉尔夫争取的、来自老杜歇先生的一大笔遗产,认为与奥斯蒙德结婚可以令她的财产充分发挥效用,这说明她具备一定的“救世”情怀。正如她在拉尔夫面前坚持自己的选择那样:“你埋怨奥斯蒙德先生,是不是因为他没有钱?那正是我喜欢他的地方。”
没有真切地感受过苦难的伊莎贝尔仍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由于轻而易举地获得了一大笔财产,她看低了金钱的作用,也看不透奥斯蒙德虚伪、庸俗的本质,反而希望能通过自己的金钱改变奥斯蒙德的命运。
(二)陷入苦难:在苦难中挣扎
与奥斯蒙德结婚之后,伊莎贝尔逐渐抛弃对奥斯蒙德的美好幻想,打破了对世界肤浅片面的认知。这一切正是拜奥斯蒙德所赐,“他让她睁开眼睛,看到了人类的愚蠢、腐败和无知”,但实际上,奥斯蒙德的目标并不是改造这个不完美的世界,而是希望获得这个世界的认可,“哪怕他表面上装得远离尘嚣,其实他始终站在窗口,把眼睛盯住了它”。
伊莎贝尔在金钱上非常富足,她所遭受的苦难主要来自不和谐的婚姻,即精神方面的苦难。伊莎贝尔认识到自己遇人不淑、识人不清,了解到自己遭到了背叛,走入了奥斯蒙德和梅尔夫人设下的圈套中,但她的意志很堅强,虽身陷苦难却没有被打垮。
詹姆斯对小说中经常使用的“背叛”情节进行了改写,并使之成为小说主人公道德与伦理意识成熟的必要条件。
在《存在的艺术》中,艾里希·弗洛姆指出,“了解真相有一种解放的作用,它能释放能量,去除思维迷雾。如此的结果是一个人更加独立、自主,更具有生命力”。由此可知,一味沉浸在幻想中只能令人获得短暂的欢愉,而那并不是生活的真正样貌。
结婚之后的伊莎贝尔开始经历苦难,她从幻灭绝望到逐步找回自信,完善了自己的人格,心智上逐渐成熟起来。她不再是曾经那个靠热情和想象力生活的女孩,而逐渐认识到生活中的苦难和不美好的地方,因而,她不可避免地经受了精神上的冲击,对自己过去所信奉的价值观产生了怀疑,“有些日子,她觉得世界那么黑暗,不禁断然决然地问自己,她生活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这也写出了作者对像伊莎贝尔一样年轻、单纯女性的警示,她们不了解社会现实而一味坚持理想化的独立和自由观,脱离实际,这会让她们落入复杂社会的陷阱,从而走向独立与自由的反面。
一、苦难的定义
卡·塞尔认为,苦难可以被定义为一种极度痛苦的状况,这种状况与一些威胁到个人完整性的事件有关。《圣经》中有亚当、夏娃偷吃禁果的记载,由此基督教提倡“原罪说”,认为人来到世上便是要经受苦难,以净化心灵。苦难是个人和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见证了人类的成长,同时也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母题。
苦难和幸福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与幸福相对,苦难本身具有一定的消极意义,但人在面对苦难时采取的不同态度往往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因而,苦难既可以消磨人的意志,使其坠入万丈深渊,也可以是一笔财富,促进人格的完善和思想的成熟。正如别林斯基所言:“我们饱受苦难和享受快乐的能力越是强大和深刻,我们就生活得越多。”苦难是个人从天真走向成熟的催化剂,可令人获得对生活更为深刻的洞察力。
二、苦难观的变化
(一)远离苦难:将苦难浪漫化
赛义德认为,19世纪的小说展现了一系列“越来越渴望独创性的人”,通过对独创性的追求,她们经历了一个自我塑造的过程,而这往往以牺牲她们的幸福为代价。《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结婚之前的伊莎贝尔天真单纯,是一个充满了想象的女孩,她对外界的认知来自书本,因而,她对世界和生活的认识带有理想化色彩,对于人世间的苦难知之甚少。并且,伊莎贝尔的父亲刻意将苦难从她的生活中剔除,“从他死后,她似乎看到他只让自己的孩子们见到他欢乐的一面,其实他并没有像他盼望的那样避免许多不快的遭遇”。
在这种教育理念的引导下,伊莎贝尔忽视了生活中的阴暗面,而只追寻光彩夺目的一面,因而虽然此时的她十分渴望知识,但她所渴望的只是部分的知识,正如她的表兄拉尔夫所说,“可那是快活的知识,欢乐的知识”。
这种对知识的片面理解不仅无法帮助伊莎贝尔了解世界、形成完整的人格,反而进一步固化了她的思维,令她沉溺于自己所建立的理想王国中,脱离了实际的生活,成为一个爱默生式“自立”的人,即符合自己性格的东西就是正确的,凡违背自己性格的东西就是错误的。
父母离世后,伊莎贝尔被姨母杜歇夫人带到了如伊甸园般的花园山庄中。在这里,她得到了较好的照顾,不必担心经济问题,不用为生存而尝遍苦难,这间接影响了她业已畸形的苦难观。伊莎贝尔甚至“渴望”生活中的苦难:“有时她甚至希望,有一天她会发现自己陷入了困难的处境,这样,她可以按照环境的需要,做出英勇的行动。”
伊莎贝尔对苦难的渴望看似匪夷所思,实际上这是因为她的生活中缺少苦难,对苦难的破坏性知之甚少,并有着浪漫的想象。正如叔本华所认为的,当享受增加,对享受的感受力就会减弱,享受作为被习惯了的东西将不会再被感受到。因此,伊莎贝尔所渴望的其实并不是苦难本身,而是渴望自己能够同古希腊悲剧英雄一般,在与苦难抗争中展现人性的光辉和生命的崇高感,但在本质上,她还是力图逃避真实的苦难,这也可以解释伊莎贝尔为何拒绝有权有势的沃伯顿勋爵的求婚。在她看来,与沃伯顿勋爵结婚会让她失去向往的自由,失去渴望的苦难,正如她所说:“我无法逃避自己的不幸,嫁给你就意味着我想逃避它。”
在拒绝了沃伯顿勋爵和美国富商戈德伍德之后,伊莎贝尔嫁给了没有财产、没有地位,但表现得清高、有艺术品位的奥斯蒙德。伊莎贝尔继承了由拉尔夫争取的、来自老杜歇先生的一大笔遗产,认为与奥斯蒙德结婚可以令她的财产充分发挥效用,这说明她具备一定的“救世”情怀。正如她在拉尔夫面前坚持自己的选择那样:“你埋怨奥斯蒙德先生,是不是因为他没有钱?那正是我喜欢他的地方。”
没有真切地感受过苦难的伊莎贝尔仍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由于轻而易举地获得了一大笔财产,她看低了金钱的作用,也看不透奥斯蒙德虚伪、庸俗的本质,反而希望能通过自己的金钱改变奥斯蒙德的命运。
(二)陷入苦难:在苦难中挣扎
与奥斯蒙德结婚之后,伊莎贝尔逐渐抛弃对奥斯蒙德的美好幻想,打破了对世界肤浅片面的认知。这一切正是拜奥斯蒙德所赐,“他让她睁开眼睛,看到了人类的愚蠢、腐败和无知”,但实际上,奥斯蒙德的目标并不是改造这个不完美的世界,而是希望获得这个世界的认可,“哪怕他表面上装得远离尘嚣,其实他始终站在窗口,把眼睛盯住了它”。
伊莎贝尔在金钱上非常富足,她所遭受的苦难主要来自不和谐的婚姻,即精神方面的苦难。伊莎贝尔认识到自己遇人不淑、识人不清,了解到自己遭到了背叛,走入了奥斯蒙德和梅尔夫人设下的圈套中,但她的意志很堅强,虽身陷苦难却没有被打垮。
詹姆斯对小说中经常使用的“背叛”情节进行了改写,并使之成为小说主人公道德与伦理意识成熟的必要条件。
在《存在的艺术》中,艾里希·弗洛姆指出,“了解真相有一种解放的作用,它能释放能量,去除思维迷雾。如此的结果是一个人更加独立、自主,更具有生命力”。由此可知,一味沉浸在幻想中只能令人获得短暂的欢愉,而那并不是生活的真正样貌。
结婚之后的伊莎贝尔开始经历苦难,她从幻灭绝望到逐步找回自信,完善了自己的人格,心智上逐渐成熟起来。她不再是曾经那个靠热情和想象力生活的女孩,而逐渐认识到生活中的苦难和不美好的地方,因而,她不可避免地经受了精神上的冲击,对自己过去所信奉的价值观产生了怀疑,“有些日子,她觉得世界那么黑暗,不禁断然决然地问自己,她生活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这也写出了作者对像伊莎贝尔一样年轻、单纯女性的警示,她们不了解社会现实而一味坚持理想化的独立和自由观,脱离实际,这会让她们落入复杂社会的陷阱,从而走向独立与自由的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