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预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知识,更是为了让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所以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课前预习的引导,并传授相关的预习技巧,帮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本文阐述了小学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以及提高预习效率的方法。
【关键词】 小学语文学习 学生预习 重要性
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由此可以看出,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预习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伴随着新课改进程的日渐深入,教师以及教学将关注点更多聚焦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特別是针对文本预习能力方面的培养。传统教学模式下,很多教师都不会关注预习这一环节,忽视了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所以班级中大部分学生都不会预习,更不会主动预习。这样的学习状态必然会处于被动,既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也难以保障语文学科综合素养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教师需要加大对预习的关注,既要了解其重要性,也要能够立足于小组合作模式展开积极恰当的指导,使学生可以以合作的方式展开主动预习,提前获取新知。
一、优化预习作业,提高预习质量
小学生年龄小,在学习的过程中尚未形成系统化的思路。因此,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学生一般不懂得如何安排预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合理安排学生的预习任务,让预习作业成为学生的课外作业之一,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预习的质量奠定基础。在预习作业的安排上,教师应当从字词、朗读以及质疑等方面入手:首先,在字词的预习上,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尤其是对于一些意思相近的词语,学生要能够灵活辨析运用;其次,重视朗读。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预习重在朗读,朗读可以增强学生语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由于预习是在课前进行,教师没办法进行现场的监督和指导。
因此,笔者在给学生制定朗读任务的过程中主要通过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方面,确定家长在孩子朗读过程中的责任,充分发挥家长的监督和管理作用;另一方面,让家长把孩子的朗读用手机录下来,发在班级群里,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一些投机取巧的心理存在,督促学生朗读,提升学生预习效率;第三,引导学生质疑。俗话说:学成于思,思源于疑。对于学生的预习而言,懂得质疑,表明学生已经明白了文章的真实含义。因此,笔者在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的过程中,往往要求学生将自己不懂的问题标注出来,并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提问。这种引导学生质疑的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预习效率。
二、引导读议结合,促进预习交流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语文教学应着重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组织学生阅读文本并展开讨论的过程中,也可以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每一个小组成员在实际互动和交流的过程中,碰撞思想,启发思维,既能够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也能够有效弥补自我的不足,这样的思维必然会更全面、更具体、更细致。
以《烟台的海》一课的教学为例,首先由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为何在实际描绘时,要将冬天排在最前面,而且展开了非常细致的描写。针对这一问题,很多学生都面露难色,为了帮助学生顺利解决这一问题,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并给予相应的启发,将学生的目光聚焦于作者每一段描绘的具体内容方面。实际交流过程中,学生纷纷表达了自己对文本的个性化感悟,经过小组总结之后,很快便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很多小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存在显著欠缺,如果教师仅以自主阅读的方式,很多学生都会不明所以,既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也不能够收获显著的教学实效。但是如果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合作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必然可以收获更显著的教学实效。
三、预习检查和评价的重要性
教师要想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文的良好习惯,就要让学生保持长久性的预习热情,教师对于学生预习工作的检查和评价就是学生预习热情的来源。小学生的心理较为简单,往往渴望自己的学习成果得到教师的肯定,教师就可以在进行预习检查的过程中,对学生提出具体化的预习建议,并对学生给予鼓励和肯定,进而让学生获得预习的动力,促使学生有动力继续保持这个良好的预习习惯。例如,教师在教学《鲸》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自己讨论对于说明文的认识,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列出说明文常用的说法,如列举数字、比较、举例、比喻等,先让学生认识到文章的文体。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展示自己获得的课外有关鲸鱼的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对于课文的兴趣度,充分地让学生感受到提前预习所带来的好处。
古人曾说过,学贵有疑,只有带着疑问走进的课堂才是有意义的课堂,才是生动的课堂,才是学生渴望的课堂。反思自己一个学期的实践,在预习卡的设计中更多的尊重学生个性,开发学生的主动性。在批改预习作业时,更加重在引导,多给出一些鼓励性的评语。充满关怀的话语,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也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也从老师“要求我预习”逐渐转变为“我想挑战”、“我要预习”。总之,掌握一个正确有效的预习方式,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探索,创新更多有效的预习方法,让学生的语文预习效果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吴炜.谈小学语文学习中学生预习的重要性.学周刊,2019,28. [2] 张安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课堂内外:教师版,2018 (2).
【关键词】 小学语文学习 学生预习 重要性
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由此可以看出,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预习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伴随着新课改进程的日渐深入,教师以及教学将关注点更多聚焦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特別是针对文本预习能力方面的培养。传统教学模式下,很多教师都不会关注预习这一环节,忽视了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所以班级中大部分学生都不会预习,更不会主动预习。这样的学习状态必然会处于被动,既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也难以保障语文学科综合素养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教师需要加大对预习的关注,既要了解其重要性,也要能够立足于小组合作模式展开积极恰当的指导,使学生可以以合作的方式展开主动预习,提前获取新知。
一、优化预习作业,提高预习质量
小学生年龄小,在学习的过程中尚未形成系统化的思路。因此,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学生一般不懂得如何安排预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合理安排学生的预习任务,让预习作业成为学生的课外作业之一,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预习的质量奠定基础。在预习作业的安排上,教师应当从字词、朗读以及质疑等方面入手:首先,在字词的预习上,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尤其是对于一些意思相近的词语,学生要能够灵活辨析运用;其次,重视朗读。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预习重在朗读,朗读可以增强学生语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由于预习是在课前进行,教师没办法进行现场的监督和指导。
因此,笔者在给学生制定朗读任务的过程中主要通过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方面,确定家长在孩子朗读过程中的责任,充分发挥家长的监督和管理作用;另一方面,让家长把孩子的朗读用手机录下来,发在班级群里,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一些投机取巧的心理存在,督促学生朗读,提升学生预习效率;第三,引导学生质疑。俗话说:学成于思,思源于疑。对于学生的预习而言,懂得质疑,表明学生已经明白了文章的真实含义。因此,笔者在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的过程中,往往要求学生将自己不懂的问题标注出来,并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提问。这种引导学生质疑的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预习效率。
二、引导读议结合,促进预习交流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语文教学应着重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组织学生阅读文本并展开讨论的过程中,也可以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每一个小组成员在实际互动和交流的过程中,碰撞思想,启发思维,既能够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也能够有效弥补自我的不足,这样的思维必然会更全面、更具体、更细致。
以《烟台的海》一课的教学为例,首先由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为何在实际描绘时,要将冬天排在最前面,而且展开了非常细致的描写。针对这一问题,很多学生都面露难色,为了帮助学生顺利解决这一问题,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并给予相应的启发,将学生的目光聚焦于作者每一段描绘的具体内容方面。实际交流过程中,学生纷纷表达了自己对文本的个性化感悟,经过小组总结之后,很快便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很多小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存在显著欠缺,如果教师仅以自主阅读的方式,很多学生都会不明所以,既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也不能够收获显著的教学实效。但是如果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合作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必然可以收获更显著的教学实效。
三、预习检查和评价的重要性
教师要想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文的良好习惯,就要让学生保持长久性的预习热情,教师对于学生预习工作的检查和评价就是学生预习热情的来源。小学生的心理较为简单,往往渴望自己的学习成果得到教师的肯定,教师就可以在进行预习检查的过程中,对学生提出具体化的预习建议,并对学生给予鼓励和肯定,进而让学生获得预习的动力,促使学生有动力继续保持这个良好的预习习惯。例如,教师在教学《鲸》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自己讨论对于说明文的认识,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列出说明文常用的说法,如列举数字、比较、举例、比喻等,先让学生认识到文章的文体。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展示自己获得的课外有关鲸鱼的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对于课文的兴趣度,充分地让学生感受到提前预习所带来的好处。
古人曾说过,学贵有疑,只有带着疑问走进的课堂才是有意义的课堂,才是生动的课堂,才是学生渴望的课堂。反思自己一个学期的实践,在预习卡的设计中更多的尊重学生个性,开发学生的主动性。在批改预习作业时,更加重在引导,多给出一些鼓励性的评语。充满关怀的话语,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也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也从老师“要求我预习”逐渐转变为“我想挑战”、“我要预习”。总之,掌握一个正确有效的预习方式,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探索,创新更多有效的预习方法,让学生的语文预习效果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吴炜.谈小学语文学习中学生预习的重要性.学周刊,2019,28. [2] 张安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课堂内外:教师版,20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