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要] 研究交流的心理学家发现,言谈中人们总是煞有默契的轮流坐庄,一人说罢,另一人接茬,说话者间的角色转换在转瞬间完成,人们在交谈中是如何通过非言语信号而心领神会,对上一位说话者的话语进行无缝接驳,是本文将要探讨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 发言权;非言语传播;信息暗示
[作者简介]林捷,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研究生。(江西南昌330000)
人际传播指人们相互之间面对面的亲身交谈,是人类传播活动中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传播形式。美国著名的体态研究者Birdwhistell曾对同一文化的人在对话中的语言行为和副语言行为做了一个量的估计,他认为一个人每天平均仅用10分钟进行言语交流,平均每句话仅占2.5秒,其余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利用非言语手段向外发出信息;而且在两个人传播的局面中,有65%到93%的“社会含义”是经由非言语系统表达的(Birdwhistell,1970;Mehrabian,1981)。由此可见,人类的任何交谈都是在言语和非言语的两个层面上进行的,一个层面是“正式”对话时,人们用言语符号交流思想和想法;另一个层面是“非正式”的交流,人们通过非言语符号交换轮流坐庄的信息,表明他们在多大程度上想得到发言权——说话者可以暗示他(她)要延长发言时间,还是想移交发言权;而倾听者则可以通过暗示表明他(她)“渴望”说话或继续保持“沉默”、“抑制”。这似乎诠释了阿柏克隆的这句名言:“我们用发声器官讲话,却用整个身体交谈。”
一、发言权潜隐诉求的形式
为了维持交谈的有序进行,说话者和倾听者都有必要表明各自说话与否的请求。原则上,这完全可以通过语言表达来表达其是否想要说话的诉求,然而,这种表达方式既笨拙又低率。很多时候只需通过非言语暗示,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高频互动,实现发言权的“平滑过渡”。非言语传播是指除了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以外的一切信息传播行为和方式。对于人际传播中的发言权归属,无论是说话者的掌控或放弃,还是倾听者的回避或接驳,这一系列信息都可以通过非言语符号的暗示而获得。笔者在整理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对发言权的潜隐性诉求行为作出如下划分:
在交流与对话中,说话者和倾听者争取或放弃发言权的种种努力,其实就是传播者对体态动作、副语言等进行信息加工和符码制作,明确表达或是暗中传达发言的诉求,从而对信息的接受者施加影响。
如果说明示性的语言诉求是由传播者预先做出的话,那么潜隐性的发言诉求则是传者无意识的意图暴露,很大程度上需依靠信息接受者的洞察与领会。笔者认为发言权的潜隐诉求策略主要包括副语言暗示和体态语暗示。
1.副语言暗示。副语言又被称作副言语、类语言,是指超出言语交际和分析范围的各种不同性质或种类的伴随言语语言的声音。副语言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功能性发声,如叹息声、呻吟声、咳嗽声以及因惊恐而发出的叫喊声等。以咳嗽为例,有时是紧张不安的表现,说话人借此稳定情绪以使自己能继续讲下去;有时,倘若发言者自吹自擂、狂妄自负,听者会通过咳嗽表达怀疑及惊讶。
另一种是伴随有声语言出现、有语音特征的语言伴生符,如语音、语调、语顿、音质、高音、音量、停顿等。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巴拉兹评价说:“人物在说话时的声调,包括声音的高低、强弱、音色等等,是言语的一种伴奏,是一种可以听见的手势。”传者可以通过副语言元素的各种变异、组合和超常规的语顿,产生发言权诉求的非言语暗示。以说话者力图掌控发言权的潜隐诉求为例,荷兰的心理学家约翰尼克.卡斯帕斯发现,说话者为了暗示其保持发言权的意图,会抬起最后重读音节的音高,并把这个水平的音高维持到下一次的停顿。若说话者为了避免被他人打断,会下意识地放大声量,尤其在说话者与打断者“重叠交谈”开始两三秒后会出现所谓的“挑战点”,企图牢固发言权的说话者会用大声而坚决的语势逼迫打断者放弃挑战。
2.体态语暗示。相比较而言,体态语对于发言权掌控或更迭的暗示则更为丰富又细腻,与谈者的无意识地体态姿势不仅泄露了其谈话中的地位及潜在态度,甚至还影响到你的谈话时间,以及被打断的频率。体态语暗示主要包括情态语言暗示和身势语言暗示两种。情态语言是指人脸上各部位动作构成的表情语言,如目光语言和微笑语言。众所周知,在面对面的人际传播中必定会涉及与谈各方的目光交流,英国的心理学家彼得.卡雷特博士指出:交谈过程中,倾听者对说话者的注视要比说话者对倾听者的注视要专心得多。说话者对听者目光的不专注一方面因为其需要在表述的过程中整理思路,另一方面原因在于注视他人有放弃说话权的嫌疑。
而身势语言则是人们用身体各部位(手、肩、臂、腰、腹、背、腿、足等)的动作而呈现出的、具有某种含义的动作符号。比如双手握臂、一只手或一根手指置于嘴上,或是脚踝紧锁并隐藏在凳子之下等动作,都可能是倾听者用以掩藏自己说话欲望而发出的“无意信号”,示意其愿意继续扮演倾听者的角色;与此相反,喟然长叹、目光游离、频繁的姿势调整等一系列“前奏”,并配合大声呼吸、晃脚、调整身体和脚尖转向等姿态,则展示了倾听者不耐烦、不认同的态度,迫切想改变现状,暗示说话者尽快放弃发言权,甚至想取而代之的企图。而对于被打断话语的人们,他们为夺回发言权极有可能会采取艾伯特.舍弗兰的“呆住”策略,即冻结其被打断时的姿势,直到他能重获发言权为止,意在表明其不愿意放弃发言者的角色地位。
当然,暗示性的发言权诉求有一定的内隐性特征,与有主动意识的言语明示相比,副语言暗示和体态语暗示是体态动作传播者的潜意识表现,在对话交流中有赖于与谈者的细心体察,方能游刃自如地掌控谈话的分寸和气氛。另外,在辨别他人对言谈权的潜隐性态度时,需要将副语言暗示和体态语暗示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量,不能将人为地将其割裂开来。
二、发言权潜隐诉求沟通的优势
首先,通过非言语符号传播发言权的潜隐性诉求,有助于实现人际传播中的高频互动。上文已提到美国著名的体态研究者Birdwhistell曾得出这样的结论:人际交流中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利用非言语手段向外发出信息,而且在两个人传播的局面中,有65%到93%的“社会含义”是经由非言语系统表达的”(Birdwhistell,1970;Mehrabian,1981)。无独有偶,美国传播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也把人的感情表达效果量化成了一个公式:信息传递的100%=7%的语言+38%的语音+55%的态势。人们固然可以通过语言明示来实现发言权的掌控和更迭,但在非言语的潜隐暗示对比之下,言语诉求的笨拙和低效就更加相形见绌了。众所周知,在人际交流的过程中,说话者和倾听者互为传受双方释放大量的非言语信息,使其从感官到理智都受到非言语信息的刺激,一个手势、一处停顿、一个注视的眼神,处处隐藏着语言交替的暗喻。正是得益于一系列非言语的潜隐暗示,使得交谈中的人们煞有默契地轮流坐庄,甚至在百分之五秒的时间内瞬间完成说话者的角色转换,实现发言权的“平滑过渡”。这不仅避免了发言角色转换时的尴尬与沉默,而且有效地察觉、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实现即时的互动反馈,使观点的表达者能适时地表达观点并畅所欲言。
其次,非言语的潜隐诉求更准确地传递交谈各方对发言权的态度与欲望。马丁•布伯就曾提出“本相”和“装相”混合并存在人际传播当中,装相是人们在交往中自我披露的部分,含有程度不同的本相,但也含有假象。若一个自称谦逊之人听到他人对其的负面评价时,企图作出一系列准备反驳、欲言又止的体态暗示,那我们就可以判断其“谦逊”的品德大概言过其实了。根据弗洛伊德的学说,经理性加工后表达出来的语言往往不能率直地表露出一个人的真正意向,而人类的非言语行为则诚实得多。传播发生时,非语言传播既可能向交往者提供渴望得到的反馈讯息,也可能表达交往者不希望甚至不愿意得到的反馈。正因为如此,发言者可以透过听众的副语言和体态语符号来洞察其的真实态度和对发言权的潜隐性欲望,并且根据这种反馈来审视自己的传播行为与效果,考虑接下来是该及时调整传播方式和技巧继续掌控发言权,抑或适可而止出让发言权。
在一些特殊场合,非言语的潜隐诉求能有效地代替语言争取发言权。尤其在一些正式而严肃、不允许用语言表达或语言本身不能表情达意的场合中更是如此。如律师想在陪审团面前表示对法官有异议,士兵想对顶头上司表明自己有不同的意见时,手势理所当然地成为有声语言的替身,默默地极力争取发言权;而与此同时,法官或上司为了维护其权威亦使出浑身解数来掌控其话语权:他们可能会高音调增强语势、尝试用枚举要点的方式细说端详,甚至依次抬起或压下一根手指以表明其陈述的进度,示意话犹未尽,以防被他人打断发言。于是乎,在一番唇枪舌战中,我们大可从体态语言和副语言暗示中嗅出与谈各方对发言权你争我夺的风云暗涌。
三、用潜隐诉求操控发言权的注意事项
发言权的潜隐性诉求,擅于表情,逊于表意,也极易被人所忽略。无论是副语言还是体态语,这类的非言语诉求行为源自传受双方的潜意识,它太自然了,以至于对方难以觉察。其次,一系列的潜隐性发言诉求在人际传播过程中相互关联、互为依托、协同一致,又能够成为信息的线索。人们常常把信息交流和理解混为一谈,在较为达观的时代,人们相信只要相互“理解”,信息交流就很少会有障碍,但我们彼此交流,却未必相互理解。理解是神经系统对客观信息交流行为的主观反应,导致信息交流障碍的原因几乎是因为主观认为太过了解对方,而忽略观察对方的潜隐态度与行为。所以在人际交流过程中,为平衡各方的地位、激发各方的参与度与踊跃度,很大程度上需依靠信息接受者的细心洞察、领会他人的发言欲望,及其所发出的潜隐性非言语符号。
其次,发言权的潜隐诉求有别于言语传播的单一信息接收通道,该类型的非言语传播是通过多种信道同时作用于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器官,其信息更加丰富形象、更加深邃,也更能准确地暗示出人的本意。例如面对老师严肃的提问,事先毫无准备的学生们可能会采取静默、低头、避免目光接触、尽量减少肢体活动等方式企图隐藏自己,避免老师的注意,以到达回避发言的目的。所以,想要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洞察他人的发言欲望,需要对上述潜发言权的隐性诉求中副言语暗示和体态语暗示结合起来,甚至要联系传者的语言符合进行通盘考量。
再者,人类的非言语符号可能具有多义性,虽然发言权的非言语诉求的可靠度高于言语传播,却不如言语传播的表意来得清晰。所以,在觉察与运用潜隐性发言诉求时必须注意特定的传播语境,否则很容易造成误解。如台下的某位听众哈欠频频,可能是他睡眠不足略显困乏,亦有可能不赞同演讲者的主张却又无意反抗……这一切的含义完全依赖于“打哈欠”这一非言语动态符号所处的语境。
最后再谈谈有关回避发言权的一种形式——沉默。在日常的社交生活中,特别是遇到各方观点不一,或是面临发言权转移更迭之际,常常难免会陷入沉默或静默的境地,尤其需注意的是,许多人将沉默视为言谈的对立面,并将其赋予消极含义,这有失偏颇。沉默作为传播手段的价值及用处在不用文化、不同语境中的差异极大,皆因“沉默”一词的含义包罗万象:如冷淡、沉闷、对抗、反对、责备、抚慰、赞许、谦卑、指责或同意等。所以,人际传播中沉默的出现,有可能折射出信息接收者参与度不够、漫不经心的状态,但亦有可能是持保留意见又无意发言的倾听者为开辟心理立场、表达反对意见的折中表现,在这种状况下倾听者通常会避免与说话者进行直接对视。面对此时的沉默,说话者可能需要调整说话技巧及策略,调动听者的关注与积极性。当然,也可以伺机出击,主动将发言权转交到保持沉默的倾听者手中,听听他的意见与顾虑,方能化被动为主动,使传播过程的各方都能投身其中,畅所欲言。
四、总结
当下,人们的自主意识和交往欲求越发呈激增之势,随着交往范围扩大、交往趋于开放的情况下,人们走南闯北,业缘关系和公共关系迅速发展,个人交往日趋多样化,交往频率明显增加,建立起开放型的人际关系,以觅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我们有更多的机会与熟人、事业伙伴,甚至陌生人亲身建立面对面的联系,但人与人的交流与互动却越来越流于表面,很少深入彼此的内心探究其真实诉求。作为交际场上的佼佼者,口才与谈话技巧固然重要,但平衡各方利益观点、有效的拿捏分寸亦固不可少:何时该据理力争积极争取并牢牢掌控发言权,何时该适可而止转让发言权,倾听对方的声音。推销员必须懂得话什么时候收住,律师必须知道对证人的盘问进行到什么程度该满足……一言蔽之,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懂得该在什么时候去取争发言权,仅次于此的,是懂得什么时候放弃发言权,用潜隐性的诉求方式为发言权的掌控和更迭服务。通过对发言权潜隐诉求的罗列和分析,能为洞悉与谈各方的心绪打开一扇隐秘的之门,从副语言和体态语的“察颜观意”中,我们能透视与谈各方的真实态度和发言的潜隐欲望。透过它,我们还能及时地调整传播技巧与策略,平衡各方的观点与态度,有效地掌控谈话的分寸,维系良好有序的交流局面。
[参考文献]
[1]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2]范东生,张雅宾.传播学原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3]G.查理德.谢尔.谈出你的优势(第二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4]宋昭勋.非言语传播学(新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5]Caspers.Looking for melodic turn-holding configurations in Dutch[J].Linguistics in the Netherkand.2000.[6]Scheflen.Body Language and Social Order.[7]范东生,张雅宾.传播学原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8]石井哲.汤姆.布吕诺.“沉默”的跨文化研究:美日文化比较[C]. 跨文化传播学:东方的视角.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程文燕]
[关键词] 发言权;非言语传播;信息暗示
[作者简介]林捷,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研究生。(江西南昌330000)
人际传播指人们相互之间面对面的亲身交谈,是人类传播活动中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传播形式。美国著名的体态研究者Birdwhistell曾对同一文化的人在对话中的语言行为和副语言行为做了一个量的估计,他认为一个人每天平均仅用10分钟进行言语交流,平均每句话仅占2.5秒,其余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利用非言语手段向外发出信息;而且在两个人传播的局面中,有65%到93%的“社会含义”是经由非言语系统表达的(Birdwhistell,1970;Mehrabian,1981)。由此可见,人类的任何交谈都是在言语和非言语的两个层面上进行的,一个层面是“正式”对话时,人们用言语符号交流思想和想法;另一个层面是“非正式”的交流,人们通过非言语符号交换轮流坐庄的信息,表明他们在多大程度上想得到发言权——说话者可以暗示他(她)要延长发言时间,还是想移交发言权;而倾听者则可以通过暗示表明他(她)“渴望”说话或继续保持“沉默”、“抑制”。这似乎诠释了阿柏克隆的这句名言:“我们用发声器官讲话,却用整个身体交谈。”
一、发言权潜隐诉求的形式
为了维持交谈的有序进行,说话者和倾听者都有必要表明各自说话与否的请求。原则上,这完全可以通过语言表达来表达其是否想要说话的诉求,然而,这种表达方式既笨拙又低率。很多时候只需通过非言语暗示,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高频互动,实现发言权的“平滑过渡”。非言语传播是指除了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以外的一切信息传播行为和方式。对于人际传播中的发言权归属,无论是说话者的掌控或放弃,还是倾听者的回避或接驳,这一系列信息都可以通过非言语符号的暗示而获得。笔者在整理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对发言权的潜隐性诉求行为作出如下划分:
在交流与对话中,说话者和倾听者争取或放弃发言权的种种努力,其实就是传播者对体态动作、副语言等进行信息加工和符码制作,明确表达或是暗中传达发言的诉求,从而对信息的接受者施加影响。
如果说明示性的语言诉求是由传播者预先做出的话,那么潜隐性的发言诉求则是传者无意识的意图暴露,很大程度上需依靠信息接受者的洞察与领会。笔者认为发言权的潜隐诉求策略主要包括副语言暗示和体态语暗示。
1.副语言暗示。副语言又被称作副言语、类语言,是指超出言语交际和分析范围的各种不同性质或种类的伴随言语语言的声音。副语言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功能性发声,如叹息声、呻吟声、咳嗽声以及因惊恐而发出的叫喊声等。以咳嗽为例,有时是紧张不安的表现,说话人借此稳定情绪以使自己能继续讲下去;有时,倘若发言者自吹自擂、狂妄自负,听者会通过咳嗽表达怀疑及惊讶。
另一种是伴随有声语言出现、有语音特征的语言伴生符,如语音、语调、语顿、音质、高音、音量、停顿等。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巴拉兹评价说:“人物在说话时的声调,包括声音的高低、强弱、音色等等,是言语的一种伴奏,是一种可以听见的手势。”传者可以通过副语言元素的各种变异、组合和超常规的语顿,产生发言权诉求的非言语暗示。以说话者力图掌控发言权的潜隐诉求为例,荷兰的心理学家约翰尼克.卡斯帕斯发现,说话者为了暗示其保持发言权的意图,会抬起最后重读音节的音高,并把这个水平的音高维持到下一次的停顿。若说话者为了避免被他人打断,会下意识地放大声量,尤其在说话者与打断者“重叠交谈”开始两三秒后会出现所谓的“挑战点”,企图牢固发言权的说话者会用大声而坚决的语势逼迫打断者放弃挑战。
2.体态语暗示。相比较而言,体态语对于发言权掌控或更迭的暗示则更为丰富又细腻,与谈者的无意识地体态姿势不仅泄露了其谈话中的地位及潜在态度,甚至还影响到你的谈话时间,以及被打断的频率。体态语暗示主要包括情态语言暗示和身势语言暗示两种。情态语言是指人脸上各部位动作构成的表情语言,如目光语言和微笑语言。众所周知,在面对面的人际传播中必定会涉及与谈各方的目光交流,英国的心理学家彼得.卡雷特博士指出:交谈过程中,倾听者对说话者的注视要比说话者对倾听者的注视要专心得多。说话者对听者目光的不专注一方面因为其需要在表述的过程中整理思路,另一方面原因在于注视他人有放弃说话权的嫌疑。
而身势语言则是人们用身体各部位(手、肩、臂、腰、腹、背、腿、足等)的动作而呈现出的、具有某种含义的动作符号。比如双手握臂、一只手或一根手指置于嘴上,或是脚踝紧锁并隐藏在凳子之下等动作,都可能是倾听者用以掩藏自己说话欲望而发出的“无意信号”,示意其愿意继续扮演倾听者的角色;与此相反,喟然长叹、目光游离、频繁的姿势调整等一系列“前奏”,并配合大声呼吸、晃脚、调整身体和脚尖转向等姿态,则展示了倾听者不耐烦、不认同的态度,迫切想改变现状,暗示说话者尽快放弃发言权,甚至想取而代之的企图。而对于被打断话语的人们,他们为夺回发言权极有可能会采取艾伯特.舍弗兰的“呆住”策略,即冻结其被打断时的姿势,直到他能重获发言权为止,意在表明其不愿意放弃发言者的角色地位。
当然,暗示性的发言权诉求有一定的内隐性特征,与有主动意识的言语明示相比,副语言暗示和体态语暗示是体态动作传播者的潜意识表现,在对话交流中有赖于与谈者的细心体察,方能游刃自如地掌控谈话的分寸和气氛。另外,在辨别他人对言谈权的潜隐性态度时,需要将副语言暗示和体态语暗示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量,不能将人为地将其割裂开来。
二、发言权潜隐诉求沟通的优势
首先,通过非言语符号传播发言权的潜隐性诉求,有助于实现人际传播中的高频互动。上文已提到美国著名的体态研究者Birdwhistell曾得出这样的结论:人际交流中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利用非言语手段向外发出信息,而且在两个人传播的局面中,有65%到93%的“社会含义”是经由非言语系统表达的”(Birdwhistell,1970;Mehrabian,1981)。无独有偶,美国传播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也把人的感情表达效果量化成了一个公式:信息传递的100%=7%的语言+38%的语音+55%的态势。人们固然可以通过语言明示来实现发言权的掌控和更迭,但在非言语的潜隐暗示对比之下,言语诉求的笨拙和低效就更加相形见绌了。众所周知,在人际交流的过程中,说话者和倾听者互为传受双方释放大量的非言语信息,使其从感官到理智都受到非言语信息的刺激,一个手势、一处停顿、一个注视的眼神,处处隐藏着语言交替的暗喻。正是得益于一系列非言语的潜隐暗示,使得交谈中的人们煞有默契地轮流坐庄,甚至在百分之五秒的时间内瞬间完成说话者的角色转换,实现发言权的“平滑过渡”。这不仅避免了发言角色转换时的尴尬与沉默,而且有效地察觉、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实现即时的互动反馈,使观点的表达者能适时地表达观点并畅所欲言。
其次,非言语的潜隐诉求更准确地传递交谈各方对发言权的态度与欲望。马丁•布伯就曾提出“本相”和“装相”混合并存在人际传播当中,装相是人们在交往中自我披露的部分,含有程度不同的本相,但也含有假象。若一个自称谦逊之人听到他人对其的负面评价时,企图作出一系列准备反驳、欲言又止的体态暗示,那我们就可以判断其“谦逊”的品德大概言过其实了。根据弗洛伊德的学说,经理性加工后表达出来的语言往往不能率直地表露出一个人的真正意向,而人类的非言语行为则诚实得多。传播发生时,非语言传播既可能向交往者提供渴望得到的反馈讯息,也可能表达交往者不希望甚至不愿意得到的反馈。正因为如此,发言者可以透过听众的副语言和体态语符号来洞察其的真实态度和对发言权的潜隐性欲望,并且根据这种反馈来审视自己的传播行为与效果,考虑接下来是该及时调整传播方式和技巧继续掌控发言权,抑或适可而止出让发言权。
在一些特殊场合,非言语的潜隐诉求能有效地代替语言争取发言权。尤其在一些正式而严肃、不允许用语言表达或语言本身不能表情达意的场合中更是如此。如律师想在陪审团面前表示对法官有异议,士兵想对顶头上司表明自己有不同的意见时,手势理所当然地成为有声语言的替身,默默地极力争取发言权;而与此同时,法官或上司为了维护其权威亦使出浑身解数来掌控其话语权:他们可能会高音调增强语势、尝试用枚举要点的方式细说端详,甚至依次抬起或压下一根手指以表明其陈述的进度,示意话犹未尽,以防被他人打断发言。于是乎,在一番唇枪舌战中,我们大可从体态语言和副语言暗示中嗅出与谈各方对发言权你争我夺的风云暗涌。
三、用潜隐诉求操控发言权的注意事项
发言权的潜隐性诉求,擅于表情,逊于表意,也极易被人所忽略。无论是副语言还是体态语,这类的非言语诉求行为源自传受双方的潜意识,它太自然了,以至于对方难以觉察。其次,一系列的潜隐性发言诉求在人际传播过程中相互关联、互为依托、协同一致,又能够成为信息的线索。人们常常把信息交流和理解混为一谈,在较为达观的时代,人们相信只要相互“理解”,信息交流就很少会有障碍,但我们彼此交流,却未必相互理解。理解是神经系统对客观信息交流行为的主观反应,导致信息交流障碍的原因几乎是因为主观认为太过了解对方,而忽略观察对方的潜隐态度与行为。所以在人际交流过程中,为平衡各方的地位、激发各方的参与度与踊跃度,很大程度上需依靠信息接受者的细心洞察、领会他人的发言欲望,及其所发出的潜隐性非言语符号。
其次,发言权的潜隐诉求有别于言语传播的单一信息接收通道,该类型的非言语传播是通过多种信道同时作用于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器官,其信息更加丰富形象、更加深邃,也更能准确地暗示出人的本意。例如面对老师严肃的提问,事先毫无准备的学生们可能会采取静默、低头、避免目光接触、尽量减少肢体活动等方式企图隐藏自己,避免老师的注意,以到达回避发言的目的。所以,想要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洞察他人的发言欲望,需要对上述潜发言权的隐性诉求中副言语暗示和体态语暗示结合起来,甚至要联系传者的语言符合进行通盘考量。
再者,人类的非言语符号可能具有多义性,虽然发言权的非言语诉求的可靠度高于言语传播,却不如言语传播的表意来得清晰。所以,在觉察与运用潜隐性发言诉求时必须注意特定的传播语境,否则很容易造成误解。如台下的某位听众哈欠频频,可能是他睡眠不足略显困乏,亦有可能不赞同演讲者的主张却又无意反抗……这一切的含义完全依赖于“打哈欠”这一非言语动态符号所处的语境。
最后再谈谈有关回避发言权的一种形式——沉默。在日常的社交生活中,特别是遇到各方观点不一,或是面临发言权转移更迭之际,常常难免会陷入沉默或静默的境地,尤其需注意的是,许多人将沉默视为言谈的对立面,并将其赋予消极含义,这有失偏颇。沉默作为传播手段的价值及用处在不用文化、不同语境中的差异极大,皆因“沉默”一词的含义包罗万象:如冷淡、沉闷、对抗、反对、责备、抚慰、赞许、谦卑、指责或同意等。所以,人际传播中沉默的出现,有可能折射出信息接收者参与度不够、漫不经心的状态,但亦有可能是持保留意见又无意发言的倾听者为开辟心理立场、表达反对意见的折中表现,在这种状况下倾听者通常会避免与说话者进行直接对视。面对此时的沉默,说话者可能需要调整说话技巧及策略,调动听者的关注与积极性。当然,也可以伺机出击,主动将发言权转交到保持沉默的倾听者手中,听听他的意见与顾虑,方能化被动为主动,使传播过程的各方都能投身其中,畅所欲言。
四、总结
当下,人们的自主意识和交往欲求越发呈激增之势,随着交往范围扩大、交往趋于开放的情况下,人们走南闯北,业缘关系和公共关系迅速发展,个人交往日趋多样化,交往频率明显增加,建立起开放型的人际关系,以觅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我们有更多的机会与熟人、事业伙伴,甚至陌生人亲身建立面对面的联系,但人与人的交流与互动却越来越流于表面,很少深入彼此的内心探究其真实诉求。作为交际场上的佼佼者,口才与谈话技巧固然重要,但平衡各方利益观点、有效的拿捏分寸亦固不可少:何时该据理力争积极争取并牢牢掌控发言权,何时该适可而止转让发言权,倾听对方的声音。推销员必须懂得话什么时候收住,律师必须知道对证人的盘问进行到什么程度该满足……一言蔽之,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懂得该在什么时候去取争发言权,仅次于此的,是懂得什么时候放弃发言权,用潜隐性的诉求方式为发言权的掌控和更迭服务。通过对发言权潜隐诉求的罗列和分析,能为洞悉与谈各方的心绪打开一扇隐秘的之门,从副语言和体态语的“察颜观意”中,我们能透视与谈各方的真实态度和发言的潜隐欲望。透过它,我们还能及时地调整传播技巧与策略,平衡各方的观点与态度,有效地掌控谈话的分寸,维系良好有序的交流局面。
[参考文献]
[1]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2]范东生,张雅宾.传播学原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3]G.查理德.谢尔.谈出你的优势(第二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4]宋昭勋.非言语传播学(新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5]Caspers.Looking for melodic turn-holding configurations in Dutch[J].Linguistics in the Netherkand.2000.[6]Scheflen.Body Language and Social Order.[7]范东生,张雅宾.传播学原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8]石井哲.汤姆.布吕诺.“沉默”的跨文化研究:美日文化比较[C]. 跨文化传播学:东方的视角.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程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