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地记忆写出生命内层的“爱”与“怕”

来源 :文艺生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y_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姚茂椿在2016年所写的《过年》结尾有:“年过了  再年轻的村落/也会剥离一些往事/我们把可望不可即的想象/弃于年头岁尾  而明年的青草/又会把这一切覆盖/来年  又将重新鲜嫩”,这首诗可为姚茂椿全部诗歌创作做注。“过年”是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仪式之一,它集结着人们忙忙碌碌之余的最大幸福与狂欢。而这首诗是“复调”口吻,还流溢出作者拂拭不去的无奈和悲哀,“年年岁岁‘年’相似”的“轮回”意识、人生又将老去一圈的时间意识……笼罩其上。不难看出,姚茂椿是用真正的生命体验融入写作之中。他是在入神地爱着这个世界上真正的美好,也是用心地为人间世的残缺、不足等深感痛苦、遗憾甚至恐惧,一切直抵他的生命内层。“爱”是审美、感恩,“怕”是敬畏、悲悯。诗不仅是写自我,而且是写实事求是。这一切更表征在姚茂椿的边地记忆之中。
  总体而言,作者是以明丽的心境、神圣的氛围构建对边地的爱。姚茂椿出生于新晃侗地、这个人称为“夜郎国”的古老地方。对于这方水土,人们自然有着相当的隔膜,往往只会想到它的诡秘神奇它的闭塞自我。事实上,万物有灵的思维和巫傩法术等是它的重要生存方式之一。姚茂椿很清楚其旨不是在复述那些“神神鬼鬼”,否则不过徒增幾分猎奇和让人梦魇而已。他是在想竭尽所能向世人告诉一个真实的侗家,一个民族曾经沉默的内心世界,并在现代化浪潮席卷之下,这些文化可能为当下提供某种“造血”或“救赎”的可能。这正如《草标》中所写道的,“一根一束/扎成草结  如情人心中/倾吐的承诺  如众人合约/刻下的款书/”,而“一个没有草标的森林/曾经让许多心灵迷失/伪善的路碑没有惆怅/站在 蛊惑的路口//森林和寨老已纷纷倒下/不知草叶的怀想  何时/又满山鲜活//当下 信任已经失血/许多苍白  频频回望”。诗歌在“古”“今”对比中阐发了侗家人守信的虔诚与坚定,“举头三尺有神明”。在侗家人视若神灵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中,姚茂椿看到的是它们曾经所起到的教化作用,秩序感和人文性得到了充分而合理的展现。譬如“寨口的树”(《寨口的树》告诉人应懂得报答“孕育的恩”,“便桥”(《便桥》)是身体力行“积德行善的习俗”,“鼓楼”《鼓楼与鹰》启迪大家“没有倒影/以年轻的英姿屹立飞翔”……作者抒写这些边地习俗和侗家意象时,慎终追远的意识很浓郁,在不同的诗歌频频出现“先祖”和“传说”这样的词汇。诗人的感恩思想不言自明,森然、茂然。但作者的心境是明丽的,没有掉入神话、传说中不能自拔,而对祖先和故土神化不已。字里行间流露出几分疏朗、几分静观,这样的神秘便趋于神圣,结构化的抒情更多地衍化成“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的氛围。《放眼亚高原》中间的几首诗歌语言简短、明快、利落,一如一切刚刚才破土而出的阳春三月。这样的爱自不待言就成为了一种审美。作者写过一组《夜郎西,夜郎西》,本初起名“寄月夜郎西”,无论如何两者都是给人以回望凝眸的感觉,意味着作者不是“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样的一组诗大体上给人唯美的感觉,虽然也不免“往者不可谏”的低回,但这样的低回更增加了几分美感,正如诗歌中写道:“阴风冷雨里回忆往事/说几段没有文字记载的语言/你知道  不是所有溪水/都可以幸运流进大海/还与两岸年复一年地叙说”(《早晨的洒溪》)。这样的情感体验在组诗《龙溪古镇》里也是得到了恰切的体现。毕竟它们是与甚嚣尘上,与灯红酒绿……无涉。人的心在这里会变得柔软,你会对世界温柔相待。
  在这些看似不经意的抒写背后,诗人是带着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的。新晃侗乡边地是中国较早种稻的地区。种稻是渔猎文明走向农业文明的尚方宝剑和鲜明夺目的界碑。《妈妈稻田里的禾苗》《父亲耕耘过那些山坡》等等诗歌从字面讲都是作为儿女辈对故土的思念,但从深层来看也包含了对农业文明的某种肯定。因为相应的思想情感也只有农业文明中才显得更加浓厚。诗人以儿子对母亲般的情感写出对侗乡边地的爱,爱的是这片土地,除了天然的亲情,更爱的这片土地上的文化。亲情谁人不有?文化的地域性、个案性才更显现出其写作的意义。在这点上姚茂椿可以往更深层、更独特的畛域去发掘。确乎,在这个城市化、现代化君临天下和所向披靡的时代里,边地和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一些因素和成分是弥足珍贵的。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它们往往是精神的“活化石”或者心灵的“博物馆”。人类需要其中农耕时代的慢生活、勤劳刻苦的意志、敬天爱人……这些人文精神,进而为功利性的历史这匹快马套上鞍辔,以防信马由缰、夜半深池、末路狂奔。人类的发展必须嵌在协调平稳的轨道之中。所以,对待文化史册中的前页,我们必须以审美和感恩的态度回翻、回眸。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免于活在焦虑之中,才不会失根;从而才会真正以审美和感恩的态度面对当下生活,才会真正的诗意生存。姚茂椿对边地有着近乎本能的亲近感,组诗《翅膀之上》《翻过雪峰山》《奔向高原》等等在某一层面上所表达的是同一心曲,虽然较之侗乡记忆,略乏细腻和形象。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姚茂椿对待边地记忆是一种明丽的心境,这意味他没有一味地被地域情感所包办,没有将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描绘成百分比的“桃源梦土”,他是审慎和理性的。富有意思的是,诗人还写过一组《童眼睁开》。“童”在诗中是自己的童年记忆,也是侗族对人类童年记忆的保留。这组诗是由“怕黑”“怕饿”“怕冷”“怕痛”四章组成。“怕”是人类初民经常性的心理体验,是因为时世艰难,应对各种生存挑战的能力低下。人类为了驱逐种种害怕诉诸神巫便是其中重要的手段之一。但这些神巫在实践层面上可能更多的只能是价值目的,而非功用意义。“傩神无所不在虚无的翅膀/被蛊符和巫师呼天喊地的魔咒击中/老人消停了求生的心跳/英雄豪杰庇佑家族的伟岸/远古的渴望惨遭雷击/一栋栋木楼安宁顿失”(《怕痛》),在死亡面前,“傩神”是无能为力的。求神拜仙在这个时候只是一种自欺欺人、走投无路,只是寻求安慰的“幻觉”。因此,“怕”字写出了前人无法左右自己命运的无奈、困顿和惊悚。这是文明开化不够的结果。诗人也在相应不少的诗篇中写到家乡的老态龙钟、步履蹒跚,譬如《伤逝日》既是实录作者对生父辞世的追思,又寓含了诗人对侗家文化日趋淡出消遁的隐忧。另一方面,历史是进步了,人们从“怕”的阴影渐次走出,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山河浩荡了。更可“怕”的事情尾随而至的是,敬畏之心销声匿迹,一旦自我膨胀起来,人们便胆大妄为、为所欲为……“走出了孱弱生命即将虚脱的绝望/许多灵魂却在干柴烈火的欲望中沦陷/而丰衣足食的安逸/却无力拯救”(《怕饿》),“呵  真怕美丽星球剎就点燃/隐约的风调雨顺/化为漫天灰烬”(《怕冷》)。在现代时空之下,侗人和侗乡文化最大的害怕便是都市化、工业化了,诗人写了一组《刺目的灯光从城里奔来》。这组诗歌里面描述了田园将芜、稚子留守,技艺荒废……但谁都明白,如果没有都市化、工业化,人们又将在“怕黑”“怕饿”“怕冷”“怕痛”中沦陷,刀耕火种、小国寡民的“黄金时代”其实没有半点“黄金”。世界就是如此矛盾和悖论,有心人便常会与尴尬、为难、痛苦作伴。理想中的状态是现代化与民族化、传统与当下能够有机统一和握手言欢。这当然是政治家们所干的事情,文人与诗歌只能说出时代的疼痛感、受伤感。当然与在其事后突感雪崩,叫苦连天,后怕不已,作为芸芸众生不如在平时、在日常多心存一份“怕”意,以“前怕”抵御“后怕”。这就是敬畏和悲悯意识,就是自我的拯救,犹如一汪从先民集体无意识的这座古井中升华、提炼出来的精神泉水。也正是在这样敬畏和悲悯之中,诗人还写过《些些蚂蚁》组诗深沉地表达对“蚁民”的同情与可怜。
  正如人们常常提及狄更斯的说法“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们遇上了前所未有之丰华的物质生活,但精神领域中不懂得爱了,并且常常心生恐惧。姚茂椿从生命体验出发,从边民记忆中获得一份属于自己也属于许多人相关的启示。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其他文献
陈婷筠,笔名怡霖。中国作协会员、中国作协书画院艺委会委员、福建省书协会员、福建省海外联谊会理事、福建省青联委员、无党派人士。著有散文集《岁月追风人》《月上柳梢头》《追梦霞满天》《人约黄昏后》《梦回花间有呢喃》,诗集《眉眼盈盈处》、书法作品集《婷筠嬉墨》。  近些年,陈婷筠的隶书以其古雅遒劲、峻实拙真的书风和鲜明的辨识度,独树一帜,惊艳书坛。  她的隶书是有书法传统之根的。“陈婷筠在丰富的书法史料面
期刊
摘要:油画自作为西方画种,以精准的造型及色彩独立于世界绘画体系。油画流入到中国已有百年历史之久,到现在,西方油画在中国本土上也孕育成长了一个世纪。现在,油画在中國发展已经明显出现了新的样式——融入中国本土元素进行的创新性油画创作的探索。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对其油画发展不容小觑,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典型性代表——民间美术,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更是为中国油画的发展带来不少启示。文主要探究的是一个小点—
期刊
由湖南省委宣传部指导、湖南省文联主办的“湖南著名美术家推介工程·陈白一艺术展”于2020年9月15日至2020年10月15日在湖南美术馆举行。本次展览是对已故艺术家陈白一先生艺术的集中展示,是湖南省文联携同湖南美术馆、省美协与省画院对这位湖南艺术先贤的致敬与礼赞。我们希望通过对先生艺术步履的靠近与触摸,让观众感受到他生命的饱满与辽阔。  本人在去年参与了湖南美术馆初拟的“陈白一艺术推介方案”的撰写
期刊
胡其伟先生,1929年生,安徽徽州绩溪人,就读于南京私立金陵大学,为西北著名收藏家、杂文家、书法家。现任青海省收藏家协会名誉会长、青海省文化厅文博组专家、青海彩陶文化协会名誉会长。工余写作,以杂文为主,兼及散文随笔、鉴赏古玩奇石等,出版有《银针集》《杂碎集》等。精鉴赏,喜收藏,尤对青海古陶、瓷器、字画颇有研究。同时能诗文,擅书畫,书法作品端庄沉着、清遒浑朴,富文人书卷之风韵。作品被国内著名美术馆、
期刊
肖家墨,苗族,1987年生于湖南省湘西凤凰县,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结业于国家艺术基金贵州少数民族美术培训班,在读美术学博士生。曾获“湖南省优秀毕业生”“湖南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长沙市“文艺新人”提名奖。现为湖南省画院青年画院画家、长沙简博画院特聘画家、中国民盟盟员、中国文艺志愿者、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用品协会会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油画学会会员、湖南省青年美
期刊
宣莲  春天想宣莲,玉肤露水面。小荷尖尖角,蜻蜓舞翩跹。  夏日想宣莲,姹紫嫣红遍。花苞次第开,壮藕润泥鲜。  秋风想宣莲,采莲云溪边。莲蓬溢香乳,醉倒南浦汉。  冬夜想宣莲,残荷迷雪片。誓保冰洁身,缱绻待来年。  素手欲采莲,浮萍曳枝叶。碧蓬尤阳伞,但疑见许仙。  花无百日好,根深思前贤。未近已闻香,断藕丝还连。  残荷身虽贱,痴心复贞坚。无畏炎寒逼,流芳颂情癫。  莲有痴痴意,夜夜思君甜。白首
期刊
卿安,字若素,号谷山,湖南隆回人。湖南省工笔画协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邵阳市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宣和画社社长、职业书画家、书画评论家。2001年毕业于湖南文理学院,2013年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画学唐宋元,书师陈忠康、鲁大东先生。致力于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播,业已举办五届全国国画公益班、七届长沙市图书馆公益书画班。曾参加展览2013年东莞日报画院四人展、2014年人民日报民生周刊画院个展、山
期刊
赵子牧,1974年生于河南南阳邓州市,别署剑龙、阿龙,字贤丁,号小闲斋主人。师从于著名书法家魏良先生。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理事、东方书法艺术研修院副秘书长、贵州文人书画研究院副院长、湖南石鼓书画院院士、贵州省河南商会艺术顾问。作品入展全国第八、九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入选全国第二届隶书艺术展暨隶书创作论坛、第一届全国硬笔书法家作品展览、西泠印社首届楹联大展。曾在全
期刊
摘要:在20世纪初以来东西文化交流大背景和中国社会转型与变革的现实情境中,考察雷圭元、庞薰琹的艺术实践,重新审视两者的文化选择和价值取向颇具意义。他们作为以实用美术用于救国的先声者、会通中西的思想者、宏阔视野的教育者、知行合一的履行者,对促进中国现代设计教育思想的传播、探索设计产销业前进方向、推进人才培养等诸方面都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价值与启迪意义。  关键词: 雷圭元 庞薰琹
期刊
牛富强,生于山西芮城。先后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西省油画学会理事、临汾市油画学会副会长。作品曾入展第二届中国静物油画展、上海青年美术大展、“最绘画”第三届中国青年油画作品展、“逐梦·威海”全国风景静物油画作品展、“万象”百位当代艺术家原创作品收藏展、山西省第六届油画艺术展、山西省第四届青年美术作品展、“降临·山西新一代
期刊