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实践中,我们常会发现这类现象:不少语文成绩很优秀的学生,在生活中、社交中、工作中往往表现得不尽如人意,个别的甚至表现得愚笨可笑。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不合常理的怪现象呢?我认为,这与当前语文教育现状密切相关。当前的语文教育,大多只停留在课本内容的学习与习题的讲练等问题上,很少跳出课本,联系鲜活的社会生活来深入理解所学的知识。更少有结合社会生活学以致用的教育活动。
对此,我提出了 “大语文教育”的理念。下面,结合自己过去近一年的高一大语文教育实践,我简要地谈谈 “高一大语文教育”的具体做法。
一、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人生须“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其实,语文教育亦如此。在高一语文教育中,唯有既“入乎其内”,掌握好课本中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又“出乎其外”,结合社会生活,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形成语文素养,才是大语文教育的真谛。
1.古诗文教学
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梳理完课文中的重要文言词句并分析了课文内容以及人物特征后,我话锋一转,将学生由课本引向生活。
我提问:现实生活中,你发现有烛之武式的人吗?
在激发学生兴趣后,我趁势利导,问:假如当今利比亚有烛之武式的人,他还有用武之地吗?他又能否解救得了利比亚?
最后,我继续追问:如果中美关系恶化,你认为我们中国的当代烛之武将如何拨开云雾见天日?
这样,一堂以二千多年前的历史人物事件为内容的文言文课文,被我巧妙地引入到了解决现实社会生活问题上来了。课堂气氛活跃了,课堂内容拓展开来了,更重要的是,还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来解决社会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2.各类现代文教学
在现代文教学中,我更是教法灵活,大胆突破,教学深入浅出。
在教学《祝福》时,讲到为什么以祝福为题时,我提问:能否改为祥林嫂的故事呢?在弄清楚了原因后,我趁热打铁,进一步拓展说:很多事情,表面看来是这样,而实际却并非如此。这就如同《祝福》这篇课文,表面写祝福的景象,实际却是叙写祥林嫂的故事,并通过这个故事,表达反封建的主题。”至此,学生才恍然大悟。接下来,我布置了一道作业题:结合现实,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以《祥林嫂新传》为题写一篇短文。结果,不少学生写出了反映新时期女性幸福的打工生活和成功创业等主题的好文章。
在“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思想指导下,我的现代文课堂教学的表现形式多样、有趣、高效,让我和我的学生在教育实践中惊喜不断。
二、生活化、社会化
语文老师除了要把握好课堂内的四十分钟外,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投身于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去。其实,课内与课外是相对而言的,它们相辅相成,是语文能力起飞的“双翼”。
1.生活化
结合必修四戏剧单元的教学,我要求学生选择课文中精彩片段进行了表演。在学生掌握了戏剧表演的基本技能后,我又动员学生自主搜集生活中的人物事件,改编成剧本形式,并自导自演。
一周后,课本剧表演正式在课堂举行。当看到各表演小组富有时代感和浓郁生活气息的精彩课本剧表演时,我惊叹于学生的生活感悟力和戏剧表演能力。
看到学生学习语文、体验生活的热情高涨,我在心里对自己说:这就是语文学习生活化的魅力啊!
2.社会化
为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积累生活素材,写好议论文,从高一第二学期开始,我就要求任教的两个班学生坚持写“时事点评”,每次点评,要求一事一议。而且,针对一些众说纷纭、褒贬不一的时事现象,我还让学生据此设计成辩题,分班组织了几次辩论赛。
此外,结合不少学生家中种植有贡柑和德庆县旅游经济比较发达的实际,我先后布置了相应的作文题,如《德庆县贡柑经济之我见》、《德庆县旅游资源及开发》等。我还经常鼓励学生多参与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并写出体验文章。
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要真正学好语文,光靠课文里的几个“例子”显然是不可能的,还必须充分利用课文以外的一切有益资源,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作文教学中,很多学生反映,没有作文素材可写。我当堂命题《酒香不怕巷子深》,要求学生从各科教科书中搜集素材。结果,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好几个很适合的素材,诸如爱因斯坦曾在瑞士专利局当技术员、中国数学家华罗庚在一家杂货店卖东西,还有陶渊明、烛之武、姜子牙、蔺相如、居里夫人、爱迪生、孟德尔、梵高等名家的人生经历。
此外,我还鼓励学生多到图书馆阅读各类杂志报纸,经常要求学生看看电视、网络广告和时事新闻,并在学习小组内对这些资源进行讨论研究,以共同提高。
在“高一大语文教育”旗帜下,一学年来,我任教的两个班的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日俱增,语文水平与语文能力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在学校、年级、班级等各项集体活动中,我任教班的学生积极踊跃参与,表现突出,真正实现了学与能的双翼齐飞!
对此,我提出了 “大语文教育”的理念。下面,结合自己过去近一年的高一大语文教育实践,我简要地谈谈 “高一大语文教育”的具体做法。
一、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人生须“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其实,语文教育亦如此。在高一语文教育中,唯有既“入乎其内”,掌握好课本中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又“出乎其外”,结合社会生活,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形成语文素养,才是大语文教育的真谛。
1.古诗文教学
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梳理完课文中的重要文言词句并分析了课文内容以及人物特征后,我话锋一转,将学生由课本引向生活。
我提问:现实生活中,你发现有烛之武式的人吗?
在激发学生兴趣后,我趁势利导,问:假如当今利比亚有烛之武式的人,他还有用武之地吗?他又能否解救得了利比亚?
最后,我继续追问:如果中美关系恶化,你认为我们中国的当代烛之武将如何拨开云雾见天日?
这样,一堂以二千多年前的历史人物事件为内容的文言文课文,被我巧妙地引入到了解决现实社会生活问题上来了。课堂气氛活跃了,课堂内容拓展开来了,更重要的是,还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来解决社会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2.各类现代文教学
在现代文教学中,我更是教法灵活,大胆突破,教学深入浅出。
在教学《祝福》时,讲到为什么以祝福为题时,我提问:能否改为祥林嫂的故事呢?在弄清楚了原因后,我趁热打铁,进一步拓展说:很多事情,表面看来是这样,而实际却并非如此。这就如同《祝福》这篇课文,表面写祝福的景象,实际却是叙写祥林嫂的故事,并通过这个故事,表达反封建的主题。”至此,学生才恍然大悟。接下来,我布置了一道作业题:结合现实,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以《祥林嫂新传》为题写一篇短文。结果,不少学生写出了反映新时期女性幸福的打工生活和成功创业等主题的好文章。
在“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思想指导下,我的现代文课堂教学的表现形式多样、有趣、高效,让我和我的学生在教育实践中惊喜不断。
二、生活化、社会化
语文老师除了要把握好课堂内的四十分钟外,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投身于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去。其实,课内与课外是相对而言的,它们相辅相成,是语文能力起飞的“双翼”。
1.生活化
结合必修四戏剧单元的教学,我要求学生选择课文中精彩片段进行了表演。在学生掌握了戏剧表演的基本技能后,我又动员学生自主搜集生活中的人物事件,改编成剧本形式,并自导自演。
一周后,课本剧表演正式在课堂举行。当看到各表演小组富有时代感和浓郁生活气息的精彩课本剧表演时,我惊叹于学生的生活感悟力和戏剧表演能力。
看到学生学习语文、体验生活的热情高涨,我在心里对自己说:这就是语文学习生活化的魅力啊!
2.社会化
为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积累生活素材,写好议论文,从高一第二学期开始,我就要求任教的两个班学生坚持写“时事点评”,每次点评,要求一事一议。而且,针对一些众说纷纭、褒贬不一的时事现象,我还让学生据此设计成辩题,分班组织了几次辩论赛。
此外,结合不少学生家中种植有贡柑和德庆县旅游经济比较发达的实际,我先后布置了相应的作文题,如《德庆县贡柑经济之我见》、《德庆县旅游资源及开发》等。我还经常鼓励学生多参与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并写出体验文章。
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要真正学好语文,光靠课文里的几个“例子”显然是不可能的,还必须充分利用课文以外的一切有益资源,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作文教学中,很多学生反映,没有作文素材可写。我当堂命题《酒香不怕巷子深》,要求学生从各科教科书中搜集素材。结果,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好几个很适合的素材,诸如爱因斯坦曾在瑞士专利局当技术员、中国数学家华罗庚在一家杂货店卖东西,还有陶渊明、烛之武、姜子牙、蔺相如、居里夫人、爱迪生、孟德尔、梵高等名家的人生经历。
此外,我还鼓励学生多到图书馆阅读各类杂志报纸,经常要求学生看看电视、网络广告和时事新闻,并在学习小组内对这些资源进行讨论研究,以共同提高。
在“高一大语文教育”旗帜下,一学年来,我任教的两个班的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日俱增,语文水平与语文能力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在学校、年级、班级等各项集体活动中,我任教班的学生积极踊跃参与,表现突出,真正实现了学与能的双翼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