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fxue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成年人”是法律设定的概念,指法律根据一定的年龄而规定的行为能力受到限制或者无行为能力的人。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如何,不仅关系到自身发展,还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以及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社会和谐。因此,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建设是十分重要的,这就需要探讨好的建设途径。
  一、重视家庭教育
  很多家长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做父母的责任,没有认识到科学的家庭教育对孩子学业成功的重要性。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学习的好坏是学校教育的结果,所以千方百计地为孩子找好的学校,甚至不惜花费重金让孩子上重点学校。但其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家庭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情况下我们会发现孩子越来越像自己的父母,但是没有孩子会越来越像自己的老师。家庭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教师要改变教育观
  教育的功能是育人,而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学校教育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而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主要还是通过课堂进行。未成年人出现一些不良现象主要是我们的教育,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的知识教育出了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知识教育过程中真正提高思想认识,转变观念是关键。学生对老师教授的知识不信任,没兴趣,那肯定会出问题。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学生对老师的教育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他们在很多方面的知识甚至超过教师。因此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知识可信与否很关键。光说占领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阵地不行,如何站得住,教育的东西要具有可信度。
  可是现在的教师依然是照本宣科,觉得只要记住了课本知识,就可以去应付灵活多变的现实问题了。教思品课的教师如此,其他科教师也如此,大家都是这样。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教师实际追寻的仍是传统教育知识观,他们在教育内容上追求稳定和单一,强调的是掌握知识的数量和掌握的精确性。教学方法是以讲授、灌输为主,认为知识是确定的、唯—的、静止的。思想上认识陈旧传统僵化,缺乏说服力。
  只有认识提高了,才有观念的转变和教育行为上的变化。具体说就是从根本上改变知识教育观,特别是思想道德的知识教育观。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知识,包括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知识呢?我们要从现代动态的多元的维度看待知识,把知识当成是认识的过程,而且是不断地认识和再认识的过程。我们生活在“知识爆炸”的年代,遨游在“信息海洋”中,知识的无限和个人认识、掌握知识的有限的矛盾愈来愈突出。传统教育中单纯传递知识的做法显然是行不通了,由此我们对知识也要有这样的信念,相信知识是可扩展的、是多样的、可更新的。具有这样的知识观,知识教育的根本目的必然是促进学生获得对知识的深刻认识,形成面向未来的态度。只要教师提高了认识,转变了观念,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教育行为一定会有改变并取得良好效果。
  三、社会各方要配合学校教育
  社会的影响是形成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质的重要原因。社会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关心和支持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或简单的宣传和造势上。这种没有计划,没有时机和场合的选择的单打独斗不但效果不佳,而且有时会适得其反。这里的社会各方首先指的是各大宣传媒体包括报纸、网络、电视台、电台、电影院等等,在思想道德价值观的宣传上谁都有义务和责任,谁也不能在这一严肃的问题面前逃避义务和责任。其次,社区(街道,居委会)、学生家长、执法机关(派出所等)、各娱乐场所、直至各行各业,所有这些单位都应联合学校,协调统一,一致行动,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予以关心。
  (责任编辑韦淑红)
其他文献
广东南路地处广东西陲,是历史上高雷、钦廉和两阳①的统称.它东连粤中,西邻越南,北靠广西,南濒南海,雷州半岛与海南岛隔海相望,是我国南端的战略要地.南路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
期刊
任人唯贤一词,起源于《尚书·咸有一德》,"任官惟贤才,左右惟其人"。其内涵是:任用人只选择德才兼备的人。任人唯贤,意味着选拔干部要讲德性和才能,而不受家庭出身和个人经历的限制。《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中指出:"坚持任人唯贤,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组织保证。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对党的作风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当前,我们认真学习这一《决
期刊
在新课改背景下,全国各中小学都纷纷开展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及教学理念的探讨。那么,如何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分析。一、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加强交流在这里包含了两重含义,一是指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二是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主要是课堂交流。在课堂上开展师生之间的交流一定要保障渠道的畅通,所以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课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