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展 感受故人“余温”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yi1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场展览的风格,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肃穆”。
  一个个低矮的展柜,需要观众俯下身子,如做鞠躬状细看里面的展品;穿梭其间,幽暗的色调似是步入了墓园瞻仰……它就是即日起至10月20日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行的“栋梁——梁思成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献展”。
  大众对于梁思成的知晓,最著名的身份莫过于我国著名建筑学家的身份。事实上,他还是建筑教育家,中国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建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等学科的重要先驱。他领导设计了国徽与人民英雄纪念碑,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系创办人。因此,此次展厅这种墓园氛围的营造,意在把梁思成一生所有的伟大成就都呈现在不同的墓碑之上,使它们成为墓志铭的一部分,观众仿佛置身于碑林之中去瞻仰缅怀他;加上他又曾为王国维、父亲梁启超、妻子林徽因、弟弟梁思永等人设计过墓碑,这种呈现方式也可以理解为是对他的双重致敬。



  与漫长的历史长河相比,梁思成离开我们的时间并不算太久,所以站在他诞辰12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来观展,他对学界的贡献,他的心怀大略、独立人格,以及其背后一代学人的命运,依然余温尚在。或许你对他的印象只是片段而表面的,那么不妨通过本刊记者从此次观展体验中节选出的几个亮点,来认识更加生动的梁思成。


1925年陶本《营造法式》朱启钤旧藏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藏


梁思成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的作业1925年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藏

他的志向——一部《营造法式》


  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建筑巨匠李诫参阅大量文献,收集工匠讲述的各种操作规程、技术要领和建筑构件的加工方法,结合自己多年修建工程的经验,终于完成建筑巨典《营造法式》。这是中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此后800余年,《营造法式》流传下多个版本。到了1925年,著名藏书家陶湘刻板刊行了陶本《营造法式》,以镂版、图版精美闻名于世。
  近代思想家梁启超获得陶本《营造法式》后,如获至宝,将其寄给了正在万里之外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就读的儿子梁思成。梁启超认为:研究建筑,怎能缺中国的古建。


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南立面水彩渲染图1932年 梁思成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藏

  收到父亲寄来的《营造法式》,梁思成便立志研究、破译这部无人能懂的“天书”。上世纪30年代初,在加入近代第一个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学术机构——中国营造学社后,他首先通过学习清代建筑和清工部《工程做法》理解清式建筑做法,并于1934年出版专著《清式营造则例》;继而结合唐、宋、辽、金建筑实物,逐步释读《营造法式》。尤其在深入理解法式“大木作制度”中“以材为祖”的建筑模数制的基础上,将其与西方古典建筑中以柱径为设计模数的ORDER(今译为“柱式”,梁思成曾将其译作“型范”)相提并论,并极具开创性地提出这是确定建筑比例的基本方法。这是梁思成对中西建筑史比较研究做出的重要贡献。
  在《中国建筑史》等一系列论著中,梁思成把宋《营造法式》和清《工程做法》称作中国建筑的两部“文法”课本。在上世纪6 0年代十分艰难的境况下,他重拾因种种原因停滞多年的《营造法式》注释工作,并在“文革”前夕与助手们完成了大部分主要内容。
  梁思成逝世之后,1987年,他及其领导的研究团队以在“中国建筑历史理论与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领域中取得的杰出成就,被授予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他的堅持——踏遍山山水水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梁思成与中国营造学社同仁筚路蓝缕,考察了中华大地上数以千计的古建筑,并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陆续发表了一系列具有世界级学术水平的论文。
  关于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当年在中国古建筑田野考察中所做的巨大贡献,有几个例子特别值得一说。
  上世纪30年代,日本学者断言,中国大地上已经没有千年以上的唐代木构建筑,如果想看唐代建筑,必须去日本。针对这一说法,年轻的梁思成、林徽因和中国营造学社的成员们在中华大地上苦苦搜寻。他们历经5年时间,实地考察了百余个县市、千余座古建筑,最终在1937年6月,于山西五台山发现了佛光寺,并且确证其东大殿为唐代建筑无疑,从而打破了日本学者的断言。这是里程碑式的重大发现。更重要的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这一发现极大地鼓励了当时国人重拾弘扬中国古建文化的信心和决心。
  当年,有一首民谣在华北地区广为流传,叫“沧州狮子应州塔,正定菩萨赵州桥”。当中饱含了华北地区的好几处名胜,即沧州的铸铁狮子、应县的木塔、正定县隆兴寺的观音菩萨与赵县的石拱桥。


林徽因在测绘佛光寺唐代经幢1937年7月中国营造学社影像资料 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藏
  听到这首民谣后,梁思成惊喜不已,立即和刘敦桢、莫宗江来到山西应县。通过实地考察,梁思成发现应县木塔的价值比他想像中的要大得多。这座木塔始建于1056年的辽代,约2 0层楼高,全部用木头建造,高大美观、震人心魄。
  梁思成极为重视古建筑测绘,1933年9月测绘应县木塔时,他甚至不顾生命安危,徒手攀援铁链测绘塔刹。他与助手莫宗江合作的一系列古建筑測绘图,成为了迄今无人超越的典范。


梁思成《图像中国建筑史》 插图:中国建筑之ORDER英文版 1946年完稿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除了应县木塔,循着民谣的指引,梁思成还带着莫宗江赴河北赵县找到了赵州桥。赵州桥又叫安济桥,由隋朝工匠李春建造,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石拱桥。最早发现并确定了赵州桥建造年代的正是梁思成团队。

他的“不妥协”——视古建保护为生命


  自上世纪40年代赴美考察归国后,梁思成更加重视城市规划。他将清华大学建筑工程学系改称“营建学系”,并将课程分为“建筑”与“市镇计划”两组。1951年,清华大学营建系又与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合办“造园组”。
  1950年起,梁思成开始担任北京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为首都的规划建设殚精竭虑。他在北京规划方面最重要的工作是1950年与陈占祥共同提出的《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史称“梁陈方案”。
  该方案主张在北京古城以西建设中央行政区,整体保护古城,平衡发展城市,避免单中心城市弊病以及大规模旧城改造带来的经济与社会负担。虽然它未获实施,但其城市规划思想理念却具有突出的价值,对后来的城市规划产生了深远影响。


1945年3月9日,梁思成致信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信中建议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清华大学档案馆藏

  除此之外,梁思成还多次就北京的规划问题致信周恩来、聂荣臻、彭真等领导,这些书信也成为了后来北京在城市规划方面的重要史料。
  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梁思成既是重要的开拓者,更是永不妥协的守护者。由他主持或参与的曲阜孔庙、故宫文渊阁、景山万春亭、杭州六和塔、南昌滕王阁等古迹的保护修缮工程(或方案),以及他提出的“整旧如旧”的保护修缮理念,皆是此后文保界长期遵循的范本和原则。
  而他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广阔胸怀,更是让人深感敬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之际,他为作战方分别开列了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即《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文物目录》(1945)及《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1949),对中华文化遗产的保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一块肉;剥去了外城的城砖像剥去我一层皮。”这就是梁思成。站在此次的展厅中,以放有《营造法式》的展柜为中心点、东西为轴望向两端,一侧的墙上是一幅高约5米的梁思成自拍像。这是上世纪20年代,他用一架德式折叠相机留下的自拍,那时候他才20多岁,眼神是好奇并充满思索的;另一侧是他1947年作为中方顾问参与联合国大厦设计时的场景,两张图片遥相呼应,是穿越历史时光的回望。而展览的尾声处有张照片则是他于1962年在家中所摄,主人公坐于沙发一角,脸上的表情写满岁月沧桑。对于梁思成先生,有句很著名的评价是“没有人敢走进他的岁月”。是真的“不敢”吗?未必。敬仰的背后,更多应该还是因为他用人生所写就的这部“书”,值得一遍遍地细品吧。(注:本文展品图片与部分文字资料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提供。)
其他文献
从1987年第一届到2003年新一届电子信息百强的揭晓,我国电子信息百强排名已经有了17年的历史。纵览17年,我们从产业不断变化中总结出了产业发展中的“群落特征”。    特征一:集中趋势增强,结构调整升级    近年来,随着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链逐步向我国延伸,我国电子信息企业抓住机遇,以“三做”(做大、做强、做精)为方向,以增强国际竞争力为核心,出现了电子信息产业产销向沿海地区集中,向大公司、优势
期刊
2003年2月以来,SARS肆虐北京和广州等大城市,针对医生的访问已变得不可能,面对面的访问也面临极大的困难。在北京,甚至电话访问也受到了影响,因为访问员不愿意乘坐交通工具来办公室进行电话访问。针对这种情况,益普索(中国)推出工具——(ACCESS PANEL)来抽取样本,并通过电话和邮寄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  (ACCESS PANEL)是一个颇有代表性的消费者数据库,能有效地应用于各种类型市场
期刊
连锁经营中的品牌价值  近年来,一些书店、药店、饮食店进行品牌连锁经营的例子常可见到。但事实上,除了一些饮食店(包括麦当劳、肯德基)之外,其他连锁店的经营效果常常并不理想。三联书店曾在一些大城市开分店,曾风光了好一阵,但现已风光不再。南京分店关门已好几年了。  问题出在哪里?  我们首先从竞争优势来看。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中指出,竞争优势一般可分为两类,一是"低成本竞争优势",也即企业能以低
期刊
梁思成與林徽因婚后游历欧洲途中1928年梁思成亲属提供梁思成与林徽因在天坛祈年殿屋顶1935年中国营造学社影像资料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藏梁思成考察测绘四川雅安高颐阙1939年中国营造学社影像资料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藏  提到梁思成,一定少不了他的妻子林徽因。两人的志同道合,为的是创立属于我们自己民族的建筑语言;他们对学术研究专注而严谨,饱满的爱国热情在心中洋溢……这对著名夫妇的人生轨迹和中国近现代的激
期刊
债转股财务问题探讨  为了改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中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把在部分重点国有企业中实行债转股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举措。  所谓“债转股”就是把原来银行与企业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持股与被持股或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由原来的还本付息转变为按股分红。本文拟就债转股的问题进行探讨。    债转股的利弊    债转股是
期刊
这是一期“特别”的策划。  8月底,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纪念梁思成先生诞辰120周年大展开幕,我们作为媒体观展。结束后大家一致认为:纪念中国建筑学史上的如此大家,报道应该特别一些。  在琢磨其间,我们又陆续收到了几篇稿件,既有“铁杆”作者的投稿,也有本刊记者的独家专访,虽然内容各异,但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一个关键词——纪念。读着读着,脑海中突然闪现出一个想法:文字温暖,图片有温度,情感更是连通时间与空
期刊
摘自小藏君日记  收到杂志专栏作者胡西林先生的来稿。他还特意在文末说明:这篇文章是为了纪念林风眠而作,因为今年是林先生逝世30周年,这是一位值得敬仰和怀念的艺术大师。  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后知后觉。真正伟大的艺术家,无论身处何时,其艺术都可以直入永恒而纯粹的审美天地。当我们为林风眠艺术那沉静的浪漫而陶醉时,或许并未曾想,这样的作品给这个孤独的灵魂带来了什么。  优秀的艺术家记忆神经大多发达,或许他
期刊
八年前的一个下午,午休后翻到朋友江郎的朋友圈,突然眼前一亮:一张“ 刘海戏金蟾”黑白图出现在屏幕中,它绘于一片晚明青花瓷片上。其劲爽松灵的笔线竟写出南宋禅画之意,这顿时颠覆了我对传统青花绘画的狭隘认知,于是马上询问江郎并委托他买下。  那时,我极少买瓷片,单片价格都没超过百元。这片出自民窑的“刘海”瓷片在一般行家看来是釉色不佳的,于当时已属价格不菲了。那时我对于市场价是全然无知的,而强烈的偏爱令我
期刊
巴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古代民族,有关他们的历史文献并不多见。巴人是何时从历史的迷雾中破茧而出的?《山海经》中的寥寥数语可作参考:“西南有巴国。太皞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始为巴人。”从这段记录可见,巴人的身影在新石器时代已经隐约可见了。商周时期,巴人活动于清江流域。春秋战国时期,长江三峡流域、嘉陵江流域遍布巴人的足迹,纵然历经迁徙,依山傍水的环境一直是其永恒不变的家园。  特殊的地理环
期刊
有轨电车作为公共交通工具出现在世界各大城市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上海市的3路、8路有轨电车对许多老上海人来说至今记忆犹新。虽然其因城市交通改造有一段时期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是随着城市交通新一轮发展,尤其是在倡导环保、节能的背景下,新型有轨电车开始回归,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翻阅着收藏多年的珍贵老照片,一幕幕关于老上海公共交通的历史顿时鲜活起来。始发静安寺  有轨电车的前身是有轨马车。1865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