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朝是个哲学思辨十分活跃、哲理学家辈出的时代,写哲理诗理所当然成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特长。由于唐诗几乎把所有的艺术领域都挖掘完了,宋朝的诗人只能另辟蹊径,这样他们在让宋词的创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的同时,在诗歌领域也开创了哲理诗这个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独特的智慧之花。
本文拟从赏析几首哲理诗入手,试图帮助大家了解哲理诗的特点,发现哲理诗的深刻意蕴。
一、多角度、多层次把握事物特征的哲理意识
宋诗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在于它的理趣。宋人比较注重对哲理的体悟,因而其作诗方法和唐人有些不同,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往往以冷静的观察思考代替热烈的感情抒发。
首先请看诗坛革新领袖欧阳修早在景祐元年就吟出的一首变唐人之风、开宋诗面目的小诗《远山》:“山色无远近,看山终日行。峰峦随处改,行客不知名。”此诗即透露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一种体味。本来,对于观赏者来说,山色应是有远近的,而欧阳修一出语便泯灭了草木毕现的近景和山霭迷濛的远景的差异,并以“看山终日行”之动感强烈的诗句,委婉道出其中缘由。与此同时,诗人也注意到了“峰峦随处改”的奇幻景象。山峦忽而成峰,忽而成岭,忽而气势磅礴,忽而深邃幽远,仪态万千,奥妙难穷。远近变幻的山色、随处而改的山峰给诗人带来的那种既陶然又有些迷惑的感觉,集中体现在结尾的“不知”二字之中。欧阳修这首小诗的出现,归根到底,是日益复杂多变的北宋社会生活在文学中的微妙反映。此诗流露出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力图多角度、多层次把握事物特征的哲理意识。
二、复杂社会背景下的文学哲理渗透
北宋中叶以后的社会生活,变得更加复杂纷纭。一方面是经济的繁荣富庶、政治的承平局面继续维持,另一方面是不断向辽与西夏输纳银绢,积弱积贫;一方面是文人地位空前提高,政坛、文坛人材济济,另一方面是政权臃肿,党争倾轧;一方面是理学、正统文学之日见推崇,另一方面是市民阶层与通俗文学的扩大发展。处于斗争漩涡中心、历经荣辱的诗人苏轼写过一首《题西林壁》诗,深刻地表达出特定时代人们的深沉感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审美价值而言,苏诗更为多姿多彩。诗人从横看、侧视、远观、近察、俯瞰、高瞻之各种动作,生动地传达出了观者千方百计欲穷庐山奥秘的心态,同时亦烘托出气象万千、深广难测的庐山来。前两句高度精炼概括,已超出了一般观赏的审美层次,引导读者向更高的方向升华,从而使三、四句的精警议论,成为水到渠成之笔。由于议论之中仍含庐山之氤氲与人物之踟蹰,而显得诗情浓郁,耐人寻味。苏诗的思考是深刻的,诗人敏锐地察觉到:由于事物复杂性、多样性,也由于人们活动的局限性(“身在此山中”),他们往往不易搞清其中的真相。作者看到了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艰巨性,又未失去进取的意志。
三、面对人生和生活的哲理叩问
时至南宋,国步的艰难更使人感到人生的艰难,在金人威逼和南宋小朝廷统治下的人们,也许会倍感人生路途的漫长与不易。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杨万里在山间行走时所吟的绝句一首,就从一个侧面抒发了饱经忧患的人们的共同感受:“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五)比起上山,下岭是何等容易,而诗人却从人人看得轻易的下山之路中,窥见了漫漫人生之途的曲折艰难。山路既然如此漫长,它那不断重复的遮拦与“放出”的阶段给下山者的印象就极为深刻,因为这正是人生探索之途中必然的现象。
总之,宋人的哲理诗以哲思的景物化为特点,内蕴极为深刻,在诗史上成熟而独特,能独树一帜。而唐人的所谓哲理诗,带有初创性,只可说具有哲理性。哲思浑然于景事之中而成至理,才是哲理诗的绝妙特征。
本文拟从赏析几首哲理诗入手,试图帮助大家了解哲理诗的特点,发现哲理诗的深刻意蕴。
一、多角度、多层次把握事物特征的哲理意识
宋诗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在于它的理趣。宋人比较注重对哲理的体悟,因而其作诗方法和唐人有些不同,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往往以冷静的观察思考代替热烈的感情抒发。
首先请看诗坛革新领袖欧阳修早在景祐元年就吟出的一首变唐人之风、开宋诗面目的小诗《远山》:“山色无远近,看山终日行。峰峦随处改,行客不知名。”此诗即透露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一种体味。本来,对于观赏者来说,山色应是有远近的,而欧阳修一出语便泯灭了草木毕现的近景和山霭迷濛的远景的差异,并以“看山终日行”之动感强烈的诗句,委婉道出其中缘由。与此同时,诗人也注意到了“峰峦随处改”的奇幻景象。山峦忽而成峰,忽而成岭,忽而气势磅礴,忽而深邃幽远,仪态万千,奥妙难穷。远近变幻的山色、随处而改的山峰给诗人带来的那种既陶然又有些迷惑的感觉,集中体现在结尾的“不知”二字之中。欧阳修这首小诗的出现,归根到底,是日益复杂多变的北宋社会生活在文学中的微妙反映。此诗流露出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力图多角度、多层次把握事物特征的哲理意识。
二、复杂社会背景下的文学哲理渗透
北宋中叶以后的社会生活,变得更加复杂纷纭。一方面是经济的繁荣富庶、政治的承平局面继续维持,另一方面是不断向辽与西夏输纳银绢,积弱积贫;一方面是文人地位空前提高,政坛、文坛人材济济,另一方面是政权臃肿,党争倾轧;一方面是理学、正统文学之日见推崇,另一方面是市民阶层与通俗文学的扩大发展。处于斗争漩涡中心、历经荣辱的诗人苏轼写过一首《题西林壁》诗,深刻地表达出特定时代人们的深沉感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审美价值而言,苏诗更为多姿多彩。诗人从横看、侧视、远观、近察、俯瞰、高瞻之各种动作,生动地传达出了观者千方百计欲穷庐山奥秘的心态,同时亦烘托出气象万千、深广难测的庐山来。前两句高度精炼概括,已超出了一般观赏的审美层次,引导读者向更高的方向升华,从而使三、四句的精警议论,成为水到渠成之笔。由于议论之中仍含庐山之氤氲与人物之踟蹰,而显得诗情浓郁,耐人寻味。苏诗的思考是深刻的,诗人敏锐地察觉到:由于事物复杂性、多样性,也由于人们活动的局限性(“身在此山中”),他们往往不易搞清其中的真相。作者看到了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艰巨性,又未失去进取的意志。
三、面对人生和生活的哲理叩问
时至南宋,国步的艰难更使人感到人生的艰难,在金人威逼和南宋小朝廷统治下的人们,也许会倍感人生路途的漫长与不易。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杨万里在山间行走时所吟的绝句一首,就从一个侧面抒发了饱经忧患的人们的共同感受:“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五)比起上山,下岭是何等容易,而诗人却从人人看得轻易的下山之路中,窥见了漫漫人生之途的曲折艰难。山路既然如此漫长,它那不断重复的遮拦与“放出”的阶段给下山者的印象就极为深刻,因为这正是人生探索之途中必然的现象。
总之,宋人的哲理诗以哲思的景物化为特点,内蕴极为深刻,在诗史上成熟而独特,能独树一帜。而唐人的所谓哲理诗,带有初创性,只可说具有哲理性。哲思浑然于景事之中而成至理,才是哲理诗的绝妙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