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前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新阶段,教育部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对于有效转变公众的教育观念,提高广大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家长的科学育儿能力,防止和克服“小学化”倾向,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指南》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学前教育机制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必将促进我国学前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对于推进学前教育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名幼教科研人员,我学习了《指南》之后,有以下感受和体会。
一、用《指南》的理念引领幼儿园教育科研的方向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十多年以来,幼儿园的教育科研日益受到重视。很多幼儿园把教育科研作为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抓手。基层幼儿园的科研水平和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以我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为例,“十五”时幼儿教育课题(包括滚动课题)只有63项,其中基层幼儿园课题44项。而从“十一五”到“十二五”,幼儿教育课题数量不断增加,并且质量也在提高。但同时,教育科研也存在一些问题,关注课程、教法的多,关注幼儿本身的少。
《指南》全面系统地明确了3-6岁每一个年龄段幼儿在各个学习和发展领域的合理发展期望和目标,也对实现这个目标的具体方法和途径提出了可操作的建议。正确地理解和领会《指南》的理念、内涵和基本要求,熟知3-6岁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行为表现,是每一个学前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专业素养。《指南》为我们指明了未来幼儿教育科研的方向,即关注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儿童的学习方式与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指南》中关于儿童的学习与发展的理论也是在教育科研中需要重新学习和研究的。我们要从广义的学习观去理解学习。在未来的教育科研中,我们应该更多地把幼儿作为研究的对象,关注幼儿,关注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特点,使我们的教育工作更加有效,保教质量进一步提高。
二、让教育科研成为贯彻实施《指南》的助推器
《指南》是一个具有高度操作性。用于指导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的文件,所以《指南》的贯彻落实更需要在实践层面上扎扎实实地探索。幼儿园尤其要大力开展和推广行动研究。要制定具体的行动研究方案,每个教师要制定自己的行动研究计划。行动研究的目的是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让每个教师都成为研究者和践行者,从日常的教育实践中找到研究的方向和问题,在利用《指南》的实践中去分析问题、探索解决的策略、反思教育实践,使教师在行动研究中感受自身行为理念的变化,在团队的互助合作和交流中提升专业能力。
我们在贯彻实施《指南》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教育科研的作用,把教育科研与日常教育活动结合在一起,将研究的课题定位在解决教师实践中的问题上,让教育科研为幼儿园日常教学工作“插上会飞的翅膀”。要做到这点,首先应正确认识幼儿园教育科学研究的内涵,用科学的方法获取和探究幼儿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研究幼儿园教育的规律和有效的教育方法,解决幼儿园教育中面临的问题,从而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促进幼儿的发展。其次,“问题”是开展幼儿园教科研的线索,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是基层教育机构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在于教师能在司空见惯的日常教育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幼儿发展。作为幼儿园教师。发现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从问题人手开展研究,要求幼儿园教师深入观察幼儿,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观察和反思是伴随着教育活动开展的动态的、连续的过程,是一种积累,而不仅仅是一周一次或两次的书面总结材料。
三、用教育科研的态度和方法贯彻实施《指南》
《指南》的颁布和实施是我国学前教育改革走向深入的一个里程碑。《指南》不仅面对幼教机构和教师,还面对社会和家长,指明了国家对3-6岁儿童的发展期望和方向。幼儿园及教师不仅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学习《指南》,更新教育观念,反思教育行为,提高保教质量,还要向家长宣传《指南》的理念和内涵,引导社会和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因此。用科学研究的态度和方法对待《指南》的贯彻和实施是很重要的。
首先,采用文献法学习《指南》。贯彻实施《指南》首先要深入学习《指南》及《指南》蕴含和代表的先进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尽管《指南》的文字不多,但其中的内涵很丰富。随着《指南》的颁布,解读《指南》的相关书籍和文章等也将出版、发表。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学习《指南》,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对文献进行分类加工,能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指南》,找出自己的教育观念、行为与《指南》的差距,找到贯彻《指南》的切入点。
其次,让观察成为教育活动的起点。观察法不仅是贯彻实施《指南》的有效途径,也将成为教师专业技能一个重要的方面。《指南》从五个领域描述了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发展的方向及典型行为特征,但《指南》绝不是儿童发展评估的标准。我们要了解儿童的发展状况,在儿童原有的基础上促进每个儿童的发展。教师要能够在一日生活中对儿童的行为进行观察。理解儿童的行为,了解儿童当前的发展状况。如何观察儿童?如何保证对儿童观察的真实可靠性?科学的观察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教育科研方法中的观察法可以为我们所用,这也是贯彻实施《指南》比较关键的的起步。如果教师对本班儿童的发展情况都不了解,不会观察,那就不能保证优质的教育。
最后,用行动研究的方法贯彻实施《指南》。行动研究法是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工作,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方法。行动研究的基本模式是:计划一行动一考察一反思,在不断地重复中,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出现螺旋式的上升。《指南》的理念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完全领会的,教育行为的改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贯彻实施《指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可以一次解决一个问题,提升一个理念,从而改变教育行为,促进儿童的发展。
作为一名幼教科研人员,我学习了《指南》之后,有以下感受和体会。
一、用《指南》的理念引领幼儿园教育科研的方向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十多年以来,幼儿园的教育科研日益受到重视。很多幼儿园把教育科研作为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抓手。基层幼儿园的科研水平和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以我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为例,“十五”时幼儿教育课题(包括滚动课题)只有63项,其中基层幼儿园课题44项。而从“十一五”到“十二五”,幼儿教育课题数量不断增加,并且质量也在提高。但同时,教育科研也存在一些问题,关注课程、教法的多,关注幼儿本身的少。
《指南》全面系统地明确了3-6岁每一个年龄段幼儿在各个学习和发展领域的合理发展期望和目标,也对实现这个目标的具体方法和途径提出了可操作的建议。正确地理解和领会《指南》的理念、内涵和基本要求,熟知3-6岁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行为表现,是每一个学前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专业素养。《指南》为我们指明了未来幼儿教育科研的方向,即关注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儿童的学习方式与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指南》中关于儿童的学习与发展的理论也是在教育科研中需要重新学习和研究的。我们要从广义的学习观去理解学习。在未来的教育科研中,我们应该更多地把幼儿作为研究的对象,关注幼儿,关注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特点,使我们的教育工作更加有效,保教质量进一步提高。
二、让教育科研成为贯彻实施《指南》的助推器
《指南》是一个具有高度操作性。用于指导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的文件,所以《指南》的贯彻落实更需要在实践层面上扎扎实实地探索。幼儿园尤其要大力开展和推广行动研究。要制定具体的行动研究方案,每个教师要制定自己的行动研究计划。行动研究的目的是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让每个教师都成为研究者和践行者,从日常的教育实践中找到研究的方向和问题,在利用《指南》的实践中去分析问题、探索解决的策略、反思教育实践,使教师在行动研究中感受自身行为理念的变化,在团队的互助合作和交流中提升专业能力。
我们在贯彻实施《指南》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教育科研的作用,把教育科研与日常教育活动结合在一起,将研究的课题定位在解决教师实践中的问题上,让教育科研为幼儿园日常教学工作“插上会飞的翅膀”。要做到这点,首先应正确认识幼儿园教育科学研究的内涵,用科学的方法获取和探究幼儿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研究幼儿园教育的规律和有效的教育方法,解决幼儿园教育中面临的问题,从而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促进幼儿的发展。其次,“问题”是开展幼儿园教科研的线索,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是基层教育机构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在于教师能在司空见惯的日常教育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幼儿发展。作为幼儿园教师。发现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从问题人手开展研究,要求幼儿园教师深入观察幼儿,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观察和反思是伴随着教育活动开展的动态的、连续的过程,是一种积累,而不仅仅是一周一次或两次的书面总结材料。
三、用教育科研的态度和方法贯彻实施《指南》
《指南》的颁布和实施是我国学前教育改革走向深入的一个里程碑。《指南》不仅面对幼教机构和教师,还面对社会和家长,指明了国家对3-6岁儿童的发展期望和方向。幼儿园及教师不仅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学习《指南》,更新教育观念,反思教育行为,提高保教质量,还要向家长宣传《指南》的理念和内涵,引导社会和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因此。用科学研究的态度和方法对待《指南》的贯彻和实施是很重要的。
首先,采用文献法学习《指南》。贯彻实施《指南》首先要深入学习《指南》及《指南》蕴含和代表的先进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尽管《指南》的文字不多,但其中的内涵很丰富。随着《指南》的颁布,解读《指南》的相关书籍和文章等也将出版、发表。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学习《指南》,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对文献进行分类加工,能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指南》,找出自己的教育观念、行为与《指南》的差距,找到贯彻《指南》的切入点。
其次,让观察成为教育活动的起点。观察法不仅是贯彻实施《指南》的有效途径,也将成为教师专业技能一个重要的方面。《指南》从五个领域描述了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发展的方向及典型行为特征,但《指南》绝不是儿童发展评估的标准。我们要了解儿童的发展状况,在儿童原有的基础上促进每个儿童的发展。教师要能够在一日生活中对儿童的行为进行观察。理解儿童的行为,了解儿童当前的发展状况。如何观察儿童?如何保证对儿童观察的真实可靠性?科学的观察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教育科研方法中的观察法可以为我们所用,这也是贯彻实施《指南》比较关键的的起步。如果教师对本班儿童的发展情况都不了解,不会观察,那就不能保证优质的教育。
最后,用行动研究的方法贯彻实施《指南》。行动研究法是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工作,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方法。行动研究的基本模式是:计划一行动一考察一反思,在不断地重复中,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出现螺旋式的上升。《指南》的理念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完全领会的,教育行为的改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贯彻实施《指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可以一次解决一个问题,提升一个理念,从而改变教育行为,促进儿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