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艾略特早期反讽诗学特点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v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讽是西方文艺理论重要的诗学范畴,研究艾略特诗歌离不开反讽诗学。艾略特诗歌的反讽诗学不断发展,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艾略特反讽诗学分为三个阶段:早期“自我反讽”;中期反讽“作为一种结构式”;晚期“反讽走向了哲学和宗教的抽象思辨”。《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以下简称为《情歌》)是艾略特早期反讽诗学的开篇之作及代表作,因此本文以《情歌》为研究对象,从主题、人物、意向、结构、语言五个方面对艾略特早期反讽诗学进行分析,研究艾略特早期反讽诗学的特点。
  一、主题反讽
  依据标题可知,《情歌》是一首爱情诗歌。但是,从字里行间可以发现,爱情与这首诗歌没有任何联系。对于诗歌中的男主人公普鲁弗洛克,从衣品和生活方式的描写来看,他生活在空虚的上层社会,整天谈论着所谓的艺术,品着高贵的茶。他的英文名叫Prufrock,让人联想到prude和frock两词,其中,prude指“故作遵守礼仪的人”,此诗中,诗人想借用这个词来暗讽普鲁弗洛克压制自己内心的欲望;frock指“僧袍”或“连衣裙”。这样的联想便解释了诗篇人物的爱无门和性无能的状态。“假如我认为,我是回答一个能转回阳世间的人,那么,这火焰就不会再摇闪。但既然,如我听到的果真没有人能活着离开这深渊,我回答你就不必害怕流言。”讲话者是一位伯爵,名叫归多,生前因为做假供而被惩罚到了十八层地狱。归多以为但丁和他一样,永远留在地狱,无法返回人间,就和盘托出自己生前的罪恶。但是,但丁还可以返回人间和自己心爱的人重逢。艾略特把但丁的这段诗句用作《情歌》的引言是饱含深意的。
  二、人物反讽
  世界上大部分诗人都以哲学为出发点,通过文学认识世界的本质,其中包括艾略特。在文学作品中,为了让人物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更加活灵活现,并且准确表达自身对世界的看法,诗人需要将人物的冲突与现实结合起来,从而发表对世界本质的看法。
  艾略特常用的手段是通过寻找参考物进行比较,产生思想上的碰撞和对比,从而表达自身对这个纷繁世界的看法。“房间里女人们来了又走,嘴里谈着米开朗基罗”,这些上层社会的女士们举止优雅,表面上看对高雅艺术了如指掌,但是真正感兴趣的是世俗八卦,这讽刺了世上那些虚伪、表里不一的文化人。这些人喜欢议论弱者,显示出无比的优越感,比如,议论普鲁弗洛克快要掉完的头发和他弱不禁风的、没有男子气概的胳膊,“他的头发真是愈来愈稀薄了”“他的胳膊腿真的瘦了”。那群女人说着只言片语,目光刺人、凶狠,逼得主人公像一只任人宰割的羔羊一般。作者借女人讽刺了所谓那些“文化人”,表面上看起来颇有学问和风范,但其实内心丑陋无比。
  三、意象反讽
  意象就是“意念中的形象”。在文学诗歌产生过程中,作者往往利用语言文字来刻画指定的言外之意,以物为载体,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及特殊的心情。换句话说,诗人的目的就是要利用语言的力量,用感性的逻辑表达理想的形象。
  艾略特的诗歌中,同一个物象往往被赋予两种相互矛盾的内涵。美人鱼是诗歌中的重要意象,它是整首诗的灵魂所在,对整个诗歌的主题表达及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揭示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弗洛伊德心理学分析可知,美人鱼本就兼富再生和死亡两种力量。《情歌》中的“女人们”虽然从头到尾没有出现在文中,但在无形中又贯穿整首诗,给读者若有若无的虚幻境界。艾略特用这种对立反讽的意象来表明所处的社会充斥着空虚、寂寥的幻灭感。此外,“女人们”这个意象在诗人的笔下也有美与丑的反讽。
  四、结构反讽
  受柏格森“绵延”理论和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影响,艾略特诗歌中的时空结构并非是单一的线性结构,而呈现出时空交错、古今对照的双线结构特点,即时间上过去与现在、历史与今天交错对照,空间上此地与彼地错位转换,这两条线相互对照却又共同组成了时间上包括过去、现在,空间上包括此地、彼地的统一整体。在诗歌中,艾略特引用大量神话、典故、原型、圣经、世纪之前的文学作品等,使得过去与现在、昨天的经验与今天的经验、此地与彼地相互对照,相互转换,共同构成诗歌交错立体的时空结构。从地狱的空间一下扭转到尘世,让读者体会到尘世就是另一个地狱,脏乱的街道、密密麻麻的房子就像迷宫一样,永远走不出,永远也逃不掉。诗人还运用《工作与时日》,用劳动人民的勤劳淳朴和充实来对比主人公普鲁弗洛克的空虚寂寥。诗中表面毫无关联的意象被并置在一起,编织了一个与现实的无序世界相对应的文学世界,并通过典故将传统与现实的世界相对比,力求为现代社会寻求意义和秩序。
  五、语言反讽
  诗歌中悖论语言的魅力存在于诗人诗性的心灵和诗性智慧里,如在《情歌》中:“总会有时间,总会有时间装一副面容去会见你去见的脸;总会有时间去暗杀和创新,总会有时间让举起问题又丢进你盘里的双手完成劳作与度过时日;有的是时间,无论你,无论我,还有的是时间犹豫一百遍,或看到一百种幻景再完全改过,在吃一片烤面包和饮茶以前。”仔细想一想,时间是不等人的,在吃一片烤面包和饮茶前,人们能做些什么呢?主人公能得到心上人的芳心吗?对于普鲁弗洛克来说,时间是无限的,他不需要争分夺秒地去完成他的目标和梦想。一方面,总会有时间是他拖延的借口,他一再安慰自己,总会有时间的,做什么事情都来得及;另一方面,又体现出他无欲无求,表面上他是渴望爱情的,幻想着和心爱的人告白,实际上,他内心已经对这个世界失望透顶。他不想追求所谓的美好爱情,因为那些女人华丽的外表下过于丑陋;他也不想去幻想美人鱼的出现,因为那只是幻想。因此,他一直说总会有时间的,是对自己的一种麻痹。在这里,普鲁弗洛克懦弱、犹豫不决及矛盾的性格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六、结语
  艾略特是反讽诗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情歌》一诗是艾略特早期反讽诗歌的开篇之作和代表作,把艾略特的早期反讽诗学表现得淋漓尽致。20世纪的世界是矛盾复杂的,艾略特通过反讽的思维,从主题、人物、意象、结构、语言表达出自身的情感,例如表达了工业时代对环境的破坏、人们精神涣散、虚伪的高雅及不安于现状但却无力改变的无奈。
  (湘潭大学)
  作者简介:张桦(1996-),女,四川达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廳优秀青年项目“雷蒙·威廉‘威尔士三部曲’中的边界意识研究”(20B573)。
其他文献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花木兰一直是一位受到人们爱戴和敬仰的女性,她具有忠孝和英勇的良好品德,受到人们的歌颂。《木兰从军》被改编成电影、电视、歌曲以及动画作品。歌曲《木兰从军》是作词人刘麟对我国的古诗词《木兰诗》进行详细研读之后改编的,王志信根据歌词进行了旋律创作,由我国女高音歌唱家宋祖英演唱。《木兰从军》是一首叙事性较强的民族音乐,歌颂了木兰的良好品质,是演唱会的常用曲目,歌曲的情感可以用忧愁、豪放
期刊
传统文化源于民俗、源于劳动。传统玩具是手工艺者的艺术品,其制作技艺承载着劳动者的生产、生活智慧。浙江地区的民间玩具种类众多,其中木质材料应用最广泛。地域文化内涵赋予手工艺传承、创新的动力和土壤。伴随时代的发展,这些手工艺品逐渐消失,挖掘传统民间工艺的艺术魅力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玩具概述  木质玩具是以环境中的木材为原料,经过劈、削、刨、雕刻、打磨、拼接及彩绘等手段制作而成,受到孩子们的青睐
期刊
寓言性和虚构性是小说的两大文本特征。陈忠实在长篇小说《白鹿原》中以“白鹿”作为意象中心,创作了许多具有不同审美意象的个体,创造了一个具有整体象征意义的寓言。分析“白鹿”意象可以发现,作家将构实与构虚相结合,赋予多个寓言主体同一精神,体现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个性化表达。这种虚构形式的完整性和寓言主体的多样化,丰富了小说的象征内涵和主题意蕴,体现了陈忠实在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反思。 
期刊
明治维新拉开了日本由传统走向近代的序幕。在西方潮流的推动下,日本涌现了一批女性作家,最有代表性的是樋口一叶,她的小说是区别于男性话语的女性写作,表达了女性的追求。樋口一叶笔下的人物均以女性为主角,书中的男性并未作为主角出现,只是作为女性的衬托与补充,但是男性的言行反映了日本传统社会中父权及夫权对女性的迫害,通过分析小说中的男性形象来分析女性的生活状况,探讨其思想变化与抗争,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樋
期刊
本文通过研究20世纪末美、英两国的知名作品及其文学表现特点,分析此时期美、英两国的社会状况及大众心理,并具体剖析文学对社会的导向作用,实现对美、英两国特定时期社会和人文概况及其发展方向的了解与掌握,为21世纪的文学发展提出期望。  一、《美国牧歌》:破碎的美国梦  (一)作品简介  世纪之交时期,美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发展速度与经济技术实力领先其他国家,但是在其经济极度繁盛的阳光下也有许多的阴影
期刊
毛姆对社会和人性洞若观火,还是个中国迷、“老庄”迷。他创造的斯特里克兰,并无生存困境和身份焦虑,却毅然抛弃世俗幸福,不为名利,只为精神自由,为追求绘画艺术,演绎了一则让人目瞪口呆、叹为观止的现代神话。  一、毛姆与道家思想的因缘  汉学家李约瑟认为,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大树的根在道家。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老子和庄子是其代表人物,返璞归真、顺其自然是老庄学说的核心思想,也是
期刊
本文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将理查德·耶茨的《革命之路》置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伦理现场之中,分析当时混乱的社会环境是如何导致传统家庭瓦解的,进而分析男主人公“弑子”与女主人公“娜拉式反抗”的伦理选择,前者违背伦理却重获伦理意识,后者符合伦理却要付出生命代价。耶茨对当时的美国社会进行辛辣讽刺,通过重构伦理秩序为读者指明了方向,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理查德·耶茨是美国尼克松时期的伟大作家,始终
期刊
20世纪20年代初,导演吉加·维尔托夫作为早期蒙太奇学派重要的一员,提出了著名的“电影眼睛”理论,该理论成为欧洲先锋电影运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影眼睛派”。本文在结合相关作品的基础上,阐释了“电影眼睛派”的相关理论及其在纪录片创作中的实践应用,并对纪录片的本质、拍摄手法进行了探讨与思考。  一、“电影眼睛派”理论与纪录片理论的关系  纪录片这一称呼,最早是由英国纪录片运动的发起者和领导者—
期刊
苏格拉底作为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一生都在为自己的城邦建设而努力,但是在他临近70岁的时候,却被指控信奉新神、败坏青年,最后被判处死刑。在面对生命的选择时,苏格拉底无所畏惧,镇定而漫不经心地饮下毒酒,结束了他的一生。正是因为这样,苏格拉底的生命观成为西方文化历史上一个永恒的话题。  一、苏格拉底的生平  苏格拉底生活在雅典城邦最繁华的伯利克里时代,但他的生活十分简朴。他热爱哲学,一生都在从事“爱智”
期刊
鲁迅的《呐喊》与狄更斯的《雾都孤儿》都是极富现实主义色彩的文学著作。关注底层社会里小人物的生存状况和精神发展是鲁迅与狄更斯作品的共同点,他们敢于对底层儿童的悲惨处境进行揭露。本文以《呐喊》中的名篇《药》与《雾都孤儿》为对象,通过比较鲁迅与狄更斯笔下遭遇生活不幸且性格不尽相同的儿童形象,感受两位文坛巨匠对儿童成长的关注,以及对善良人性、思想觉醒的真切呼唤。  鲁迅与狄更斯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