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女性的悲剧成因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e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米丽是一名典型、叛逆的美国南方女性,她的生活是一场巨大的悲剧。她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下,小镇居民的监视和爱人的背叛使艾米丽迷失了自己,成为一名悲惨的受害者。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威廉·福克纳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因哥特式风格和古怪的情节吸引了众多读者。
  故事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后的南方小镇。南方战败后,格里尔森家族仍然保持着清高的门第观念,艾米丽的父亲是个有着严重父权倾向的人,在父亲去世后,艾米丽爱上了北方男人巴伦。当她发现巴伦是个浪荡子,并无意与她成家时,便毒死了他,她认为这样既可以挽留爱情,又可以保住名声。从此,艾米丽在破旧、封闭的宅院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并与死尸同床共枕40年,直到去世。
  这部小说被认为是哥特式恐怖故事,其中对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南北关系的寓言,对时间本质的沉思都引发读者思考,是一部讲述艾米丽悲剧人生的作品。这本小说的魅力远不止于此。作为一个典型的南方女性,一个忍受了多年孤独的女性,艾米丽无法与父亲阴影下的自己、与巴伦相爱的自己以及社会习俗和偏见所要求的自己和解。从表面上看,她是一个孤独、古怪,甚至疯狂的女人,但实际上,她没有自己的生活,她的一生都受到严格限制,必须压制自身的欲望,掩盖真实的自我。
  一、传统伦理道德的桎梏
  在艾米丽年轻的时候,她是一位传统而优雅的南方女士,在退伍军人眼中是一座“纪念碑”,象征着她的庄严家庭。她死后,人们以“曾经与她共舞并可能向她求婚”而感到自豪。作为社区崇拜的偶像,艾米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实际上,她是牺牲品。
  美国作家罗伯特·佩恩·沃伦和克莱斯·布鲁克斯指出:“艾米丽小姐是社区的偶像和替罪羊。”美國著名的心理学家诺曼·霍兰德说:“艾米丽小姐是神秘而可悲的替罪羊,代表着各种各样的团体:南方人或我们所有人。”活着的艾米丽是市民讨论的话题中心。她生活在别人的眼睛里,她的故事也由小镇居民讲述。
  艾米丽作为贵族的后裔,是全镇的共同财产,是人们保护的对象。艾米丽作为南方传统文明的象征,是一座精神丰碑。人们以一种落伍的观念关注着艾米丽,甚至费尽心思地阻挠她和巴伦的婚姻,以维护她的贵族地位,因为人们希望看见的是一位永远不会堕落、真正高贵的南方妇女。
  当艾米丽跟她心爱的人一起驾车出游时,几乎所有的小镇居民都对她表示不满,认为她的行为是不符合伦理道德的,是大逆不道的,她被视为“不守妇道的女人”“全镇的耻辱”“青年人的坏榜样”。当艾米丽去世时,全镇的人都为她送葬,她悲剧的一生也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终结。
  传统的伦理道德像一张巨大的网把艾米丽包裹得严严实实,势力强大的乡邻在道德的教化下,以愚昧之姿扼杀了艾米丽追求幸福的权利。
  程锡麟教授谈到了《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叙事策略。根据他的分析,这部小说使用了同时发声的公共声音。尽管小说中的叙述者“我们”是该镇的居民,代表了人们对艾米丽的看法。这个叙述者无法告诉读者那所大房子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因此这个叙述者的叙述是不可靠的,揭示了社区对艾米丽的压制。
  小镇居民讲述了艾米丽的故事,并控制了她的命运,艾米丽在整部小说中完全失去了声音。作者在小说第一部分说:“艾米丽·格里森小姐去世的时候,我们全镇的人都参加了她的葬礼。”无论人们是尊重还是好奇,他们都不是朋友,甚至都不是艾米丽的同情者。
  二、父权制社会的压迫
  父权制社会是艾米丽悲剧命运的另一个看不见的“杀手”。她坚决否认父亲的去世,并强迫自己生活在过去,“像往常一样穿着……脸上没有丝毫悲伤。她反复告诉他们父亲还没有死”。艾米丽是父权社会的受害者,这使她陷入幻想,使她绝望。
  在这部小说中,艾米丽承受着父亲的控制和父权制社会的压迫。她的悲剧揭示了旧南方的民众,尤其是妇女承受的巨大压力。
  艾米丽的父亲坚守旧习俗,拒绝贵族统治,他用马鞭赶走了所有对艾米丽表达爱意的年轻人。艾米丽在父亲的老房子里住了40多年,作为一个女人,她想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并享受爱情,但是她的权利却被父亲和父权制社会剥夺了。
  父权制社会是一个病态的社会,艾米丽被社会意识形态和传统女性规范所压迫,她无法逃脱,只能服从。
  三、爱人的背叛
  这部小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情节是艾米丽杀死了爱人巴伦。艾米丽勇敢挑战家族严苛的伦理道德,并将希望寄托在这个男人身上,她以为他们会结婚,但是巴伦背叛了她,于是,艾米丽下定决心要毁灭巴伦。
  巴伦是一个来自北方的年轻人,他被小镇居民分类为“其他人”,他与艾米丽的恋爱表明了他对道德底线和社会阶级差异的蔑视。
  小镇居民无法接受艾米丽的行为举止,艾米丽第一次掩盖幼年时代形成的意识,她通过“抬起头来”表现出高贵的傲慢,这是作为最后一个格里森家族成员的尊严。
  像其他女性一样,艾米丽年轻的时候也曾勇敢地追求过爱情,但父亲阻挠、反对她和其他男性来往。艾米丽对爱情的渴望在父亲死后表现了出来,她决心追求自己的幸福。她把希望寄托在北方男人巴伦身上,尽管受到各方面的压力,她始终忠于爱情,在一片反对声中勇敢地和全镇居民对峙,丝毫没有妥协。但是,她却遭受了爱人无情的背叛。
  巴伦是一个没有责任心的男人,只想从爱情中获得欢愉,不愿承担任何责任。艾米丽彻底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好感和信任,面对无法结合的爱情,她选择用杀死爱人的方式来保存心中纯洁的爱情。
  四、结语
  这部小说的标题是《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但“玫瑰”在整个故事中只出现过两次,并且都是形容词:“淡玫瑰色”和“淡玫瑰的灯光”。玫瑰是爱情的象征,这是艾米丽努力追求但无法获得的。作者想为艾米丽献上一朵玫瑰,以表达对这个可怜女性的同情。
  艾米丽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中。作为南方女性,她无法摆脱旧的道德规范和社会制度的束缚,她的悲剧是南方女性的悲剧,同时也是遭受传统和规则压迫的所有女性的悲剧。她对不断变化的世界有着近乎固执的孤立,这注定了她的悲剧命运。所以说,传统社会伦理道德的桎梏、父权制的压迫和爱人的背叛共同导致了艾米丽的人生悲剧。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接受美学理论在英美文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Zhjy19-15)。
  作者简介:魏晨阳(1987-),女,河南驻马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文学。
其他文献
当良知克制不了膨胀的欲望时,一个人终将走向毁灭。麦克白投身于欲望的海洋,似远方夜空中一颗星星的坠落,决绝且振聋发聩。  初读《麦克白》是在一个阴雨蒙蒙的初春,冬日的寒气还未褪干净,丝丝凉意打在人的颈间,激起一阵战栗。我总认为这本书应该放在夏天读,在阴沉沉的暴雨来临之前读,伴随着轰天震地的雷声与瓢泼大雨,感受彻底且真切的骚动和惊异。  莎士比亚是位伟大的文学艺术家,他用犀利的目光看破人性的本质——善
期刊
众所周知,斯坦因是世界著名考古学家、语言学家、地理学家和探险家,国际敦煌学开山鼻祖之一。他是今天英国与印度所藏敦煌与中亚文物的主要搜集者,也是最早的研究者与公布者之一,更是饱受争议的考古学家。他的许多著作至今仍是敦煌吐鲁番学研究者的必备书目。  一、多重身份的考古学家  (一)旅行者  1908年,斯坦因一行人来到中国西域进行考古挖掘,将我国大批宝贵的历史文物带到了大英博物馆,令人深感哀痛、惋惜。
期刊
《聊斋俚曲集》中的女性称谓众多,可分为亲属称谓与社会称谓两类,极富特色的女性称谓亦不在少数。通过分析《聊斋俚曲集》的女性称谓,人们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特点以及女性的生存境况,更好地了解这些女性称谓所展现的历史文化内涵。  《聊斋俚曲集》创作于明末清初,其中各色人物齐全,人物称谓丰富。《聊斋俚曲集》中的女性称谓更是鲜活生动,展现了当时的社会文化特点。基于此,本文从女性称谓入手,通过分析女性称谓,剖析当
期刊
《奇葩说》是一档由爱奇艺出品,米未制作的融入辩论元素的节目。《奇葩说》播出七季以来,节目导师包括蔡康永、高晓松、金星、马东、罗振宇、张泉灵、李诞、杨幂、薛兆丰、刘擎等,节目以在华人华语世界寻找“最会说话的人”为宗旨,吸引了大批粉丝。本文主要对其风靡的因素进行解读。  《奇葩说》节目为辩论形式,辩论选手选好持方,在规定时间内准备好立论、对杠、结辩等环节的辩论稿。比赛开始后,正方一辩先发言,然后由反方
期刊
作为中国刺绣的分支,苏绣在艺术层面具有显著特色,这与一代代苏绣艺人的技术创新和技艺探索有直接关联。近年来,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大量涌现。基于此,本文简单分析苏绣关键要素的流变、苏绣技艺演变中的几个重要关系,深入探讨坚守苏绣传统的价值和意义,希望研究内容能够为苏绣艺术的保护、传承、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苏绣的历史悠久,可追溯至三国时期,由于苏绣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要求艺人具有精湛的技艺,所以其
期刊
本文主要针对张丽平《感受高尔夫》的文学特点及美学欣赏展开深入分析,先简单介绍张丽平和他的作品,阐述《感受高尔夫》的文学特点,即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的高尔夫运动信息、深刻的运动哲理,接着分析《感受高尔夫》美学欣赏价值,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让读者逐渐产生热爱之情,从而促进高尔夫运动的发展。  《感受高尔夫》这部作品主要讲的就是高尔夫这项运动,作者通过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理解,对高尔夫这项运动进行
期刊
门德尔松是19世纪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一个很有时代感的人,他常常因为钢琴要创造“新”种类的形象而感到绝望,但却给旧的形象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和创造力。本文以门德尔松的钢琴作品为核心,结合其具体作品进行研究,深入分析门德尔松的钢琴作品。  一、门德尔松艺术风格概述  门德尔松的音乐成就比他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主要作曲家的影响还大。一开始,普通听众为门德尔松钢琴作品简单明了的抒情性和生命
期刊
无论是电视剧还是文学作品,打动人心的往往就是整部作品的感情基调以及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真实情感。《山海情》正如其名,让观众被福建帮扶宁夏,宁夏也加快自建的主旋律所打动。本文从情出发,分析电视剧《山海情》从头至尾打动观众的原因。  2021年的开年大剧《山海情》不是一部小说改编剧,也不是一部翻拍剧,而是一部扶贫攻坚剧,取材于福建对口帮扶宁夏脱贫。可以说,该电视剧真实再现了贫困乡村蜕变的过程,是一部有热度
期刊
隐喻在英美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金色笔记》是多丽丝·莱辛的著作,深受读者喜爱,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本文基于《金色笔记》来分析英美文学中隐喻的美学价值,希望借此使读者更好地认识这一创作手法,并且从全新角度来解读《金色笔记》。  在文学创作过程中,隐喻是作家较为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一直深受众多读者的喜爱。隐喻有其自身的魅力,将其应用于文学作品中,能够有效提升作品的魅力。多丽丝·莱辛创作的《金色笔记》中
期刊
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拥有不同的生态环境以及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从而形成了各民族不同风格的舞蹈形式。在众多传统民间舞蹈中,“赛乃姆”是维吾尔族最普遍的一种歌舞形式,深受维吾尔族人们的喜爱。  维吾尔族舞蹈《英吉沙小子》是个人独舞,音乐节奏欢乐明快,属于赛乃姆系列。该舞蹈的主要特点是身体每个部位都有动作,从头到脚展现了维吾尔族的舞蹈动律,极其特色。这支独舞里,表演者的状态极其乐观开朗,很好地体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